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碑(29)|为墓碑而建的三合院(一)
2021-02-04 17:14:39 未知
为墓碑而建的三合院(一)
2013年7月13日 晴 四川阆中
早晨从家里出发去调研,这次拟定了一个较大的计划:从阆中、广元、旺苍到巴中、通江平昌,然后转至宣汉回。
按理说夏季并不是一个理想考察墓葬的时间,一来是天气炎热,还可能遇到暴雨;二来是墓地都被茂盛的植物所包围,进出都极为不便,甚至还可能遇到马蜂、蛇等危险。但是,总因为上课以及其他事务导致不能如期出行,就想先这样走一走,把地方找到,以便今后有机会再做详细考察。
从小就听爷爷讲,我们是从阆中迁居到现在的安家山,他也一直有回阆中老家去看看的想法,但因为信息、交通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直至去世也未能如愿!
听说我要去阆中考察,父亲就和幺爹也约了,决定一同去阆中一个叫做护垭乡的地方寻根问祖,了却多年的心愿。
中午到了阆中市。因之前在网上查到,阆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伏氏墓碑楼”就在离阆中市很近的枣碧乡,于是决定在爸爸和幺爹他们来之前先去看看。
尽管枣碧乡距离阆中市不远,但要找到伏氏墓的具体位置还是费了一番周折。市郊几乎全是工地,好长一段路汽车几乎都是在工地上缓慢地前行。因为马路改道,使得曾经人气很旺的乡镇处于了“背角”的位置,下车后便走了好久的石梯才到达乡镇所在地。时值正午天气很热,镇上也很少有人。在小卖部买了一大瓶水,并打听去大柏桠村的路,倒是不远,但是没有公交车去,只有摩托车跑,又是正午时间大家都在休息。没有办法,我一边走,一边等吧。
在乡镇的一头,马路边上有一处专门制作石雕墓碑的工厂,厂子里的工人也许休息去了,空无一人。像这样的工厂在四川到处可以见到,但是当我走进去之后,还是为其“先进”的设备所惊叹了,因为摆在外面的那些建筑构件几乎全是电动机器完成的,而那些图案和文字也显然是利用电脑数字雕刻而成。尽管这也算不得什么高新技术,但是像这样利用数码雕刻技术制作墓碑的作坊还是很少的,它的出现着实引起了我不小的兴趣。
马路边的刻碑机器设备(左图)机器雕刻的图像和文字(右图)
好不容易等到一辆路过的摩托车,师傅比较热情,也熟知通往大柏桠村的路,答应带我去找。不一会儿,我们从主路下到村道,尽管是水泥路面,但坡陡弯急,师傅开得很快,我多次提醒他慢点,但他却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
在路上我发现这里很多民居建筑的柱子居然是石柱,请师傅停在一户人家房前看了看。这是一座新修的水泥墙住房,人字坡屋顶盖小青瓦。石柱柱础依照传统样式,并有好些雕刻装饰;中段青石打磨成的光滑圆柱,高约四五米;柱顶凿成瓜棱形状,支撑着结构复杂的屋架。木头屋架的细节,特别是交错的梁柱关系还可以看到难得的榫头穿插组合的传统技艺,墨线还很清楚,可以推测修建的工艺流程,这一民居建筑也算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个典型案例。
石柱民居
几次打听之后,终于找到了管理伏氏碑楼的伏氏后人,在了解了我的目的之后,他带着我们到了一处砖墙护卫的院子,墓碑就在里面。根据前来的几位老人介绍,该墓碑很早就被市里保护起来了,旁边的住户都迁走了,如今只留下这座三合院。
伏钟秀墓所在院落外
这座穿斗结构的瓦房右侧已经拆除,左侧厢房长三间,次第降低。正房三间台基有1米多高,有5级石梯连接至院子。院内还设置了些香炉,像寺庙的布置一般。三间正房的明间高出左右次间,形成了两层檐结构,屋顶脊饰由小青瓦堆叠而成,这种“三间两檐”的民居建筑在川北并不多见,但因为上次考察南部县几处大型墓葬,这种结构样式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我甚至认为,其可能有着不同的功能和观念取向。
伏钟秀坟罩“三间两檐”的屋
在宋青山墓、李先桂墓和李明合墓等额枋上的人物群雕图像,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三间两檐”的房屋为背景,其中明间一檐最高,左右次间两檐稍低,檐下横向延长,其下展开复杂的人物场景。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雕刻装饰中,这种以“三间两檐”为背景下的人物群雕比较常见,几乎可以视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图像模式”,或者说是一种传统图像的表达范式。尽管在具体的雕刻图像表现中,这种“三间两檐”的建筑可能有着更为复杂的形式变化,但其基本的结构特征和处理方式却如出一辙。
