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艺术如何介入“社区生活圈”?沈烈毅:轻轻放 不打扰
2021-09-28 09:59:31 王璐
9月25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题演绎展区在“上生·新所”开启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自2015年起,已举办三届。今年与以往选择黄浦江沿线不同,艺术季首次走进上海城区。
另外,前两届艺术季是在废旧仓库打造白盒子空间。至第三届,在室内展区基础上,开始将部分作品带入杨浦滨江边的户外公共空间,但所选位置经设计考虑,犹如为艺术作品划出了“舒适圈”。
今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自对外宣传起,主打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主题,引得大家好奇。从9月25日正式开幕的情况来看,今年所呈现的艺术作品大幅度减少,在20个活动区域中,仅有新华社区、曹杨社区有明显的艺术作品介入。
而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它们不抢眼,但却在不经意间带给路人意外的惊喜。
位于新华社区艺术作品“日常的风景”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具备完善规划的城市空间,并不能大拆大建的随意介入一件公共艺术,“甚至不能挪动一个车位、一个垃圾桶...我们把作品轻轻放在空间,没有打扰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本次艺术季艺术策展人沈烈毅告诉雅昌艺术网。
沈烈毅将这次活动命名为“细胞计划”,也是希望作品如细胞一样是活力自然生长,并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活居民圈。他说:“观众其实并不是来看作品,而是以玩的状态来参与一个活动。因为用眼睛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每个人都是每件作品的制作者。”
如此想来,这种不打扰的方式,反而成为了本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重点关注的问题。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题演绎展区开幕式现场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是什么概念?
用15分钟能干什么事?走一公里街道,还是喝一杯咖啡?而上海为了打造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耗时了5年。
步行15分钟以内的空间范围,可以基本满足人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所以才形成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概念。而“社区”是服务群众和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城乡生产、生活和治理的基本单元。在这“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中,社区公共资源需要更加有效地分配,来服务生活在此的居民。
2016年起,上海就从市民最为熟悉的社区出发,在老旧小区探索开展了社区空间微更新,唤醒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自我意识,并制定发布了全国首个《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
2016年至2019年开始拓展行动,对应开展了“共享社区、创新园区、魅力风貌、休闲网络”四大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了行动的受益面和影响力。
上生•新所内,“社区·元空间”之“云Cloud”
2019年起,上海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这并不是简单的种树、修路、刷墙,而是充分挖掘存量空间资源,思考上海如何在资源环境紧约束背景下,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与城市有机更新紧密结合。将市民活动特点、倾向以及需求的画像复刻得更加精准,以此能够更加精准、及时、高效地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规划资源供给。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为
最终目的,“是努力推动市民群众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为表示。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徐毅松
今年结合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徐毅松也表示:“是希望将艺术与生活深度融合,以文化艺术为社区赋能,点亮社区品质,以艺术为触媒激活城市更新的持续活力,进一步助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空间营造和治理,向更广泛、更纵深的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艺术该如何介入到设施完善的城市空间中?
艺术本来就是带给人幸福感的事物,如何将它更好地融入已十分有限的社区空间中?沈烈毅说的“轻轻放,不打扰”,或将是最有效的方式。
“上生•新所”周边环境
今年将新华街道的“上生•新所”作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区,不仅因为它是魔都新晋最洋气的时尚地标,也是经典的城市更新案例。
新华路街道居住与就业功能融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人口结构多元,老龄化特征突出、青年白领占比大,社区建成度高,是个极具活力的综合型社区,但可用于增建设施的空间十分有限。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艺术策展人沈烈毅
沈烈毅在接下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艺术策展时,便看到了这个社区的局限性。这样的挑战,却也更符合他自身对公共艺术的定义。
