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向万物致以深情的爱和问候——读齐辛民先生的花鸟画

2021-11-05 15:25:55 未知


齐辛民,原名齐新民,1935年生于山东淄博。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专(今山东艺术学院),现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导师,淄博画院名誉院长、市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家、教育家。

艺术创作从人物、年画、剪纸入手,以写意花鸟画名世,构思巧妙,文人情怀,胆大创新,中西结合,墨色浓重,热烈而奔放,雅致具哲思,多富乡间情趣,并具现代意识。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朝晖》获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花鸟画展最高奖,《醉秋图》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并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出版发行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齐辛民》、《中国美术家大系·齐辛民》、中国当代美术家系列研究《艺道天成》、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画中的三笔》、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荣宝斋画谱.动物.花鸟》两卷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研究出版和教学教材书三十余本。其艺术成就在央视"收藏天下"栏目、老故事频道“传承与开拓”栏目、书画频道、歌华有线电视“拾箴美术馆”栏目等全国电视台、和重点学术权威报刊做专题专访介绍;教学从2014年清华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成立齐辛民工作室主讲导师五年、至今齐辛民艺中心教学培养中国画大写意花鸟画创作人才,2017年书画频道《一日一画》大型十五集教学片录制播出;2020年歌华有线电视美育课堂线上教学二十课大写意花鸟画,同时录制十集艺术人生专题片滚动播出,近年,在京、广、深、浙江、山东等各地举办全国巡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天津博物馆等收藏。

向万物致以深情的爱和问候

——读齐辛民先生的花鸟画

刘剑桦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如果不能有新的足堪与世界绘画相抗衡、相媲美的审美建设,那是悲哀的。旧的风致已经过去了,无论有多么好的笔墨展现,都已经是过去了的。新的笔墨,若不能建设新的绘画精神风骨,亦毫无意义。作为一个中国画画家,简单一些说,要做的就是在当下最大可能地发挥画家的心性感悟,发挥中国画材料的特性,展现自然,展示生存于其间的万物奥妙,这才是绘画的命脉所在。

    这是我近日在齐白石纪念馆举办的“梦想芙蓉·齐辛民艺术邀请展”,欣赏齐先生作品时的深切感受。



作为一个在中国画中浸淫甚深且深得其中机杼的艺术家,齐辛民先生的绘画脉络是扎扎实实从传统里辨识了,吸收了,同时又具有勃然鲜活的时代气息。他的绘画,没有丝毫机巧,全然是心灵质朴的感受和领悟。他的绘画之新,是在汲取传统之后的新,来自于生活的新。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齐辛民先生即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他的画里,是自然万物的生活状态,是它们的生命寻常,或者是我们永远不能接近只能仰望或暗想的生命情境,是人类之外周而复始的神秘力量,是更深的人性。可以感受到,他把对生命的情感与敬畏全然投入了进去,那些画面上的生灵才有了扑扑心跳和呼吸。“天不变,道亦不变”。齐辛民先生深知这一点,他摸到了这样的自然的命脉,也就摸到了画之“大道”。



于是,齐辛民先生笔下的花木鸟禽,是身边所生,气息所感,将心比心,人与花木语,花木亦是人生写照。他画一朵花,一小虫,都有天真抚触生命的怜惜心在;画猫,画鸭,画羊,有猫、鸭、羊的自己意思,亦可以是人的意思,与人一起在尘世悲欢生息的意思;画蔬果,有其雅意,但更多的是再现了人生的朴素亲和。由于先生质朴如老农,笔下的花木鸟禽,便不是生冷之物,而是蕴含了人间的甘甜温暖。古代画家亦多有画花木鸟禽的,石涛画,八大画,金农也画,但多是夫子自道其高士情怀,而先生更多的却是在花木鸟禽里浸透了人生况味和尘世羁旅的浮沉甘苦。正是这样,先生笔下的花木鸟禽也便生动传神,不惟技巧,更得其生命气息,更透见画家的妖娆心意,视花木鸟禽之为人,为睦邻,为老友,为妙龄女子,为娇憨孩童,为偶然行经的善意的旅人,满是人间的喜郁欢戚。如此,先生笔下的花木鸟禽活焉,也因此才让人读之再三,恋恋不舍。



