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霞同名个展在国家重点美术馆湖北省美术馆开幕
2021-10-21 15:56:07 未知
海报
10月16日,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淑霞的个展,“@武汉2021 陈淑霞 ”在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开幕,并在1-3号展厅展出了超过30年的近百余件作品。由湖北省美术馆馆长冀少峰策展、傅中望担任艺术总监。@武汉从2016年以来,湖北美术馆推出的首个女性艺术家个展。从九十年代的“原色”出发,到“虚实两境”、再到“山水间”,及至近期的“此在”、“边际”几个重要的创作阶段,陈淑霞通过不断变换视觉表达方式,进而构建起独特的个体叙事,在审视社会的同时也在审视自我。
“众多批评家面对陈淑霞的作品,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每一个人都在解释,但每个解释都不是结论。陈淑霞的作品,给批评家们提供了无穷的灵感。她作品中的诗性和哲思,也激发了观者内心的诗性。”
陈淑霞是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并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艺术家。几十年来,她怀抱坚定的艺术理想,探索油画语言通往当代表达的路径,以巨大的心力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当代风格与个性风貌的作品,积累了丰厚的艺术成果。上世纪90年代,陈淑霞的创作正与时代艺术思潮新变相叠印,但是她始终在当代意识上追求东方美学精神,以虚实相合之笔,绘空灵充盈之境,在油画中国化课题上探索出一条从轻着力、任运自成的新路径,体现出感受时代、执守内心的精神追求。
陈淑霞始终对中国油画的发展拥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她一方面继承了中央美术学院几代油画家积累起来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以来的绘画观念,将油画本体研究与本土化实践有机结合,使得自己对油画的认知与理解得到了开阔,体现了可贵的学理追求与现实担当。
——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看似抵达此岸,实则又开始出发,看似接近时,实则又要远离。独立观看时有具象之意,并列观看时尽显无形之态。近看不以为意,远观又不知如何是好。
——湖北省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冀少峰
陈淑霞从形式创造起步,但她不拘泥于纯粹的形式,形式中注入了精神,即她的情感与思绪。当她真正在精神上记录生活的时候,形式的力量又显现出来,而且这个形式已不是自足的追求,而是与生命的张力融合在一起,形式本身成了内容,作为精神的内容。因此,不论她的形式最终是走向抽象、装置或综合材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无,而是思绪、情操和精神的充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易英
陈淑霞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重要的是要想办法保持与自身文化传统的血脉关系。否则,在一个全球化的艺术格局中,就难免会丧失自己的民族身份与文化身份,进而无法与西方当代艺术进行平等对话。从表面上看,她的相关作品是在以逸笔草草、平淡天真的方式借用传统水墨画的艺术图式,但重要的是,她其实在这样的过程中,已经成功地将长期积淀在传统水墨画之中的游观意识、澄怀观道的意识、画面留白的意识、重视时间表现的意识给予了很好的转换,以致有效表达了她的艺术意念与想法。而且,她也远非是在简单地借用油画媒材去简单的画水墨。恰恰相反,她是很好的发挥了油画媒材自身的特点,并使其具有了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中国的意味或不同于传统绘画的现代意味,这是非常不简单的!很明显,她的这些新型绘画肯定不是完全从所谓纯粹中华绘画的“自在传统”发展过来,而是对中西两种绘画系统深入研究学习,然后加以智慧整合的结果。其基本的创作方法论是:既从中国的立场去反思西方绘画,也从今天的立场去反思传统绘画。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批评家鲁虹
从一开始,陈淑霞就是典型的趣味主义者。综观她迄今为止几十年的艺术历程,不管其中有多少的变化,并以此为节点去区别她不同年代的不同状态,但是,某种趣味,或者说,某种恒久的体认,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她悠远而深邃的视野。
——批评家杨小彦
陈淑霞的艺术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关注存在,向往一种存在着的真正的生活。她是一个纯粹的并有着浪漫情怀的艺术家,她对语言的迷狂使她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精神和语言的创造者,它来自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批评家 刘淳
长达22米的《冽》贯穿了展厅的整个空间,是陈淑霞在游览东湖之后获得灵感、根据展览空间特别创作。“去东湖的时候阳光明媚,湖面特别好看,我就用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颜色来表现武汉东湖,《冽》亦有颜色强烈、透彻的意思。我当时站在东湖边,忍不住拍了好多照片,眼前所见全是湖,因此我画的“湖”也要很长。如观者所见,这个作品到最后还有一个卷起来的部分,我想说,我还没画完,你们也没看完,希望给观众的感觉是后面还有空间,还有余地,还有内容可以想象。”
