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国宝级珍品碑帖汇聚!上图镇馆之宝亮相!60余种唐碑善本演绎“大唐气象”
2021-11-01 12:07:52 李家丽
文图 | 李家丽
在地球上,长久地留下痕迹远比创造要难得多。纸本易碎,绢本易染,硬盘易沾染病毒,连土地在漫长的变迁中沧海都会变成桑田。
如何使文字传承千年?唐人靠的是碑帖。
碑帖有个非常诙谐的别名“黑老虎”,是古人为了记述前朝重要史事和隆重庆典,借名匠刻手,将书法墨迹凿刻在悬崖或石碑之上,以留存千古。后世因瞻仰前辈遗迹,又多爱以绢/纸本将碑刻拓印下来,称作碑帖。也正因如此,碑帖具有书法、文学、雕刻、历史等多重价值。
由于碑帖的脆弱性,在今天,要欣赏到一件唐宋碑帖并非一件易事。这场展览的难得之处,便在于此——它不仅荟萃了60余种唐碑善本(单是碑帖中的极品“唐碑宋拓”便有20种之多),更向世人展现唐碑书法风尚的转变和发展,全方位的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碑帖收藏文化。
多种国宝珍品碑帖展出 近半数为国家一二级文物
11月1日至14日,60余种唐碑善本齐聚上海图书馆,顶级唐碑善本荟萃,接近一半展品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更将珍稀罕见的拓本【如宋拓孤本《岑植德政碑》(项元汴藏本)、明拓孤本《马怀素墓志铭》(顾苓藏本)】一同展出,使观众一赏珍稀拓本背后的大唐气象。除了堪称镇馆之宝的“四欧宝笈”外,还有多种宋拓本、孤本、初拓稀见本等“国宝”级珍品碑帖展出。
这是自2005年的“翰墨珍拓——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展”,2019年“墨彩斑斓 石鼓齐鸣——石鼓文善本新春大展”之后,上海图书馆再次将馆藏唐碑《四欧宝笈》、《宋拓九成宫醴泉铭》、《宋拓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宋拓麓山寺碑》、《宋拓多宝塔感应碑》、《宋拓玄秘塔碑》等一大批国宝级碑帖善本同时展出。
此次展览最大的特色和看点在于,其展品不是宋拓就是明拓,即便是清初拓,也是这一唐碑品种的最早或较早的传本,全方位高规格地展示上海图书馆馆藏唐碑善本。而且,上海图书馆尽可能提供同一种碑刻不同时期的精拓善本,为学术研究提供对照材料。展览由上海图书馆、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
上图镇馆之宝:唐碑《四欧宝笈》
“四欧宝笈”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书传世碑拓,国家一级文物,经吴湖帆先后收齐,并题“四欧宝笈”,书斋命为“四欧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吴湖帆造就了“四欧宝笈”,并缔造了其书斋“四欧堂”的碑帖收藏神话。
“四欧宝笈”特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四件著名碑帖,即:《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皆为欧体楷书的代表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又因四件拓本均为宋代拓本,实属珍稀,故称“宝笈”。
《虞恭公温彦博碑》(吴湖帆藏本)
“四欧”中《化度寺》、《虞恭公》、《皇甫诞》原为清代潘祖荫旧藏,1915年潘祖荫的侄女潘静淑嫁吴湖帆时,此三册曾是陪嫁物之一。1924年吴湖帆另觅得宋拓《九成宫》,1926年遂将四册合装同贮一匣,始名曰“四欧宝笈”。上世纪50年代后期,《四欧宝笈》以两万元的价格转售给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入藏上海图书馆,成为“镇馆之宝”。
《虞恭公温彦博碑》(吴湖帆藏本)
那么,为什么说是吴湖帆造就了《四欧宝笈》呢?
