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观察|艺术节持续的内在驱动力在哪里
2021-10-13 08:43:32 裴刚 李伊荣
【编者按】盛产日本最好吃的“越光米”,“吟酿清酒”、荞麦面等特产的“雪国”越后妻有,在上世纪90年代却逐渐沉沦为人口严重老龄化的落后山区,与距离2个小时车程的东京产生巨大的时代差。1996年,新潟县政府筹措了一笔“十年地方振兴基金”,邀请当时在日本国内的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希望可以借助艺术文化的创意重新振兴衰败的乡村。北川富朗认为艺术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从古至今,艺术本身就是一个能够反映人和自然、文明或者自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良好方式。把整个越后妻有地区打造为一个“天然的美术馆”,四年做了2000多场艺术项目,反复而细致的与当地的政府和村民交流。六届艺术祭激活了乡村,获得全球的瞩目。
“大地艺术节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北川富朗定义的大地艺术节不是一场各方欢聚的娱乐活动。大地艺术节是诞生在面临问题的地方,参加艺术节的艺术家们也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就是将他人的困难视为自己的问题。
因此今天越来越娱乐化的艺术节是一场各方短暂的狂欢?还是持续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让我们通过眼下正在发生的案例来观察,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德国柏林艺术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中国乌镇戏剧节这些已经成功的艺术介入模式,在被模仿借鉴中与当地资源背景结合形成新的中国方式。
北川富朗在第七届“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开幕式,有20位多位中国艺术家和机构项目参与了此次大地艺术节
国庆假期其间,全国各地也出现了很多重体验感沉浸式的艺术项目参与到艺术节中。逐渐兴起的“艺术节热”,拉动当地旅游、餐饮、娱乐等等相关产业,以此吸引眼球,获得流量。
流量是驱动力吗
正如沉浸式体验往往更容易获得关注一样,沉浸式文旅也是网红打卡的热门话题。
在艺术节的品牌打造中,流量和关注度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不难看出,近些年的文旅项目宣传方式,除了传统的报刊、电视,公众号、小程序、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提供了更广泛的宣传。如果一个艺术节在短时间内成为网红打卡地,其获得的关注度将大大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网红打卡只是照片的传播和一时热度,当节庆的成分大于艺术之后,艺术节的内在意涵和情感动力似乎也被稀释了。
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的《连理相依》
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 《稻香入梦》
艺术节需要更持久的内在驱动力,正如“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活动总策展人唐尧、梁克刚所说:“我们希望艺术季可以连续5年、10年甚至20年的做下去,通过更多作品的不断落地、积累,形成一个更大片区的艺术乡村场景,生长出当代文化的广阔天地,成为根植于中国的公共艺术经典案例。从而振兴乡村,活化传统,以当代新农人的智慧解决农村的问题。”
10月1日,“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在浙江桐庐的梅蓉村举办。20件公共艺术作品分布在村子里,它们都源自中国十大美院雕塑系,并永久落地桐庐梅蓉村。梅蓉村是富春江北岸的一个小村庄。村庄以梅闻名,春有满田油菜,冬有梅花千亩。
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唐勇的《富春棹歌》
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谭勋的《天下桐庐》
桐庐县政府特邀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其他九大美院的雕塑与公共艺术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及艺术家团队共同参与到“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这一课题当中。
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晓春《林间屏画》
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晓春《水畔船影》
此外,艺术季还准备了“黄金左岸 扬帆梅蓉”沉浸式文艺演出,以及文旅推介和创意市集,并且专门制定了“数字化场景应用”—“桐你游”小程序,游客可一手掌握公共艺术展各版块活动介绍、旅行攻略,还能实现在线预约门票、地图导航、社交分享等功能。
可见,艺术节虽以艺术为出发点,但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其面对的受众不仅是单纯的艺术爱好者,而是更广泛的城市和乡村的大众群体。
在地性让艺术节焕发生命力
如何让艺术在地区文化中发挥活力?艺术节面临的问题不止是吸引流量,还有内在的驱动力。艺术与地区文化的对话,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区的传统,由当地居民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代代积淀、传承而流传下来的最终汇集在一起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文化。
