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投票 | 2020十件你最喜欢的公共艺术作品

2021-01-08 09:49:10 未知

2020年,随着疫情的爆发,很多展览项目不得不延期或者停办,对于艺术的交流和展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要与公众发生关系甚至是产生互动的公共艺术,影响更大,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年依然有众多的公共艺术项目如期与大家见面,我们从中选取了部分作品,虽然不能代表所有,但希望通过一个切面,能够反映出这一年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面貌。也希望你能投出宝贵的一票,选出年度十件大众最喜欢的公共艺术作品。

点击此链接投票:

选择你最喜欢的10件公共艺术品

1.焦兴涛《俱乐部》

11YzhuyoLSA037ZM1BhSKTEkdK6S5umfrSSIDClz.jpg

Lz9or4eE89de48KPCrAG6VvdbaIg5RPXnjIdg9Ra.jpg

《工人俱乐部的演出结束了》

4rANkXFVTJeSQI1yKuHNAoqZNLecdksNarMdGOg2.jpg

《好消息》钢板着色,2020

2020年,《THE CLUB俱乐部——焦兴涛雕塑作品展》在OCAT上海浦江展区开幕,呈现了最新创作《俱乐部》,这是一个露天剧场,焦兴涛把雕塑家身份弱化,更像是一个编剧和导演。他用最简单明了的符号邀请观众一起排演人生,每个人在展览中都将成为临时演员,成为俱乐部的成员,为下一刻排练着过去的自己。

2.

胡项城  清晨序 

EUowDynkVf7WUvBYvYSy7HfOtHoLc3FweejcNVQS.JPG

sMQiAsQiOESDsB7guyhJL5cEVMCMYkutewjDTanD.JPG

2erfY3jSThtFoDN3xRrAruRcY5JzkkN5tI1g1W60.JPG

胡项城  清晨序 

上海金山城市沙滩的海边,海天之间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散漫的铺洒在水面、沙滩上。在朝霞的映衬下,一组组人、鱼、鸟、麒麟、凤凰、牛......的图像或成剪影,或在斑驳的霞光里初显,盏盏电子烛光散布在这片装置与沙滩上。 这些由现成品和雕塑构成的复杂装置,于海天之间形成了新的空间想象,与过去、现在、未来形成勾连。这是艺术家胡项城最新的超大型装置艺术计划——“清晨序”。

胡项城和他的“清晨序”。自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元旦,跨年实施,以一盏盏星星点点的电子烛光散落海滩。难忘的2020年,终将过去。你好,2021!在疫情全球爆发的当下,我们祈愿生命的奇迹能够足够顽强⋯

3.傅中望《红楔子》

X2xEXlv6dliWUYBQGq5CMZ0DrD6HfnEqqgs90WgH.jpg

傅中望《红楔子》 合金铝着色  尺寸可变  2020年  武汉合美术馆

2020年,雕塑家傅中望最新个展“楔子:傅中望”在武汉合美术馆开幕,在此次展览中,傅中望直接将10个大大小小的楔子“插进”美术馆的外墙建筑的不同部位,尝试不同质感的视觉形式在公共艺术空间的共生与同构。不同于建筑之上的浮雕,楔子是真真正正的和建筑发生关系。楔子扎进美术馆,看似有一种疼痛感,但似乎又是一种固定。正如傅中望所言,楔子看似没有以现代生活为描绘对象,但实则是对现实的一种反应。

4.范勃 《如影》

qXJ0Ei55zX3lqguUTdU0VhYcpF8eUUk82IhGhZ4e.jpg

nv3PY4aWdU1FH3kYC7eYSJsGxNyphzYQGDaSJMmI.jpg

范勃《如影》尺寸可变,热感应装置、投影,2020

2020年范勃在今日美术馆的最新个展“无形的剧场中”展示了一件大型互动性作品,观众观看作品时,就像是身处在电影院一样,展厅中两面巨大的墙面充当的影幕的角色,一块放映的是室内的场景,一块是室外的场景,通过红外线成像技术捕捉室内外的实时图像,这很容易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测温。疫情期间,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就像被紧密的跟踪了一样,不管去到哪里都要登记个人的详细信息,另外一方面,对温度也非常的敏感,“体温”和“隔离”成为与身体如影相随的关键词,它造成与以往日常生活经验不同的某种“例外状态”的恐惧和臆想。

所以艺术家的创作,通过室内及城市空间的观测和跟踪,使参观的人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同时也在讨论观看和被观看的关系。

