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三星堆博物馆朱亚蓉:作为文博机构,应该给公众一个好的引导

2017-04-02 08:33:23 李璞

  近日,一场名为《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的展览在北京西单民族文化宫开展。开展不久便引来网友吐槽,质疑展品真伪。

  看过展览,有人气愤的表示,看着这样的“国宝”竟然堂而皇之地走上历史舞台,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悲哀。更有网友发微博@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写道:“这种场合一定少不了三星堆, 只是看看有没有新的发明”。对此,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表示“躺在堆里天天中枪也是无奈”,并发布头条文章《这三招,让你一秒认出三星堆假文物!》,图文并茂的教授了网友几招防骗常识。

  三星堆博物馆作为“伪文物”重灾区,遭遇此类“伪三星堆文物”展并非首次。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文博机构,应该给公众一个好的引导。很多人借三星堆的神秘性和造型独特性,来推一些假文物,这是对社会公众的误导,是完全不负责任的态度。“首先展览所展出展品的真实性是最根本的,如果把假的非说成是真的文物,这简直就是‘无赖’。展览背后的目的和用意我们无法揣测,但三星堆博物馆作为三星堆文物的保管和展示单位,有必要告诉大家真相,对于那些所谓的伪三星堆,都是来路不明、完全没有依据、臆造的,不能代表三星堆文化,更加不能误导公众”。

  如何引导大众识别文物真假?

  “每个时代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地域,都会有一些普遍的艺术特征,这个时代特征是具有规律的,不能够随便臆造。”拿西单民族文化宫《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当中的“伪三星堆文物”为例,朱亚蓉表示,自考古发掘以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石器多是一些礼器和玉石工具,像玉璧、玉戈、玉璋等,主要呈片状,极少出现圆雕玉石制品。“这个就是三星堆玉石文化的特征,如果非要将三星堆的青铜造型嫁接一些石头、玉器,是不符合时代文化特征的。”

  文博单位有社会教育的职责,对于博物馆应如何引导大众识别文物真假,朱亚蓉认为,历史类的博物馆可以通过展品和陈列,让公众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期的工艺水平和科学技术程度。

  “国家是鼓励民间文物的,但不能什么都往民间文物这靠。首先它得是文物,才能再来谈民间文物。”朱玉蓉进一步谈到,“一般来说,博物馆的展览要求将陈列方案、大纲拿到相关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但现在一些非国有博物馆和展出机构,在管理上属于‘真空’状态。北京西单民族文化宫作为展览场地提供方,作为国有的展览机构,应该有责任对展览把一把关,而不是作为单纯的出租场地。”

  文物规范化,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三星堆博物馆作为三星堆文物的保管和展示单位,并没有文物的所有权,国有文物的所有权在国家。要如何防止和解决文物规范问题,朱亚蓉谈到,这需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展览进入市场的准入和一些非国有机构收藏藏品的真伪进行检验,从博物馆的源头、藏品的真伪上进行审查。“相当于我们是李逵,他们是李鬼。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健全,我们又如何去伸张权益呢?”

(责任编辑:李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