20年前,沈烈毅创作《雨》的“石凳”作品时,就有将公共艺术作品形容为“第三空间”的概念。沈烈毅更看重的是,公众可以在他营造的“第三空间”里轻松、愉快地互动、交流,“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能否意识到这是件艺术作品,其实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艺术的细胞早已经迁移默化地渗入到了体验者的身心之中。”
因此,这次艺术季中,沈烈毅召集了苏畅、张权、大卫·歌斯坦(以色列)、林书传+卖力工坊+24小时美术馆、蔡磊、瓦莱丽·古塔德(法国)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共植入7件公共艺术作品。
据沈烈毅介绍,本次细胞计划可以分为“间隙计划”和“在地计划”,大家的习惯意识觉得,公共艺术需要用一件实物来呈现,所以“间隙计划”实际上是过渡作用引出“在地计划”。
“在地计划”邀请了全国20余位艺术家,在新华空间驻地近1个月进行实地考察创作。也许在新华社区逛时,与你插肩而过、在你对面喝咖啡的,便是一位正在想方案的艺术家。
沈烈毅玩笑道:“这段时期在这里,一砖头砸下来,10个人中或许9个都是艺术家。”
位于上生·新所的艺术作品:苏畅《社石》
“间隙计划”中,7件公共艺术作品分散在“上生•新所”各处。主馆对面喷泉池广场中的5件由上海青年艺术家苏畅创作的雕塑,借鉴中国传统山水观中自然元素的抽象写意表达,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有更高、更深的交流。
所用石头是已知中国最早的雕塑之一,来自连云港将军崖的“社石”,苏畅希望,通过简单的日常视觉元素,重新构建新的雕塑语言,与观众对话。
位于上生·新所的艺术作品:张权《游乐园——胡萝卜找到的第一天》
离开喷泉池后再回首望去,晨品人才公寓屋顶平台上坐着一只巨型的蓝色拟人兔子。这是张权的《游乐园——胡萝卜找到的第一天》,他用KARORO的形象构建了“MELTING SADNESS 游乐园”,也是用自身的想象与生活构建了一座社会游乐园。这座游乐园所装载的不仅仅是作品、图像与虚构的愿景,其所要装载的是一个时代的生存状态。
张权将自身放在一个自身虚构的乐园中,他坦诚的告诉大家,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可能只剩下自我娱乐,只有娱乐才是最伤心。
位于上生·新所的艺术作品:沈烈毅《跷跷板》
在19号楼附近分散有3件作品,北侧是沈烈毅的《跷跷板》系列装置。观众置身于这一“日常之物”可见或不可见、个体或集体、镜像或异化、即时或延迟等隐喻属性的现实体验中,重新捕获贴近自然的亲密感动。
位于上生·新所的艺术作品:大卫•歌斯坦(以色列)《舞者1》
东侧绿化附近是大卫•歌斯坦(以色列)的《舞者1》。他在创作中始终坚持以自然为材,提醒人们自然与生活之美。而“舞者”系列寻求突破视觉艺术、音乐和诗歌等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边界,脱离主观自我和主观解读。
大卫•歌斯坦反复把节奏和音乐变成抽象的笔触和形式,挑战绘画的极限,探索我们感知现实的方式。
位于上生·新所的艺术作品:蔡磊《剩下的黄色》
南侧通道口则是蔡磊《剩下的黄色》。蔡磊用线条勾勒残缺建筑空间、分割街道内外关系,压缩后的空间廊道与现实空间形成错置与矛盾。原本理性的空间与作品内外部环境形成的映照、彼此交错,又感性的拉入到难以确认内与外的相对空间,作品与风景成为自足的形式。
通体黄色代表记忆,呈现一种现实与非现实的情景性和剧场性。
位于上生·新所的艺术作品:林书传与卖力工坊、24小时美术馆合作《24小时独处划上海》
最典型的历史建筑孙科别墅西侧,是林书传与卖力工坊、24小时美术馆合作的《24小时独处划上海》。在公共空间,搭建了一处艺术盒子空间,里面布置成现代书桌样式,可以在此坐下阅读,发呆。
林书传以艺术的方式,把体验者从日常意义上的集体生活中剥离出来,从而使其能够获得独自思考,与自己相处的宝贵的24小时,有助于个体对喧嚣、浮躁的生活进行反思、甄别,以唤醒内心真正的、正能量的自我,从而在实现与自己和解的基础上与他人和解。
位于上生·新所的艺术作品:瓦莱丽•古塔德(法国)《行走》
网红打卡点茑屋书店的北侧,是最后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行走》。能在凹凸不平的位置自由行走,瓦莱丽•古塔德(法国)认为,踩着不属于他的隐微节奏前进,行走其中,生活其中,移动其中,爱于其中,震荡其中。
就像走在“上生•新所”,既能品味历史风貌意蕴,又能感受具有烟火气的日常生活场景。
新华社区:黄包车计划“寻找新华路”
在开幕当天,也陆续上演了部分“在地计划”,如黄包车计划。在沈烈毅看来,黄包车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通过这个产物而形成了当时条件允许下的生活圈。而将黄包车落地在新华路,其实也是寻路之意,寻找全中国到底有多少条新华路。
新华社区:戴陈连城市剧场计划《天涯若比邻·新华社区》
此外,9月26——27日也有戴陈连的城市剧场计划《天涯若比邻·新华社区》在新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演。戴陈连将城市剧场计划通过两个章节呈现,第一章节“共同的记忆”寻找关于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番禺路、安西路、法华路和新华路的共同记忆,尤其以番禺路为重点进行历史记忆挖掘,通过工作坊的方式制作纸影戏道具,编排训练,最后形成一个演出。
第二章节“居民”,通过工作坊、志愿者招募的方式,选定三个社区居民,艺术家和工作坊参与者一起去帮助这三个居民未实现的愿望,实施地点是根据申请人的具体设想最终决定。
更多“在地计划”将陆续更新......
上生·新所,“社区·元空间”之“共Communicate”空间
上生·新所,“社区·元空间”之“动Cycling”空间
此外,在“上生·新所”会看到几个建筑盒子,内部可以瑜伽、跑步等休闲活动。这也是邀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袁烽作为总建筑师打造的“社区·元空间”,短短20天周期内,共打造了“共Communicate”“融Connect”“动Cycling”“享Comfort”“艺Culture”“云Cloud”六种社区元空间,建构出多种可快速、灵活部署的城市公共活动载体范本。
总之,未来2个月在“上生•新所”,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人民城市”。而其他社区的更新内容,也将持续推出。
(部分图文资料,来自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