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泽世——戴泽艺术精品展”即将在安阳博物馆展出
2021-07-07 17:25:01 未知
“大美泽世——戴泽艺术精品展”由中央美术学院学术指导,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安阳工学院主办,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安阳博物馆承办,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徐悲鸿艺术委员会、戴泽艺术基金、安阳市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委会协办,于2021年7月1日——10月10日在安阳博物馆展出。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纲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领衔策展,分为“恩师悲鸿——戴泽先生的文脉传承”、“熔铸经典——戴泽先生的主题性创作”、“师法造化——戴泽先生的艺术源泉”、“根植人民——戴泽先生的艺术底色”、“温润无声——戴泽先生的美育情怀”五大板块,对戴泽先生的艺术成就进行专题呈现和学术梳理。其中“恩师悲鸿”部分,向徐悲鸿先生家人借展凸显美育传承主题的5件学术性极强的作品真迹,如徐悲鸿先生经典作品《愚公移山》创作草稿,以及手稿《解放后之中国绘画》等,都是研究悲鸿先生创作成就与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重要图像文献。以先生与学生的作品联袂展出的形式,呈现中国美育精神延展传承的精神维度。徐悲鸿作品真迹将展至7月15日,欢迎社会各界参观展览。
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戴泽先生的名字已为众人知晓和仰慕。他师从徐悲鸿先生,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代表人物,为新中国美术事业与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018年8月30日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戴泽等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美育工作者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百岁高龄的戴泽先生用自身的躬亲实践、辛劳耕耘,既显现了浓浓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更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中,为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及实践艺术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社会使命,树立了里程碑式的时代标杆。
展览讯息
展览名称:大美泽世——戴泽艺术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7月1日——10月10日
展览地点:安阳博物馆第四展厅
学术主持: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策展人: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学术指导:中央美术学院
主办单位: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安阳工学院
承办单位:安阳博物馆、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协办单位: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徐悲鸿艺术委员会、戴泽艺术基金、安阳市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委会
特别鸣谢:河南云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点滴工设•设计机构
戴泽艺术展组委会
学术主持:范迪安
主任:于洋、吴杰、周伟、彭晓丹
顾问:范迪安、徐庆平
委员:王玉清、王玥、王锋、宁波、杜楠、杨智捷、骆利冉、贾雪飞、董华鹏、游志恒、谢凌君
作者:戴泽
策 展 人:于洋
策展执行:谢凌君
展览统筹:宁波、刘钊、游志恒
展览协调:王玉清、杜楠
展览设计:马晓东、杨智捷、董华鹏、刘申、段枫园、李金月、褚清毅
编辑与校对:谢凌君、赵雅辞
宣传与教育:贾雪飞、骆利冉
策展助理:程冉
戴泽雕塑:王锋
戴泽先生简介
戴泽,1922年3月出生于日本京都,同年随其父母回国。他成长于书香门第,自幼喜爱绘画,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谢稚柳、黄显之、秦宣夫、吕斯百、陈之佛等名家大师。毕业以后,应徐悲鸿之邀北上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于1949年参与筹建了中央美术学院。
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进程中,戴泽先生是一位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前辈。从艺八十多年,他笔耕不辍,不断磨炼绘画技艺,创作了数千幅功底扎实、自然质朴、主题鲜明、形式语言丰富的绘画作品。如40-60年代创作的《马车》、《和平签名》、《农民小组会》等历史题材作品,都反映出戴泽优秀的造型概括能力;60-90年代,他又先后赴辽宁、西藏、山西、山东、新疆等地进行深入挖掘,创作了《大连港》、《沙迦的农民》、《麦积山石窟》等贴近生活的作品,写生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近些年,已是耄耋之年的戴泽先生仍然致力于绘画写生的研究,《玉兰花》、《库尔勒车站》、《西双版纳》等作品体现出他晚年的耕耘与探索,用色彩与光感来表达自然、寄情抒怀。
