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稿|范炳南“再书写”不是我绘画的延伸,而是真正的颠覆

2021-05-24 22:57:18 裴刚 

  这不是我绘画的延伸,而是真正的颠覆。——范炳南

  十年前,他谨遵恩师何海霞之言教,至65岁结束隐居生活“出关问道”。又十年,时至75岁,他完成个人创作的蜕变,展呈颠覆性的“再书写”。

  他以2011年在西安美术馆举办“粗枝大叶—范炳南出关问道”近百张范式山水画,完成对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结构”,对于范炳南而言是“放下了”。

  75岁时,他以2021年5月22日在798艺术区太和艺术空间举办“無一物”再书写·范炳南水墨艺术展的30件水墨作品,完成对自己前60多年山水画创作的跨越和颠覆。

egG5jJpTfhtG6fSd3rry1UsHBKLmdSuSR5BJL9hX.jpg

范炳南(老陕)

  长安画派的精髓是:置身于历史背景,发挥先锋思想,深入生活,画出当代作品。——范炳南

  1971年叩拜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为师,受恩师一方砚台、一支毛笔、一张画为传承衣钵。 1977年,恩师赵望云先生离世后,拜长安画派巨臂何海霞先生门下,继得大写意青绿山水传承。

  在陕西美协的小院内,范炳南见证了石鲁先生和赵望云先生在1971至1974年间的生活状态,陪伴恩师在院内晒太阳时,亦能常常听闻石鲁先生侃侃而谈绘画及其艺术思想。

  “今年我75岁揭秘,之前我不愿意用石鲁先生的名望,标榜自己。其实说良心话,我受石鲁先生的艺术思想影响很大。长安画派的精神不仅仅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其真正的精髓是:置身于历史背景,发挥先锋思想,深入生活,画出当代作品。”在范炳南看来“画出当代作品”是长安画派的精神所在。

6qpa8hV0EvpAlaR7vo6DGfgRIfHugDSRactgOpH0.jpg

再书写系列,宣纸水墨,180x142cm,2021

  笔笔写出来,笔笔见精神,再展现我的新思维、新概念,与世界对话。——范炳南

  范炳南的笔名“老陕”,虽然极具地域性,但他是要决意走出潼关,走向世界的。

  “如果进入佛教的领域,七情六欲都得要断掉,你要完全安静下来,这是作为一个真正艺术家的不二法门。所以这10年才能是发酵出来,才能真正去完成自己的梦。”范炳南75岁完成从中国传统山水画蜕变为当代水墨的变法,自1989年前往纽约始。

  范炳南初到纽约时,对于习惯了用筷子吃面条的他而言,在餐馆看到美国人用叉子吃意大利面,对他的触动很大,进而启发对中国传统写意山水产生变法的反思。“传统山水是先勾勒皴法,然后再着色。我反着来,先上色,趁湿勾勒,使墨与色发生自然的融合变化。”在1998年至1999年的三年中,完成了80幅大写意山水画,完全颠覆了过去所学,充分建立自己的认识,形成新的山水结构。

SabWYEtvlAQvSUAI2QA0Ukc2da2tnASCqOlunou2.jpg

再书写系列,宣纸水墨,122x120cm,2021

  其时,正是在85思潮的大背景下,范炳南看到中国绘画发生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中国传统绘画思想对西方艺术家的影响。“波洛克和井上有一都受到中国传统水墨思想的影响,从而获得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而我们受西方的影响很大,自己的创新力度又不大。因此我有一个梦想:构架一个以中国水墨关系为世界语言的中心。”范炳南深知这个梦的艰难,2011年完成新的水墨结构,之后进入当代水墨的实践。

  2011年后的5年间,范炳南的当代水墨实践依然有具象的形,之后的五年以来,完全进入写意精神与书法线条相融合的“再书写”状态。

  “十年锻一剑,七十年磨一剑,我又浮出水面。”范炳南的书法研习自5岁始至今不辍,中国绘画讲“书画同源”,他以真、草、隶、篆种种书体、笔法与新的绘画结构相融合

  “我可以说是摸着石碑长大的人,年轻的时候就临遍了历代书家的名碑。所以,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孕育很久的,一旦下笔如猛虎一样的充分发挥书写性。”他在笔道之中的提拉顿挫,展现出新的大写意面貌。以真草隶篆的画面结构中形成新的书写意境。

EoMKWT1M6JnO3MlDy3MiNb7PwczbvaZv99DUTQqZ.png

范炳南(老陕)