文化小镇是艺术和文旅结合的典型例子,我们大致从城市和乡村两个维度来看,城市中的文化小镇依托城市中良好的基础设施、充足的人口基数、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旅产业提供了充沛的能量。而艺术节虽然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但是如果放到整个城市的发展来看,这种贡献可能所占比重较低。
在乡村,艺术节则更有存在感。艺术节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文化风貌,有些特色小镇因艺术节而得名,随着艺术节的声名远播,小镇也逐渐成为参观游览的旅游景区。同时小镇将艺术节作为一个文化 IP,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016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芬兰艺术家安迪·莱提宁的作品《铠甲》
乌镇是国内第一个将艺术节的概念引入古镇的。2015年的乌镇发生了一系列进入公共话题的热点事件,“乌镇戏剧节”将戏剧舞台搬到江南水乡,木心美术馆开幕为这里增添了文化底蕴,同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让这个江南小镇不仅有历史的文化积淀,也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这几年乌镇从观光小镇到度假小镇,转变为文化小镇,组织一场场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2015年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的主席陈向宏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旅游之外的文化活动更值得注重,我希望它从文化社区、产业区两个角度去发展形成乌镇的文化名片或品牌。”
2016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宋冬在《街广场》装置作品
在他看来,乌镇的活力在于“旧瓶”翻新与装“新酒”的混合。全国二三线城市的改造过程中,出现过很多旧城改造或老厂房改造的未能持续发展文化艺术产业,而变成地产项目的噱头。大多数的艺术活动是政府作为主体推动,二三线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中,针对艺术这一课怎么补上去?“似乎缺的是平台,更多的是缺内容。”
显然,对于地区的艺术节发展,从艺术与在地性对话入手是可取的方式。否则,也就不难理解经商业开发后形成的千篇一律的小镇场景了。归根结底,艺术节的文化传统来源于人们的内在需求,因此需要赋予艺术节丰富的内涵和文化情感。才能让艺术与文旅更好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为何都要“沉浸式”
“万物皆可沉浸式”曾是一句戏言,如今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在“沉浸式展览”还热度不减时,“沉浸式文旅综合体”成为新的热门话题。在体验为王的时代,“沉浸式体验”不断拓展边界,汹涌进入人们生活的各各方面,人们的角色也从被动参与向主动体验转变。
也许有的人对于这个概念比较陌生,但它早已不再新奇。早在 1955 年,迪士尼将童话照进现实,按照电影中的虚拟世界打造的主题乐园,便可称得上是最早的沉浸式体验。当代意义上的沉浸体验,则被广泛认为是发端于2011年3月在纽约公演的《不眠之夜》。国内的沉浸式体验从 2013 年的沉浸式演艺《又见平遥》开始。2015年9月,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呈现的大型互动装置艺术作品《雨屋》将沉浸式艺术带入公众视野,引起不小的热潮。
2015年余德耀美术馆的《雨屋》引起国内沉浸式艺术的流行
经过数年的发展,沉浸式体验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旅综合体从最早的满足购物+餐饮+娱乐的结合,升级为融入地方特色,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大综合体,甚至将场景艺术化,实现沉浸式体验。
国庆期间,山东日照的红窑里1977文旅综合体对外开放,项目以具有40多年历史的河山镇建材厂为载体,在对日照悠久的陶艺文化历史进行挖掘、升级和改造之后,赋予老建材厂新的内涵和生机。
移步换境·红窑里1977艺术季现场
同时,项目立足于当地“龙山文化”和“黑陶文化”传统,打造出一个集陶艺文化展示、陶艺制作体验、特色民宿、美术馆、窑味网红餐厅、精酿啤酒制作、咖啡烘焙工厂、等功能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项目。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文化生态,让游客既能体验烧窑和陶艺,也能在美术馆里欣赏艺术作品,晚上住在特色民宿,或看着星空在草地上玩耍,体验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生活。”窑里窑外美术馆首展“移步换境”策展人张峰说道。
艺术区内陶文化展示
在另一个商业空间里,打造吸引人的场景成为获得沉浸式体验的关键。南京的秦淮·戏院里为了让游客零距离穿越进《上元灯彩图》的世界,推出的国内首部大型原创沉浸式戏剧《上元灯彩图》,让游客参与其中,选择不同的角色,比如书生、侠客、锦衣卫等等,然后换上不同的服装,跟随演员在里面边走边看,游客的参与甚至会影响剧情的发生。
南京的秦淮·戏院里场景(图源网络)
【编后语】不难看出,沉浸式旅游所带有的个性化、差异化、参与度高等特点,让参与者不仅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而是代入感十足的深层次感受。相比于传统的观看方式,用沉浸式体验来吸引注意比传统上单纯的视觉吸引更为直接有效,这也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体验经济下的艺术节如何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平衡,或许应在已有的经验与未来的实践中找到答案。
(责任编辑:李伊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