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坚持你自己——画家王林森的“三不”理念与情怀
2021-02-06 10:58:21 涂继愉
一粒种子落地了,静静地生根、抽芽、展枝,吸收阳光雨露,接受风雨锻打,经年累月,不知不觉中长成大树,且绿荫匝地,硕果满枝。未曾关注过他的人们,于是好奇,于是诧异。
2011年2月18日,从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岗位上退下来才两天的王林森,在省文联举办了“五木国画作品展”,一时好评如潮,专业水平令人瞩目。随着媒体的探访和知情师友的披露,王林森从政坛一步跨入画坛的缘由,才逐渐为大众所知。
他,不是毕业于美术院校的专才,也不是退休前后才开始学画的老干部。他对画画的喜好,发端于在湖南茶陵一中读初中二年级时,在课堂上信手勾了一位女老师的讲课画像而获好评。从那以后,一到星期天,他就去书店翻阅各类美术读物,并在美术老师刘云波的指点下常临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丰子恺的漫画......练就了一些“童子功”。······“上山下乡”期间,王林森被安插到湖南茶陵县秩堂公社红光大队。新建的大队部墙上需画······像,他便主动请缨,用打九宫格的办法仿画了一幅“*······去安源”的油画。这一下,竟出名了,邻队和公社都来请他去画,县里还将他推荐评为“湘潭地区知识青年学习宣传······思想积极分子”。第二年又被直接录用进了县委办公室,从此走上了从政之路。
他,从一个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起步,从政四十多年来,工作岗位不断变换,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探索绘画的兴趣从来没有中断。下班后,星期天,他最大的乐趣和享受就是画画,或是研读古今中外的一些名画和画论。他笃信:“自古画者皆寂寞。”便想方设法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用在创作和学习上。有了这几十年与笔墨默默相许的执着,当他从政坛退休到画坛亮相时,人们看到一位大器晚成的山水画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还是让我们一起去细探他的心路与历程吧。
(一)不重名头,重实力
“画家有名头,是好事,但前提是你的实力得撑起这个名头。否则,终究会昙花一现。看看历史就知道了,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其艺名会盖过官名等头衔;反之,名头再多、再高,也不过是大忽悠!”在谈及名头与实力的关系时,王林森如是说。
正由于他是这样看待名头和实力的,因而,无论是前几十年的业余绘画还是晚年的专业绘画,王林森一直都在默默地致力于提升实力,靠作品说话。
从政期间,每到一地工作,他总喜欢带着问题抽空向当地的书画名家请教;工作之余采风写生,都尽量悄悄地进行;在家创作时,必先反复构思,为求笔墨到位,不惜一画再画;有了作品,既不参展,也不送人,以避免“不务正业”之类的议论。
进入画界后,王林森有了中国美协会员、江西省美协名誉主席等美术界的身份,应邀参展、论道的机会多了,但他始终清白,在美术界,“画好才是硬道理”。他很在意同道对他作品的评价,一有新作获得认可,则心里妥贴,每次送展作品,也从不马虎。2013年底,他应邀携画作参加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和法国艺术家协会在巴黎卢浮宫举办的东西方国际艺术展,但因出国手续繁琐未能成行,只好托人带他一幅构图奇特,山竣水绕云耸浑然一体的画作《俯仰天地间》前去参展,荣获民族文化传播奖。
2017年夏,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九十周年,王林森将一大幅《红色摇蓝 绿色家园》画作送选“井冈情怀国画精品展”,整个画面苍厚滋润,生机盎然,突破了传统青绿山水的用色范式,赤橙黄绿黑白灰融为一体,大片缭绕的云体见笔见墨,被大家誉为“十分用功的功夫画”。没有实力,实难为之。
去年底,省里举办“第七届江西艺术节中国画作品展”,展出了代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中国画创作新高度的126幅作品。其中王林森那幅近六尺的《云蒸霞蔚是灵山》,是编委特选的一幅横式大写意浅绛山水,极具冲击力,又极单纯。画面上除云涛滚滚外,主要有三层略显肌理不显树木的黑色山体,由深而浅,层层推远。最上面的远山又由前浅后深两层组成,其间还有一些生动的水线。王林森介绍,这远山乃是用大斗笔一扫而成,其间的两层山体和水线均得之于偶然,后屡试而不得。当时得之,那欣喜若狂之态,不是画者,很难体会。真所谓丹青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画道行者对艺术的忠诚。
