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童:从传统向当代陶艺的转化
2021-11-18 20:26:31 未知
陶艺对于雷雨童而言,不仅是一种器物,更是与时间、空间发生关系的文化载体。
制陶者雷雨童从景德镇陶瓷大学到韩国的求学之路,是不断拓展陶瓷艺术形式语言的文化探索。现代陶艺自身独特的物质媒介属性与精神内涵更容易介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雷雨童在当代陶瓷艺术的研究过程中,以原始陶瓷的文化渊源为纵深,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彩陶的装饰纹样的带状纹、圆点纹、水波纹、漩涡纹、方格纹、蛙纹等的自由舒展的图像,形成她在个人当代陶艺创作的动态张力。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纹样
雷雨童在制陶的体验中,获取历史与当代文化资源的交融,表现性的形式语言和感情表达,形成她当代陶艺的新面貌。可以从作品中看到她对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制陶形式的现代转化。那么,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与陶艺之间关系如何?
2021年10月16日,北京798艺术区朝鲜万寿台创作社美术馆展出了“雷雨童当代陶艺展”。从景德镇陶瓷大学到韩国陶艺的学习过程,对她的陶艺作品产生了怎样的转化历程?希望可以从雷雨童的对话中管中窥豹。
马家窑类型 旋纹尖底瓶
Q&A 对话
从景德镇陶大到韩国檀国大学
Q:从景德镇陶大到韩国学习当代陶艺创作,有哪些是你感受最深的,和国内的教学有哪些差异?
A:景德镇有千年的制陶历史,也是全球制陶工艺最成熟、最方便的地方。
国内其他陶瓷产区不同。从泥料的制作到最后烧制,一件陶瓷作品的完成,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每个步骤都由专门的陶匠分工协作完成。这样细致的分工,能确保景德镇陶瓷作品制作精良,完美无瑕。几乎陶瓷制作的所有工艺流程,都能在景德镇找到熟练的师傅,帮助完成作品。
韩国也有悠久的制陶历史,从高丽青瓷、粉青沙器等等。如今四年一次的京畿道陶瓷双年展,聚集大量的陶瓷艺术家和优秀的陶艺作品。韩国陶瓷产业的从业者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是中日韩三国中最高的。在当代陶艺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不同于中国各个陶瓷产区各有特点,韩国大多数高校都设置有陶艺专业。每个学校教学的侧重点都不同,比如我所在的韩国檀国大学是以传统陶艺创作为主。
雷雨童陶艺作品
Q:国内和韩国的创作环境有什么不同?韩国的柴窑、气窑、电窑的各种条件也很充足吧?
A:依托景德镇陶瓷工匠的帮助和低成本。陶大的师生和数以万计的“景漂们”能够轻易获得更多的艺术创新的可能性。甚至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者也能够实现跨界。从事平面或立体作品的艺术家,能够相互转换尝试,呈现不同的创作视角。
大家聚集在景德镇,相互交流和创作。最大的便捷是,艺术家们不需要精通所有的流程,能更好的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
虽然韩国陶瓷从业人数众多,但它不像景德镇有一整套细致的分工。陶瓷创作的大多数步骤,甚至黏土和釉料配置都由艺术家们独立完成。这样会加重艺术家们的工作量,提高创作门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艺术家们更细致的研究材料,技法,烧成方式。除了艺术家本身的构思之外,从其他方面的差异出发,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利有弊吧。
雷雨童陶艺作品
传统与当代陶艺的相互渗透与转换
Q:从陶瓷媒介而言,传统工艺与当代的陶瓷艺术之间有很多差异,从你的陶瓷艺术实践来看,你是如何在传统工艺和当代陶瓷创作之间去选择、转换的?
A:传统陶瓷工艺和当代陶艺之间不管从成型技法,装饰技法,创作思路,材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传统陶瓷工艺是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包含古人的审美进步,社会思想的变迁等等丰富的内容。
每个国家的传统陶瓷工艺从釉色,器型,纹样,烧制技术,技法都是其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研究继承传统陶瓷工艺是我们的必修课。技术的发展,材料的开发,以及受当代艺术的冲击。当代陶艺探索更大的可能性,不断求新。但无论传统陶艺还是当代陶艺,对自然,社会,美好事物的情感抒发是永恒的主题。形式变化,主题不变。传统工艺作为一种表现元素,会以新的形式呈现。
Q:陶瓷器物的基础还是泥料,陶泥的可塑性,以及不同地域的陶泥都有自己的特点,你在长期从事陶艺创作的过程中,如何看这个材料的魅力给你带来了那些乐趣?请谈一谈过往遇到的不同环境下的泥料和创作的故事吧。
A:不同地域的陶泥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宜兴的紫砂,德化的白瓷等。每个产区的泥料不仅烧成的颜色,质感,效果不同。而且泥料的物理特性和成分,也导致成型技法的不同。比如说景德镇的黄泥在坯体半干燥后才能接合,但是韩国泥料是人工配制而成的粘性较大在湿的情况下也可以接合。在修坯的时候,韩国泥料在水分蒸发后容易变形,所以要在半干状态下完成修坯。景德镇黄泥相反,由于韧性不够需要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完成修坯。材料的差异和烧制条件的更换,都需要创作者又一定的适应期。
雷雨童陶艺作品
Q:从你的陶艺作品中,印象深刻的是表现性的体块、线条、质感肌理、色彩表达的空间整体印象,结合你的作品怎么看陶艺的空间造型?
