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问石杭州馆·展览开幕|月初升

2021-10-25 00:00:00 未知

nF5fZd2ChjBHWf9BIKeTeFKnSCptedlrdaeFykk9.png

  2021年10月22日上午,由国美雕公院东方性雕塑工作室、国美东方雕塑研究所主办的 “月初升” 书法线性临摹与转化课程展在问石艺廊杭州馆正式开幕。

TZncVc57btCkXU8AgskzaudAY9Bkgg7oUsFXyTd6.png

25W1pEYJ5cvx9XG7Azl1E1M1AHZ3eihckrLcaAqQ.png

PJ1i7TqbfUAdfUYBKP2Qrs9d7lZjCEN7DgXiDa36.png

  开幕式上,这次课程展的指导老师朱晨老师发言道,

  很高兴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这是我们东方性雕塑工作室新进四年级同学的一个课程展览。每年进到工作室的同学,我们都会上“东方雕塑的临摹与转化”这一课程。这个课程有几个板块,一是古代艺术考察,二是书法、线描与东方雕塑的临摹,最后是转化与创作。

  这次,在创作过程中,正值中秋佳节,所以创作的主题就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从自然来讲是阴晴圆缺,从人文来讲就是悲欢离合。我们想做的是一个全方位的思考,表现自然人文的方方面面。同学们从自然的形态、个人的经历、生活的感悟,学习的所得等多方面来加以表达,作品呈现的面貌、形式多样,内舍也较丰富。这也是我们这个课程第一次在校外做展览。今天请老师同学们来,想请大家给我们的课程及同学们作品多提一些建议和指导,在此真心希望这个展览能使同学的未来之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pFI91cI3jHMiELBycqu8vL3xWp0yL1stJzOQsj0R.png

  杨奇瑞老师发言道,

  今天这种展览形式我是第一次见到,过去东方性雕塑比较强调造型,从造型里生发转化出一些当代性的东西,包括线造型,立体造型,材料等等,在过去的几届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都看到了,今天出现了一些影像还有装置,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在这里我想讲的是:

  第一,技可入道,东方性雕塑工作室是建立在对东方,以中国为主的传统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器物基础上研究学习。第二,东方给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上的学习,一种进入社会后的艺术家生活手段,更重要是通往”道“,在转化和深化的过程当中,要注重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第三,东方的东西更多是感悟,感悟到一定时候就是通达我们的道,即我们要去往的方向,时代日新月异,对道的理解也在改变,结合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宇宙学的拓展,我们对道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更能增加我们现代角度上对生命的感悟,所以也有助于我们,要求我们打开视野,提高境界,拓展我们新的认识。我们也有工匠型的学习者,专注于传承,也是东方学培养的方向之一,预祝展览成功!感谢朱老师和陈老师还有其他几位老师日常艰辛的教学。

aMIrFXRHHkeJSQvpoYDjGa4KXlPok1RqaSjZcVot.png

  龙翔老师说,

  展览当中我们看到了咱们雕公院四工的全体师生的不断探索和进取,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强调线性。其实线性是一种时间概念,这个时间概念一直都在创造着我们来自于哪儿,我们将去何方,在这个事物的整个进程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什么东西,是视觉的,来把这种时间的一种线性的东西记、记载和定格下。这些所有的作品,我都看到有这样的意识,也有这样的一种追求。我相信这跟我们东方工作室的初创阶段理念是相吻合的,我们是在这个事物的本质当中去追求,这本身就是东方思想、东方程序很重要的地方。

etB0lJmB74NB3jsFowlMsC8YdadwxiKlHRsyiSGz.png

  翟小实老师说,

  我觉得这个课程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我们这个工作室叫东方雕塑工作室,从现在的这个状态来看,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推陈出新“。虽然我们是传统是东方的,但我们也是新的,是和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所以我觉得要推”陈“而出”新“。在这个展览在整个面貌下,我所提到的推陈出新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恭喜我们四年级的同学,也恭喜我们的朱老师。作为课程的完整性,最好的展示方法就是作品,作为一个艺术家,你所展现出来的面貌就是作品,所以也再次恭喜四年级的同学和朱老师,祝展览圆满成功。

UdzdF5Yx19BHITtoBS5x2xtkcewlHzLSWEklYalQ.png

  刘元捷老师说,我们四年级的同学刚进工作室在短短的5周内可以做出这样的展览,我非常的意外,也很高兴,我们雕塑系能有一股这样年轻的力量我感到很荣幸,预祝我们展览成功!