5.王庆松《在希望的田野上》

EtIpM2fzsHmQQlqZkTM2AccicWQhmqJ3cEVrhcJS.jpg

2020年,王庆松个展“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展示的同名作品展览主题同名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也是一件需要公众参与的作品,进入展厅,正对面墙上是一幅巨大的艺术家个人肖像,艺术家穿着白色衬衣,黑色西装,系着红色领带,神情庄严,在这幅肖像前面,摆着上百张对这幅肖像的写生作品。它们是由普通的艺术考生,街头肖像画从业者,艺术爱好者,甚至完全不懂绘画的人组成的“写生团”,通过他们的手,让原本有些荒谬和严肃的艺术家肖像有了上百种变化,有些“大作”,看的人忍俊不禁,嘀笑皆非。

6.赵赵《Chinese Garden》

uKzfkgKd3BJM7oyrr03h0c8kmY9uXlwSGnrzFPeF.jpg

艺术家赵赵在他的个展“白色”中,只展示了一件作品《Chinese Garden》,这个花园中只有棉花。赵赵将棉花堆成长短不一的1.2米×1.2米的条块,这些条块组成了迷宫般的中国花园。置身在其中,会有不同的感受和风景,选择不同的路径会遇到不同的人,非常的有意思,尤其展览是在5月20这天开幕,让观众在心理上有种期待,会不会转角遇到爱,虽然疫情还没有过去,开幕当天有很多观众在其中拍照,脸上都是笑容,这或许就是艺术的意义之一,当然,温馨提示穿黑色衣服的观展需谨慎,因为会在衣服上粘上很多棉花,一不小心就把作品带回了家。

7.陈云岗《天歌》

o79BRMvwXNECvOohYaQXW89GGFF7gSR8iP0eK0uk.jpg

陈云岗《天歌》 耐候钢 民勤沙漠雕塑国际雕塑创作营

作品寓意:“沙漠民勤”便是一首古老的歌。民勤,就是对这片亘古大地上人民的历史概括!作品以大坡度造型为主体,仿佛是对地貌特质的象征,一位牧羊的沙漠人以豪迈闲适的步伐缓慢前行,他的前面也缓缓地行走着一只羊-沙漠中的生灵......他们共同在吟唱着自远古而来的天歌。

8. 傅中望《楔子》

yYOdKzAGSNOnJwqTy2kJybAp3usibkX2Gki35prq.jpg

傅中望《楔子》不锈钢、铜、耐候钢 民勤沙漠雕塑国际雕塑创作营

作品寓意:在传统的土木造物中,楔子被广泛应用,其作用是加强、紧固、分裂及界定空间关系,用不同质地的楔形物,楔入墙缝、石缝间、榫卯间及地面和江河湖海之中。

楔形物体在作者的概念中,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作用,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造物的介入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和文化的介入方式,这方式是传统的,且有很明显的当代意义。

作者在研究"楔子"实用功能作用的同时,亦注入"楔子"的文化涵义,将其转化为不同语境中的观念形态和艺术表达。由此,作者将众多楔子楔入云勤沙漠,以彰显生命的力量和介入自然沙漠的抗衡关系。

9.武平明《夏天的云》

iLMQqoyksAM4Cu31ToBpgGRqLHQUdlN4x5xajWXZ.jpg

武平明《夏天的云》  越南 螺纹钢 民勤沙漠雕塑国际雕塑创作营

作品寓意:《夏天的云》传达了我对大自然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的转变以及时间、空间和生命运动的情感。云与雨相伴,使沙漠焕然一新。

10.吴庆永《丝·梦》

atOBvFt60ytjQ9IT8Ud9ZCNlpOwFXGufoVE2gPai.jpg

吴庆永《丝·梦》  中国 钢 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

作品寓意:谁架起一道彩虹,跨越亚非欧的苍穹 ,彩虹里舞动着梦想,畅想大地和鸣。谁用丝织就,谁是丝的化身,你握着丝的这一端,我握着丝的另一端,梦想在丝里穿来穿去,流动的风与你为伴,飘落的雨同你为舞。

11.黎明《骆驼》

XRDsg1eqYfKXe4eDM6p1r00ju1BJzAEXaQCsMunE.jpg

黎明《骆驼》 铸铜 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

作品寓意:沙漠之舟骆驼是大自然予人的眷顾,而人在大自然面前只有敬畏才能和谐的生存。釆用金属材料,用写意的笔意,透明地将骆驼立在大漠之上。

12.殷小烽《万物生长》

VS2nxu1w1352GPe4uH0CUsV1ldOZWFUCK1wC6Uwl.jpg

殷小烽《万物生长》 耐候钢 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

作品寓意:远古时代,人们把各种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主观的意识,崇尚万物有灵。本件公共艺术作品将嬷嬷人的艺术形象与珊瑚的天然形态相结合,以质朴的宇宙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既是对古老萨满文化的省思,更凝结了对于人与自然的博弈与共生的艺术言说和人文观照。渗透着关于自然的祛魅与复魅;人化自然的自然化新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生态美学、伦理学、人类学等视域的思考;以及在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蔓延的时代下,对于人类文明存续之道的思索。

