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 | 刘淳:艺术精神和语言特质——陈淑霞绘画断想

2021-11-17 16:30:54 刘淳 

rngFTx028egrHGAROka3HZ2hs3uAvTPmSyZCtTpl.jpeg

展览:@武汉2021 陈淑霞

主办:湖北美术馆

时间:2021年10月16日-11月14日

地点:湖北美术馆1-3号展厅

开幕时间:2021年10月16日下午16:30

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策 展 人:冀少峰

艺术总监:傅中望

展览统筹:刘力英、胡莺

执行策划:夏梓、张茜

展览设计:乔杰、周琦、田野

展览展务:何淑君、张骞

作品收藏:马文婷、张丽

公共教育:雷雅婷、刘梦盈

媒体宣传:夏梓、符坚、曾静

展览会务:黄利、王佳雯

艺术精神和语言特质

  ——陈淑霞绘画断想

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对世界保持着不断的认识和持续命名。其实,人类的其他知识类型,同样是希望与世界之间建立某种假设、概念和解释。艺术就是对处境最鲜活的映照,是属于心灵的特殊知识。

——题记 

 从艺术史的角度上说,从20世纪90年代起,时间与文化成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分水岭。于是,“新生代”就成为描述新一代艺术家的专用词汇。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在新的时间范围内,迅速滋长出自己的话语方式,其思想、价值观、话语方式、文化情绪以及表现形态等,成为一种新的时代思潮。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开端,陈淑霞在90年代初,在“新生代”的光环中初露端倪,显示出独特的个人视角和艺术气质。

事实上,出现在19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新生代”艺术家更多的是以反思历史和批判现实作为他们创作的主体和倾向。陈淑霞可以沿着“新生代”的道路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也可以像大多数志同道合的同行一样,在当下的艺术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这些对她来说都不是问题。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陈淑霞掉转了方向,有意回避那些历史记忆和现实处境中敏感而复杂的问题而另辟新径。开始了一次孤独的远行。她执迷于冥冥中引导她的某种信念,从内心最真实的感觉出发,带着乌托邦式的寄托、迷茫、想象与憧憬,去寻找曾经如梦如幻的内心向往。她选择了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的艺术道路。艺术成为观察、寻找和重新命名的生命活动。当一个人踏上不一样的道路,才能看到与别人不同的风景。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也许在陈淑霞看来,这水本来就无鱼,为什么还要制造深不可测的假象?!事实上,水中早已无鱼,那就让它清澈见底,让观众看见水的本身——液体、温度、面积、深度和立方米。哲学家维特本斯坦说过:“要看见正在眼前的事物是多么难啊!”其实,哲学家所说的正是这水中并无鱼的人。拒绝所谓的价值,拒绝深度,拒绝获得深度的直觉、灵感与激情,拒绝喧嚣,就是拒绝“自我”,拒绝“我们”。于是,艺术家回到艺术本身,回到能指——艺术就是明白的过程。在这里,艺术不等同于灵感,艺术是一种选择,是一种看见与发现。

无论作为身体的人或女性的人还是艺术家的人,陈淑霞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画家”和“画作”这些高雅的属性相去甚远。当然,我说的传统,是从方法到技术受过严格训练的人,他们敏感于历史记忆和现实处境,在“手艺”和“思想”的支撑下,通过批判现实而使艺术建立了“意义”。作为艺术家的陈淑霞,毅然放弃对“意义”的追问,让自己处在一种“身虽在而心已远的状态”。(刘庆和语)在如此喧嚣的时代远离喧嚣。回到她魂牵梦绕的理想世界,重新寻找梦一般的憧憬和自由。

 从艺术史的角度上说,当代艺术延续了现代艺术中观念的成分,它需要“意义”来补充,由此建构其“思想”的力量。换句话说,当代艺术就是在不断地制造“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一旦进入了概念的认识,眼睛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这是因为,“思考”大于“观看”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由感官向体验的转换。当代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建构了对时代文明的贡献,使视觉艺术第一次以思辨性取代了传统的直观性。因此,作品的价值取决于“意义”的建构。

