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图像修辞” 在对抗中获得生命印记
2021-11-21 09:59:12 未知
当代绘画的“观念”并不完全依赖对写生和自然资源的利用,而是在与这些图像的对抗中,呈现个体在生命体验过程中,最真实的精神印记。在绘画的“形式”与“内容”二元结构中,引入对现实问题的隐喻修辞,从而产生个人独特形式、语言的面貌。
展览前言墙现场
2021年11月20日,“图像修辞”艺术家群展在仚東堂开幕,策展人陈鋆尧,出品人李战豪。此次展览精选青年艺术家刘茵、邱瑞祥、汤大尧、武晨、翟倞、张雨曈、郑卓迦、章森等八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
在策展人对展览主题“图像修辞”的表述中,表达多位艺术家对于绘画性的讨论,以及与此次展览主题相呼应的——图像修辞的功用。 W.J.T.Mitchell提出了“图像转向”的口号,将“视野、空间、世界图景和艺术图像统统编织起来,成为‘象征形式’的巨大挂毯。”在“图像转向”的口号提出之前,人们常常以“依附于语言”作为图像的判断基础,绘画、摄影术与蒙太奇也常以语言的表述逻辑进行呈现。米歇尔试图将图像从语言逻辑的框架中解放出来,并创造了“元图像”的概念来颠覆图像学传统。 以此为契机,此次“图像修辞”展出的作品以现实世界的戏谑演绎为基调,穿梭于具象与抽象之间,诸多架上作品利用图像学所带来的便利,在构建起现实社会景观与艺术家想象之间的关联的同时,也让文本叙述变得虚无:即为“图绘不可见之物”,意在“言有尽而意无穷”。
展览现场
进入展览空间,作品依然被整体明亮的光线显露出所有的色层和痕迹,甚至是在艺术家画室的光线下,都被忽视的细微变化。
翟倞 写什么都没用 布面油画 185 × 231 cm 2020年
刘茵 日落 布面丙烯 80×60cm 2013年
张雨曈 粗花泥 布面油画 30×40cm 2021年
张雨曈 日光浴 布面油画 30×40cm 2021年
当你走进展厅,首先会面对展览前言墙旁艺术家章森的作品《绿皮》,这件尺幅30、40厘米的作品中,烟囱、树林、建筑是这个现实世界中最普遍的工业时代遗存,这些图像的边缘似乎因为快速移动而生成许多的毛刺和模糊.....凝固的二维画面从而获得了速度和时间印象。
艺术家章森(左)与观众现场交流
“我从北京到上海的旅途,常常是晚上坐在绿皮火车的卧铺车厢,当途径一个个城市的时候,就会看到车站或者城市边缘的景象。总会有一些老工厂的烟囱和厂房。”艺术家章森对真实的生活经验中司空见惯的,或者极易被忽视的场景赋予长期、深入的关注。在半透明的色层覆盖下,烟囱下面色层和肌理也隐约可见,并且刻画出非常挺拔的直线,与其他充满笔触和绘画感的局部产生反差。在右侧一块略粉的红色窄边,由上自下逐渐变窄,质感也从完全不透明的材料到透明,这样的变化和技巧,在这件作品中的每个细节不断被应用,也使得整张画的每块颜色相互之间产生对话。观者的眼睛在这件小尺幅的画面中获得极大丰富的视觉经验。
章森 绿皮 布面丙烯 30x40cm 2021年
这次展览展出章森另一件作品《走西口》,同样是旅途中打开火车卧铺车厢的窗帘所见,不同与《绿皮》的暖色调,整体色调偏冷。章森说:“每块颜色都是多层叠加出来的不透明、半透明或者透明,这就需要大量时间的积累,没有时间积累的,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章森 走西口 布面丙烯 120×120cm 2020年
在仚東堂的第一个展览空间展出了邱瑞祥的两件作品和汤大尧的一件作品。在邱瑞祥偏好的暗调子里,闪烁着极其克制的色彩和光。大的几何体块和粗粝的长线条构成了黑暗背景前的人物形体。以画刀替代画笔,造成画面整体如壁画墙面的肌理感,坚实而厚重。
从厚重的油画色层,可以看到时间的流逝,同样也可以看到这些身份模糊的人物作为图像,被重新拆解和重构,生命体验和感悟赋予这个被改造的图像。
邱瑞祥油画作品《无题》展览现场
对于邱瑞祥来说,被太快消费掉的刺激,是廉价无效的表达。现场的两件油画《无题》强烈的色彩被极其克制的控制在很小的面积。“色彩是很感性的因素,感官化的部分会变得活跃。而我更希望呈现的是内在的部分。”
去年邱瑞祥40岁的时候,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脆弱,开始把注意力投向肉身的感知和呈现上。
他的家乡在秦岭北麓太白山脚下的眉县,在他的生命经验中,人与人之间有着浓密粘稠的乡情。“我在很多年以后才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用画刀画。”浓密的乡情与城市生活的疏离、残酷相互混合,才形成了邱瑞祥个人化的直觉经验......
邱瑞祥 无题 布面油画 132x160cm 2008-2009年
邱瑞祥 无题 布面油画 132x160cm 2008年
在面对汤大尧的作品时,来自网络或日常的图像中,光线和色彩产生来自时间流逝的温度感。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曾经受到弗朗西斯科、契里科、里希特和图伊曼斯的影响。
汤大尧 无题 布面油画 60x80cm 2009年
汤大尧 拥抱 布面油画 60x80cm 2014年
汤大尧油画作品《无题》展览现场
在郑卓迦的作品《不知名的花》面前,更强烈的印象是雕塑感。这件作品从照片完全看不到如此丰富的“材料实验”。不同性状的板材被切割成“花”的局部,形成平面的不同质感和空间的多层对比和更多延伸的可能性。
“我很喜欢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建筑,所以我的绘画作品更像一个雕塑。”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出身的郑卓迦在面对路边一株不知名的小花时,产生了创作这件《不知名的花》的缘起,从画面的结构和形式语言似乎具有版画构成、制作感的影响,但局部的笔触又有非常丰富的绘画性。
郑卓迦 不知名的花 布面亚克力、综合材料 200cm X 180cm 2021年
艺术家武晨(左)与艺术家郑卓迦(右)在展览现场交流
郑卓迦作品中的花已经与自然中那朵花大相径庭,在他重构的异质化图像中,显然创作动力和推力的重点不是花的自然样貌本身,而是来自文化,来自如何把生命印记赋予绘画。
武晨 Y与XX的肖像 布面油画 200×150cm 2014年
武晨作品展览现场
“人物众多,想要开山立派需要学习前人,更要推翻前人自创一套,也有一上来就天赋异禀的等等。好奇心也会把我自己带入各种情景,编织自己的故事。”对武晨而言艺术史就像一部武侠小说。就像《Y与XX的肖像》中圣母子被重构的样子。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25日。
图像修辞
策展人:陈蓥尧
出品人:李战豪
艺术家:刘茵 邱瑞祥 汤大尧 武晨 翟凉 郑卓迦 章森 张雨瞳
主办:仚東堂
展期:2021/11/20-- -12/25 (周二-周日Tue- Sun 9:00-18:00 )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新国展裕丰路1号同里市集B1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