13、朱尚熹 《故国余音》

Bde8fuGKu0YTobF6ievfA3V9eymQyag9yiQuczAG.jpg

朱尚熹 《故国余音》 万荣首届黄河文化国际雕塑大展

作品寓意:本雕塑作品以16根混凝土电线杆为建构材料,将具有悠久历史文脉的“编钟”悬挂起来,吊在空中。其中最大的一个在编钟悬挂作品中央,近人的距离,供公众可以直接敲击编钟,其余16个较小的“编钟”就是悬挂在环形外沿的风铃。当这些编钟随风自由和鸣时,就像来自商周的余音,勾起我们对古国的敬仰、致敬和追忆。

14、谭勋 《谷地地理计划——万荣》

d1YuxkuiAwq06QLPhfTNVQ2d3aT8gOrmCHP4ATzW.jpg

谭勋 《谷地地理计划——万荣》万荣首届黄河文化国际雕塑大展

作品寓意:祭天祭地是基于农耕文化的华夏文明中最隆重、庄严的礼乐仪式,古代有 “父天而母地”一说,其中祭大地则是为了感谢土地慈母的养育恩情。万荣自轩辕始历经千年不绝于后土祠祭祀大地 ......。

今天,华夏文明的血脉仍以其兼容并包的性格在数字化世界中继续传承,该作品便是用当代艺术的方式续写着祭大地的传统。艺术家以“谷地地理技术”的太空视角,重新诠释了儒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并通过对真实土地的模拟及3D打印技术的展示,形成了特殊的数字化观赏效果。作品因而在传统与当代、虚拟与现实中搭建出一份新的感知路径,表达了对祖先文化的领悟与敬仰;同时,以当代的创造性的,以公共艺术在地性方式深入介入到万荣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脉络之中并以崭新的姿态续写传统。

15、罗志奇《七彩燕》

DreP1mwM1jsmEX4U7fLQ5j014NiZTg0oAgFOtoHk.jpg

《七彩燕》——罗志奇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七彩燕》的创作取法佛山传统特色工艺——扎作,罗志奇打造了一支由八种不同颜色飞鸟组成的燕队,展示佛山生机勃勃的气象,同时寓意佛山经济、学术界、医学、农业、文化等各行各业各放异彩,百鸟争鸣。

16、方力钧 《发财树》

DelKzRdrUo3GiIsRTWiJMgn8BdJ3Por2C2x8mBet.jpg

《发财树》——方力钧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发财树》选取公园里的一棵大树,在其主干和枝干埋设了3万根长约0.5米的金线。在阳光下,或随风飘动,折射出各种炫目金光,远看令人产生幻觉,近看也没法辨识原因。

17、王度 《构造一号》

CSk1FLmwHRMH8qxhXXDoFeZ1NJsc6GzHdEliOHYT.jpg

《构造一号》——王度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构造一号》是一个由五个白铜雕塑组成的整体,它们以皱巴巴的报纸纸页为模型,以传统的方式铸造而成。这些金属质地的“纸制froisses”外观轻盈,似乎是最近被扔到一边。蚀刻在表面的报纸文章——一个多步骤的艰苦过程——映入眼帘。就像用放大镜看一样,单字是清晰的。然而,新闻内容消失在褶皱里,消失在表面的光泽里,消失在无法管理的领域里。

18、段俊豪《情书》

IGiGvSPDHt7U45oksqRN2vkBWPNZQL5QysZdgr1J.jpg

《情书》——段俊豪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段俊豪这件长6.8米、宽5.5米、高3.7米的《情书》以卷起的书信为造型,由1650个镜面金属盒组成。展览期间,每位观众都能给创作团队留下情感物件,由此,每位参与者都是作者,共同缔造这一件密封这各种人生经历的故事、思想和寄托,也是大家给佛山南海的一封“情书”。体现了公共艺术作品的参与性。

19、杨诘苍《止庐问疾》

u8MTBc8oHzhbhmwTp1Xyy7MiSla4YDVh06VVnoti.jpg

《止庐问疾》——杨诘苍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止庐问疾》作品的想法源于佛山东华里黄少强(黄少强号止庐)诗句“谱家国之哀愁,写人间之疾苦“为背景进行创作的。这件作品是杨诘苍感谢家乡与感恩师承的诚意之作。

20、王鲁炎《背对的面对者》

qReRPHqrZKEJFLimyD6MqMeo70eaurIcf4egx3Xi.jpg

《背对的面对者》——王鲁炎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这件看似奇异的“凸”字造型,展示的是一对“背对而坐”的交流者,“他们”或许是伴侣、朋友、家人......在彼此背对不可交流的状态里,也隐含着可相互面对的可能。