这还要从一场鉴定说起。一百多年前,清代碑帖界权威翁方纲判定《四欧宝笈》中《化度寺碑》“不真”,是吴湖帆为其平反昭雪。不仅如此,吴湖帆分别为《化度寺》、《九成宫》、《虞恭公》、《皇甫诞》卷端手绘《四欧堂勘碑图》、《九成宫图》、《四欧堂读碑图》、《四欧堂校碑图》,四图尺幅虽小,然气势恢宏,是吴湖帆早年绘画精品。
《虞恭公温彦博碑》(吴湖帆藏本)
此外,因为《化度寺碑》宋代既已毁佚,世人皆未见原碑行款样式,吴湖帆只能依据自藏本呈现的碑文断裂痕,细心推演得出原碑面貌,还特意用蝇头小楷书录《化度寺碑式图》。
如此才汇成今日《四欧宝笈》全貌。
国家一级文物:北宋拓《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
《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是上海图书馆“看家”的藏本——张应召第二本,为瘦劲风格的北宋拓本,经多次题跋,极少披露。此本经张应召、李守、史贻直、汪喜孙、蒋镜秋等收藏。首页有伊秉绶为汪喜孙题跋,册尾有崇祯十一年李守、翁方纲、郭尚先题跋,叶志铣题记。伊秉绶、郭尚先均评定此册为“北宋精本”,是上图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局部(张应召藏本)
此册共二十一开,从张应召题跋可以看出,张氏所藏不止一册,至少是“一装册,一尚全碑”。张氏最初“愿割其一”与李氏,自称见程度着眼,“割”者恐为装册者,张氏之所以留存“全碑”,根据此题跋是“字画细润,寔前拓数十年”,也就是说,“全碑”本比装裱本在拓制年代上要早数十年,自然更加珍视。“世少全碑”,“以存古迹”,可见至明代后期全碑者已稀见。而李氏不惜以百石米强逼张氏售之,盖因张氏所藏二册“精神纸墨,微独旧蓄,凡目所睹悉无其敌”。
《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局部(张应召藏本)
就这样,李氏以近乎强取豪夺的手法,将张氏所藏一并“占为己有”。鉴于“搨处久当损字”之虞,李氏亦将“全碑”者装裱,自此二册均化身为裱本形式矣。
此本入藏汪喜孙之手后,曾请翁方纲题字。对于嗜古成性的翁氏来说,对此宝物,情不自禁目光髯动,不顾年老体衰,走笔如龙,一口气写下了三则跋语。
《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局部(张应召藏本)
六年后,郭尚先又为此册题跋,称“观此拓如泛舟大瀛海中,望见三神山金碧楼台,云霞缅貌,令人色动神耸”。足见其美学价值。
全世界仅存五本:宋拓《李玄靖碑》
张从申《李玄靖碑》又称为《玄靖先生李含光碑》,记载了唐朝茅山紫阳观道士李含光一生行实。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八月十四日刻,由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碑石原在江苏句容玉晨观,明世宗明嘉靖三年(1529年)毁于火,未见整纸本,字共八百三十五,原碑行数已不可知。
《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局部
该碑传世拓本甚稀,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五本,上图展出的这一本是宋拓,字无损泐,还是龚自珍旧藏,为馆藏一级文物。
《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局部
此碑笔意虽出自《圣教序》,然云其柔美三分,增其简劲三分。前半段写得拘谨而后半段则已放开,更有开合变化之妙。 唐代书法无论在笔意、笔法以及形体结构上都是一个大整理的时期,是对前朝繁冗芜杂的书法内在因素的再厘定,从楷法上说,欧阳询无论在字体、笔法、结构上都是对北碑正书的雅化和整饬化。
《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局部
60余种唐碑善本荟萃 呈现碑帖收藏文化
清中后期文人逐渐转向金石考据和碑学研究,追求“金石气”成为书坛潮流。“既美且精”的碑帖拓片,成为文人们争相收藏的对象。
《宋拓九成宫》
金石学家们热衷于碑帖拓片的收藏鉴赏,一方面为了考订经史,另一方面也为了满足古物鉴定和编纂谱录之需,同时也形成了以阮元、张廷济、吴云、陈介祺、潘祖荫、吴大澂、龚心钊、吴湖帆等为代表的私人藏家为主的碑帖鉴藏圈。凡唐碑善拓者,多经历代名家递藏、名工装裱、名家题跋,留存于拓本纸墨间金石家、收藏家的题签、题跋及各式印章,在丰富多样的碑帖装帧中更具研究价值和鉴赏价值。
《宋拓九成宫》
此次唐碑善本展事,可谓是一次历代碑帖题跋的展示、碑帖收藏家鉴藏钤印的展示和碑帖装帧艺术的展示,如此全方位的复合展示,最终传承出博大精深的碑帖收藏文化。
其他展品:
《玄秘塔碑》(龚心钊藏本)
《王居士砖塔铭》(缪曰芑藏本)
《晋祠铭残本》(张丙震藏本)
《雁塔三藏圣教序》(张燮藏本)
《虞恭公温彦博碑》(清内府本)
《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吴湖帆藏本)
《孔子庙堂碑》(庞泽銮藏本)
《圭峰定慧禅师碑》(庞泽銮藏本)
(责任编辑:李家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