S2dWnZti74EVVK2WRZWqNZECEFve8THoHV5wqd7k.png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书记潘晓蕾感叹道,很高兴能够来参观学习这个展览,这届的同学我也比较熟悉,同学们我基本都认识,所以今天我看到她们工作室第一次的课程就有这样一个作品的完整的一个展览的展现,我也觉得特别的高兴,祝贺大家。

u9fHlj0CLnxtbVraegnJSQBtBkV14xiXu9R51yYb.png

  接着这次的参展艺术家们也一齐上台,班长汪凌、方溢炀发表了自己对于这次参展的感想,接着各个同学们分别介绍了自己和自己的作品。

slDlzQRvnagBORIpJy02o4cawQZE0ICGyJ5naSjy.png

  接着陈汉老师有感而发到,

  我陪朱老师来了两次展厅,我第一次来这里之前,朱老师跟我说这是关于书法与线性展览,我头脑里想的是书法。到了现场我一看,不是书法。过了两天我第二次来的时候,我看了还是书法。我突然想起一句话:“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中国人把非常深奥高深的哲学隐藏在浅显的语言里面,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哲学朗朗上口,小时候你就记住它,用一生的时间来参悟它。这就是中国哲学的高深之处。西方哲学非常晦涩难懂,所以说这里面有大不同。我现在到了五十岁理解了这个。这三句话十四个字包括了我们三个阶段的创作过程,我们观看世界的方法。看山是山,我们用客观的眼光去看世界,像我们的照相机一样,是片段。看山不是山,我们用成长,用精力和知识,不是用眼睛来看,这时候我们用头脑来看,用经验来看问题。所以我们把山解剖了,我从我们教室外看出去我们象山,我经常看它不是山。我看那里面有哪几棵树,有没有人走,有没有路。看山不是山。山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这个很多科学家都能做到。最后,看山还是山,这只有艺术家能做到。我们不是用头脑来看山,而是用心来看山。心是什么呢?不是心脏的心,是我们的生命情感,用我们的生命情感来看山。所以我觉得看山的三个层面告诉我们创作的三个层面。

  今天到来的大部分是东方雕塑工作室的同学,朱老师在这个展览之前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命题:“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我很庆幸我们两千年前的哲学家老庄就给我们提供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一般人达不到这个境界。我们从事艺术才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艺术的工作,艺术的事业,它不是功利的事业,而是生命的事业。所以你们要觉得从事艺术是一个非常庆幸的事情。很多同学一直问我什么叫天人合一,我一直解释不出来。朱老师的这个命题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考,因为有悲欢离合才能看到阴晴圆缺,不是因为有阴晴圆缺才有悲欢离合所以生命情感在这之间产生作用。所以我们从事艺术是生命的事业,精神的事业。

  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首先要祝贺大家,很幸运能走这一条从事生命的事业。

48SY98d8CFBzHylLyG8n7OBXZyMJCgiNK4OqrNQs.png

  最后,在学长赵文超的主持下,开幕式圆满落幕。

btFLgIoqZLI5WvMIQhPUhwE6BpX0Sf1lGcDeu1PG.png

dVO502LOXThqmA1IdBFkwyNrft6nVmOiFNrY3Hzy.png

hWwLcigOUM9xiXMRUJ1dwrQDsiYCSVfAoU11MvwS.png

m0D7pEyPxDgr11b20G6IjmRb53QkvQG1rOxYhdVh.png

rAGRhzC7t4bD5PDe8TMon5bbU1eXuEsodmk0YvdD.png

《空中花园》

  方溢炀采用了钢铁、鲜花与泥土,做成了类似于脚手架般搭建起的一个空中花园。灵感来源于有一次睡不着,在凌晨4点钟坐起,天还是深灰色。星星送来凉风。出门四处乱走,夜班的工人们陆续下班。卡车与工人出入工地。狐狸在紫葡萄树下前行,错开的生活被习惯性忽视。身边汹涌而过的人群,由蝉与白蚁构筑的夏日,数以万计灿烂的花朵遮盖住脚下的尘土。但是,夏天过去,那些蝉和白蚁都会去哪里?