交流并不意味着理解和接受,面对面的交流也隐藏着彼此背对、不可交流的本质,而彼此背对的不可交流也隐含着可相互面对的可能。《背对的面对者》即揭示了这种内在的转换。

21、郅敏《二十四节气——立夏》

LhvVQIl061bYKjz1kSYnvfL5hhGVxxSanwdfjaV4.jpg

《二十四节气——立夏》——郅敏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郅敏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季节交替变化为创作灵感,作品呈现出一种视觉的张力,以类似动物的鳞片抑或果实的颗粒为基本单体元素,以序列化的拼接嵌入为基本组合形式,在介乎抽象和具象之间,完成了关于一个节气、一种生活状态的表达。

22、《南风古窑》——曹晖 

bDwpL87vp2xWpY2FToDXnfbmzH0eYic2BGMABVAf.jpg

曹晖的这组《南风古窑》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曹晖的这组《南风古窑》,用玻璃激光内雕的方式,把经典的瓷器轮廓按照3D分层雕刻在14块玻璃板上,再把玻璃板层层叠加,形成一个窑炉内膛,具有强烈的景深效果和逼真的立体感。

白天,所有瓷器都是素白色,一个个悬浮在透明的玻璃体积之内。晚上,在灯光的照射下,原本白色的瓷器全部变成红色,而玻璃立方体四周也呈现出耀眼的红黄色,造成炉膛内烈焰腾腾、正在烧制瓷器的景观,另有一番视觉效果。

23、张大力 《人与兽》

iOOSjfFdfiJLlZVaCxeZSC4fbC6jZhhlnfgr2QYs.jpg

《人与兽》——张大力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这是一座人与兽融为一体的青铜雕像。大象仿佛对人发起“攻击”,人则像是在“制服”大象,该作品主要是思考一百年来人和自然的关系,希望重新唤醒大家对人与自然的思考。

24、陈克《皎镜含天》

JYbtbXu6Ggh6iFhfUyqTIzX9hl0TeXJcu2LjL9WX.jpg

《皎镜含天》——陈克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方正的几何形体与水的造型凝练融合,抛光的不锈钢水纹与湖水交相辉映,这是公共艺术展唯一一件在水中的作品,其在地性正体现在“水”上。作者陈克提取岭南水乡的地域文化特色,借中国古典美学中“情景交融”与“心物感应”两个重要观念,用“水”和“门”的元素传递出千灯湖公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

25、蔡磊 《黑色之外191109》

lSq6kqFzYCD26jmkOAuebpRbmaTNCc9yjt0uFNx8.jpg

《黑色之外191109》——蔡磊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蔡磊通过室内空间的压缩与通道尽头的通透,封闭与打开,一收一放。同时,通过“透视”的推演与“颜色”的部署带动观者的感知。展示场域也在考虑和控制之中,黑色之外的“黑”隐于黑夜,还是黑色之外的“白”显于白天,时间与空间交错,呈现一种现实与非现实的情景性和剧场性。

26、谭勋《谷地地理计划——广东南海》

TgHBjdi1aB8u8U4eSmbgR8zlyxXOeEaYpAKBjYbM.jpg

《谷地地理计划——广东南海》——谭勋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该作品以广东南海地貌为创作依据,使用不锈钢网进行模拟还原并塑造出南海地区蓬勃发展的独特气象。通过不锈钢网格与手机导航定位图网络之间,构成了一种转译与再现的新视角。

27、张有魁《water》

vmYFPCmCxWOgscC3PLDv5jYCjiYo1ljEbw1X0EAJ.jpg

《water》——张有魁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作品由九件不同水情态的瓮体构成,有的出自双林寺渡海观音的彩塑造型,有的出自九龙壁琉璃水纹的形态,均出自经典传统作品中古人对海浪的表达。 其中,正中心的瓮体承载的是真正的水,也是唯一的淡水,取材于千灯湖湖水,是当地水体在地性与参与性的一种体现,种种状态九九归一,来阐释水循环的一个大的系统生态与人文生态。

28、萧昱《爱》

1VJNkWSSkZbsWAW57Z7QaxfFG3rE33w49bQ2b6V9.jpg

《爱》——萧昱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竹子强调被各种束缚打压的磨练下,体现出来的生命力顽强的隐忍和坚持。作者不仅试图做一些东西去理解事物,更尝试对所感受到的事物作出回应。

29、陶磊/吴笛笛 《空园》

oJzlKsOb81U0n2Mf8SbbaTkpbqSMgX9HrD9KAlhK.jpg

《空园》——陶磊/吴笛笛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作品把物体放进林立的树的缝隙里,就像人在它者林立的缝隙里。它自由生长的方式如同流水一般。它有着悬挂的入口,观者可以真正的“进入”。观者眼里尽是景,在缝隙中获得景,就如同发现世界之外还有世界。

