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行寻古求艺记--隨笔九则之从一只铜爵说起
2021-06-03 16:20:32 未知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王朝发掘出的铜爵,被誉为“中华第一爵”
今天兴致盎然地参观了河南偃师二里头夏都遣址博馆。发几幅照片与您共享,并谈点感想。
最后一幅照片中的爵,是个铜爵,造型极秀雅、飘逸。被赞誉为“中华第一爵”,列为国宝。
从夏代文物上尚未找到文字,在一些器物上发现刻划有“符号记号”,有专家推测可能是文字的“前奏”。
作为国家的标志,国际上大多数专家的看法是:要有文字记载才行;要有较大的城邦;要有宗敎……
只有实物没文字,还不能作为“信史”,因为从人类诞生后,就有手工制作的工具、器皿,如石器时代的打凿器、砍削器、狩猎用的石箭头、刀矛……乃至各种陶器,如仰韶的、大汶口的、马家窑的实用而精美的陶制品,上面不少还都有美伦美焕的图案,并刻或画有各种符号、标记等,但都不是文字。故几十万年、几万年前的新、旧时代所产生的文物不被认定为“国家历史”。
但对“夏王朝”,在古代早期史籍上,就对它有过记载。但未被予以实证。
对该博物馆藏品的速写
至今,对中国的信史是3000年还是5000年,在学术界也还有争论。
炭14测定年代的方法已很成熟,很可靠。但它测出的年份,仅可让人了解被测物存在的年代,并不能说明甚至替代器物上有文字对它所处时代的记载。
所以,我个人以为,对器物上所刻划的各种符号的研究和破解,就成为破解历史的“夏王朝”作为国家形式的存在,就构成了一个关键。
历史学是一门十分严肃、谨严的科学。它拒斥主观性和情绪化,以及泛政治化,如民族主义等对它的干扰和影响。
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人类学家或社会学家,我仅只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谈些想法,与您聊聊天罢了!
科学重实证,忌清谈。
友 玉山 2021o4o15于洛阳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