“不重名头重实力”,如同一把尺子,王林森经常用它来度量自己,也常用它来度量别人。2009年底,王林森利用双休日专程去景德镇学习瓷画技艺,诚心叩拜王怀俊、冯杰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师,还特意到一位什么名头都不要、年龄比自己还小10岁的龚循明画家那里拜了师,并在龚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块瓷板画《苍穹傲骨》的创作。2018年秋,王林森去家乡樟树市阁皂山写生,在一朋友那里看到了一幅彩墨山水《阁皂山》,眼睛为之一亮。经了解,作者柳湘乃是宜丰县潭山乡一位已故的民间画家。后来,王林森又邀请省文联主席叶青、省美协办公室负责人甘萍等去宜丰,阅览了几位藏家留存的几十幅柳湘画作,进而与县里商量,拟争取为这位没有名头却有不少山水佳作的民间画家办一个画展。
(二)不攻热门攻冷门
自学美术,道路迷茫。学什么,怎么学,王林森长时间都在选择、比较中。花鸟,人物、山水?水彩、油画、瓷画?水墨、浅绛、彩墨?他一一尝试。
直到2001年的一天,王林森继写生之后,以拖水带墨的技法画了一幅《井冈云瀑》,颇感对路,便确定从此把有云题材的山水画作为主攻方向。
可真要把云画好,又谈何容易?苏东坡云:“......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故而自古以来,画云便成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的冷门。而面对这一冷门,王林森却有一股子倔劲,越是难以琢磨的东西,他越有兴趣。
他一方面无数次观察梳理大自然云生云灭、云卷云舒的规律,一方面又反复分析比较传统画云手法的优劣:或留白,有虚无实;或勾线,无墨无染;或洇染,变化无痕;或吹云,漫泛无序,似都不足以表现云的气势、厚度和张力。有鉴于此,王林森便确认自己画云,一定要既见墨又见笔。
为了寻求云的理想形态与心中意象的重合,王林森在试用各种手法画云的同时,尤为关注各地山水画高手表现云的作品,进而结交了不少“云画”师友。
江西教育学院的孙宪教授,是王林森最早倾慕的云画高手。其云彩的灵动飘逸,用笔用墨的洒脱,非众人所及。广州空军画家庞泰嵩以画“见笔云”闻名全国,王先后两次专程去广州拜谒讨教。继而,取孙、庞两位老师之优长,融自身屡试水墨氤氲之体悟,王林森又概括了一组以“拖水带墨,写云见笔”为主旨的“画云二十四诀”,并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古训提出“高者乐云”。这既是对“仁智之乐”的补充,也是志存高远的自励,更是就其探索之高难度的告白。
物聚于所好,人聚于志同。2014年,王林森同首倡“云法造境”的浙江画家钟章法及孙宪发起,联袂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庞泰嵩、王镛、申世辉、赵军安等在北京共同组建“云海画院”,并举办了首届作品展及学术研讨会。来自各地的画云高手从此便常在一起共探画云方法,各展云画路数,获益匪浅。
王林森过去画云,一般都是用笔尖醮墨、笔肚蓄水,进而在运笔上多用偏锋,靠毛笔偏锋的扭动旋转来体现山峦之间云雾起伏跌宕的变化。而后来他看到江苏画友徐明,则是用笔肚醮墨、笔尖醮水,画起云来,再随中锋运笔,这样用来表现云雾的蒸腾和舒展,似更为合适。王随后亦运用此法,连画了《秋山云横叠几重》、《翠挹三清远近山》和《斜阳先放一峰晴》等作品,感觉都很好。这说明,云是多形态的,云的画法也应该是多形式的。画云者的自家法度,决不能一味“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王林森如此热衷于画云,主要是为了表达心中那种难以言表的生命感悟。那天光云影的自然律动,时不时会激起他心潮起伏,形成一种同形同构的呼应。他深知,时空无极,世事无常。云,可以彰显大自然的深邃、博大、恢宏与高远;云,能够拓展人们的眼界、头脑、胸襟与气度。
于是,王林森一路轻松,向着画坛高峰攀登。他画的云,或威武壮观,或飘渺幽深,或朝天奔涌,或抚地轻扬,不是大同小异,而是小同大异,每一次画云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艺术的升华。这从他几幅以“云海”冠名的画作:2013年画的《云海蒸腾》,2014年画的《云海激荡》《云海纵横》,今年画的那幅莽莽苍苍扑面而来的《云海现龙脊》等,就可见一斑。
