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号·专栏 | 孙振华:能慢则慢

2021-01-25 10:26:41 孙振华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雅昌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能慢则慢》选自第三辑“生活百态”。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孙振华专栏]

                              

每次开车送朋友,分别的时候,大多会叮嘱一句:“慢慢开啊!”这句话听成了习惯,仅仅当作一句客气话,并没有往心里去认真琢磨。为什么不说,快快开,早点回家呢?

古往今来,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快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如果可能,人们能慢则慢,因为慢更符合人性。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总是会说,别急,慢慢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在与人告别的时候,都会说您慢走啊!国外应该也大致相似,没听说过外国人在与人分手的时候,有催人快走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慢其实挺好的,慢生活挺舒适的,可是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就是慢不下来,这是为什么?

根本上说,可能是因为人性的另一面吧!人的一方面本性是趋慢的,可是另一方面则又具有竞争性,渴望占先、趋利、超越;这部分天性在现代社会被无限地放大了。现代社会如同一个加速器,它有一个不断提速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面前,就是一个不想快的人,也被裹挟得要加快脚步,它的逻辑是,不快就会落在别人后面,落在后面意味着失去了很多机会。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心底里向往慢生活,行为上又都在过快生活的根本原因;这也许就是慢生活的价值观难以抗衡现代社会的“提速机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的根本原因。

想想也真是没有什么办法,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慢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心灵安慰剂,慢生活对那些需要加班,需要做更多工作才能让生活稍微好一些的人们来说,它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一种对明日生活的愿望。

况且,慢生活也是相对的,当今社会正在过着让人羡慕的慢生活的人,与古代社会的慢生活相比,已经算是快的了。再者,一批幸运地从快节奏中突围出来,终于过上了慢生活的人们,他们的慢恰好也是以昔日的快作为代价的。他们曾经过了一段加速度的生活,才创造了今天慢生活的条件。所以,对普通人而言,向他们宣传慢生活,其中包含一个悖论,你想慢吗,那你不妨先快些吧!

现代社会的人们慢不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些在古代社会支持人们过慢生活的古老的智慧离我们越来越远,而现代社会是一列线性行驶,没有终点的列车,它的时间指向是一去不复返的。

有首王洛宾改编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很有意思,它似乎把传统和现代这两种时间观混到了一起,歌词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完全不搭:“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歌词有点矛盾,太阳、花儿循环再生,周而复始,是古老的智慧;而生命和青春一去不回来是现代的想法。古人与大自然相处,正是在四季更替,生生不息的生命现象中,让他们体悟出生命的淡定和从容:“六道轮回”、“六十花甲的循环时间”、“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让他们永远怀有再生的可能与希望。

而放射性的,一去不回的现代时间,则助长人们及时行乐的紧迫感,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得多少就尽量得多少;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那就增加生命的密度吧;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又怎么能慢得下来呢?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英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