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会员|疫情不出省,“云游”北京城
2021-08-11 11:05:33 樊玮
8月,本是国内旅游行业的暑期“黄金档”,但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给火热的暑期游泼了一盆冷水。骤然紧张起来的疫情形势,令很多人的暑期出省游计划泡了汤,选择退订和推迟出行的人不在少数。这让每年暑期档都异常火热的首都北京也显得冷清了不少。
8月8日,随着东京奥运会圆满收官,#180天后北京见、#相约北京2022年冬奥会等话题迅速登上了热搜。这也让很多原本计划来北京看一看却最终因为疫情影响未能成行的小伙伴们感到异常遗憾,毕竟暑假就这么2个月。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认识北京呢?这里所特有的老北京文化又是什么呢?就让雅昌讲堂讲师团的专家带你云游胡同口的老北京,再聊一聊关于老北京的那些规矩和讲究。
北京自西周建城伊始,历经3000余年,虽然城址几经变迁,但一直有完整的城墙存在。明、清北京城从内至外共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城。内城设九门、外城设七门、皇城设四门,故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而北京的城楼自1952年9月开始大面积、大规模拆除外城城墙,到1958年拆光,只留下了两三个城楼孤单的身影。如今的北京城以这些门命名的地方有很多,可那些门却早已没了踪影。那么,关于这些城门建筑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这些城门的进出又有哪些讲究呢?
沧海桑田,那些曾经惊艳了时光的建筑和风景大部分已经无存,好在曾经有人用镜头留下了最真实的影像。比起那些加了滤镜还时常穿帮的宫廷剧镜头,这些存世的老照片能真正带我们重新回到清末的帝都,感受那时北京的建筑、人文、风景。那么,你想解开珍贵老照片的封印,重回十九世纪的京城吗?这些珍贵的老北京照片又是谁拍摄的呢?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闻名于世界的不仅仅是规模巨大、保存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更有古人蕴藏在古代建筑中的智慧和情怀,它承载起整座北京城历史文化的枢纽,是北京城辉煌壮美的核心所在。按照“前朝后寝”的制度,紫禁城可以分为前朝与后宫两大部分。那么,这些“前朝”与“后宫”究竟是如何划分的?在庭院深深的后宫之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生活之美?而后宫中的布局规划又是怎样体现皇权至上的呢?
经过了600年的风雨,旧时的紫禁城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挖掘并利用故宫的文化资源,发挥故宫文物藏品的文化传播和教育职能,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相结合,让社会公众进一步亲近“国宝”,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那么,你真的了解这座古老又新奇的建筑吗?它在600年间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又是什么让这些国宝们重现了生机的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京城。胡同深深,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在北京,胡同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其本身,它更像是北京人生活的依托,北京城文化的脉络。它还似一座座北京风情博物馆,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展映着万千生灵的律动流过。但是,你知道“胡同”究竟是什么意思吗?它的走向是否有着特殊的讲究?那些已然成为“明星”的胡同,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它虽是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那么,你知道四合院的规格都有哪些吗?四合院里的“门”有什么讲究?里边的每一间房都叫什么名字?又有着什么区别?四合院里的“标配”又应该有哪些东西呢?
北京自古最看重的就是文化,南来北往的人荟聚到此地,也将故乡的诸多讲究带到了这里。之后再发展融合,就形成了北京独特的文化氛围。老北京文化的核心就是讲规矩,讲礼仪,讲传承。在老北京人的眼里,甭管说话办事,处处得讲究有理有面儿。衣食住行,从早到晚,由头到脚,随吃同行,每一条都有规矩。那么,关于吃饭这件事,老北京都有什么讲究呢?
北京,一座拥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都。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见证着它的发展与变革,而老北京的文化与风情也随着时代的变革正在逐渐消逝。但值得庆幸的是,仍然有着一批艺术家,在将这些老北京的旧风情再现和还原,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文化也要继续传承。老北京泥塑,就是塑进泥巴里的胡同风情。在这些传统泥塑中,你是否能发现老北京的那些风俗文化呢?
至此,本期的“老北京文化”专题梳理完毕。
雅昌讲堂好课推荐,让艺术和你零距离。关注“雅昌讲堂”艺术号,及时获取更多精彩课程内容,让好课伴你度过每一个艺术周末。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