此外,“三”也意味着多,而且明间位置最高,且左右相对较低,又恰好可以体现出一种等级关系。而在“三间两檐”之下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处于“屋檐”之下,这个屋檐无疑意味着一座宅院,更是一个完整的“家”。屋檐下的众多人物依照特定的等级秩序进行排布,但他们无不为突出和烘托正中人物而存在,这也符合笔者曾经讨论过的中国传统装饰结构凸出“中”、体现 “多”的装饰结构特征,这或许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观念和艺术表达的某些“原型”。
管理员告诉我,“5·12”大地震之后,伏氏后人于2013年筹了一些钱进行了维修,建起了水泥围墙、硬化了地板、修建了香炉和照壁等附属设施。门口的“功德碑”便是其见证。碑文写道:“阆中市枣碧乡伏氏村碑楼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于年深日久,加之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故维修在亟,经家族人员商计决定,立即捐资维修,修缮后为了感谢家族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和厚爱,特立此碑,永传后世,不朽云耳。”碑文中还列出了捐资者的姓名和金额,共有包括伏氏、邓氏、马氏、杨氏等诸多姓氏在内的七十多位捐资者,少者200元,最多者为5000元,名字的排序似乎并不以金额的多少来确定。旁边还有一块阆中市人民政府立的“阆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伏氏墓碑楼石刻”的黑色花岗石碑,立碑时间为2003年。
进入院内可看到正房三开间的房屋基址很高。要上三级台阶方可进入檐下的“街院”,檐下的木柱立于高约50厘米的雕花柱础之上,撑起伸出的屋檐,形成了较为宽阔的廊柱空间,为日常的活动提供了方便。
正面三间墙体被分为两段,横枋之上的部分多被斜坡屋顶遮挡,为白粉壁墙面,无彩绘纹饰;下半部分为木板壁墙面,明间双开隔扇门,上隔芯有精美的木格花窗。左右次间的门开在外侧,里侧上部亦为镂空花窗,与明间门上的窗户连成一片,显得轻盈通透。
伏钟秀墓坟罩正房和厢房
待管理员上得两级台阶,用钥匙打开正房的门,高大的“伏氏碑楼”就出现在我眼前,室内空空如也,后墙一道小门可通向后院,土冢就在墓碑后面的屋外,两者一墙之隔。事实上,为墓碑修建一座“坟亭”已经令人感到惊奇了,而这座伏氏墓更是拥有一座正房三开间的三合院落,而且正房还是重檐结构,顶脊用瓦片累积出高高的脊饰,显然是一座精心构筑的建筑。
墓碑所在正房空间很大,近30平方米,空高也很高,因此不得不在室内的墓碑前立两根柱子,支撑起与左右山墙平行的三层梁架,这样就敞开了正面的空间。立柱下半截被水泥包裹,应该为重新修过,上半截连接穿斗结构的梁架,屋顶也把常见的“人”字形改为圆弧拱顶样式,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高耸的墓碑碑顶有更为宽阔的空间。
伏钟秀墓顶的梁架
除了屋顶为墓碑高度而进行的特别处理外,正面的梁架还有着更为巧妙的设计。因墓碑较高,其中一根连接左右梁架的梁必须在墓碑前横过,这势必会影响墓碑的观看效果。于是,最靠近墓碑的那根横梁就从中间断开了,为了解决承重的问题,断开的横梁端头分别设置了一个“L”形的挑梁,向上支撑到屋顶的檩子和立柱之上,从而转移了承重的方式,这样就将“一”字的横梁,变成了左右弯曲的“八”字挑,一个开敞的“拱形”内空就形成了,墓碑便毫无遮挡地展示在面前,同时也呼应了卷栱的屋顶。
伏钟秀墓底层结构
这样的设计在民居建筑中是比较少见的,我以为这座木结构房屋也是值得记录和研究的民居建筑样本,而为墓碑专门修建的“坟亭”或许也是一个较为特别的视角。
图文|罗晓欢 编辑|陈在丹 审校|门 吉
(责任编辑:罗亚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