XFA0eXPjFYN4qaQ6GOWlzqGGJKOWDVMhQhqnnouB.gif

《龙虾》

  方溢炀这个动画《龙虾》是根据《恋爱的犀牛》有的灵感。当一念到“也有很多次我都想放弃了,但是它在我身体的某个地方留下了疼痛的感觉,一想到它会永远在那儿隐隐作痛,一想到以后我看待一切的目光都会因为那一点疼痛而变得了无生气,我就怕了。”

  当节肢动物的手臂被人拔去,虽然手臂会重生,但是痛苦我们会选择遗忘吗?作者想表达在痛苦之下我们的表现.当然也会和恋爱的犀牛里面的马路一样,他的偏执也是一种面对痛苦的选择。像作者在这里的《龙虾》一样,它的手臂被人拔去,它夜夜思念.

pC43uD983MEYiSYwLJ2lkYPq3YMORWSP6MX0m0wg.png

FJtAMIZR7D5zID0yWye1uBtus6B4gUDXBgJkEA42.png

szpD1DspLVUIRg9mIDa30Hes2tzdBANPyRVIvJJl.png

cvyxTD2o0N43hIwSx7V50ePLdo17v0GB9TjHodsT.png

《谜》

  徐可这个作品在翻相册时发现人脸部的纹理和自然风光地貌的沟壑纵横有微妙的对应性。时间给外貌留下的痕迹如同自然地貌的鬼斧神工。

  作者以木、石、沙等取材自然的物件制作了一个低矮的迷宫。迷宫的曲折形似山川地貌的曲折,同时象征着人们对于外貌不完美的迷思;而走迷宫象征着走出这种困惑。观者走迷宫的方式,可以是找寻其路线,也可以是跳脱框架直接跨过去。

  岁月留下的痕迹常常被看作是一种残缺、不美好。但是豁达地走出去、跨过去,看到壮阔与美好,或许能达到一种自我的和解。

geeNOdakAeMzbK3KyiLpRB7vVGINpiHgWH57R6nw.gif

ev6zCYx6QJkolgrZ4TU1QlDqGbuAIL3wR2LN0lDp.gif

《碎片》

  一个理论认为,时间是不存在的。张乐所要表达的是时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工具,是物质不断变化的表达面。也就是说,不存在永恒的时间,只有不断变化的物质体。每一个物质有着自己的变化节奏。用时间概念来说,每个物质都有着自己的时间线。不同的时间线相聚,交汇,又分离,又相遇,组成了这尘世中世间百态。

  “我们对时空的理解来自于爱因斯坦的理论,但那不是最终的答案,不是故事的结尾。时空实际上是零零碎碎的,颗粒状的。如果事实如此,那么我们所感受到的一秒钟的时段事实上并不是连续的,而是由单独的事件,时间颗粒组成的。换句话说,就像沙堆一样一个又一个地堆聚起来。它会一粒又一粒的生长,这种生长本身,就是不可逆的去往未来的过程,就是所谓时间的流逝。”

--理论物理学家费·道克

yNsDq0KoJamh5SxCtRJgAn8oZ7MAvE4KfTH7nvy8.png

BPk74yRqiYUI8HvbY9hhIrSNdSVPSGRKdVYrYNzD.png

M1hOSA8Xa35nuBLcWzCau1j761SyMROgEhTyYGwH.png

《影》

  作者林婕通过影像模拟了万物在一天中太阳运动下的光影变化,将二十四小时的光影变化浓缩到短短几秒,物体的影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无到有,逐增逐减,再从有到无,就好比世间万物的生命,从零开始,慢慢升高,到了最高点,再慢慢的下降,直至回归零点,整个过程就像一个抛物线。时间变迁,生命轮回,生生不息。自然就是在用自己恒定规律的运动,向人们展示一种流淌中的生命哲学,它既应和着的生命共感,又象征着生住异灭的时空幻化。而这就体现出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道”。对薄纱进行剪裁与拼贴再现影子投射在窗纱上斑驳的感觉,交错重叠放置使影像难辨清晰的内容,并借助纱布的褶皱与遮挡,重复叠映了块与线,虚虚实实,不易一目了然,使影在不同层次上有了虚实相交的朦胧感。