作为美术教育家,戴泽先生充分理解并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徐悲鸿在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的理念。他一生勤勉奋进,甘为人梯,执教六十余载,桃李满天下,培养过以靳尚谊为代表的大批美术名家,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楷模。
展览内容
【恩师悲鸿——戴泽先生的文脉传承】
20世纪初期的中国艺坛,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对于“美术革命”、“中国画改良”的探索成为百年之前的时代命题。作为这场改良运动的重要旗手和实践者,徐悲鸿倡导写实画法,提倡现实主义艺术,在以亲身的实践进行大胆探索的同时,徐悲鸿要求学生中西融合,关注时代、表现人民,更以教育办学推动着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
作为中国现实主义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徐悲鸿培养出诸多享有盛誉的美术人才,戴泽便是其中的代表者。1949年悲鸿先生出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一贯主推的现实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弘扬。戴泽先生充分领悟了恩师在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的理念,并身体力行践行着恩师的美育精神。
展出作品:《徐悲鸿<愚公移山>水墨稿·交谈》、《徐悲鸿<愚公移山>素描稿·青年》、《徐悲鸿<泰戈尔>素描像》、《徐悲鸿手稿<解放后之中国绘画>》、《徐悲鸿手稿<简述中央美术学院历史>》。
【熔铸经典——戴泽先生的主题性创作】
戴泽先生从艺八十多年,始终以关注时代、表现生活的现实主义理念为创作基调,绘画语言厚重而又细腻,创作风格淳朴而又鲜亮,表现形式多样而又新潮,无不体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这无疑正是现实主义精神为艺术作品注入源源不断的时代滋养。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深刻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各项事业的欣欣向荣与蓬勃朝气的同时,戴泽先生开始进行大量的包括重大历史题材在内的美术创作,深入体悟社会与生活,既显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展现了高超的精神维度,以一颗赤子之心倾注到家国时代的艺术创作之中。
《淝水之战 》 布面油画 戴泽 1954年
【师法造化——戴泽先生的艺术源泉】
戴泽先生的作品,沉稳、静穆。“相信你的眼睛,画你所看到的。”他将写生作为一切创作的基石与途径,抱着最大热情沉浸在人民生活与大自然之中,所谓师法自然、感悟造化,凡目之所及,戴泽先生必定亲身前往体验。几十年来,都市的街角,张张都在记录着他的所见所闻;山川的风物,帧帧映现着他的见证与心路,甚至年届花甲,步履不停。
戴泽先生信念坚定,甘于寂寞,勤勤恳恳,知行合一。教学与创作,写生与感悟,数千幅的作品笔耕不辍,题材涉及花卉、人物、风景、静物等,诠释着画家对生活与艺术的热爱。
《麦积山石窟》木板油画 戴泽 1953年
【根植人民——戴泽先生的艺术底色】
戴泽先生一生走遍大江南北,每每走街串巷,用写生手段记录看到的劳动者形象,成为戴泽先生最为亲切、挥之不去的创作母题与艺术情结。在戴泽先生的眼里,身边的亲友、窗外的回眸、街头的偶遇,都是融入他的际遇与情感,深情品读的瞬间。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戴泽先生朴实无华、充满真诚的作品中,为何能够触动每一个驻足观看者的心弦。
艺术家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富有极强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戴泽先生的艺术,注定会在现在和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打铁》 纸本水彩 戴泽 1949年
【温润无声——戴泽先生的美育情怀】
戴泽先生是一位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前辈,也是在中国美术教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戴泽先生始终坚守着恩师悲鸿的创作理念与教育观念,继徐悲鸿之后,戴泽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发展过程中实至名归的艺术泰斗。
戴泽先生的艺术人生,是一部活着的艺术百科全书,他用画笔实现了艺术的自由。他以身体力行的化育,让更多的学生与后来者,感受到时代变迁中艺术的力量。他始终钟爱花卉,自言“潮起潮落,花一直开”。他说:“绘画是一生的事情,要不停地画,不教一日闲。”生活中的寻常物件都蕴含着真善美,艺术家就是要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人类最美好的感动。戴泽先生的艺术历久弥香。
《热带雨林》 纸本油画 戴泽 2000年根据1978年画稿完成
(责任编辑:胡文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