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快讯 | 一次“反常规美学”体验:倪卫华在要空间首次实践脸部“追痕”

2021-05-04 17:05:05 顾凯军 

u6SvAnAcNDztZYtSLzfoJPsKtJxXs7n8pVlnVymR.jpeg

上海要空间“原始码·追痕——倪卫华个展”现场

近期,由顾凯军担任策展人和学术主持、上海梓荆文化传播公司为协办和统筹的“原始码·追痕——倪卫华个展”在上海要空间开幕。

6gZj3xvh0DJIaAFu4LCldEZt3ha8V4W2kf1PQ1Ed.jpeg

展厅现场

展览共分成四个内容单元:“追痕”系列活动的视频选播展示;《倪卫华“追痕”纪录片》首发;首次脸部追痕行为实践;“向着未来的原始码——‘追痕’艺术”学术研讨会。

当天张羽、郝青松、臧策、裴满意、秦晔璇、张嘉荣、Asa陈、张奇、庄泽曦、木焱等国内活跃的艺术家、批评家、青年学者等出席开幕式并在研讨会上作为嘉宾发言。

uOOMyGy9naoCcPJrC9qTFfR4EUS4FmNkc7FGpVKA.jpeg

研讨会现场

“追痕”是以倪卫华为发起人、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已开展了近3年的“艺术介入社会”系列作品。“追痕”以社会公共空间的老建筑、废墟墙、新建毛胚房、岩石、旧木板等为载体对象,以自然的(风化、腐蚀后的痕迹)和人为涂写的叠加痕迹为图像资源,通过极限对比色(黑色、白色等)的反衬填色、纹理硬边描画式的拉大反差和突出痕迹的“操作”,将社会公共空间哪些被遗忘和忽略的痕迹图像凸现出来,成为一个被挪用和干预过的新图像和新视觉景观。

由于倪卫华的“追痕”参与者不限年龄和身份职业、可以容纳零绘画基础人士,因此,三年来吸引了超过700人参与,并且由上海为起点,辐射到了河北、河南、北京、安徽、浙江、意大利博洛尼亚等地。继而逐步发展成一个易实施、可复制、具有“社会赋权”特色的现象级公共艺术项目。

aWbZRrJwbCmiQ3GLFGvkSay3yvZdFDpneChqsUgl.jpeg

追痕—上海杨浦区周家牌路 2018

KYFpPgipDRal2ZPt3sAPtY078zGXJLy2vpJ97a2Z.jpeg

追痕—上海宝山区铁力路 2021

MNkV7PLZG0foE4SJpKmMLAghzwTf0G0xt97yEANs.jpeg

追痕—上海浦东新区景明路 2020

K8lrZpIyVmvjqu04bzi5XSdTrrhhk87ZS6GeZPe7.jpeg

追痕—上海浦东新区康梧路 2020

本次“追痕”展览的主体单元精选了部分活动场景的延时摄影、录像等影像文献的展示,从中可以看到发起人和参与者在不同空间载体上进行“追痕”的过程记录和最终视觉效果。

倪卫华在要空间首次实践脸部“追痕”

脸部“追痕”行为在本次展览上首次进行实践,吸引了20多位志愿者前来体验。活动以两人一组进行面对面的脸部追痕,有彼此熟悉的情侣、朋友之间的互“追”,也有临时组建结对的陌生人之间的对“追”,有年轻帅哥、美女的参与,也有80多岁老奶奶的加盟,活动通过“逆向行为方式”发现和强调人脸的天生印记和岁月纹理,从而给人们一次以全新视角去接受自我、感知他人的“反常规美学”体验。

fuPFaaqtFSV7c2r1W1emqYUcXOEu18qfR9WdeDZm.jpeg

0J5FtO9eehzYkkkQKxtHq0yKNGUW7n32vkU49NkK.jpeg

YiADMwEHQu52Sn5iZSsfbBcZeqQqL9wAMup8Uamh.jpeg

18ywy6aOGAJ8zhXwsRkszz4HyYJz6LbhDOBCsCEv.jpeg

FkFTjnO0bdYFZf51lvPGwamQnvj9yniY4EDmzBTs.jpeg

脸部“追痕”现场

ODa9gm6SQ222G2BDVLbeoiQvuCF6hx1OwIf1vG3G.jpeg

完成脸部“追痕”后的合影组图选登

本次倪卫华“追痕”纪录片是由梓荆文化公司团队经过近一年时间对相关活动的跟踪拍摄和对部分参与者的采访基础上创作的影像作品,纪录片的首映不仅丰富了参观者认识和把握“追痕”作品内涵的思考维度,也为批评家和文化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的学术研究素材。