M0xQZ6dTOJlTODRi57QRifSQ3echcEvPamZ55oIP.gif

《消逝了的水波》

  方溢炀采用了粉彩水墨的手法去绘制动画。

  这是一个关于感叹,梦与自我期许慢慢落空的故事。当春夜的海洋,漫过黑色的田野与天空,少年失落,怀着空有的期待,去关心白日的幻想和蜡做的翅膀。当我们默认了这一切,不再去寻找消逝了的水波。

  “人们啊  请为少年,为少年的歌鼓掌”。

68ePhoU5QSnuGvot4hpBJS5WvAUDosNyRiDOWm7F.png

《孩儿枕》

  作者方溢炀想到古人可以入眠的孩儿枕。现在我们技术资金提高,“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使之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孩儿枕远销海外,但是在繁华之下好像很多人困顿于难眠的夜晚,疲惫的大众何处安眠。

vyWwGvhHstyHNmTE5WTRfKzacQAvvGFWT86RedAg.png

guaZ3MYruowgm91q0lrGLGsVB6GmTkXdwaJDCDOu.png

《搜山图的记忆》

  方溢炀将搜山图的粉本重新打散成为一个个元素,形成一种明清图谱的感觉.通过瓷板剔花的技法模仿出版画的效果.将其粉本的图式分解变成一种可供印刷传播的教材图谱,将一个母题拆分成一种程式,并非一种简单的概念转换。这种类似于整理、归纳性的再创作,出于对历代作品的喜爱和一种复兴思想。如同艺术作品中的一种编程工具,具有良好的反时效性、受体广泛性和嵌入作用。同时它并不像公式那样固化,由于作品诞生之后作者退而隐之,其真实内涵和意义将变得扑朔迷离,此后的创作者可以巧妙运用这点生发出跨过二重时间限制的对话。

  而作者这次也尝试将二维平面图形转换成3d作品,同样也构建形成了一种新的“预成图式”。

ZCBL9gAvU91RAQBVRzc6lIME479SLYbSLB88S7qv.png

8U7cOJISFwnocBv8acT9KhR3Vtu0Ol018CME3UEM.png

XVrulAdUHLVifazUNX9eRl0nl4PWOb5hz0NFzMRz.png

0Qjkdl9aoiwDLRkRJZUKN0ClsVD6epCzH4f5E2r7.png

QNExBQwhFQQivBcsfZpk44FXi7RySkYiitqbcqQw.png

《间》

  “间”是什么?可以理解为间隙,间隔。很多人追求的是高尚的无“间”,就是任何事物之间,没有隔阂,没有间隙,没有你我他之分,大家都是一个整体。但仔细想想,无“间”,真的是一个完美的现象吗?

  在孙滢婷看来,地球上有意思的现象数不胜数,但最常让她着迷的莫过于自然中的现象。自然中有一种现象,名为“树冠羞避”,指的是一些特定树种会有的自然现象。即使空间很拥挤,相邻的树木的树冠也互不遮挡,形成一个沟状的开口。感觉像是树木在互相“礼让”,各自有各自的一块空间,像拼图一样。

  这种现象,使作者深受启发,于是把这种现象拿进了作品当中。当然,世间万物,有“间”的事物也有太多,但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斗鱼?斗鱼天性好斗,若数只斗鱼,同时养在一个水缸里,它们一定会互相争斗,直到死去,但将它们分开装入袋子中,它们便有了“间”,有了更利于生存的环境,只有如此,斗鱼才能活下去。“树冠羞避”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若树冠之间没有间隙,树叶就会重叠,树就会因为汲取不到足够的阳光而死去。所以作者将两个现象相结合,表达任何事物有一定的“间”,才能更好地生存,就像人与人之间,若过于窥探另一人的生活,两人便会不欢而散。所以作者取名为《间》。