事实上,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既可以囊括技术带来求新求变的一面,也可以将“新”与“变”引向那些古老而恒定的精神事物。关乎存在的深刻体验。正是在这种艺术精神的烛照下,让我们即使与他人耳闻目睹了同样的事物,但每个人的心灵体验也不会相同。而这种不同正是艺术家得以保全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最佳途径。陈淑霞就是以个人的努力去寻找这种不同,并且让别人相信这种“不同”的存在。如果说,陈淑霞的绘画是一种救赎,那么,救赎的可能性就在这种“不同”之中。我想说的是,这种“不同”恰恰使艺术家的心灵获得最大的自由。

陈淑霞是一位有绘画才能和天赋的艺术家,这一点不仅指她对绘画技法驾轻就熟的功夫,也指她对画面表现出良好的直觉感悟和控制能力。尽管有些作品取材于往昔记忆,但是,在带有强烈个性的笔触中演化出一种新的视野,成为超越个人经验并与一个时代的精神世界相贯通。这种超越与其说是源于严肃的理性思考,不如说是来自艺术家一种随兴的艺术态度。由此体现出个人的自由与现实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和理想气质。用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话说,使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

陈淑霞出道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国中艺术语境大变,“新生代”艺术家们对社会与现实的认识超越前辈,尤其是获得自由和解放之后,个人想象力得以释放,艺术革命的集体神话变成个人的主动选择。仔细观察其特质,有主动关照,手法提炼和局面完满;着眼大体,无惧纷杂,不落琐屑,主次俨然。凡有绘画经验的人,便知这并非容易的事情。无论风景、人物还是静物,气韵与品格恰到好处。传统不再被是陈腐而成为丰富的资源。放胆描绘山水或风景的非时代性,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新的生机。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家不赶时髦,不走极端,对传统资源的融合兼并了无顾忌,于是就出现了个人机变,被刻意中断的传统,终于在她的笔下穿越时空与当代再度连接。

陈淑霞的笔下的风景、人物、静物,都是艺术家在一种独立状态下的主动产物,不再是思想或观念的简单载体。因为她相信,对艺术家而言,创造与责任同样重要!她的绘画才能与营造场景的能力,使她的绘画充满想象又引人深思。与那些现代场景形成一种视觉冲突,由此传达出她放弃了对当下世界的复杂想象和隐喻的纠缠,所以,作品总是流淌出一种浸透着真实的思考,她是一个可以使画面自我表达和自我描述的艺术家。

我喜欢陈淑霞“此在”的系列作品,那是艺术家一个时期“自我存在”的真切表述。陈淑霞的观察与思考远离了现实批判,开始从内心的真实出发,于是,那些可以触摸的真实,成为艺术家在个人艺术道路上的方向和主题。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哲学中,不愿意使用人的观念,于是找到一个专门的概念“在此”(dasein),以此表述他的哲学观点并向外延伸。“此在”就是人,它有两个特征,一是我的存在是单一和不可代替、不可重复的。二是它的本质在于它的存在,不是事先规定而是从存在中去获得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此在”就是人的生长过程,指的就是正在生长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超越自己而发生的变化,是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生命价值。事实上,陈淑霞的作品都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而在人的气息和生命中体现的恰恰是青春。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景在她的画面中成为一个青春的背景。我相信,不同时代的人,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有着完全不同的细节和意味。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青春,那是一种血液中一天天骚动起来的生命。青春一定要越过生命周围的黑暗而固执地奔向未来。所以,陈淑霞的作品在本质上是一个人有血有肉的青春。任何一个艺术家,不能选择他(她)的青春发生的时代,但是,他(她)有权利选择体验、回味、追忆并歌颂青春。这才使生命变得丰富,艺术变得饱满。

陈淑霞在作品中叙述着自己的青春,是基于一个个人化的角度而不是整体的角度。也许,正是这种极其个人化的角度,才使历史的本质在不经意中得以真实的呈现。我想说的是,现实的真实不等于内心的真实,只有内心的真实,才能体现出艺术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才能深刻表达出内心的真实。这是陈淑霞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所在。

