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祁小春|文献学是从事各种研究所必备的基础学问

2021-12-02 00:00:00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63a2eb9a4717a149d45f36235319b9f6.jpg

  1、最近几年,您的学术研究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鼓励,请结合您的研究谈谈个人的学术历程?

  我的个人经历也是我的学术经历,因为我从进入大学到现在近30年间,虽然人生经历波动很大,但始终没有终止过研究,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变革中,能持之以恒做研究,我觉得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当然,这段研究历程并不是单一的,前后有很大变化。

  出国前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古籍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等是那个时期的主要成果;出国后则重点转入书法史,研究重点放在王羲之方面。拙著《王羲之论考》(东方出版,2001年)、《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石头出版社,2007年)以及最近即将问世的《山阴道上――王羲之研究丛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等都是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其间,还有尝试性地把古籍与书法史结合起来做研究,《中国古籍的版刻书法》(东方出版,1998年)的问世就是这方面的成果之一。

  从我的研究特征而言,前期虽也做研究,但基本属于学术积累期,后期在研究上受日本的研究方法的影响不少,属于研究期,我的主要成果出在这段时期。但不论是积累还是研究,二者总体来说都离不开文献学。文献学是从事各种研究所必备的基础学问,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如果说我的研究有何特征可言的话,我想主要体现在文献学方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10fa5e77b4a92181a5b66f64fe4c47d2.jpg

  2、您如何看待书法与当下社会的关系?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是现在的书法与过去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从积极的意义而言,过去的书法,是作为文化精英们把玩,或者把持话语权的一种清玩式的艺术,包括绘画中的文人画也是这样,是不太与功利金钱挂钩的。而到进入民国时期渐渐开始改观,原因有很多。

  回顾起来,书法之所以能成为文人书斋里诞生的艺术,它肯定有某种特殊的条件和要求,一般的民众要介入也是很困难的。当教育逐渐普及之后,精英把玩的壁垒就被打破。民国之后,识字率提高,新中国后就更是如此了。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书法就不再神秘了,也不是少数精英分子所能垄断的,渐而成为了一门大众艺术。

  在当下的中国,书法热实质上成为一个普及性的群众运动,那么社会对书法在品味和质量上的要求自然就和以往不同。从好的方面来看,大众参与进来,把书法当作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这值得提倡。但是,当这种群众运动由文联下面的书协统摄的时候,会员和等级就具有了准官方的性质。

  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艺术中最高级别的艺术,在书法被平民化的今天,加上书协这种准官方机构的介入组织,艺术的行政化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当书法艺术需要由某种不具专业权威和独立性的机构册封和承认的时候,它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当下书法的群众化现象,从某个层面看,并不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兴盛,而是一种社会商品化进程中拜金主义的泛滥。

  用书法来卖钱,是很多搞书法的人的目的,不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成了一种攫取功名利禄的依据了。我们中国的情况和日本不同,日本的书法家都不卖字,他们靠的是教学生,而学生学习书法多是为了修身养性,这样就尽可能的剔除了书法艺术的功利色彩。我觉得在这方面确实有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495a1c4eaf890507fa738807411cf9fc.jpg

  3、您作为书法史的研究专家,对于在广州美院的平台上推进本领域的研究有什么设想与期待?从目前的情况看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首先必须承认,广美之前在书法史领域的研究是空缺的,我来了之后广美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此前已有书法创作方面人才的基础上,我来了之后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弥补和提高。对于发展的问题,这与我个人以及学校的机制都有关系,如果得到学校的支持,那么进行就当然会顺利。比如说研究是一个综合体,不是某个人能决定的,研究需要有人才梯队建设,目前这方面还需加强。

  书法史专业作为艺术与人文学院中的一个方向,学校已经给了很好的支持,如果能够加强梯队建设,要达到某种高度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另一个就是资料的建设,学校也提供了专门的款项用于购买资料。任何研究如果没有资料的建设就是纸上谈兵。针对本专业的具体性加强资料搜集也是提高学科储备的基本条件。至少在华南地区,我们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今后的发展,还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两个方面。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走出去”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论坛等交流活动,“请进来”现在还显得薄弱些,如果将来以广美为平台,邀请学者举行学科论坛等等,那么我们在这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也会得到认可和确立。在学术研究上个人的作用和学校的环境都很重要。比如说这次李清泉教授的论文和我的著作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人文研究优秀成果奖,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另设人文领域的国家级奖项,这个奖项在人文领域就算是最高奖项了。

  我们虽然没有获一等奖,而这次一等奖是空缺的,艺术类全国只有11位获奖者,而广州美院就占据了两个名额,从这个比例来看对于我们广州美院是非常有利的。作为广州美院的研究人员,个人在带动提高学术水平上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广东的一个院校就获得两个这种荣誉,是对我们学术劳动的承认和鼓励。一言以蔽之,我们不能对自己放松要求,要持之以恒,争取个人与学校共同的推进,至于影响力等等那些都是自然而然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76f6bb156add6097077645d9568651e6.jpg

  4、近年来社会上对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您认为在美术院校中素质教育的特点与作用是?

  毫无疑问,美术院校的学生重视动手能力,手头功夫是大家的看家本领,文化素养方面,尤其是理论水平,对于我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言,与综合院校比起来显得薄弱些。打个比方,我们美院的硕士生要考中大的博士,首先就会遇到文化水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素质教育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是道德品质的提高。

  因为搞艺术的人,往往染上演艺界的风气,在人品方面有时不是主动的提高,而是以艺术的名义降低对自身的要求。我觉得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除了艺术之外,对于社会的责任应该兼修。在我的理解中,真正的大师,都必然是这两方面都能兼顾的,否则很难走得长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54013bab67a2b37e22205771431562d8.jpg

  5、我院成立艺术与人文学院反映了学校领导对于人文建设的重视,请问您作为人文学院的教授对加强广美学子的人文素养上有什么期待?

  这个问题和我说的专家的教育也有关系,虽然我们现在提倡普及教育,重视人文素养,它们之间其实没有冲突。普及性的东西也有很多层面,首先就是个重不重视的问题。

  作为大学,我们仍然要对诸如助人为乐等等最基本的东西加以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伦常的优良养分,培养一种关心别人的意识。这样教育的学生走向社会才会懂得与人相处,才能创造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与前一个问题,一个针对素质教育,一个针对人文素养,其实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而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0cdf90c4193396dd9295fe5b973d0fec.jpg

​  文章转自:兰亭书会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