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家宽 || 一对圈背交椅图说
2021-04-06 00:00:00 严家宽
圈背交椅有两大特征:一是圈,圆形靠背,这个椅子的靠背共有175cm长,由5截木料拼接而成,拼接处用的是榫卯结构,为了牢固,里面加了暗榫,外面加了铜皮保护;二是交,即椅子左右各两根木头交叉,作为主要支撑力,所以简称圈背交叉椅。
先说椅子的靠背。要研究椅子的年代,其艺术价值重点是看这块靠背板上的雕刻了,靠背分上、中、下三组,上为螭龙纹开光,中为麒麟葫芦,下为云头纹亮脚。
图为椅子断代的重要依据
中国古典家具中历代雕刻的龙的图案特征很明显,这条龙很灵活,在舞动,身体和头尾部是圆形构图,龙纹有须扬眉上,眼突、口张、脖细等明代特征。外轮廓发出五团火焰以示为升天的火龙,寓意坐此椅的主人地位极高。清代家具中,龙的鼻子肿大,须髯散开,脖子粗,身子肿姿态呆板。
中间是重点了,麒麟是远古的神兽,孔子和麒麟的故事有很多个版本。麒麟和葫芦在一个框子里组合,神兽和宝葫芦,寓意着人类的繁荣昌盛、子孙满堂、男婚女嫁、济世去邪、世道和谐,这是明代汉人的幸福生活。这麒麟龙首,马身,蛇鳞牛尾,可谓神兽。再强调一下,这神兽的一支前腿是腾空的,可以证实年代是明而不是清,这是众多专家研究达成的共识。
下为云头纹.祥云是明代家具中常用的图案
这一组龙是左右两条大龙(螭龙纹),中间两条小龙(草龙)在对游,古代也叫母子龙,就是长辈带着晚辈成长,望子成龙。这组龙造型写实,身材好,气势好,雕工好,更好的是木头的材质。因为紫油梨的密度高,几百年没有磨损坏,而且更亮丽了。我有件明代的黄花梨糠梨家具上雕刻的龙图案,就没有这椅子上的龙光滑。
上面一组图片是铜皮包木头的几个局部。可以发现,铜的表层因人长期接触而磨得很光亮,而不易接触的则颜色发黑。这一对椅子在我手上就用了二十年整,所以几百年来基本上都是有人在使用,而在博物馆和很多私人藏家处的同类椅子,则很难见到同一张椅子上有铜件,有明显的磨损光亮和末磨的差别,历史的自然痕迹也是做伪者所不能及的。
因为是海南黄花梨中的老料油梨,纹理和鬼眼并不是很明显。仅选一小块料,可以看到9个鬼眼,我选了三个放大作了示意图,可见每个都是黑黑的实心眼珠,生动而活泼。
这个图一般读者很难看懂,是椅子腿的局部,圆柱形,其中底色是紫红发亮的,有几条粗壮的黑色油线,也是亮的闪着莹光,这是海黄最美的色彩啊!黑色的横排油线就是大料中的水波纹,出现在树的主杆下部,靠近根部,是海黄在西部艰难环境中生长的铁证。
为了进一步寻找铁证,我把椅子的脚踏板反面打磨了局部,油梨的纹理可以看的很清晰了。棕眼的每一根、每一组都清楚可见,其长度、密度、排列组合都清楚。特别是棕眼的每一根线条同工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均匀流利。如果是越南黄花梨或其它料,便模糊不清或者生硬不畅。
上图是椅子腿上两根木头的关键交叉点,两木穿孔用金属棒连接,外包铜皮。这铜活也很讲究,花卉是对称图案,精细,精工,明代的家具在简略中一定会有精微的美学展现。
这是椅子的侧面。两长木交叉,这腿足上端要与圈背连接,就在联接扶手处装托角牙子,牙子上雕有简略的螭纹,牙子的作用是为了加固和支撑。
这里涉及到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怎么用力学中的科学和技术。看局部图片,有两根金属棍连接腿足弯转部位,可以稳固圈椅,又可以将圈椅的净重由金属棍导向腿足直至地面。这里面每一个支点的长度和角度是非常科学和严谨的,涉及到数学中的几何学和物理学中的力学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题外话:明代圈背交椅的存世量和这对圈椅的断代问题。因为从材质、形制、工艺、包浆等岁月留痕来分析,为明代中晚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大量的资料和权威的专家都说到明代圈背交椅存世量极少,目前可以认定的不到二十张,所以这世界上到处都在争这头把交椅。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和藏家都作为珍藏品的椅子,我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坐了二十年。当然,也图个快乐,其实我自己也怀疑这椅子的年龄,真的么?所以写了这么多文字。见谅了!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