在中国新艺术40年中,像陈淑霞这样个人化的角度并不多见。人们总是习惯从一个庞大的整体中来描述或表现现实,习惯于将历史与现实看做一个被某种结论所规定的整体。并且在这种整体的规定中,个人的历史被一笔抹掉。我以为,历史正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的历史组成,对个人历史的抹杀,实际上是抽空了整体的历史。陈淑霞的作品不再是客观的呈现,而是对渐渐远去的青春的追述,是对个人成长史的观照。在超越功利的状态下,对事物特性所进行的观察、体验、判断和审视。

作为知识分子的艺术家陈淑霞,其作品来自对现存生活秩序的关注与思考。她与那些凭借手艺起家的画家不同,事实上,她一直在思考“画什么”和“怎么画”,在旷日持久的探索中,她终于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但是,陈淑霞的艺术不是来自画笔,而是来自生命本身,在我们这个时代,她创造了作品的灵魂。

 艺术的现代意义,可以理解为思想、观念和手艺的全面解放。艺术就是自由的到来。在后现代主义的今天,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不再是“画出来”供观众欣赏,而是艺术家通过思考而获得自由的形式。艺术不再是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一层玻璃——从看见到看见。艺术就是作为动词的“艺术”一定要消除作为名词的“艺术”——的遮蔽。在我看来,陈淑霞以极其个人化的叙述角度和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将自己和那个散发光环的“新生代”清晰地区分开来。也许,许多“新生代”艺术家是代表历史的发言者,或者说他们的出发点是公认的结论。但在陈淑霞身上,她的出发点是个人记忆,是来自个人生命永远不会抹去的细节和经验。

陈淑霞的艺术是作为她自己、她本人而开始并逐渐走向完善。其实,我在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他们与作品之间的间隔与障碍。尽管作品表面完美无缺,但是在作品与艺术家却远隔千山万水。在陈淑霞的创作中,作品与艺术家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艺术作为一个动词,不再是名词的现成品。她的作品不是画出来的,而是通过“画”呈现出来的。作品的过程就是思想、绘画、行为、感觉、记忆和空间发生创造的过程。最初只有一个方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滚动,一切都不可能事先预见,充满着各种可能性。作为艺术家的陈淑霞,只是一个把握方向的和决定细节的人。尽管她身在喧嚣的都市,但她的灵魂却一直在“别处”。

陈淑霞的艺术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关注存在,向往一种存在着的真正的生活。她是一个纯粹的并有着浪漫情怀的艺术家,她对语言的迷狂使她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精神和语言的创造者,它来自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所以,她的艺术是在语言的智性运动中创造出来的,成为一种语言的事实。也许,陈淑霞的绘画超出了观众的经验范围,或者说破坏了观众的某种预感。但她却建立起一个个人的秩序世界。

相传,六组慧能在给弟子讲经时,突然刮起一阵风,旗幡随之飘动,于是引起两个弟子的争论,一个弟子说是风动,另一个弟子说是幡动;慧能插口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慧能法师一语点破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心动”所为。如果从禅宗的意义上说,风吹幡动、风动、幡动都不对,是因缘和合所以动。但是,这种“动”只是动的幻想,因缘和合决定了动的真实性在于人的判断,在于心的感受。因此,只有心动才是真实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千世界本来无所谓“静”与“动”,都是人的内心的感受不同而已。

事实上,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有清明的心才能看透世界的本质。陈淑霞的艺术,是心动所为。

我经常这样想,所谓的学问,其实只是一种形而上的与动词无关的能力而已。作为艺术家的陈淑霞,其作品应该让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人去观赏。我说的观赏,是一种语言上的会面,而这种会面,每一次都会为这个时代提供一种新的语言的可能,从而导致一个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或许,她的作品的完成并不是意象、意境的建立,而是流动与展开。最终,在隐喻被消解的地方,新的精神和语言开始出现。