30、洛鹏《被解构的一棵树》

rtSuEJLjhRapIzvVIvXXEet718iBHrzWjQ4O5AUP.jpg

《被解构的一棵树》——洛鹏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作品以同一棵树为材料,由这棵树解构出了船、稻草人、猩猩、鹿与向日葵等物象。 每个具体的符号化形象都对应一种图像暗示: 树代表家园; 乌鸦隐喻诱惑; 稻草人代表着一种守候; 木船暗示流浪生活; 马代表自由的生命,不锈钢投影映射蓝天。 观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作品,结合自身的现实境遇以及价值观,解读出不同的自己。

31、范勃 《千灯印》

sQSjP9Sn9z0m91EWO1tkJbhkMHDMQwWEozhmibmL.jpg

《千灯印》——范勃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艺术家范勃的《千灯印》主体为四面方柱,方柱顶部为佛山南海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转型的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具有标识性和代表性的材料及产品的抽象呈现。 它们在四方柱的上顶部相互缠绕、纽结,形成盘曲、起伏、膨胀的视觉效果,从而在视觉上成为四方柱的印钮,亦称印首。

自上往下延伸的是印钮部各种材料、产品所对应的相同材质的“材料条”,是材料及产品的切片边界的延伸线,不同质感、色彩和面积的条状物的垂直理性排列营造了崭新的现代化景观,这种现代化的景观同上顶部的材料、产品形成了丝丝缕缕的紧密联系,巨大的印章般的主体造型提供一种无限上升的视觉呈现,成为佛山南海四十年改革发展的重要见证。

32、方少华 《风竹》

NJHtbG5rGvXf4w4pgCDARGJwBrja965K7JZJlywt.jpg

《风竹》——方少华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作品由镜面不锈钢制作成一棵高大的竹子,矗立于宽阔的草坪广场上,可发出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 取名“风竹”意在“丰衣足食”、“风调雨顺”。

33、杨千《启示》

9wjBhltXWfO61MNBIPf4WuYmMCtCax7Om0VGm4zq.jpg

《启示》——杨千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这件简约的抽象作品意在通过镜面不锈钢的反射,让作品融合在自然中,同时也暗示了现代文明与自然的融合与互映生辉的意图。作者希望,这件作品给我们提供各种思考和启示。

34、沈烈毅 《跷跷板》

u7n6Wp9B5mMJDPdMLEdpvXRqwPEq3Mx2JLDdTNnv.jpg

《跷跷板》——沈烈毅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在这件作品中,多重关系和身份在隐喻之“墙”中以游戏的方式并置、相互回应。“墙”不仅是一种寓言,在此,它围合出一个开放的空间,公众可于此聚集、接触、游戏、互动,呈现了“彼此直面”、“部分遮蔽”、“全然遮蔽”三种状态。

35、艾敬 《怀抱二号》

o25sXxifyiZpqiDivjnXcBlM9Gzu96TuiyKOHxLk.jpg

《怀抱二号》——艾敬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这件作品以橙红色喷漆不锈钢为材料,把多个“心”型组合在一起。 其中,较大的两颗“心”象征着父母,较小的两颗“心”则代表孩子,展示家庭对子女、母亲孕育生命的大爱。 作品耸立在草丛中,就像一位温柔女性正低头呵护着怀里的宝宝,让人不禁为之柔软。

36、刘建华《迹象》

csZDdXGEelsKnX83IVXMywxrgpx9ifaUApK7cIA8.jpg

《迹象》——刘建华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刘建华一直在社会急速发展的现实环境中深入、持续的进行“无意义,无内容”的概念,这件作品用墨来表达中国自唐代确立的传统美学概念——屋漏痕的形式。 放大后的墨滴印迹如人的思考痕迹,当人们进入到这个安静的空间时,人在现实中过多的心理冲撞会在此凝固。 希望以此来让观者思考在现实中矛盾的对立,和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困惑。

37、朱乐耕《中国牛·涅槃》

G9joeLBz1EqlhTNkvarizJrQnUOrG0POTaAt4HV0.jpg

《中国牛·涅槃》——朱乐耕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中国牛·涅槃》采用装置的艺术形式,徒手成型,以高温瓷的材质烧制而成,在釉色上采用亚光开片白釉,使整个作品的形式与内容高度契合。 这是一件具有象征性和与寓意的作品,在碎片中一头牛的雄起,其意味着重生与重构,最终产生新的生命。

