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号·专栏 | 孙振华:设计的智慧
2021-07-09 09:18:04 孙振华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雅昌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设计的智慧》选自第三辑“生活百态”。
在微信上看到一组日常物品的设计图片,深深地被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奇思妙想所打动,从创造性而言,它们丝毫不逊色于任何艺术创作,尽管它们只是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最普通的设计产品。
例如打破常规的卧室桌椅,它的造型可以方便主人进行各种组合和配搭,加上床,它们完全像搭积木一样,可以随意构成卧室空间的丰富变化,居室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很方便地就组合成一个新的居室空间;再例如中间有凹槽,可以卡在阳台边缘的花盆,它们永远不会担心花盆会掉下去砸到楼下的人;还例如放置在城市街道边,一边装有独轮,另一边装有把手,可以随意拖动的长条座椅;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各种杯子、茶具的造型,它们可以是拟人、拟物的,也可以是斜放的,甚至是幽默的——在咖啡杯口的外缘,上釉彩,让人感觉杯中咖啡已经溢出……
观看这些富有设计感的日常用品,给人一种创意无极限的启示,人的任何日常生活都是可以被设计的,通过设计,让人使用起来更有效能,更加方便,同时还能产生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的产生就在于它突破了生活的常规,超越了过去的习惯,用一种更经济、更合理、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让人们在使用中唤起想象力的共鸣,在日常物品的使用中发现人类的智慧。
二十年前,设计专业在美术学院还被称为“工艺美术”,当时热爱艺术,报考美术专业的考生,第一自愿往往是选择诸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之类的“纯艺术”专业;许多考生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选择了第二志愿“工艺美术”,但他们内心里仍然向往“纯艺术”。
仅仅只有二十年,这种风气完全改变了,真可谓是物换星移,阴阳反转。现在,设计专业成为最火爆的,最抢手的专业。
设计学科的地位日益凸现,和近二十多年来社会重心的转移,市场经济的崛起,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息息相关。过去,实用性被认为是设计学科“短板”,现在恰恰成了设计学科的优势和重要的驱动力,社会、产业、生活的实际需要,促使设计学科不断地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有需求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进步,设计就这样恰逢其时,成为了当今创新性文化的代表。
反观传统的“国、油、版、雕”,尽管这些年来,它们也有进步,但是,它们小幅度的进步与现实社会的大幅度的跨越相比,显得相对落后。“纯艺术”遇到的问题是,要不要走向当代?这是很令他们纠结的问题。
就是那些跨出了学院巢臼,走向了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还要面临着一个尖锐的问题,即艺术市场的问题。
当代艺术的市场化和设计的市场化问题迥然不同,当代艺术悖论在于,它们需要以一种反市场的姿态来获取市场的承认,要以一副抵制消费主义,抵制拜金主义的面孔来获得成功,然后又被冠以高昂的价格成为艺术商品,艺术投资品,艺术的金融产品……
当代艺术面临的悖论是设计所没有的,在市场的问题上,设计的迅速兴起本来就是市场化的产物,它本来就是来服务市场,推动市场的,设计和市场这种天然融洽的关系,使市场源源不断为它注入正能量,成为它创新和智慧的源泉。
(责任编辑:英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