A:空间认知能力是雕刻家、陶艺家、立体造型中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空间认知能力,在空间中可以意识和感受作品的存在感。因此,创作者们要不断努力培养空间认知能力。作为方法,为了欣赏其艺术家的不同类型的原作,而不是照片,必须无数次到国内外博物馆旅行和参观。特别是要客观地选择优秀的艺术家,通过访问或参观展览场,以更广阔的视野欣赏作品。避免主观判断对方的作品,陷入自我的陶醉。
作品展示空间的形态、面积离不开灯光照明的空间环境。照明的质量和适当的亮度要和作品很好地契合。人工照明有暖色光,也有冷色光的,也有不同的灯光对作品做扩散与集中的照明方式。作品制作中,要先与展厅环境做测试。因为不同的展厅,不同的颜色和气氛的感觉,会与作品之间发生相互的关系。而视觉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光和颜色的关系。
雷雨童陶艺作品
Q:在传统的陶瓷中,釉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当代陶艺的釉色与观念的结合,是否有自己的创作规律?结合自己的系列作品,对于独立艺术家个体而言你是怎么看当代陶艺中颜色的?
A:色彩认知能力是视觉艺术家重要的要素。如果不能同时拥有空间认知能力和色彩认知能力,就不能制作出好的作品。因为色彩不丰富的作品会诱发忧郁的坏心情。 因为在视觉艺术中美好丰富的作品,在良好的色彩认知能力中诞生。要想始终保持色彩认知能力,就要欣赏历史中经典的作品。以及旅行和感受艺术家的伟大老师——自然,努力在自然色彩中发现创作的源泉。并通过增加混合法和减少混合法的方法创作,每天都要进行造型训练。
色彩认知能力会提高,可以从灰色的沼泽中摆脱出来。颜色对比是将不同的两个颜色,同时并排看,受相邻的颜色的影响,产生不同颜色的现象。明度与饱和度,差别非常大,如3原色对比最为突出。蓝色中和淡绿色比草绿色更偏黄等等,从色彩的训练中获得个人的独特语言。
Q:是否可以从自己不同的几个创作阶段来谈一下个人创作的变化,与现在的作品的脉络线索的关系?
A:我的创作阶段和读书的阶段基本同步。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创作思路是连贯的,越来越清晰。本科的时候通过毕业设计,发掘自己对线条的律动性感兴趣,但那时候还不太清楚表现的方向。
硕士的时候是个人观念、语言逐渐形成的阶段。我的作品不知不觉受中国极多主义的影响。在重复中寻找变化,在变化中寻找相同。博士阶段作品的创作思路就更清晰了,丰富了自己的创作语言点线面几何元素,作品也更完整成熟。
雷雨童陶艺作品
创作方向
Q:现在正在创作的作品和计划创作的情况是怎样的?
A:现在创作的作品装饰颜色太多了,太花哨燥动。我计划下一批作品的装饰颜色种类更单一,比如蓝颜色中分为暗蓝色、暗浊蓝色、明蓝色、明浊蓝色。蓝色意味着颜色清澈。用污浊的颜色制作的作品看起来是令人不适的。在色彩明暗对比,冷暖对比的关系中,哪怕单一颜色也可以产生颜色的差异。我想探索尝试将颜色差异调到最小的程度,体现色彩的变化。造型上虽然以点线面的元素为主,但下一批作品,增强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联性。
雷雨童陶艺作品
艺术家简介
雷雨童,福建宁德畲族人,韩国陶瓷学会会员,国际陶艺教育学会会员 2016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艺术专业本科毕业。2019韩国檀国大学,环境陶艺硕士研究生毕业。2019至今,韩国檀国大学陶瓷造型艺术专业博士在读。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