齐辛民先生的作品,以中国绘画精神为本,然后以各自不同的笔触、图式和颜彩展现不同的物象,或拙重浑厚,或轻灵简约。他的画,完全可以说是面对自然万物之后的心灵内化,是内化之后的心象呈现,是向万物致以深情的爱和问候。这些画,有的轻盈迅疾,笔势看似凌乱,却丝丝入扣,劲健而宏阔;有的水墨沉实,色墨氤氲,浑然大象;有的色墨夹缠,劲力十足,而又能含筋骨于蕴藉,不失中正;有的用色大胆,色相饱满,直接面对自然物象之形态,而后忘其形而得其意,浑然入机,化为他的绘画。这样的画面力量的获得,以美的发现与审视获得的力量,正如姜澄清在《中国绘画精神体系》里所说:“画家构思,非复只安排位置,实关乎‘悟’。一旦悟得,则位置值安排、笔墨之染构,必应手而成,何劳苦索枯肠,斤斤计较哉!”



人的内心,都是自己独有的力量。作为一个格调高迈的艺术家,齐辛民先生的强大来自于自身的中国文化修养,来自于他不断从自然世界的吸取,更来自于二者在他内心的充分融和、发酵和神妙的显现。近一二十年,有诸多所谓中国画的试验,而从齐辛民先生的画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既有弥漫气息又有强大的收放力量,他对古意和当下绘画在场性的创造性的吸收融和与破坏,不仅是其更为广泛性的艺术吸收,更是带着传统镣铐的舞蹈。这样的舞蹈,无力者力尽而竭,而有力者,看似带着镣铐,但那舞蹈是无痕的,甚或那镣铐之沉,亦成为他可以借势发挥的力量,于艺术以沉重一击的力量。诚如是,他的绘画,他于他的绘画的严谨态度,他的野逸和激情,他的粗笔大墨,他的与涂鸦艺术的共呼吸性,他在画里于人的情愫的艺术性表达,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斩杀了当代花鸟画中的恶俗和萎靡。



面对齐辛民先生的作品,我们感觉到的是自然气息的扑面而来。这是鲜活的自然,是人类处之艰难却是草木鸟禽喜乐生存于斯的自然。而齐辛民先生的情怀,他的艺术观,他的美学观,他的生命观,他的瞬间的艺术诡谲发现和创造,亦如春风春雨般渗透了他的作品。读他的画,也就不是秋后果实的那种烂熟。许多画家成熟之后,迅速就烂熟,速朽了,甚至连速朽也不是,但他们还在那强撑着,嗅不到自己的腐烂气息。齐先生的熟,则是天真的饱满,是笔墨的力度,是画幅的自给自足、戛然天成的森荣气象。



凡是观赏过齐辛民先生的作品,都赞叹:“这画画得好!”这次有机会在齐白石纪念馆看过一次齐先生作画,零距离体会到什么叫做“甘苦寸心知”。与有些画家不同,他画画,固然有其于静室的斟酌妙得,但亦不忌惮人的轰然围观。只见他理纸,蘸墨,调水,略一沉思,从不知某处起笔,旁若无人般挥毫,大处洋洋洒洒,小处低眉敛目,须臾间,满纸烟云,烂漫成篇。兴之所至,势若舞蹈,得意洋洋,大开大合,继而慢收,如履薄冰。年届耋耄的齐辛民先生,是心有这般气象的艺术家。想想他的那些画,夜深人静,凝神于斯,恍若还在眼前。在闭幕那天,我又去展厅将齐先生的作品读了一遍。再次读这些画,我只是遗憾齐先生在湘潭时,没能跟他好好聊聊。好在,他的画集还在身边。在这些画里,我已经听见了他的隽言妙语。这样的艺术家,能在这浮世抱朴守一,孜矻于艺术,才真正是远离了尘海喧哗的得道之人。

(2021年重阳前二日于湘潭齐白石纪念馆)














来源:艺术公社

(责任编辑:张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