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且行且吟”郑忠如斯说之282 格物致知

2021-01-08 17:21:00 未知

   JLJH3fEXcGgSYtnGu97GX4rskseWdDJhnSDeQn9S.jpg

郑忠彩墨画新作

昨夜重温《大学》,这一段话于我心有切切焉,弦外之音袅袅,之于艺术家的我感到仿佛是画论。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及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及以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学》在篇章的开头就是教导人们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实践出真知,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

古先贤并不是一味的说教,讲八古文,而是学以致用,道德有于身,非常的实事求是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让我想起人生中之于郑忠的几次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切身感受。

一,学潜水技术,当时全军有三支潜水分队,我们南海舰队的潜水分队就综合素养、辉煌业绩无疑当是全军顶尖,我们接受潜水培训时是我军最优秀的潜水教练手把手的把我们教出来的,对于艺术青年新兵的我不仅学会了潜水,还为以后的艺术生涯掌握了学习方法论。

同理,当我退役后考进美院,在课堂上因为提问题受到了任课老师的嘲讽“郑班长啊!你很聪明啊!可惜当兵把脑子当坏了……”其实那是我“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犟劲、率直使然,在一下子的窘迫中我心里瞬间想到“玩潜水我都是军中高手,现在画画技不如人,是时间的积淀不够,是骡子是马咱们走着瞧!”历史己经证明了我当时的思想高度,时间也己经证明了我的自信,后来的阅历也践行了我的学习方法论并成就斐然。一叶知秋,隔行不隔理。

1TL2rcXVtv2JxMo1QYIMgl7qBYiC92GEsjWBk2np.jpg

天风海水能移我情,1980年年轻的水兵郑忠于海南岛大东海

RIHYMzSMfIAe44XKwEDjLTR0ZH0wCx9iJP0jVpgZ.jpg

作品名称:惊蛰no.9 尺寸:65x49cm 技法:丝网版画 创作年代:1993  备注:鲁迅版画奖 中国优秀版画家作品展作品 青岛美术馆收藏 中央美院院刊《美术研究》封底

二,版画的自学,当是时我从来不知版画是何物,甚至一点不喜欢“木刻”之类的东西,正是如此无知者无畏,没有框框的束缚,接触生产工艺的流程,惊叹于印染过程中诸“瑕疵”的异彩纷呈、美妙绝伦,如何和绘画相结合?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异想天开”,也难怪当时人们说我“瞎弄”,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思维也未免太超前了,幸亏邂逅恩师广军教授给予肯定、鼓励、推荐。不然以我当时菜鸟的认知,一时半会的热情,尽遭冷水,“红旗能打多久?”有命也没毛。如何将“偶然”成为必然,如何发现、运用创造性的艺术语言?这是一个美术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信然!正是格物致知。

其实美院的教授们只传授了“广普”的知识与技法,是大课“批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讲的是数十年不变的话题,换的是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可谓“老生常谈”了无新意,而我的发现才是“原创”,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郑忠真正的老师是造化,是上帝。那是上天的恩赐啊!

在从1988年进工厂做设计师、工程师、后来负责工厂技术科新产品开发,到1993年创作出《惊蛰系列》,再1995年进江苏省版画院研修生班学习(求证)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做个展,1998年再度考进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再一次求证)哦!明白了!好多我都己经做到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参禅悟道”,直指人心。

HTveCoRCFBWwupdG9Q4WrpVEjhSP6SVLb9ozebOW.jpg

1998年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大师吴冠中散文体自传遴选郑忠版画《惊蛰系列》作封面

iCEsnJPvatQGuYsAe9LVnVvpZ2muEtscFQkMHTYh.jpg

1999年郑忠于青岛美术馆荣获“中国八、九十年代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

m9Ac9rlIejgjy9Mhu6Rty2ERK8cMzAJeQqiL4lM5.jpg

SBF0Pa8rKYhocXleskMzbIQ03V6BaT7oHyZHxAG9.jpg

作品名称:惊蛰no.3 尺寸:65x49cm 技法:丝网版画 创作年代:1993  备注:跨世纪 99 中国国际名画家作品展

nhO7m267jl69XNmiui82jMtmgZ7QdhImKM7eFxrw.jpg

作品名称:颤音 尺寸:55x39cm 技法:石版画 创作年代:1998 备注:获1999 年 中央美院年度优秀作品奖

vkfpcKq4MhgHn1LnyXw8ZgGKTfe0Fe5U37oy6oji.jpg

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1997年第五期“美术名家”栏目隆重推介郑忠版画艺术

DYb60J3XWJSEIY0IDG0gDygs2Xr1g8TM7BDBRYfh.jpg

郑忠彩墨画新作

三,水墨画的探索更是“想当然”,观澜版画村恩赐的“百年孤独”,先是营造了一个绝佳诗意盎然的“语境”,让你生发、缠绵,藉著墨韵的升腾让你从时下的窘境中抽离、置身世外,聆听心中的声音,《谷音系列》于兹应运而生。望梅止渴耳,从物性、物之理揆维度“理”,都用的是自己曾经在印染、版画上已有的知识进一步综合分析,感性认识,理性结合、探究,北窗下临池写心经,听雨打芭蕉,读溪水潺潺,“观水有术焉必观其澜”以彻底认识水与墨与色彩诸因素的原理。窝居“客家雕楼”面壁思虑,解衣盘磅,经过长期的用功,寻寻觅觅,终于一旦豁然贯通焉。由内而外的表象和内涵都会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全部的经验、演绎、认知能力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甚至“错上加错”“缘木求鱼”“郢书燕说”敷衍成篇,独立成章。再也不会受世俗影响、束缚,没有遮蔽、闭塞。这就叫做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的积累达到至高境界了。我相信“天人合一”的回眸一笑!“那人恰在灯火阑珊处”不期然而遇!

实际上郑忠发现并探索的“现代水墨画”有些仿佛古人的“文人画”,聆心中梵音,写思中之意,在诗、文、梦游的状态中让“境”的意韵自然生发,行于所当行,所止于不可不止,劳在逸的深度里机缘巧合,跃然于呈。借助山水、海浪为主的自然景致来表达幽思禅意,所以郑忠水墨画的“境”似为诗、赋一类的“意境”,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风花雪月、江风海韵的延续。这才是新时代下“中国水墨”的民族精神。

这是东方的!中国的!郑忠的!

t3JcB169h2CAnlLfKAa5954hoTQNvT44MZRm7wWK.jpg

upoLHLeCJlXjxXVr0yGo2AUw8tjaciq4V8PztlUA.jpg

《收藏投资导刊》封面遴选郑忠水墨作品《海韵系列》

4X8QOGvFTOJhe67lu30WijkK0UoxJyVNBhUEkRl1.jpg

郑忠彩墨画新作

(责任编辑:任建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