在攻“云画”这个冷门的同时,王林森还攻了“树画”中的一个冷门——胡杨。
他对胡杨的认知,始于2003年去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一次工作考察。考察之余,他简直就像个痴人那样围着胡杨观察、拍照、写生,搜集素材。回江西途经北京,又立马进书店和图书馆,查找了大量有关胡杨及其胡杨创作的资料。后经过几年的消化、吸收和准备,便一鼓作气画了《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这一组“礼赞胡杨”的画作。此后,他每年在创作大批“云画”的同时,都会集中一段时间画三、五幅以上“礼赞胡杨”的画。尤其是,退休那年和去年的金秋时节,他先后专程去内蒙额济纳旗和新疆伊吾淖毛湖胡杨林写生,面对一片片繁茂的胡杨林和处于枯干状态但仍刚强不阿挺立着的枯树,顿时被戳中泪点,泪流满面,创作欲望难以抑制。一回江西他就创作了大量胡扬作品,包括三幅丈二、六幅八尺和三幅六尺的大画等。正因为有如此厚积薄发的基础,王林森时隔八年后在南昌举办的专题个展—《礼赞胡杨》暨学术研讨会,于去年十二月下旬即顺利举行,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其间,仅新华社客户端发的一篇网络报道,短短4天的浏览量就突破了103万人次。
王林森的胡杨之所以这样惹人喜爱,关键就在于两招:一是始终坚持以骨法用笔。在这方面,他特别注重向相邻并相识多年的蔡超老师学习。蔡虽然不画胡杨,但喜爱大树如痴,各种大树也屡屡出现在他的古今题材人物画中。其画树线条,或一拓直下,或急转方折,或弧形回环,或粗服短促,或轮廓肯定,或漫不经心,可谓千变万化;同时,更借破墨法保留着枯涩的笔踪。王学蔡,当然不是照搬,何况胡杨本是生长在极度干旱地区的稀有树种。故王画胡杨,用枯笔、涩墨更多,即使是在枯笔、涩墨之后冲水,形成渍墨洇晕,仍暗藏着强劲雄浑的风骨。二是他画胡杨,主要是用以刻画人格精神。他打心底震撼于那些挺立在浩瀚戈壁沙漠里的胡杨,为守护沙漠绿洲,何以有那种坚韧不拔、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为了表现这一风神,他便用多种视角、多种构图、多种方法来呈现这“神一样的存在”。去年10月,王林森从新疆再次写生回来,就迫不及待地以《胡杨神》为题,画了一幅丈二大画:画面上那片胡杨千奇百怪,除两边和后面有几丛大小不一的带叶胡杨树外,中间3株胡杨均秃杆寡皮,却造型苍劲。其中:一株像引颈向上、展翅欲飞的仙鹤,一株像俯瞰大地、振翅翱翔的雄鹰,一株像挺身在前、护卫若定的猎犬。相信绝大多数人见到这些裹着苍云、守望蓝天的孤傲形象,都会如同面对天地神明,顿生敬畏之心。
(三)不去理法出法理
自学之路,远比科班艰辛。自从读初二时偶进画门,迄今快60年了。王林森一直坚持以“能者为师”“造化为师”,坚持不懈地向八大山人、石涛、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先贤和所有有幸讨教的老师们学习,同时坚持不懈地在写生的基础上创作,走出了一条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又有自身真切感受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从格物到致知,力求知其所以难,是王林森不变的信条。他的画室,除一面墙是大画板外,另一面则是满壁橱美术书籍,包括古今中外名家名作选集、美术理论专著等,洋洋洒洒,目不暇接,案几上还有许多翻开并横放着的书刊。可见,笔不离画、手不释卷,乃是王林森晚年的日常生活。
快活日子过得好快,尤其是,2012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赣鄱神韵—-王林森山水画展”,并获得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新老主任邵大箴、薛永年先生等十五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后,王林森却一度默默地静坐在画室里沉思:为什么这些年画的久了、多了,许多方面的画理画法也懂了,而胆子却没有原先大了?思来忖去,他豁然明白:症结就在于未能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勇于创新的关系,以做到既不去掉传统中的优良理法,又能跳出传统创造出“不照搬理法之法理”。换句话说,如何“不去理法出法理”,一直是近百年来中国画的周期性困惑与兴奋点,自然也是王林森当下的困惑与兴奋点。