长达11米的卷轴作品《揽胜》独占一面展墙,引人关注。“这幅作品是我以这个墙画的尺寸而创作的。我来看场地后受朋友邀请去东湖吃饭,东湖之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据介绍,不止东湖,武汉还有很多湖,于是我就画了它。可以看到,或是太阳笼罩或是阴天时分,湖和水蒸气都在这幅作品里呈现出来。”
在一号展厅中,四幅3.6米x2.1米的大幅作品在展厅鼎立,黄、白、蓝、绿依次排开,充满了视觉的冲击力。使观众感受到更加纯粹的心灵场域,一种更加放松、自然超越物像的心灵所在。白色的空和反复擦拭的痕迹,在大体量的沉浸中,逐渐让人找到与自我的妥协。
展览期间艺术家陈淑霞通过“听涛讲坛”走进高校系列学术讲座,在湖北美术学院进行讲座,为学生们解读她的创作与思考,了解她创作背后的艺术故事。“艺术家与您同行”和“@武汉·2021 面孔”等公共教育艺术项目,冀少峰馆长表示,武汉正在由一个英雄的城市向一个艺术的城市转变。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希望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致力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与建设,助推城市文化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带头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此次展览和相关活动为武汉打造国际艺术城市助力,将持续到10月31日。
陈淑霞,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要个展
“@武汉2021·陈淑霞”,策展人冀少峰(湖北美术馆,武汉,中国,2021)
“好牌—陈淑霞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0)
“边· 际—陈淑霞”个展,策展人冀少峰(美仑美术馆,长沙,中国,2019)
“忘形—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朱青生(大都美术馆,北京,中国,2015)
“此在—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赵力(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中国,2015)
“我行—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鲁虹(年代美术馆,温州,中国,2015)
“陈淑霞的心境与画境”,策展人廖雯(西门子艺术空间,北京,中国,2010)
“相隔有多远—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冯博一(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中国,2009)
“虚实两境—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殷双喜(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2006)
“虚实两境—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殷双喜(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2006)
“陈淑霞作品展”(表画廊,首尔,韩国,2004)
“陈淑霞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中国,2002)
“陈淑霞个展”,策展人鲁虹(深圳美术馆,中国,1995)
“陈淑霞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中国,1995)
重要群展
“水墨进行时:2000-2019”(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20)
“无问东西—第二届当代中国艺术展”(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美术馆,克利夫兰,美国,2019)
“库里蒂巴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库里蒂巴奥斯卡 ·尼迈耶博物馆,库里蒂巴,巴西,2019)
“新绘画—当代中国绘画展”(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美国,2018)
“寻脉造山—中国当代艺术大展”(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2017)
“造化—中国当代艺术展”(墨尔本 204 艺术空间,墨尔本,澳大利亚,2016)
“开放与共融—中国当代艺术展”(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布达佩斯,匈牙利,2012)
“韩国釜山国际双年展”(釜山,韩国,2010)
“丹山碧水—中德当代艺术家作品巡回展”(吕贝克美术馆,德国,2007)
“虚虚实实—亚洲当代艺术的再发现”(Heyri 艺术基金会文化空间,首尔,韩国,2006)
“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2005)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2000)
“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1999)
“新生代艺术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1991)
“’91 中国油画年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1991)
“第一届女画家的世界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1990)
“阿尔勒国际艺术节”(阿尔勒,法国,1988)
(责任编辑:张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