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号·专栏 | 孙振华:先祛魅,再传承

2021-01-08 10:21:06 孙振华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雅昌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先祛魅,再传承》选自第二辑“艺文杂谈”。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孙振华专栏]

                              

“五四”以来,不管是唱衰水墨画或是力挺水墨画的人,都有一种“整体性”的思维习惯:说坏,啥都不是;说好,什么都好;他们总是不愿意站在分析的立场,理性地对待历史,重建关于水墨画的知识,这个工作不做,这种各说各话的争论仍将继续下去。

反而,一些国外汉学家立足于新方法的运用和新材料的发掘,破解了历史上许多关于传统水墨的神话。例如美国著名中国艺术史家高居翰教授,他认为中国学术界研究水墨艺术存在两个问题:一、迷恋于文本的研究而忽视了视觉研究的方法,即使在文本研究上,“正史”之外,还有档案、信札、日记等材料也被忽略了;二、国内学术界对社会学、经济学的研究角度兴趣不大,对画家的社会交往、经济来源等细节重视不够,热衷争执一些空疏抽象的概念。

总之,这些人的工作是驱魅,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中国古代画家工作和生活的真实情景。高居翰说:“剥去了中国画家通常被赋予的表里不一的外套,证实他们在超然的精神和审美追求之外,仍然有着尘世的需要与欲望,那么,我想我这样做并没有贬低他们,而只是让他们显得更富有人性,我认为,这样更加可爱。”

的确,对于古代画家,我们过去总是被一些未经证实的“大词”和“大话”所绑架:例如,“画品即人品”,把画家的绘画活动过分地道德化;例如,编织文人画家拒绝经济利益,心高气傲,宁可忍饥挨饿,也不卖画的神话;还例如,宣扬业余文人画家的格调和水准要远远高过专业的院画家等等。

举个例子,明末清初的大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应该是文人画家的典型,也是研究者们最爱提到的一个人。关于他的事迹,文献中美化的记载也不少,他一直以孤傲狂狷、视达官贵人如粪土的清高文人的形象而著称。但是,据中外研究者都有引用的邵长蘅《八大山人传》记载,“八大”实际是一个有着严重心理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过去说的达官显贵重金求画不得,而贫士、市人索画则来者不拒的情况,恰好是在他的发病期。

传记说,“八大”在发病期间,十分好酒,无论什么人相邀都去,一喝就醉,醉后随兴挥毫,全不爱惜。他还喜好男色,住城外僧舍,童僧为向他索画,争相与之交合,以至于当时的显贵名流只能从山野贫士和酒徒童僧那里买到他的画。

事实上,在“八大”的精神状态相对稳定之后,他一直是依靠卖画来维持生计的,保留下来的“八大”的往来信笺记载了他如何接受委托、使用中间人、卖画收取金钱礼物等细节,以及他担心不能按时完成订件的心情。

综合地考察各种文献,研究者发现,宋代以后,“文人画家”或“业余画家”基本都是卖画的;同时,他们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矜持,他们会根据订画人的需要,按规定的题材作画;在市场活动中,有中间人,有机构专事经营;画家们忙不过来了,会找学生或弟子代笔;画家对订件的重视程度与所收酬金的多少和订件者地位大有关系……

驱魅无损于水墨画家的伟大,如果中国水墨艺术需要传承,就需要尽可能还原到古代社会的真实情景中,否则,能否有效传承将成为一个问题。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英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