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彬: 审美是未来社会最大的消费
2021-05-21 17:32:21 陈仕彬
“审美是未来社会最大的消费”,可能有些朋友会对这个说法有些意外乃至有所不解,这也恰好说明我们对审美在当代以及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了解得还很不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审美的话题。
什么是审美?词典里的解释简明扼要,审美就是“欣赏、品味或领会事物及艺术品的美”。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审美其实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精神需求,人人皆有。
谈到需求,大家会想到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递进。
不难看出,在上述五种需求中,越是高级的需求,与审美的关联越大,一个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的人。也就是说,当下和未来,伴随着人们外在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内在精神的提升,大家的审美需求在随之增强,并且将在各种需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和突出的地位。
从消费角度而言,关于审美消费大家能联想到哪些?购买收藏绘画作品?看电影?听音乐会?这些都是,但这肯定只是对审美消费的狭隘理解,远非审美消费的全部。
游客在印度乌代浦湖边一处餐馆,对着湖对岸拍照。(刘帆/图)
审美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住、用、行、游、购、娱,我们的所有消费其实都会打上审美消费的烙印,而且审美消费的占比会变得越来越大。同样布料的衣服,为什么著名设计师的剪裁作品可以是普通衣服价格的几十倍?同样功能的手机,为什么苹果手机卖得那么贵,还风靡全球?久居都市,人们为什么会渴望自然、热衷旅行?这背后正是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结合马斯洛的精神需求说,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层次越高,消费者能接受的产品定价也越高;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正在实现从技术层面向美学层面的转化。
经济学家其实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把人类经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大经济形态,即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大审美经济形态,这第三个形态就是我们现在所处和未来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人们进行消费,不仅仅是“买东西”,更希望得到一种美的体验或情感体验。经济学家观察到,当国民所得超过一万美元时,社会就开始追求生活的美感、休闲生活、奢华体验。把美感生活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商业活动就是美学经济。美学经济或者说审美经济,讲究 “以美感创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据说已经成为经济学2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价值转向,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正源于此。
概括地讲,审美需求是人的重要需求,将与日俱增;审美消费无处不在,将成为未来消费的主体。接下来从两个方面再谈谈这个话题。
陈仕彬 云台山清秋 180cmx90cm 2019年
首先是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不少学者认为,当今社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受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艺术和生活的界线确实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的生活也变得离不开艺术,或者说正在和艺术融为一体。以书画为例,一方面与书画相关的设计元素或者说衍生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电脑中的书法字体、街上的广告牌、带有书画元素的日常用品等;另一方面,学习书法和国画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书画不是为了成为书画家,而是因为喜欢,愿意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想象,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审美化的时候,审美消费的比重也正在整体消费中变得越来越突出。
其次,近些年来,东方美学和中式生活在回归,有人称之为“新中式雅生活”。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中式衣服、中式建筑、中式庭院、中式家具、中式生活用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复兴,人们再次对东方式的文人雅致生活充满向往。这在文化上是好事,在经济上也足以形成一个产业系统,可以说同样是地道的审美消费。
笔者撰文分享对审美消费的认识,目的肯定不在经济层面,主要还是希望能够借此引起大家对审美的重视,从而注重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可以说,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不懂审美就不会生活。只有高雅的审美品位,才能真正享受美好生活,在审美经济时代不断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作者为书画家,本文刊于《艺术市场》2019年11月号
(责任编辑:张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