38、曾曦《视网膜——三棱镜计划》

sLJ3U8A69CRWnESmNJ11XkcQIW58IJ3e9PMr3ZA7.jpg

《视网膜——三棱镜计划》——曾曦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视网膜成像是一套复杂的生物视觉成像系统,作品作品通过对这七色光进行交叉融合,呈现复杂而多彩的视觉效果,展现一个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缤纷世界。作品表现了视觉本身的复杂性,七色光倍数的融合,把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世界诠释得淋漓尽致。

39、张晋 《陈氏太极的另一套打法》

Xu795uqZCMldpghlRDkNsJNQYp9kZiaKROuxr7yc.jpg

张晋 《陈氏太极的另一套打法》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1934年发明了一个练太极拳的装置,他极力主张国术应该大众化、科学化。今天我想把他的发明重新制作出来,并放置到武隆懒坝美术馆的半室外空间,屏幕里循环播放一段他的习拳视频,其一招一式同我们司空见惯的陈氏太极非常不一样,来这里的人们都可以学着去练习。

40、李琨 《寻声》

bFL7q6x4yG6MIckuycPXZrJeuPHaseO5K5iwfXju.jpg

李琨 《寻声》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作品想要讨论的几个关键词是:记忆 . 空间 . 声音。在作品中,观众自由的在记忆与空间中穿行, 在每一个特定的位置“发现”和“听见” 可视化了的振动光波,以及弥漫在空间中的声音。通过这种弥漫性的听觉感知方式反过来再去重新“体会”空间。这件作品是对所 谓“听觉转向”的一次创作实践。

41、张翔 《下水·道》

dX9DSEE5iYSXRJSOJx8D88Q9SaUGUa043oNX05J3.jpg

张翔 《下水·道》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在现场搭建和下水道有关的场景,观众可以透过排水井看到水中游弋的孤独的人鱼。容易被忽略的纷繁生活的末端,在这样的提示下,似乎可以找到另一种充满诗意的精神出口。道在哪里?“道在屎溺”。

42、李浏洋 《海浪在拍打-叹息》

wgqtLCqHLfBscfFwXKwp0C0ARovxbNV86jzvrHi3.jpg

李浏洋 《海浪在拍打-叹息》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我收集了身边亲人和朋友的一声叹息,烧录进每一个单独的芯片中,然后把这些硬件以紧密的关系组织在一起。作品上方的灯光模拟大海波浪的频率运动,随着环境内灯光的摇摆,光斑的运动触发芯片光敏传感发声器发出各个不同的人类叹息的声音,叹息的声音汇聚、随着光斑往复运动,犹如大海循环往复的拍打着海岸。

43、邓筱  《8分20秒》

xbcaBSQbvoTSQIXjKIZRdeV9BaTieTU82fFkpHgF.jpg

邓筱  《8分20秒》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体验是这件作品的核心。无法想象一件作品提供的体验可以有这么多不同!一位朋友,大男生,不敢进入此空间,询问后得知原来他从小就会做一个噩梦,梦里所有的物都会膨胀,导致一种恐惧心理,原来我做了一件他的噩梦。然而小朋友和一些女孩子眼里就是一个大玩具,像星系像太空,欢乐互动,他们看到的是可爱的会动的大泡泡,漂亮的宇宙,甚至发现球体上留下无数唇印。另外有些男性看到了性,感觉像是女性的乳房,硕大的乳房在膨胀!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世界,我将继续记录这些作为我作品的一部分,将持续衍生出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我希望这个过程能够触碰到每个人内心的不同的那一点点就够了。神秘魔幻的体验,并不是一个非理性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它很有可能可以更好地去解释理性:它是一个能够帮助生命更快地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的工具。

44、杨方伟 《记忆景观》

4oKl7dd7cp4BCCKfeYNP0K7SaTSK02I6sjxLMbsU.jpg

杨方伟 《记忆景观》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生活未必总是美好的,但我们所在的城市是可爱的,即便我只是这个城市的一个匆匆过客,但依然留藏着记忆的温度。这件作品里,我用金属材料构建一个象征性的城市空间,按照我对这个城市的记忆和感受来设计空间布局。空间的构造借用了弹珠棋盘的开放形式,观众可以通过弹射钢珠到其中去游走探索,仿佛是模拟自己在城市里的生活轨迹。

城市是家园,而对我来说,家园并不是某个固定的地方,而是内心深处的记忆与羁绊,这件作品希望提供一种抽象的城市空间,把自己想象成那颗既随机又有固定轨迹的小球,让参与者在游戏化过程中产生城市空间与记忆的连接。

