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新巴黎画派领军人让·杜布菲和他创造的“Art Brut”
2021-01-30 11:41:43 张天宇/编译
2021年,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诞辰120周年。
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为杜布菲举办大展“野生之美”(Brutal Beauty),以此纪念这位在战后现代艺术中最奇特、最具煽动性的声音之一。
Jean Dubuffet in his studio at Vence, South of France, in 1966. Photo: Edward Quinn,
© edwardquinn.com. Artworks: © Jean Dubuffet, DACS 2019
“野生之美”似乎最能体现杜布菲的叛逆哲学——反对传统的审美观念,试图用一种更真实的方式捕捉日常生活的诗意。
这也是他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在英国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展览,用150多件作品展现他40多年的职业生涯,从早期肖像、充满奇幻气质的雕像,到蝴蝶集合体和巨大尺幅的抽象画。
Credit: Jean Dubuffet, 'Paysage aux argus (Landscape with Argus)', 1955. Collection Fondation Dubuffet
Copyright Fondation Dubuffet, Paris / DACS, London 2019. Image courtesy of Fondation Dubuffet, Paris.
展览中的作品包括他上世纪50年代的雕塑,其中一些是由熔岩石雕成的小雕像,还有他上世纪60年代的绘画作品,是他在打电话时创作的“涂鸦”(doodles);以及杜布菲在70多岁时创作的记忆剧场系列、大型绘画和拼贴画中的一些作品。
经历过巴黎被占领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杜布菲在他40多岁的时候,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艺术家,以至于成为后来最著名的战后艺术家之一。
当时的战后巴黎是落魄的,许多人都挣扎着求生存。杜布菲就用回收回来的材料来进行创作,从沙子到焦油再到干草等等。
所以这次展览的意图似乎很明确,希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杜布在40年创作里,对工具和材料所进行的无休止的实验,比如,他将颜料与玻璃碎片、煤尘、卵石、滑动的绳子和砾石混合在一起。
Jean Dubuffet, Skedaddle (L’Escampette) 31 October 1964 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
© FONDATION DUBUFFET, PAR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20
巴比肯艺术中心视觉艺术部负责人Jane Alison这样解释道:“他对日常生活的寻常结构感到惊奇,是一个用灰尘和泥土做实验的炼金术士,召唤出了视觉中的‘金子’。”
“从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到伊娃·黑塞(Eva Hesse),从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到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许许多多艺术家都受到了他那种玩味精神、敢于实验的精神的影响。”
除了杜布菲自己的作品,这次展览还会展出18件他的“Art Brut”藏品,其中很多都是罕见公开的,包括马奇·吉尔的一幅纪念印花画作,奥古斯特·弗赖斯节雕刻的木雕,以及斯科特·威尔逊的彩色画作。
2020/02/07,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预展期间,工作人员在杜布菲画作“Episode Champetre”前
(Photo by Dinendra Haria/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Art Brut”是杜布菲创造出来的词,虽然字面直译是“原生艺术”,但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被原始神经触动的最纯粹形式的艺术”。这是描述“外来者艺术”或未经训练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的最早方式之一,而这些“艺术家”可能是儿童、民间艺术家和精神病患者。这些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艺术家,对他的创作方式和艺术意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Jean Dubuffet, Wall and Opinions (Murs et Avis) January–March 1945
