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传统题材中白鹿仙人是怎么回事

2017-12-31 19:59:20 未知

华嵒《仙人白鹿图》

1748年作  179×96cm

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

成交价:1955万元

  白鹿仙人是中国文化中一个传统题材,那为什么白鹿和仙人会放在一起,这又有什么来历呢?

  应该说,鹿在中国古代一直是祥瑞的象征,长寿是一个重要属性。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有:鹿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为白鹿,又五百年化为玄鹿。汉成帝时,中山人得玄鹿,烹而视其骨,皆黑色。《仙方》云,“玄鹿为脯,食之,寿二千岁。”

  东晋葛洪《抱朴子·玉策篇》也说,“鹿寿千岁,与仙为伴”。

  相传,这位炼丹大师就常常骑着一只白鹿云游各地,行医治病,人称“葛仙人”。这样看来,玄鹿是用来吃的,就好像成熟的果子,而白鹿处于其生命成长期的黄金阶段,与之相伴就顺理成章了。

  再让我们看葛洪小说《神仙传》卷四里《卫叔卿》中是怎么说的——

  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汉元封八月壬辰,孝武皇帝闲居殿上,忽有一人乘云车,驾白鹿,从天而下。来集殿前,其人年可三十许,色如童子,羽衣星冠,帝乃惊问,曰:“为谁?”答曰:“吾中山卫叔卿也。”帝曰:“子若是中山人,乃朕臣也,可前共语。”叔卿本意谒帝,谓帝好道,见之必加优礼,而帝今云是朕臣也。于是大失望,默然不应,忽焉不知所在。

  文言文看着费劲,就看我们不求甚解的翻译——

  说汉朝中山(又是中山,吃玄鹿的人就是这地方的,位置大约在今天河北省西部,建议卫星导航前先仔细研究下历史)有个人叫卫叔卿。

  卫先生吃云母,然后成了神仙(云母,另一种成仙食品?专业行为,请勿模仿)。

  元封年八月的一个早上,汉武帝刘彻在宫殿里面百无聊赖。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人乘着白鹿拉的车从天而降(出行方式与圣诞老人多么雷同,只不过为圣诞老人拉车的是驯鹿,而且圣诞老人最终定型要晚得多)。

  来人三十来岁,皮肤好的就像小孩一样,穿着羽毛做的衣服(羽绒服是把羽绒放里面,这个是羽毛,穿外面,如同天使一般),头上星光灿烂。

  汉武帝大惊:“你是谁?”

  来者当然就是卫先生,“我是中山卫叔卿也”。

  汉武帝听完点点头:“你要是中山人,那就是朕的臣子了,朕恕你无罪,准许你过来和朕说话。”

  卫先生沉默不语,片刻之后忽然间就不见了。

  原来,身为高贵神仙的卫先生在仙境中打探到八卦消息,说汉武帝好道,觉得此子可教,热情洋溢地想来点化汉武帝。在卫先生看来,就算做不到这一点,这位人间皇帝也会对来自星星的自己礼遇有加,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由此可见神仙的预测能力),汉武帝张嘴就是“你是朕的臣子”。卫先生并非甄嬛,哪里享受得了这些“朕如何如何”的鸟语,转身回仙界探讨世界和平去了。

  虽然卫先生不知所终,但是白鹿与仙人的传说留了下来。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早已克服了寿命的束缚,骑着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往来穿梭。我们可以遥想,古人仰头,那片白云朵朵的天空,诗情画意与心中向往,怕是只有人类的初心可以形容吧。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 叶旭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