  世界上并非所有事物都该耳鬓厮磨,事物需要留存一定的空间,恰如其分的缓冲是给予彼此的喘息,一味缩短的距离换来的可能是适得其反。

Fr8ffu0M2RtcXIgba3k4HcQovCnmCcRkwFEvXbY5.png

9bbQc30w9A9N07qbfPn2npLFZpAuI8lrt4ZdlyhX.png

gZkBgw4Sr1Xm5RfNqwsPJTQiHUDFs1nw5pH0ab7G.png

《再见》

  曹心怡将小时候和奶奶一起生活,住在建于六十年代的筒子楼里的记忆结合创作。作者说,记得奶奶房间里的电视,总要给他一顿教训才好使,那段记忆里萦绕着她的还有偶尔响起的叮铃叮铃的座机铃声和带镜子的衣柜里樟脑丸的气息。但是在2012年奶奶过世后作者搬了家,那些旧家具、电器就再也没见过了。

  这几年越来越多体现上个世纪末的电影和纪录片出世,种种因素下这些属于“过时”的老物件再次回到大众的视野。(胶片相机,藤椅,唱片机,箱子式的电视)

  其实与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些修补过的陶盆有相似之处,最开始这些器皿许多只是普通的日常用具,但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在历经更多岁月后裹上石膏 却成为了展示品。

  假如他们有意识的话,在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天应该也没想过会有被淡忘的一天,而在经历损坏后应该也难以预料有一天会受到众

i0sMHgDZakXRHVWyADNx05IYN04zogcG5KpCthUQ.png

TdyVGX8ym2LfPegYLqzZ1q5E5wrkg3G3kxv2DOqZ.png

dn9iFrJ6iAiroCh3ED5wHPF3leR3dmgyuMl9T4Ls.png

L6yaucEpFqGuAditKfRB475MooXT7Uas5NqLQq4C.png

zPGZgfAUVBmTOLFPYftyre1BU807EzI3Dvokt6Lb.png

《缺》

  汪凌试图通过在物品表面缠绕纱布绷带并涂上石膏,使其在短时间内凝固,复制下一个外轮廓的空壳,象征着事物曾经存在过的时空记忆。我们或许会遗忘一个物体的存在与消失,但曾经紧紧相拥的空间会记得它的残缺的样貌,并试图想唤起我们的记忆,仿佛在质问观者--当一件事物消逝,到底为我们留下了什么,那缺失的部分,无法避免的遗憾,或许正是生命获得完整的地方。

gFnKE0LVuezKHas4pCNf2kQ1Vup3fwPf3HJo2AOk.png

o5LcVeeh1Q0QapNPqA7lfEsOpTeRVNzH6oxXo9h0.png

5yr2iZZDZXWYOv4R7TLuoARHLXIvneYAnYIGAUJN.png

72Lqv3DE0SwGOnetpc8JjukzvTsUGnamSgv9p7vP.png

BlGVPgwru4kW74e2GNdkfprMFQMJ06QoJBFk6pCv.png

cgMDgjFHIciJt6C4NV6nKK0GiJQr2Cut51fjbUMn.png

pJQzfQbf8Bd5jeNaFvBEq0fk8nRXroU6K9m3vbQ7.png

LJTOMyHVC1BI6zzKRUL07euPM5HPsasThHeGd6Px.png

《一道水波》

  我是一道水波,用涟漪诉说着我内心的波澜壮阔

  作者汪凌通过对一道水波的写意性再现,呈现的是一种东方性自我身份的追溯和思考,对于我们生长的混杂的文化环境,该如何打开自己,要走向何处,如何面对传统与当下,是作者所执着问题。这件作品也表现出作者自身的思想状---被潮水般意识流所淹没,每天接收着大量混杂而琐碎的信息,脑海中源源不断冒出无数纷乱矛盾又纠缠的想法,在传统与现代中徘徊。

  作品《一道水波》中太多细节和琐碎的信息--通过错落着运动的玻璃清色亚克力条交织出的水面,上面若隐若现的用书法飞快书写的随想,墙上跳动的光影,老家木门开合般的声音,密密麻麻捆绑在一起的鱼线,山一般的形制错落的线头,象征着我父亲书画裱画师职业的画框,两根仿佛随时要崩裂的永动的地杆........有年轻而叛逆的欲望,对传统文人山水的情怀,对当代性的渴望......