Collection Fondation Dubuffet, Paris © Fondation Dubuffet, Paris / DACS, London, 2020
挖掘原生的艺术和艺术家是杜布菲的爱好,他喜欢发掘表面之下的东西。正如他在1967年所写:“我们当下的文化就像一件不适合我们的衣服,或者说是不再适合我们的。这种文化就像一种死去的语言,与街头的语言毫无共同之处。它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格格不入。”
在他看来,这种“原始艺术”是为了艺术而做的艺术,是一个新想法诞生的地方,一个远离艺术市场的境界。
正如杜布菲所说:“那些出于孤独、纯粹和真实的冲动而创作出来的作品,不受竞争、赞誉和社会晋升等因素的影响,因为这些事实,比专业更珍贵。”
2018年4月20日,美国国家美术馆展出的杜布菲的作品“Site a l'homme Assis”
(Photo by Robert Alexander/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其实,艺术圈里,杜布菲起步算晚的。
1901年,让·杜布菲出生,家里经营葡萄酒生意,挺有钱的。
Jean Dubuffet in Vence,1959 Photograph by John Craven
© Archives Fondation Dubuffet, Paris / © John Craven
可能因为这一点,杜布菲有点特立独行,俗称“叛逆”:
17岁跟着家人去巴黎定居,进入法国朱利安学院学习。但是传统的美术训练没法让他老老实实地坐得住板凳,才念了一年就放弃了。
喜欢艺术倒是真的。私下里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画画,搞音乐,学语言,也喜欢实验性戏剧和木偶艺术,更喜欢跟巴黎当地的艺术家交往,而这些人大多是20世纪20年代巴黎艺术界的重要人物,比如胡安·格里斯(Juan Gris)和弗尔南多·莱热(Fernand Léger)。
所以有一种说法:这位原生艺术之父,曾经离超现实主义特别近。
Jean Dubuffet, La robe à boutons (Button Dress), 1961
Sold for: £1,571,250 on 12 February 2020 at Christie’s in London
然而,到1924年,杜布菲忽然对绘画不再抱有幻想,他放弃了,整整八年。
1925年,杜布菲回到家乡参与家族生意,又在1930年创立了自己的葡萄酒生意。
经商的这段时间,因为总是觉得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又不愿意制造出一些别人已经玩过的东西,因此他几次提笔,几次放弃,甚至在1937年还有过彻底放弃艺术的打算。
直到1942年,意外地在儿童画中找到了点头绪——图像可以具象,也可以冲破写实的常规,接近“半具象”——杜布菲这才重拾画笔,适应艺术家的生活。
41岁才开始做职业艺术家,在艺术圈子里,这个起步算晚的了。
但他收获名声的速度算快的,尤其是回归绘画之后的杜布菲。
他用一种充满活力的新语言来处理日常题材,给他在巴黎结识的那些先锋派的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人都是他发小乔治·林博(Georges Limbour)给他认识的,其中包括超现实主义诗人保罗·艾吕雅(Paul Éluard)和表现主义画家让·福特里耶(Jean Fautrier)。
加拉与达利,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艾吕雅是法国最著名的当代诗人之一,达利的情人加拉曾是艾吕雅的妻子(ummm,就是你想的那种关系)。据说,当年艾吕雅和加拉结婚七年,因为达利的出现,被画上了休止符——当时35岁的加拉曾当着五位朋友和女儿的面,拒绝跟艾吕雅回巴黎,要留下来和25岁的达利在一起。
扯远了。。。继续说杜布菲。
1944年,职业艺术家的画龄才2年的杜布菲在巴黎的René Drouin画廊举办了他第一次个展,震惊了当时的那些评论家,声名鹊起。
1945年,杜布菲说,“事情越平庸,就越适合我”,“幸运的是,我并不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与众不同。在我的画中,我希望恢复一个普通人的视角。”
Jean Dubuffet,Mire G177 (Bolero) 28 December 1983, Courtesy Galerie Jeanne Bucher Jaeger, Paris
