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一旅行日记·田子坊
2021-10-08 11:26:44 未知
田子坊
来到上海之前,总会听身边的人提起上海,印象中的上海,是一个科技创新和经济发达的城市。而当我真正地来到上海,走进上海的老弄,才发现这里才有着上海的原汁原味。它们仿若遗落在高楼大厦一隅的珍珠,凝聚一座城市人文历史吸引往来者的步伐。
一座城市总需要有一些历史沉淀,没有精神上的积累,物质上的富足就略显庸俗。所以京城有了四合院,成都有了宽窄巷子,武汉有了昙华林,而上海,则有了“田子坊”。它就像一支名为“海派”的狼毫,在近代上海百年扉页中挥下洒脱的一笔,在这里,没有急功近利,只有随风飘落的枫树叶,不期而遇的行人,历史的沉淀和海派独特的人文和风貌。
田子坊
田子坊本名不叫田子坊,而是画家黄永玉几年前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据史载,“田子方”是中国古代的画家,取其谐音,用意自不言而喻。使得曾经的街道小厂,巷子废弃的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苏荷”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
在一个秋日的午后,走进田子坊,趁着徐徐清风,淡然地漫步在阳光下,随着一首轻音乐,安静地泊在时光里。沿着青砖红瓦的弄堂前行,仿佛伸手就可触摸百年上海的光影,随着小路蜿蜒而去,不必刻意寻找前行的方向,只需随心,随性地走动。如同飘落的梧桐树叶,只需静待秋风,就可以找到心之所向。那远离红尘喧嚣的烟火气,在时光平仄的韵律中惬意地徜徉。
田子坊
中国历史悠久,但谈起上海,说来比较有名的也就近代百年。因此要去细品上海的文化,就需要用目光轻轻触摸,心中细细地品味。随着的脚步轻盈前行,感受着空气中拂面而来的微风,那琳琅满目的画作和形色不一的手工艺术品,在斑驳的树荫下沉淀出历史的韵味,在浩瀚的时光里闪烁出迷人的光芒。
让心沉醉其中,“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就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展现。
田子坊
上海历史虽然短暂,但却并非没有自己的韵味。散发着海派气息的田子坊,始终以安详宁静的姿态,默默注视来往的游客。斑驳的旧墙,印刷岁月的风尘;古朴的石库门,展现出海派文化的博采众长。驻足沉思,仿佛你能听见那古老的石库门后的风霜雨雪。
行走在弄堂里,寻一张桌椅小坐,再点一份小巧别致的糕点,就着扑面而来手工磨制咖啡的浓香,细细品味弄堂里的小资情调,仿佛身心已在穿越历史,走进上世纪的老上海。在这斑驳的树荫里,有些慵懒地向青砖红瓦看去,随着目光的探寻,是两道房子下夹出的一线蓝天,那里沉醉着遥远而深邃的时空。
海上客厅:守白艺术
“宽阔”、“狭隘”、“开放”、“怀旧”,这些冲突的名词随即在脑海里一一浮现,使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海派文化”的特点,仿佛忘却了时间,徒留灵魂的邂逅。
而老上海的人文历史,就像一杯蕴含中外精髓的咖啡,浓郁的香气,氤氲在田子坊的转角,一杯短暂的相逢,就可成为为之着迷的理由。在这里,无须刻意追求自我,任由内心迷失,当一个自由自在的艺术家,在这份迷失之中收获另一个自我--不为功名利禄,但求快乐洒脱。而浸透上海人文艺术的田子坊,就在这样的古朴宁静中,把无形的时光变得清新淡雅、文艺新潮。
田子坊·守白艺术
李守白 海派重彩《田子坊·灵感》2014
李守白 海派重彩《田子坊·趣味》2014
· 版权说明 ·
相关图片来自于李守白与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 END ·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