  最后,波澜壮阔化作一道水波,泛着阵阵涟漪,宣誓着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第一声振响。

W2kRzRmmQwtNpm6t9DujwiInQZbyo20Ux1pUmoh7.png

OfZI1QybPEdgixdX8sI6sUu9Rfzh6mRdaFOxGO1S.png

5etvSVgWPOteAYYJk9OkNPB7yQ1O8xBupKCwJIj6.png

x0iwmxxwwJx90q93Dgc70hK9IGCgAo8GX3AADaoz.png

TbPKQVEuVM1IFfu4QBb9AFSM1lyqs96Klyp1RJKb.png

《井》

  张雅丽采用的概念是“时间”和“记忆”。因为作者觉得人们生活的任何状态都是发生在时间的流逝当中的,然后这些流逝的、成为了“过去”了的时间,就构成了我们的记忆。

  当作者看到这个场地的时候,就觉得这种一二层连通的感觉很像是一口井。以前作者老家那边村里是有井的,虽然自记事的时候已经不打水用了,但是还是会有很多老一辈的人在井边聊些家长里短的事。这口井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其实已经倾听了好多人的悲欢离合。所以作者就觉得井是一个很好的能够表达“时间”和“记忆”的这两个概念的载体。

  作者将井和月亮这两个意象结合在一起,因为想到井,就想到水,想到水,就能联想到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从古至今,月亮总是承担着人们寄托思绪的作用。用树枝扎了一个桶,兜住这个月亮。但是其实这个桶是漏的,是兜不住月亮的,就像是人们抓不住逝去的时间和记忆一样。主要想表达一种“抓不住”的遗憾。运用纸船这个意象,是想表达一种缥缈的,有起伏的感觉。一只只纸船就像是一个一个的记忆碎片,其中几个有墨点,有颜色的纸船,可能就是记忆中比较浓墨重彩的时刻。而这个梯子是为了方便悬挂而选择的工具,同时梯子会有一种“向高处爬”的感觉,产生在接近月亮的错觉。

  然后梯子上缠绕的麻绳和悬挂纸船的麻绳用的同一种材质,有粗细对比的感觉,也有一种相互的联系。

8BnLY9TtCzIxEfKbeSSGd8OO5k5sn74EnImuQ1be.png

JyeXqOXNR672WIRxsBIQqsBeyXj5Op0r7pKCbO4d.png

ANkE9DGCGU8BFMCNFot8imivVoRlznCKPsMGkRZ2.png

ryfJljmP57vikwem8W5HVwwEGa9MrrVij8DDh0uD.png

TClDDptGUTJxSYBVRo2m8tU4VVsYxSUFVk8MozTa.png

u70qPpoag0n4B9sTjGAppzBXXw0NQlerxn7bq317.png

SskKMe0Fw2RfmrYKOJUeQ9VOBIvP28J5iPxyAvYY.png

DZUqEKY5l9rUVmT4Shnnc7ocee9Gkm1QoT4UV4ig.png

O8IU9NhgPFa3b8hg8fzOQSdqcbwAiH7zRcUleY5q.png

LcV2s5SpAtWdr4HYCxJl2jRvxZ9OYfzHnBWaVVnM.png

OqnMS6ZxmlszEBiYZDN6tK6vs9gxd0vxG7PAZvI9.png

jamUEpYt9EBLdHMdVlX7Pcs6YP2GCwDSr9KnHpEq.png

gybGdWz5vY6ou9VJarELW4Y2ag5I1DGcD2AYGVqn.png

aQzPzkrk7AvPkvRsBc3m3Dyuj3hJQBJ6tdoMETZG.png

Q9OvWzH58ZQlJm55tWmvWgPlA13AP24K6CkAZeIN.png

/ 月初升 /

指导老师:朱晨

参展艺术家:曹心怡、方溢炀、林婕、

孙滢婷、汪凌、徐可、张乐、张雅丽

(按照拼音顺序排列)

开幕:2021年10月22日  上午10:00

展期:2021年10月22日 - 2021年11月22日

展览地点:象山艺术公社78幢龙翔工作室

主办单位:国美雕公院东方性雕塑工作室

国美东方雕塑研究所

承办单位:鼎立艺术馆、问石艺廊杭州馆

期盼大家莅临

  海报:徐可

  摄影:徐可、沈艺、曹心怡

  排版:方溢炀

  校对:朱晨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冯如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