© Fondation Dubuffet, Paris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20
比如1943年开始的“Metro”系列,展现了杜布菲对日常生活的执着,以及他用以描绘这些生活的原始力量。他用明亮的色彩、粗糙的笔法和刻意天真的绘画风格捕捉巴黎地铁上的人们。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史前艺术和儿童绘画的影响,以及他在巴黎街头看到的涂鸦。但他的注意力特别集中在一种独特的原始艺术类型:所谓的,局外人的作品。
再比如,在“巴黎马戏团”(Paris Circus)系列中,他试图再次捕捉这个城市的日常。1961年创作的《巴黎波尔卡》(Paris Polka)和《Les Grandes Artères》都曾在佳士得上拍,成交价格都达到了杜布菲作品的最高水平。
杜布菲说,他想把城市的元素融入到一种“疯狂的舞蹈”中。1945年,在对法国和瑞士进行访问、研究期间,杜布菲发现了一些无意识的、未经训练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通常患有精神疾病或有残疾。
回到法国后,他便提出“原生艺术”(Art Brut)一词,并在连续出版物《原生艺术笔记》(Cahiers de l`Art Brut)中介绍推广。
杜布菲自己也收集了大量的Art Brut作品。1971年他将133位此类艺术家的5000件作品捐赠给瑞士的洛桑市,而这些藏品日后又成为Art Brut博物馆的基础(该博物馆于1976年开放)。
Jean Dubuffet,Alentour la maison,1957
Sold for: £1,271,250 on 12 February 2020 at Christie’s in London
与此同时,多亏了经纪人皮埃尔·马蒂斯(Pierre Matisse,亨利·马蒂斯的小儿子)和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杜布菲在美国也迅速建立了声誉,当时的纽约正在取代巴黎成为艺术世界的中心。
1947年,皮埃尔为他举办了在纽约的第一场个展;而格林伯格也在此前撰文称,杜布菲是“自米罗以来巴黎画派最闪耀的新希望”。
此后,杜布菲经常在纽约展出作品,他的许多名作都在美国的一些博物馆收藏,包括芝加哥实业家莫里斯·卡尔伯格(Maurice Culberg)在内的美国人也是他最热心的收藏家之一。
1962年7月的一天,杜布菲一边打电话,一边用圆珠笔乱画。这时,他灵光一闪:这些带有线性阴影的联锁形式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作品!从此,名为“Hourloupe”的系列作品诞生了,杜布菲一画就是12年。
画面色调被剥离回红色、黑色和蓝色的圆珠笔色,然后被转换成多色绘画。而作品的形式看起来可能完全抽象,也可能采用人类和动物的形状。
Jean Dubuffet, Panorama, 1978.
Sold for: £2,171,250 on 12 February 2020 at Christie’s in London
杜布菲说:“这个系列表达了比我以前做过的任何作品都要严重得多的武断和非理性情绪。”
到20世纪70年代初,杜布菲开始创作“Practicables”系列:形状不规则、可移动、轮子画。
Jean Dubuffet, The Astonished Man (l’étonné), October 1959
Private Collection
今天,在巴黎、纽约和其他地方的很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杜布菲的大型雕塑。但最具雄心的晚期作品是那些建筑风格的方案。
Closerie Falbala,图片来自网络
规模最大的莫过于占地1600平方米的“Closerie Falbala”,目前位于巴黎南部,杜布菲将其描述为“一个哲学运动的圣地”,一幅你可以居住的Hourloupe绘画。
Tour aux Figures,图片来自网络
他还设计了“Tour aux Figures”,一座矗立在巴黎郊外塞纳河圣日耳曼大街上的巨大塔楼。但它的完成时间是在1985年的5月,那个时候,杜布菲已然辞世。
有人说,这位巴黎艺术家用他的一生,鼓励了太多人。怎么做到的呢?
因为他说过的一句话:“艺术的真正功能是改变思想模式,使新的思维成为可能。”
最后要补充一点的是,在此前很多外媒报道中,这场展览的举办时间都非常明确地写着是2021年2月11日到5月23日。
但是由于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目前在巴比肯艺术中心的官网上,展览的举办时间只标记着“2021年春”。
时间不确定也没关系,早晚都会见到“杜布菲的野生之美”。就像他说的:
艺术应该经常让你有时候笑,有时候怕。反正怎么都行,就是不会让你无聊。
让·杜布菲(1901.07.31--1985.05.12)
(责任编辑:张天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