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秦统一全国后,“笔”成了定名

2018-04-09 12:10:54 未知

  相传毛笔是秦朝名将蒙恬发明的,根据《辞源》记载:“恬始作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毛笔发明之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万里长城。蒙恬率军边疆,经常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文书往来频繁,军情瞬息万变,用刀契刻速度极为缓慢。一日,蒙恬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杆上,蘸着点颜色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起来,写着写着,觉得速度较快,于是他命人如法炮制,做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北方野狼较多,士兵经常打狼,剥制狼皮,做衣取暖,狼毛则制成笔头。塞外草原,人们多牧羊,因此也用羊毛制成笔头。这就是流传下来的狼毫笔和羊毫笔。

  “毛笔创始于秦朝,蒙恬是毛笔祖师”的说法,在我国各地极为普遍。而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在蒙恬以前已有毛笔。考古发现,毛笔创始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到了商代,毛笔制作技术较之前有了提高,大量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的还保留着漏刻的字的笔道,从这些笔道上可以明显看出毛笔书写留下的痕迹。

  战国时期,毛笔已经有了文字记载,那时笔的名称繁多,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书同文”,规定篆书为统一字体,“笔”也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现存最早的毛笔实物。此外,秦代已经出现用细竹管制成的中部镂空的笔管套,用以保护毛笔。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