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游于似与不似间,王劼音个展“虚象”于势象空间揭幕
2021-04-23 12:05:06 刘震风
“虚象:王劼音艺术展”现场
艺术家王劼音
2021年4月22日,“虚象:王劼音艺术展”在势象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夏可君担任学术主持,袁睿为策展人。展览将持续至5月22日。
作为继2014年今日美术馆“云起——王劼音作品展”、2016年龙美术馆“云间风度——王劼音个展”之后艺术家的再一次大规模作品呈现。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展厅,呈现王劼音先生近两年的油画新作,以及各时期的素描、版画、油画、水墨的代表性作品,展览作品创作时间跨越三十余年。期望以一个全面的方式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检视艺术家长达数十年的绘画生涯,以及展现艺术家的创作多样性。
“虚象:王劼音艺术展”现场
作为40年代出生于上海的老一辈艺术家,海派艺术兼收并蓄的精神一直体现在王劼音整个艺术生涯的创作中。他学版画出身,1966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而后进入上海火柴厂任美术设计员,直到1986年前往维也纳留学时,才开始正式油画创作。2007年,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退休的王劼音又将水墨纳入了他的创作媒材。版画、油画、水墨这三种材料,王劼音分别都做了二十年。
本次展览的起点便是从王劼音的版画创作开始。马蒂斯晚期剪纸作品般的利落构图,和木刻版画所特有的刀劈斧砍的遒劲力道,呈现了王劼音艺术的来处。而版画也是一种嬗变的艺术,它能轻易打通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隔阂,像是徐冰、谭平、苏新平、刘炜等都是例子,作为前辈的王劼音,同样如此。
王劼音《扬帆》木刻 36×44cm 1973
王劼音的版画创作
不过在王劼音看来,材料对艺术家而言并不是第一位的问题。他始终专注的,是“用自然来表达诗人的梦幻”的艺术创作原则,也正因为此,才总使他与时风流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2000年以后,耳顺之年的王劼音进入创作的高峰期,在油画和水墨齐头并进的两条轨道上,他所铺陈在画面上的,既没有客观的写实风景,也不尽是清晰可辨的抽象色块。有时既有着敦煌壁画的拙朴构图与古旧色调,又有着花朵充分盛开时的摇曳姿态。正是这种看起来“似与不似”、妙趣横生的风景形象,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宁静与诗性的梦幻般的境界。
王劼音各时期水墨创作
王劼音《贰仟年风景之一》布面丙烯 80×80cm 2000
王劼音《诗意山居图》布面油画 80×80cm 2001
王劼音《红花》布面油画 120×160cm 2005
展览学术主持夏可君
展览学术主持夏可君博士表示:“王劼音先生的绘画美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绘画在当代的意义,那就是在中国传统的意象与西方的抽象之间,找到了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道路,在抽象的构图与自然的烟云之间,在古雅的图像记忆与草写的模糊之间,在即兴偶发与高贵典致之间,在散逸的游戏与格韵的建构之间,在意味的沧桑感与孩童的拙稚之间,形成了古拙又苍辣的生命意境。”
创作中的王劼音
“同时,王劼音绘画的贡献在于:把西方抽象的块状与中国传统的大写意线条,以天真浪漫与花影重重的诗意结合起来。”
除了梳理王劼音的创作生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呈现了王劼音近3年的油画新作。其中一类是较为典型的王劼音风格,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看似随意而为,却自有韵致。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文化记忆,也反思来自西方的现代工业化所带来的灾变与废墟化,同时观照现代都市的迷茫。
王劼音《听山》布面丙烯 195×135cm 2019
王劼音《江声》布面丙烯 150×95cm 2021
另一类,则是在画上画上许多色点,被夏可君称为“虚点”的新风格。画面主题多是城市风光,或是心中山水,散布的圆点矩阵,形成强迫症式的绵密色点平面,画面整体秩序又有着极强的把控力,以此画面结构偏网格化的工作方法。
夏可君觉得“虚点”似乎让我们想到了西方现代绘画史开端上修拉的点彩画,但王劼音的虚点不同于科学化的点彩,而是带有数码时代的模拟,但又具有笔触的偶发性,以及形象的多重重叠与变换,并且把水墨作品上的晕点向着油性作品的色彩对比转化,其色彩之绚烂与回旋的运动感,让虚点获得了新的生长点。
王劼音《涡流》布面油画 80×60cm 2021
王劼音《大地》布面油画,80×100cm,2021
王劼音《绿境之园》布面油画,60×80cm,2021
王劼音《山水系列-3》纸本水墨,68×68cm,2020
“他不仅把版画的经验自然的融于作品,还把中国传统艺术中丰富的层次、以油画、水墨的方式表达出来。”夏可君认为,这些图像如同数字化的像素构成的当代艺术作品,对于一位八十一岁的艺术家依然有充沛的创造力,是难能可贵的。
(责任编辑:刘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