今天,我们都身处于浮华盛世,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努力与追求。一个对艺术怀有宗教般热情又充满自由表达的艺术家——在这个时代会感到孤独。我相信,历史总是由那些特立独行、目标明确的人去大胆书写。陈淑霞就是其中之一。

批评家、策展人 刘 淳

2021年5月15日于太原

部分作品

H0sV59lZBErVZ79kL6Eluwt7Q22xA7bo9bV0oID2.jpeg

《白色依偎》 

布面油画 

140cm×120cm 

1994 

PU5PUVtIibuuFtsD3vw20cZpsWXS8qRT9c6ymS1h.jpeg

《青春记忆》 

布面油画  

60cm×50cm 

2008

VZ3sa1ZcF5rx7C0yn2aFfGHph13XRsx0blpbI7N3.jpeg

《紫艳》

布面油画 

48cm×48cm 

2015  

y7cSQQlOsNrSZo0Kuz5Oy37WIMGbg0UCFcQ9kTtJ.jpeg

《出落》

布面油画 

28cm×33cm 

2015   

3ODFciXakReypT7bXcQiRN7cOoEaJz60dPfmFzIp.jpeg

《冷绿》

布面油画 

48cm×48cm 

2015   

BURMtTvz6SiHuVBZuo8USzKAPhJyzRt2eYjlPTB0.jpeg

《只言》  

布面油画  

20cm×23cm   

2019

展览现场

PVEgcggoS35uzq5WKdysbFrmksLB2xfQrNChG6nJ.jpg

CgrJd6e8nflk5TmNvSUA71FaKoScS0J8mNlMdUdC.jpg

7RdVK14JtPNMv6nT2Dyhxr2B4m4e5fUqz6QXUpqa.jpg

xWtEYObIe58c7RxG6XVQqHqUVvsyuxYY5aydZaXw.jpg

陈淑霞

KneWjScJ0qwGNvzF4gO7gB4cB5Mjp1eYfZ4HvNe4.jpg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要个展 

“@武汉2021·陈淑霞”,策展人冀少峰(湖北美术馆,武汉,中国,2021)

“好牌—陈淑霞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0)

“边· 际—陈淑霞”个展,策展人冀少峰(美仑美术馆,长沙,中国,2019)

“忘形—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朱青生(大都美术馆,北京,中国,2015)

“此在—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赵力(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中国,2015)

“我行—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鲁虹(年代美术馆,温州,中国,2015)

“陈淑霞的心境与画境”,策展人廖雯(西门子艺术空间,北京,中国,2010)

“相隔有多远—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冯博一(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中国,2009)

“虚实两境—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殷双喜(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2006)

“虚实两境—陈淑霞作品展”,策展人殷双喜(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2006)

“陈淑霞作品展”(表画廊,首尔,韩国,2004)

“陈淑霞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中国,2002)

“陈淑霞个展”,策展人鲁虹(深圳美术馆,中国,1995)

“陈淑霞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中国,1995) 

重要群展

“水墨进行时:2000-2019“(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20)

“无问东西—第二届当代中国艺术展”(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美术馆,克利夫兰,美国,2019)

“库里蒂巴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库里蒂巴奥斯卡 ·尼迈耶博物馆,库里蒂巴,巴西,2019)

“新绘画—当代中国绘画展”(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美国,2018)

“寻脉造山—中国当代艺术大展”(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2017)

“造化—中国当代艺术展”(墨尔本 204 艺术空间,墨尔本,澳大利亚,2016)

“开放与共融—中国当代艺术展”(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布达佩斯,匈牙利,2012)

“韩国釜山国际双年展”(釜山,韩国,2010)

“丹山碧水—中德当代艺术家作品巡回展”(吕贝克美术馆,德国,2007)

“虚虚实实—亚洲当代艺术的再发现”(Heyri 艺术基金会文化空间,首尔,韩国,2006)

“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2005)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2000)

“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1999)

“新生代艺术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1991)

“’91 中国油画年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1991)

“第一届女画家的世界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1990)

“阿尔勒国际艺术节”(阿尔勒,法国,1988)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