45、刘利斌 《停在金色上空》 

zoLOBZn4zMOMW2bjwJTlS4gDRR7PHLjSxuT9kmEb.jpg

刘利斌 《停在金色上空》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当我来到懒坝考察的时候,花园里正在种植蔬菜,茄子,丝瓜,辣椒,这和我刚刚结束的疫情期间的北方田间生活有些近似,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北方,用竹竿钓鱼,弹弓打鸟,用简单的工具和自然发生关系,那时候的鸟儿也是成群结队的,而现在的孩子似乎很少动手制作玩具,很少进入大自然观察,当我们提起乡村的时候,鸟都是我们记忆里不可却少的玩伴,而现在,当我们真的去到自然,来到乡村时,真的能看到很多鸟吗?不,我们只能看到一群仿真玩具鸟制造的似真似幻并且短暂的浪漫。

46、普耘 《晃动的房子》

RRgMzcsyGq9xDviFva1f3bBOjShNj663dwRvpHbE.jpg

普耘 《晃动的房子》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房子”是普耘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形式,也是他思考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面对不一样的创作语境,以不同样貌的“房子”进行回应。本次作品是居于当下社会问题及展出地的整体思考与回应。“晃动的房子”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焦虑与不安,特别是在2020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复杂环境所带来的内心震动是当下每个人都有的体会,尤其在展出地,社会与气候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房子本是人们身体与内心的栖息地,给人坚固安全的感觉。而艺术家通过安放在地面上“东倒西歪”的房子,给人传达出不安感,在外力作用下还会加剧晃动,晃动是对外界的承受与对抗的象征,社会中个体与群体都在承受与回应着来自社会与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焦虑与不安。颜色运用来自中国藏族五色经幡的蓝、白、黄、绿、红色,希望和经幡一样,在风的作用下,转化为安。

47、张健 《偶像》

sEXf3Ndy8LTw25kpB7rcMqE9wDK5ulnXsafkAbXX.jpg

张健 《偶像》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棒棒”这一重庆特有的从业者,作为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是一代人的记忆,是重庆码头文化的一部分。整组雕塑通过人物大小,高矮的对比,试图去追问和反思、什么是高尚与卑劣?什么是伟大与渺小?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与英雄,只是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一切。

48、蒋腾焘 《寐》

NY6enlSt3OLpsagaTLIfOrcS3wQ25enDRzZcCori.jpg

蒋腾焘 《寐》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寐》所呈现的是年轻壮实的长颈鹿正在河边假寐、抑或低头饮水的姿态。物体颈部作了极为夸张的变形拉伸,似有突破极限之气势,两条坚实饱满的后腿牢牢稳住重心,又似将所有冲突矛盾、所有的非常理、常情,消解在“睡醒将起”、饱含活力的态势中,在整体上促成了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年轻的生命,蛰伏着,一切的能量都在暗中涌动,寻求机会,蓄势待发。

49、乔迁 《远方》 

K4dbLxELcLBg6SBVR7PaVBhl0J3svRHubqE9wLCq.jpg

乔迁 《远方》 懒坝2020新展

艺术家自述: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圆环形成一个影响环境的场域感。作品追问人的来源在哪里,人的家园在何处。

50、《月亮湾》梁绍基

PR6vYWdXL7f8g11emufoP6BD5uM8ZsWB76jULxif.png

《月亮湾》梁绍基 中国 2020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2020   H350, Φ200 cm  不锈钢

30余年来,梁绍基潜心于艺术与生物学、装置与雕塑、媒体与行为的探索之中。他的作品使人对生活、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有了新的启悟。此次参展作品《月亮湾》以排油烟管为形进行创作,暗喻净化空气的无机工业材料转化为有机生命体,融于大自然。

51、《地球之声》 郝经芳&王令杰

dGlnnThRUH4OoTKtko4zGfELWSVN0pQNt1qYav6v.png

《地球之声》 郝经芳&王令杰 2020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2019-2020 H30×210×210 cm 唱片、墨水、花岗岩、机电设备

在无垠的宇宙中我们独自随着时间前行,发出自己的问候和歌声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来拓宽自我想象的边界。《地球之声》是以一种充满仪式感的呈现形式,诗意而生动地演绎着对生命与自我的感知。 

艺术家郝经芳和王令杰近年来以装置为核心媒介,运用材料科学及工程学原理创作的作品,呈现了对认知、情感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索,传达了一种交织着理性与感性色彩的形而上的思考。

52、《银色曼波》方二孟瑾 

xadYC2Li3ZBmUg776VNO7CJMEcr7adllrcnZDdLT.png

《银色曼波》方二孟瑾 (中国)2020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2018  H260×Φ78 cm 不锈钢、水泥、重力感应声音系统 

《银色曼波》是一组声音装置作品,这型似不倒翁的银色充气装置通过观众的推晃,装置的音域会因倾倒的程度而发生改变。

艺术家长期关注城市变化的题材,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影像,也记录下很多都市噪音,而《银色曼波》这组作品正是城市变化的缩影,艺术家将声音整理之后, 放在不同的柱子里, 当人们经过、摇晃或趴在柱体上倾听, 都能得到不同感受的体验。因此,这件装置中的声音是一个优良的城市记忆存储器。

