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馆藏出发:时代质感 --2021年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2021-09-07 00:00:00 未知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阿鸽、白澄、毕晋吉、蔡振辉、陈安健、程丛林、杜显清、范功、冯建吴、傅舟、何孔德、何剑、侯宝川、黄原(黄海儒)、黄越、江碧波、江敉、焦兴涛、康宁、赖深如、李宝琴、李少言、李文信、李有行、李占洋、李仲、梁益君、林军、刘国枢、刘艺斯、龙德辉、罗中立、吕树中、苗勃然、莫也、牛文、庞茂琨、彭汉钦、仁真朗加、沈福文、孙闯、孙亚、唐允明、王比、王德泉、王官乙、王世明、王元寿、魏传义、韦嘉、翁凯旋、伍明万、吴凡、夏培耀、翔秋志玛、肖建初、谢梓文、忻海洲、徐匡、杨千、杨麟翼、杨竹庵、叶毓山、叶正昌、尹琼、袁吉中、张方震、张杰、张世平、张晓刚、张仰浚、赵晓东、钟长清、钟道泉
馆藏作品是一个美术馆的立馆之本,通过对藏品的梳理、研究与展示,既是一次情感的重温,也是对其背后文化价值的揭示与提炼。今天,对藏品的展示与研究已构成了美术馆学术工作的核心环节。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收藏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早期的收藏来自“四川美院陈列室”,也是美术馆的前身,作品主要是通过调拨、移交、收购、捐赠、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汇积,不断丰富。经过多年的积淀,现有藏品10000余件,类型涵盖宣传画、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影像、装置等多种媒介,作品创作年代跨度近百年。
“时代质感--2021年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是对美术馆学术品牌“从馆藏出发”项目的持续推进,展览主要以20世纪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藏品为主线,将作品与文献结合,以点带面勾勒学院学科发展的脉络,呈现四川美术学院创作与时代的关联。
以时代的文化与艺术精神为参照,对藏品进行整理、研究与展示,既是一种接续传统、回顾历史的方式,也是一种与时代并进、缔造当代文化图景的期许。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系列作品展,结合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衍变,饱含历史温度与学术厚度,是为学术叙事开展的一次富有上下文关联的努力实践。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建校初期
李有行、沈福文等前辈,作为四川美术学院创办的奠基者,坚持“设计服务民生、用艺术唤起民众和投身新中国建设”的初心,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将艺术与生产结合,发挥艺术的社会作用,强调工艺美术对民族振兴、为大众服务的现实意义,这是对中国传统形态的工艺美术向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性转化的首次尝试,作品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变迁的独特文本记录。
《云涌高原》 李有行 水粉 23×62cm 1950年代
《金鱼》 沈福文 漆画 75.5×90cm 时间不详
《南瓜》 刘艺斯 油画 85×114cm 1950年
版画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现代版画运动大放异彩,掀起了一股关注现实、渴望现代、追求语言变革的艺术浪潮。194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一直是中国版画创作的重镇,在李有行、沈福文、苗勃然、乐以钧、张漾兮、江敉、谢梓文、李少言、吕琳等前辈的努力下,四川美院在1950年代创办了版画专业,并且创作了一大批在艺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以黑白木刻的表现形式著称,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表现,秉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另一方面,强调语言表现,注重形式表达,赋予生活意味,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
《地雷阵》 李少言 黑白木刻 58×74.5cm 20世纪50年代
《战鼓》 江敉 黑白木刻 35×50cm 1962年
《鸽子》 阿鸽 黑白木刻 82×50cm 1984年
国画
四川美术学院的中国画教学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历经70余年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与复杂交融,经几代人的不断耕耘,成为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国画教学及创作重镇,一大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有强烈个性的艺术作品得以涌现。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坚持“吸收传统精华、博取艺术新知、立足当代生活、锐意进取创新”的宗旨,以“中国画新形态”为主的创作及教学体系,在全国艺术院校中独树一帜,是中国画现当代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冯建吴 纸本水墨 190×66cm 1964年
《荷花》 白澄 纸本水墨 45×35cm 时间不详
《红岭》 唐允明 纸本水墨 280×175cm 1994年
油画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术教育家刘艺斯教授、叶正昌教授、刘国枢教授等前辈开创建立,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凭借丰厚的学术积淀和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形成了“川美油画”独特的教学体系与艺术传统。从“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的滥觞,到探寻油画语言形式的多样化,再到注重图像与思想的观念表达,强调艺术现场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川美油画”秉持“以创作带动教学,以展览促进创作”的理念,已然在教学体系与学术建设上形成了更高层次和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引领风气之先。
《拥抱》 罗中立 纸本油画 39×52cm 2004年
《男孩2019》 张晓刚 布面油画 100×85cm 2019年
《女孩肖像》 庞茂琨 布面油画 80×60cm 2013年
雕塑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最早可溯及1939年的四川省立高等工艺职业学校,后于1953年正式成系。初期,郭乾德、李巳生等前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立场,在民族化、大众化的探索中,尝试将现代雕塑技法和中国民间传统融合。1980年代伊始,“川美雕塑”致力于对雕塑本体语言的探索并展开对城市雕塑的积极介入,注重对雕塑本体语言、形式美感、传统文化符号等领域的拓展。21世纪以来,其创作格局日益成熟,逐步突破雕塑“边界”,产生了一大批在中国现当代雕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集中体现了民族性、地域性、自由多元的特质。
《<八仙>之铁拐李》 叶毓山 青铜 46×27×160cm 2008年
《养猪妇》 伍明万 青铜 19×21×72cm 1963年
《厚土》 孙闯 乌木 40×32×30cm 1999年
主题创作
四川美院坚持“为人民而创作,艺术服务社会”的宗旨,讲好中国故事,以艺术记录时代,反映时代的发展潮流。2019年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首次承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展区、雕塑展区)”,川美师生取得优异成绩,焦兴涛教授的《烈焰青春》获得雕塑展区金奖。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在党中央的领导与号召下,全国人民积极投身抗击疫情,以大无畏的精神,保持着必胜的决心。四川美术学院全校师生,以艺术记录战疫的感人瞬间,创作出大批优秀作品,率先在国内举办“中国力量--四川美术学院新冠肺炎防控主题创作展”,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长期以来,四川美院秉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与历史同行,关注现实,通过系列主题创作,弘扬时代的文化精神。
《烈焰青春》 焦兴涛 铸铜 184×98×70cm 2019年
《好消息》 王比 铝合金 167×95×68cm 2019年
《英雄之城》 侯宝川 布面油画 320×180cm 2020年
从馆藏出发:时代质感--2021年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总 策 划:何桂彦 / 李芳
项目策划:陈刚 / 宁佳
视觉设计:俞婷婷 / 林宁
展览宣传:刘媛 / 李新颖
执行团队:刘虎/杨彪/陈思宇/杜文雯/桑雨/赵谷靖/孙艺菱/ 韩宇
主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厅
内容:杨彪
摄影:张豪
编辑:赵谷靖、李新颖
版式:李新颖
审核:刘媛
(责任编辑:冯如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