  “我的再书写,是在控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控制。没有长期的书写根基和大写意绘画的沉淀,是无法达到的。”范炳南对以线的书写性和绘画意境为核心的“再书写”作品充满自信,因其难度不同于制作性强的当代水墨作品,对创作者的中国传统修养,以及长期书写的积淀门槛极高。

  范炳南75岁提出“再书写”,是他对当代文化的理解和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书写相遇,在他看来不是抽象,也不是地域性的小传统,而是“新写意”。对他而言,不再是“看山是山”,既不是材料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创作者对自然、人文、历史、当下种种处境的当代精神的表现。

X5Vcm21rHPeJ6tL74NcWltLpfpDarj2unJJ19f9C.jpg

再书写系列,宣纸水墨,122x120cm,2021

  西方归纳为抽象,我归纳为再书写。——范炳南

  “我的绘画就是黑与白。中国的绘画,贵在留白,我不愿意用淡墨的层次来丰富和诠释。”范炳南用单纯的黑与白产生爆发力,产生情绪,产生感染力,激发观者的荷尔蒙。形成极具阳刚之气的画面气度

MvPpn6BRHWwlggs8WUVj5O0hHyuHxLI4UqNxU0d4.jpg

再书写系列,宣纸水墨,180x142cm,2021

vklgqRgDCyy18AYQI1qUdZJknaDGGcROa9DQ1KcX.jpg

展览现场

  此次展出的作品全然是浓墨、焦墨、原墨。“这件作品的点线构成与其他作品都不一样。它的构成和节奏来自西汉的歌舞俑。”进入展厅的第一件作品为范炳南最近半月所作。画面上焦墨、浓墨与宣纸形成强烈的对比,成片铺陈的灰面,也清晰可见由一根根细如发丝的的铁线构成,浓墨、焦墨、原墨的书写轨迹形成点与线的节奏和构成。

SF2BegnMcw5622GMCbBEvKKEr95SGK3TJXghTIeS.png69er1aYLTgQgFsEHl62uiXjTwIigy9EHTYKvqvNz.pngc7y5j2sOOufdzF4Ogv9hjc1OM4eH8r6ekUiE4Fy8.pngln5aoVrTsCwWKYykqteQaFh4fjQPmAj8BU1A6nfv.png

再书写系列,宣纸水墨,360x142cmx4,2021

IOqjlGXETh7ypRwBC9O1bPmhQ3SKBNvMWSFVxfNu.jpg

iF3UP1R3JQl1n8L9UzFousDIvX4E7sOIZddQF4D4.jpg

展览现场

  在展厅的正中,悬挂了四件巨幅水墨创作。“这四件是竖构图,都是通天柱的方式。由于这次空间不够高,横着展出。这四件作品源自中国传统中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要是象征历史中大秦、大汉、大唐的精神气象,表现这些意象的运动轨迹和张力。”范炳南如是说。

pKubfTK5m1GevCb9yYNgsVQItRW2faIRFeTmojCy.jpg

B3mIG3FGwt9HWARf6UEtHwradJzJgnoa942tPGyS.jpg

dkAQ8mpUmyAEypYOGNI9XQByiVflLx2HWXpojVVM.jpg

Qeb5cPr3vAQ31su3XeCqjWaPSiJTdEbrNVwK4giU.jpg

再书写系列,宣纸水墨,180x142cmx4,2021

  在展厅尽头的正面展墙上有四幅作品,由如椽大笔形成的点、拉、提、按等等运动轨迹,或形成浓重的团块,或干笔皴擦出灰面,在笔墨运动中墨汁喷溅形成偶发的视觉效果......

  “这四幅画源自惊蛰四毒:蛇、蟾蜍、蝎子、蜈蚣。在春季惊蛰的时节,万物萌动苏醒,四毒也开始产生生命即将勃发的状态。”

yr86QMgl6akjw2tRa0dgxr91O5Njf9Up2lC7HoHv.jpg

展览现场

  “再书写”系列作品对艺术家的创作状态要求极高。他在分享创作状态时说:“我的创作基本都是四张一个系列,或者八张一个系列,这些画需要很大的力量;有的需要沉静;有的需要耐力;有的要用提斗大笔,用饱满的激情才能表达出来;有的要用长毫,平心静气的画出来。”范炳南亦重视对笔、墨、纸的表现力,红星宣纸、日本墨的质感与情绪表达的配合默契。

rsvs4uNFtL1MJDuNcs8EMhC0vHSqTMFVonEn9QeH.png

范炳南(老陕)