中国画的理法系统化地形成,乃是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所举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中间历经多少朝代,践行者众,完善者亦有之。然而让王林森大受触动并颇为叹服的,却是2019年9月初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上看到的李夜冰中国画彩墨“新六法”介绍,其具体为:以色代墨见其笔,色墨混用见其韵,线面结合含其骨,疏密得当观其势,有法无法取其度,有笔无笔重其神。李夜冰先生是位具有深厚油画功底、又具有精湛国画技艺、且届90高龄的画家。他通过多年探索总结出来的“新六法”,对于传统沿袭已久的谢赫“六法”显然是发展,而对于今天的中国画坛则无疑是创新。从书画频道和网上看李夜冰的画,无论是花鸟、山水、人物,又大都是犹如色彩交响的彩墨画。当时,王林森正同“云海画院”几位同仁在贵州写生,偶得以上资讯,便直骂自己“孤陋寡闻”。
为弥补遗憾,王林森在贵州一结束写生,便直飞山西,一下飞机就直奔李夜冰先生家里拜师。在李老画室,他足足待了两天,于朝夕相处间、笔起墨落中,寻求老师的思想轨迹。他系统地欣赏了先生留存的花鸟、山水、人物作品,尤其是晚年所画的彩墨五洲作品和抽象画作品;当场见识了李老画彩墨荷花和神仙鱼,那洒脱,那新奇,那形神兼备的滋味,令王林森惊诧不已,“师法乎上上,得乎其上”的箴言油然涌上心头。
这一次拜访,更坚定了王林森“我用我法”的信念。可是理念清晰实践难,知行合一仍苦恼着每一个画道行者。
一次应朋友之约画《井冈山》,设想表现映山红的暧色调和体现青山绿水的冷色调都要“大胆上到位”。但同时又担心,这样难免会陷入“红配绿,丑到兜”的俗套,而后一想到李夜冰先生那些大胆用色用墨的做法,王林森又决心来个闯“关”避“俗”:在按要求“红到位”、“绿到位”的基础上,再让远山罩上淡红色的霞光,绿林披挂青蓝色的衣裳;在红绿色差特别明显的右下角敷一块浓墨,并在其上用土黄和汁绿代墨,勾勒或点缀出近处树木上的枝叶;在山峦叠幛间用干湿交叉法画出起伏跌宕的云层,并把靠近晨曦和山林的云层相应染上淡淡的光源色或环境色。所有这些,既是整合局部以完善整体的需要,更是为了淡化和避免红与绿这两个对比色放在一起所造成的强烈视觉反差。
画山水云如此,画胡杨也是这样,王林森用起色来可谓越来越大胆,也越来越讲究。他前年两幅胡杨作品,一为春天画的《大漠江南》,胡杨苍翠欲滴,一为秋天画的《古道驼铃》,胡杨金黄欲燃,无论远观近看都特别像油画。而去年画的那幅《礼赞胡杨》,则除作为背景的云涛外,画面上从那株顶天立地胡杨到山脊和驼队,都是作者用贵州朱砂原矿开采和加工的颜料一遍一遍画成的。
技法上的开拓,也带来了意境上的扩展,王林森进一步尝到了“不去理法出法理”的甜头。山水画意境,既是画家笔墨所造就的艺术形象使观众联想起特定风景留给他的感情印象,又是画家表现对象的艺术创造因素引发观众的特殊心理感应,一言以蔽之,即造境达情是也。王林森另一位老师徐夫耕先生曾多次说过:“中国画以意境为重。当景象化为意象时,艺术家必定会对作品的视觉空间、意象密度倾心于周密的节奏排列,必定会对绘画语言的个性符号转向作系统的探究。”王林森深以为然,并力行之。
前不久,王林森参加省美术家采风团赴黎川县的一次写生活动,画了一幅反映明末清初“天地会”活动遗址的《黎川洲湖船屋》,其构图不同以往,取俯视视角,船屋占据画面中心,大开大合,船屋周边则呈放射状的绿色波浪。这样,那座造型宏伟、鳞次栉比的船屋坐落其中,感觉就像航空母舰航行于大海一样,那种磅礴气势,那种精致刻画,令人过目不忘。
这些年,王林森在构图和用笔用墨、敷彩泼彩等方面,十分注重融入自己的情感及其对生命的感悟。其中,尤以那幅《大写的人》表达的精、气、神,可歌可泣:画面构图新颖,不着一色,就一株脊梁挺拔、酷似人形的胡杨,全用墨笔的勾、皴、点、染来表现。这与其说是刻画胡杨,倒不如说是在倡导一种不亢不卑、坚韧顽强,能经受磨难,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格力量。
造境达情,乃画者之道。王林森进入“从心所欲不愈矩”之年后,受齐白石、张大千“衰年变法”的激励,一直在自我加压,不停地画画。他把70岁之前的绘画成果看作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践行“不重名头重实力”“不攻热门攻冷门”,到开启“不去理法出法理”,王林森孜孜以求的,就是要“我用我法”,力争画出十几幅,或几十幅自己真正称心如意的作品。
高峰在前。画道行者,最重要的乃是坚持你自己 !
(责任编辑:胡文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