9yB0Lv83cvMBnmasEXIA1NeLIn7grYXGWn5XrCWB.jpeg

观看纪录片现场

eGBFKcN2YvnuAixG6soajN3iRAYonWJMStlarN3i.jpeg

追痕—浙江台州市横渡 2020

“向着未来的原始码——‘追痕’艺术学术研讨会”由顾凯军主持,学者们不锢于自己的已有专业,从当代艺术理论前沿、符号学、语言学、到各边缘学科对“追痕”艺术进行了积极有效的跨界研讨。

研讨会嘉宾发言简要:

顾凯军:对 “原始码”概念的生成,以及“原始码”与“原始代码”及“创客共享平台”的区别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指出:原始码艺术从打破符号学的边界来看是母义或原始义的艺术,更接近生活原型或生命原型的最初始动机。“原始码”与以生产DIY产品为契机的各种共享平台主要区别是:它是彻底反商业的,原始码就是没有任何密码,简单到不像一个艺术作品,更不像任何产品。倪卫华作品的赋权性和不创造,从绘画发生学的维度,触及到了生命与媒介的边界,也指涉到了目前很多理论前沿和边缘学科的边界,具有未来性。

臧策:对“原始码”这个概念进行了独特的“元影像”理论还原。他指出:废墟不是废墟,艺术也是废墟,和梦一样,是另一种真实,艺术家永远是在既定的框架里偏离一步,发生松动,新的结构就产生了。

郝青松:倪卫华用自己的方式让废墟重生。原始码是艺术发生学,艺术(废墟)是从哪里发生?我更觉得是一种修复和管理,“追痕”是对文明裂缝以及缺陷的修复。承认这个缺限和原罪,也是我们认定应然的文明秩序的新的开始。

张羽:追痕从线性逻辑上去看,它好像是社会学的,其实不然,它有更广阔的关系。……以我对媒介的认知来说,是视觉的水墨,不是水墨的视觉。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卫华的作品,水墨不是水墨,我就提出另一个概念,“后实验水墨”。卫华的“追痕”可以在“后实验水墨”里展开讨论。

OPQmbfULacmmiSfrywtJ0jR3apwOyctGEKOEaytM.jpeg

追痕—上海松江区长浜路 2019

纽约大学在读博士张奇:我对“追痕”的剖析目前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追痕艺术”与城市记忆、城市文化的空间关系。还有“追痕”与艺术疗愈等方面进行开展,今年正在做关于追痕参与者的田野调查和相关课题研究……。

哲学家张嘉荣:我对倪卫华作品和波普艺术的关联很感兴趣,这里面涉及到我最近对德勒兹的研究,他谈到意义的逻辑,第二个维度就是没有意义,强调意义的虚无性和虚拟性。艺术就是在平凡的没有意义的地方潜伏,突然走出来,吓你一跳,然后突然爆发,才有意义。

艺术家、青年学者裴满意:其实我们对当下、对中国缺乏理解,我们一直用西方的东西在解释中国,我觉得我们要有自己的原始码,……我们自己得用自己的词汇和路径去诠释它,追痕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范例。

留意硕士、知乎大V庄泽曦: ……为什么我们要在时间周围上把那些墙上痕迹放大、强化出来,这里面填进来郝博士说的废墟景观。艺术废墟放大了就是卢浮宫倒塌的开始,我们怎么去建设一个新的场馆,一个新的开始。另外我觉得,倪卫华老师的追痕也是对城市缺陷的强调与放大,并通过追痕体验与二度传播让人们感知。

艺术家、留英硕士Asa陈:我刚才看到很多老师都是从所谓学术上一个深入探讨,我觉得“追痕”的最大意义就是让你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你的偏见,还有刚才几位老师说的东西方,再建构东方的问题,我认为已经不重要。

艺术家、留法硕士秦晔璇:其实我们纵观艺术发展史,就是从神性不断走向人性的过程, ……也就是近十年来,我们才真正讨论艺术介入社会。艺术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它是发生在美术馆的白盒子吗?我们在不断重复历史的艺术进程中,应该有像追痕艺术这样更宽广的视角,……艺术是在创造共同生活的方式。

上海艺平台创始人木焱:我们“艺平台”是一个比较社区化的空间来经营这个平台,我非常高兴的看到我们这个空间很多年轻人也参与了倪老师的作品,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也是和倪老师作品具有公共性和社区平台的一个共振。然后我想说我们“艺平台”会一直关注倪老师作品的升级,3.0、4.0、甚至5.0的人工智能参与等等……

hFvZheZeRbCXBFRVyXRqNlai4Skl4KF2WX2OWNvk.jpeg

研讨会现场

“追痕”将艺术从传统“精神原型”的象牙塔取出,回归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原始码“生活原型”和“生命原型”。

本次展览充分展现了“追痕艺术”的互动性、包容性和公民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和碰撞,打破了艺术的边界,为观众与当代艺术之间构建彼此解读关系的同时,也是对当代艺术如何融入后商业(后物欲)社会的实验性探索和交流。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05月11日。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