  “無一物”再书写·范炳南水墨艺术展

  2021年5月22日下午3:30分,由贾廷峰、于凯东策展,彭德、谢海担任学术主持的“無一物”再书写·范炳南水墨艺术展,在太和艺术空间如期举行。现场嘉宾云集,人声鼎沸、场面火爆、参观人士达300余人。范炳南的粉丝、学生、亲朋好友从西安,山东,浙江,上海,云南,内蒙等地汇聚于此。本次展览是继艺术家范炳南十年前“出关问道”展览后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大型个展。展览开幕仪式之后,艺术家相西石、范炳南分别做了两个简短的艺术行为作品,诠释了“無一物”再书写范炳南作品的精神内核。

ZVQ1qTpHIxko4R43a7TpPGTfBCtRkTErLtS4L400.png

开幕式嘉宾合影

LFM0CLoc72PJGICPVGW93MmUWaq4NLbIOIrtQPhN.png

著名美术批评家、西安美院教授、学术主持彭德致辞

DnRXZz2mk1aobuCsKvZDCDdIsF3GLijscOOolPlH.jpg

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贾廷峰致辞

VB8qgyTIIr05qRm5MFhKaOPgXUs0yl3JdD5gDryV.jpg

法国大使馆总领事,菲利普致辞

6Y9hzKygqoA12KgpqRdy3z5dNbttMKTeHMQPuyux.png

艺术家范炳南致辞

K8LONLOE6XpMGwjitk5FVjvbMb2uFsV9LKGahryg.jpg

策展人、美术批评家南阳子主持开幕式

TWqgxcxUVZanDeKFyIvP8rTo2X3NM1QQ2470z5cd.png

开幕嘉宾合影

  开幕式之前,还举办了此次展览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浙江省文联著名画家、批评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品味》杂志总策划学术主持谢海主持。中国著名美术批评家、西安美院教授、学术主持彭德,中国著名画廊主、收藏家、美术批评家、本次展览策展人贾廷峰先生,著名策展人、古美术鉴赏家、本次展览策展人于凯东先生,中国当代美术批评家、《黄河杂志》主编、学术嘉宾刘淳先生,西安美院史论系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学术嘉宾吴克军先生,江西省九江画院院长、著名当代画家、学术嘉宾胡毅先生,策展人、美术批评家、学术嘉宾南阳子先生,著名行为艺术家、行为艺术嘉宾相西石先生,著名编剧芦苇先生,青年学者吕明翠,陕西省画廊行业协会会长、收藏家、鉴赏家范铁锁先生参与讨论。

HHWcLTBtjAlUGjQxghonDOIcstnajO93P9NpVF7M.png

著名美术批评家、西安美院教授、学术主持彭德先生发言

JqD22FcKcgP1K9M4PoZ9xOJ4OhmEbafSOAXonlL6.png

著名编剧,芦苇发言

SblaAgQCZSs0iRbbL77N2lQkYoDXXMCE5UzeYXB3.png

浙江省文联著名画家、批评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品味》杂志总策划学术主持谢海发言

0h6GTSn2ZMLbkZjpqEjoDkdSG8ydMS8JQq0BuBpN.png

策展人、美术批评家、学术嘉宾南阳子先生(本次画展主持)发言

8mNjRbFfPhx7WFK6hpmnVaPGlp4zEyaZWmomPmD4.png

著名行为艺术家、行为艺术嘉宾相西石发言

qwxMMKO7liAxv2oPuXTWShEjJkNye2QbkPDd1zF0.png

西安美院史论系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学术嘉宾吴克军参与研讨

NfIfVwHwyK6xTxackNaHUzeuFf0ueBdS3AYuV18G.png

江西省九江画院院长、著名当代画家、学术嘉宾胡毅参与研讨

  范炳南的作品既不是传统也不是当代,而是一个当下的即时反应,似本能与原始力量的爆发。本次展览作品相对他的旧作而言存在着颠覆性的改变。与其给予它们一个来自西方的词汇去定义,此系列本质上是一种再写意与再书写。与西方不同,中国的线与水墨是完全独立的系统和精神。范炳南的作品追求的是传统与当代的相遇、来源于传统脱落于传统、以及画面中大量留白。本意是利用传统中的优秀元素进行再创造,最终展现当下的思想。

haN8xFk0cxphafz04eKs6SWdwXT9gopViqQme75S.jpg

展览现场

  西安美院教授、当代艺术批评家彭德在此次展览前言中对“再书写”系列作品的评论中写道:范炳南擅长书道、绘画、器乐和文物鉴定。其抽象水墨画集四者于一体,呈现出超越传统的现代艺术品格。范炳南从五岁起练习书法,广采博纳,自成一格,书风跌宕起伏,同其不拘小节的水墨画一脉相承。

