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号·专栏 | 孙振华:不上进,又何妨?
2021-05-17 11:21:23 孙振华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雅昌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不上进,又何妨?》选自第三辑“生活百态”。
每年到考研季节,总是能见到一些屡败屡战的“熟面孔”。无须讳言,其中大部分考生都是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
如何面对这类考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有的考生原本就不适合这个专业,就算勉强考上了,也未必会有多大出息。但是,对着他们的热情直接泼冷水,无异断了他们的念想;而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实际是在害他们。这些话谁也不忍心当面说穿,只能委婉地暗示,对这些考生来说,往往是听不进这种暗示的,他们会把失败归咎于自己还不够努力,发誓来年更加努力。
这种悲催的状况缘于我们的制度设计。
我们的教育制度是宝塔型的,它把一个人的学识、能力层级化了,似乎越往上走,就越优秀。这种基本的制度设计又通过招聘制度、晋升制度把它强化了。它导致了这样的逻辑:一个人如果不能“层级化”地上升,满足不了学历要求,就找不到好工作;同时,一个人在工作职位的晋升过程中,原有的学历、学位也会不断地为他加分。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上进”,一个人可以显得体面并得到良好的社会评价,这些东西加起来,就形成了一种“逼迫”机制,逼着一个人必须不断“上进”,考研当然就是一种最典型的上进方式。
对艺术创作而言,长时期的学院教育未必是培养艺术家的最佳方式。从来就没有数据能够证明,一个学生受教育时间越长,他的艺术成就会越高;相反,大量证据表明,许多大艺术家,没有受过正式的学院教育,但这并不能淹盖他们的艺术光彩。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大量的人痴迷于“考硕”、“考博”呢?说到底,还是“上进”的制度设计和社会观念。
在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中,的确需要一部分人“上进”,搞一些高、精、尖的东西,搞一些异想天开的实验性的东西;对大部分人来说,受教育对他们而言,只是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并不需要他们个个都怀揣冲刺科学高峰的理想,而是以一颗平常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可能领域发挥天赋。
早在孔夫子时代,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先进理念,从理论上讲,每个人一定有最适合他的位置,每个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在他的领域做到最好。然而现实是,无数的年青人缺乏更多选项,只能千军万马在“上进”的路上奔跑。
在人人“上进”的背后,说明在我们的社会观念中,等级思想还很严重,缺乏“各美其美”的个性选择。
我有个做教师的亲戚,她女儿从小的愿望就是当个南丁格尔式的护士,这个愿望在作文中披露之后,硬是被她妈妈纠正过来了,到现在,这孩子终于成为了美国常春藤大学的博士,问题是,她是完成了妈妈的夙愿,还是实现了个人的梦想?
如果“上进”意味着放弃个性,放弃爱好,忽略个人的性格、气质、禀赋只是一味按照所谓“成功”的模式不断奋斗的话,那么,回到自己,作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做一个技艺高超的厨师,做一个快乐的园丁,甚至做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又如何呢?
当然,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转换,人才制度的改变,而真正能做到这样,人就不会这么焦虑了。
(责任编辑:英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