53、谭勋 彩虹

zoT1MaOJFqXEdQKwqLK8CEysGOHXcpe18FIbSnZw.jpg

谭勋 彩虹 2020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在飞速变迁的中国社会大环境下,临时建筑材料“彩钢板”被广泛应用。艺术家谭勋以“彩钢板”为线索调研了中国各线城市的发展与生存现状,并将其延伸为一个更加庞大的《彩虹中国计划》,数十块“彩钢石”以当代艺术的姿态穿行于中国各大城市之中。该作品既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物证,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精神纪念碑。《彩虹》系列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雕塑的形式与外观,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实践,这样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作品看似极简,但不是极简主义的冷静、理性的思维方式,他感性而又不偏激,是介入现实之后对人性的报以关怀,为当代雕塑拓展艺术本体的边界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54、《假山石176#》展望

mOczNurcCvi9oit2B8HoXQb2JH5SHzIFlJA9zFiw.png

《假山石176#》展望 2020  H167×221×106 cm 不锈钢 2020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在2020年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中,展出了展望的《假山石》,展望的代表作“假山石”其原型全部来自于天然的石头,经过高难度的手工锻造而成。假山石本是自然之物,被挪入古典园林之后就成了人造的景观。而用不锈钢手工拓下石头纹理再焊接抛光之后,不锈钢属性再次改变了假山石的意义。

自然物到人造景观之间只有一层语义转换,但当它本身的材质不再是石头而是不锈钢的时候,石头作为自然的象征物,古典园林最终成为令人怀念但回不去的古典闲适和审美情境。

不锈钢是工业生产的产物和原材料,主要被用于制造精确、不容置疑的产品,当它被用来制作假山石,现代大都市便从这个不锈钢假山石中获得了与自然的生活方式愈行愈远的警醒。

55、郑路 《差翅亚目之目》

a7lCF3qxj5W7vewYtkHuGBXouHqtMV61tKb7m8pO.jpg

2020北京画廊周公共单元  郑路 《差翅亚目之目》,2020 综合材料 ,600 × 600 × 450 cm 由艺术家和SPURS Gallery惠允 作品搭建花絮记录致谢郑路工作室

作品阐释:“差翅亚目之目”是一只复眼,由一万三千个个体组成,在白天吸收太阳的能量,在夜间发光,犹如一个生命体,是生物和机器的联姻,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相互嵌套的结果。

 56、蔡磊《剩下的黄色》

T1hUfzgtVEipLPKhMkMMzl0St81rpMDVxfPn85Ih.jpg

2020北京画廊周公共单元  蔡磊《剩下的黄色》,2020 不锈钢镀哑光黄,470 × 345 × 100 cm 由艺术家和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惠允

57、吴达新《巨浪》

RhNnMkTAZd1zVYSjoAq3OkdcTCQ8ZOwsmTFhjQ4m.jpg

2020北京画廊周公共单元 吴达新《巨浪》,2020 不锈钢,500 × 500 × 650 cm 由艺术家和艺·凯旋画廊惠允

58、吕品昌 太空计划 

Da4wiZcxBqpRLwOr8ZhCXk3DADMqvi2Ep5EkDzwg.jpg

吕品昌 太空计划 金属、陶、不锈钢  展示面积1000x120cm  2004年至2020年

2020年吕品昌最新个展“埴象”中,展示了他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太空计划》,在《太空系列》中,吕品昌将陶瓷与金属、玻璃等材质结合在一起,表达出现代科技对传统工业的延续与发展,而这些材料都具有在烈火的熔炼中成型的特质。其作品与返回大地的“神舟5号”太空舱的造型相似,象征性表达了中国人参与人类和平开发外层空间的民族自信,从而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再一次焕发了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59、焦兴涛 《每个人的美术馆》

eCLVHMbUo6nw2MoS6S0aVigCiBH5Gq82bQjjqHBY.jpg

焦兴涛 《每个人的美术馆》2020

在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中,展出了焦兴涛的作品《每个人的美术馆》,选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美国国家美术馆四家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馆,用不锈钢完成建筑模型。雕塑中空,并设置缩小的展台和灯光,可以展出征集遴选后的市民作品。

有趣的是,它不仅仅是一组公共艺术作品,还是一个邀请公众参与的长期的“艺术计划”,该项目将向市民发出邀请,每个人都可以提供一件尺寸在30公分以内的画作、物品、纪念物以及和自己有关的故事,由相关人士组成的委员会,每三个月进行评选,遴选出的作品在这里展出。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