  三十二年前,范炳南客居美国,表示要解脱传统艺术的桎梏,进入现当代艺术境界,目的不在于东西方艺术对接而是对话。年逾古稀的范炳南在艺术上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我行我素,另辟蹊径。他自称创作如同怀孕,构思时间长而制作时间短,作画注重整体效果却没有底稿,只用难于把握的中锋和浓墨,下笔迅猛,一泻而下。他的画带有秦腔的高亢、唐宫羯鼓的奔放和华阴老腔的野逸。范炳南这一批新作采用书法的线条和水墨画大写意作风呈现中式风范,作品风格鲜明,充分展示出他的综合修养。

  《活着》、《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在开幕式上,为老友范炳南这批新作所惊艳、震撼,完全颠覆了他心目中对范炳南以往作品的印象,“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之后还能保持一颗儿童一样的心进行艺术创作真是了不起。”

dGMKOMkywHf5waDHT4hi5v4H0nrVozSpbSPAaiMV.jpg

展览现场

  当代艺术批评家刘淳在范炳南新作品的评论中谈道:“腔调,腔也调也。中国戏曲讲究唱腔和声调,在戏曲中,它是好与坏的评价标准。引申出来,形容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性情、品位和德性。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腔调指的是艺术家的文化态度和艺术立场,还有信念和精神勇气。”

  浙江省文联著名画家、批评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品味》杂志总策划学术主持谢海对范炳南新作的评论中这样讲道:“老陕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孩童, 带着一颗审美好奇心。他很长一段时间用符号化的方式去学习传统进而反思传统;在异国他乡他表达东方美学;在西安的老城根下实践西方艺术语言之下的东方表达,不过,这个孩子是东方的红巾顽童,不是西方的天使, 所以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东方智慧的主体精神,使得他的作品有了和世界范围内现代主义艺术对话的更多可能。”

TVGHb4U28e2KcnmXmqLiqMGhLP1wf8EgmbLg4wvs.jpg

展览现场

  西安美院史论系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学术嘉宾吴克军在评论中写道:“范炳南把心理上对政治、文化、社会现状的认识和态度都深深地包裹在复杂的隐喻性作品之中。在他建立在抽象之上的一部分类雕塑的图像里,似乎能听到愤怒的声音,同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铁丝”深入骨髓的扎痛,这种痛感当然也是范炳南的痛感。在另一部分作品中,如铁丝般虬结的线条和含蓄而弥漫的墨迹构成了幽暗的光感和扩张的意象。在具有现实观照意味的一部分绘画中,他借径中国民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变相,承载起感时伤逝的悲悯,这当然是和纠缠不休的新冠疫情相关。而在一部分极简主义感觉的作品中我看到范炳南对于空间中的形式的天才创造,也看到书写与情绪之间强烈而微妙的关系。”

upmFYP6yWaqYm3P0VxKuGnFQmn4wy9c4knclFkyb.jpg

Ad3zOtQbRLIRi2HUulS5X5lR86q7NasohtIDtGXI.png

XfovL5ER1ezVrfpj8zR2dn48mFzRq4314EIaEBDV.png

行为艺术现场

  艺术地带杂志主编吕明翠认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无论运用何种材质,都能保持绘画语言的纯粹性,并能自由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身。范炳南的抽象水墨,保留了他从赵望云、何海霞作品中汲取的质朴厚重与秀雅的特色,又从西方当代艺术中吸取了自由表达的精髓,从而大胆落笔,收放自如,独创了‘老陕’的笔墨书写。”

  据悉,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6月22日。


OCW6EKPaBKArxSvExNMMA9VUiNPwgwN6DxFl5k4P.png

  范炳南

  笔名 老陕

  1946年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自由艺术家、古玩鉴赏家

  1971年叩拜“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

  1978年又叩拜一代青绿画大师何海霞

  1989年定居美国洛杉矶

  美国兰亭笔会会长、美国南加州画院院长

  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名誉馆员

  东仓鼓乐社社长

oiLHjkI9qQtvE3IiDJWcAj8POM0i4hsb0UgscYAq.png

  無一物——再书写·范炳南水墨艺术展

  策展人:贾廷峰 于凯东

  学术主持:彭德 谢海

  学术嘉宾:刘淳 吴克军 胡毅 南阳子

  现场行为嘉宾:相西石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