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着地追求--李学仁山水画展前言
2021-04-29 09:12:20 张幼矩
在学仁同志艺术道路上,半生坎坷,半生努力,望着他那半秃的头顶,我这样想。
早年,他作搬运工的同时,就在艺术的路上碾出了第一道痕迹。
当搪瓷厂还在老西门的时候,原始的手工操作所特有的敲打声成了他每日里必须领略的生活主调。物极必反,噪音把年轻的美术设计师锻炼成了一个闹中能静的人。
一次偶然的奇遇,命运又把他揽进了龙泉山的怀抱,草草立了个家,一泡就是十几年。
龙泉山,这不起眼的丘陵,近在咫尺的省城画家们几曾青睐过她?然而,这里照样地春夏秋冬,照样地阴晴雨露,鸡犬之声相闻,到处一片生机。
那朝晖夕映的峰峦,那千层万叠的梯田,那面面如镜的水塘,那涌珠似的山泉,又何曾失掉过迷人的色彩?当摇曳多姿的果树、垂首望儿的慈竹、斗笔倒插似的柏树、绚烂如霞的桃花与山云水雾、林霭炊烟搅在一起的时候,能使你在迷惘中生出对人间更高一个层次的眷恋。古寺红墙、石桥山径、瓦屋茅舍、鸭群牧笛,暮鼓晨钟间连着鹊噪蛙鸣,淳朴中有着深藏不露的温馨,金风一吹,稻香合着果香,简直可以沁透川西平原!在学仁笔下,这些都像一支支小曲,乡音乡情,汩汩流来,浓郁醉人。龙泉山自有她生生不息的点缀,而学仁也没有辜负大自然的厚爱,龙泉山的乳汁没有白流,终于哺肓出了一位以赤子之心来著述自己的画家--龙泉山中人。
中华大地,无处不美。黄山、华山、泰岱、三峡、漓江、石林、峨眉、青城,他都去搜奇揽胜。扬名不久的小三峡雄奇深幽,赢得了多少朝拜者如痴如醉的赞美。但只有在大宁河拉过船的人才省得出脚下岩石的坚硬,才味得出沙滩的融软,才摸得透云水的喜怒,才偏爱那村居的宁静。艰辛的艺术道路上,哪一处没有“三峡纤夫”挂上的缕缕情思?
巴蜀的风物,巴蜀的文化陶冶了学仁,这个相当川化了的北方人--站在他的画前,我这样想。
盛筵固然使人心旷,清茶却更令人神怡,小品往往是他的拿手,但小气却与他绝缘。黄公望、石涛、郑板桥、黄宾虹、潘天寿、石鲁、列维坦,他都悉心地研究过;冯灌父、伍瘦梅、陈子庄,他都曾谨勤地聆教过。他深谙现代时空观念对艺术的重要,对文学、书法、音乐、戏剧、电影、电视以及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形形色色,更似渴龙饮江,品味着一切素养,以期这颗北国红豆也“春来发几枝”。
平静的人对美的追求总是那么挚着,他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既不在惊世骇俗之语中搔首弄姿,又不故吐哲人之言来撑满自己,更不以浮滑花哨之笔来哗众取宠,却以他的自重在师友们的心目中保持着最真实的形象。
在坎坷的艺术道路上,他是一个辛勤的耕耘者“我还要学习别人,积累创作大幅的经验。”这话是坦诚的。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个省、市美术家协会的会员,成都画院的特邀画师,成都搪瓷联合总厂的美术设计师自有他的办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美就是恰当。”人如其画,画如其人,就学仁而言,调子明快而和谐--在他和他的画前,我这样想。
一九八七年三月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