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与道 | 雷波:平淡中的坚守
2021-12-13 08:33:21 刘倩,王丽静
【编者按】《技与道——北京画院画家系列专题视频》自2018年末拍摄项目启动以来,历时3年间,北京画院与雅昌艺术网通力合作,整合学术资源,陆续摄制推出了前四季节目近40位画家的短视频专题,旨在记录北京画院画家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下的学术思考、艺术创作与教学传承,使美术界与社会对北京画院画家有整体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全面展现北京画院的创作和教学风貌。2021年,我们继续推出《技与道——北京画院画家系列专题视频》第五季,敬请关注与期待!本次推出的是艺术家雷波。
艺术家雷波
作为中国本土油画语言的探索者,北京画院画家雷波始终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和油画语言的融合。这是老一辈油画家们一直在探索的方向,接力棒传递到年轻一代,依然是重要课题。数十年来,雷波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不断去探索他要找的答案。
雷波,1965年出生于广西。他曾经是北京画院的书记、副院长,几年前他毅然辞去职务,回到自己的家乡广西,闭关三年,潜心创作。他的油画兼容当代和传统、东方和西方,在油画的形式中探索民族语言。
他早期以画漓江风景为主,在他的风景画中我们能看到一种诗歌般的意境,这些风景画是他心灵的安顿之所,之后逐渐转向人物画。
十多年间,雷波多次前往山西、甘肃、新疆等地,考察精彩的传统石窟造像和墓室壁画,感受历史遗存里的文化厚重,并探索用油画语言去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精神和气质。
他通过石窟壁画与堪培拉技术的相结合,将曹衣出水的婀娜,吴带当风的飞动,孕育在他油画的创作当中。他用斑驳的墨迹追溯历史发展的痕迹,描绘历史硝烟中的思想者,重现了一批历史人物。他记录着身边朋友的生活和人间冷暖,传递一种人性的光芒。他回望过去历史,见证着现在的历史,关照着我们当下的生活。
从早年风景绘画中的目识心记、心中造景,到历史文脉和现实世界相关的创作,无论是历史人物系列还是芸芸众生百态,雷波最想通过艺术传达的,依然是他对初心的坚守。
雷波 迹-51 雷波 50cm×60cm
对话雷波
感悟传统
雅昌艺术网:雷老师您好,近十几年,您一直在探索中国本土油画语言,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油画语言的融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一直在坚守?
雷波:我们老一辈先生所提倡的自主构建中国油画体系。这个体系如何构建,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一个课题。作为年轻的一代画油画的人,我们应该自觉挖掘我们的文化传统,体现出我们五千年的中国文化。
东西方艺术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文化差异而已。所以如何将两者结合就是我们要去做的事情。
我们要吸收古代的元素,才能将自己的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进行拓展。因为艺术是世界的,既然是世界的,那我们中国油画如何走向世界,也是每一代油画家的责任。
雷波 迹-3 雷波 100cm×200cm
雅昌艺术网:您经常去山西、甘肃、新疆等地看石窟、壁画,这些中国传统的历史遗迹中有哪些是应用到您创作中的?
雷波:我是中国人,我画油画是不能绕开我们中国传统的,要自觉地去寻找我们的传统。年轻一代更应该自觉地把我们传统文化做的更好。
中国文化是我骨子里面的,西方油画是给我技术上的东西,两者如何融合,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如何传达我们中国人对审美判断,审美的认知的问题。
我们中国画是用线条在平面的基础上去体现立体空间关系。我们去看石窟和壁画,它们在造型上,如果按照七个头、三庭五眼去观察,你感觉各方面看起来都不太准,但是你在那儿看的时候,你就感觉我们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太厉害,太震撼了。一整面墙,就把佛经的故事全部说完了,所有的芸芸众生全在里面。
西方油画讲究空间、色彩的冷暖关系和黑白灰,我们中国人对艺术的感悟是什么呢?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喜欢的是“意”。这个“意”在艺术上太深了,你越走越能发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竹兰白雪夜香否”谁看得见这个“香否”呢?但是它拨动了你内心深处那根弦。
我感觉艺术最真实的是源自于内心的想法,也许很平淡,但是越平淡,越能看见你的真诚,所谓绘画要出自胸意。你要平和,要幽淡,要实实在在去做。我感觉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去对待绘画就足以了。
雷波 迹-52 雷波 50cm×60cm
回到广西
雅昌艺术网:您在三年之前回到了广西,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呢?
雷波:我是油画人,我的绘画要和现实的生活结合,这是个难题。我回广西因为我在那里呆了几十年,那里满眼都是我儿时的记忆。我现在创作的东西,就是我身边的生活,很平常,人民也很朴实,这正是我想要记录的一些点点滴滴,仅此而已。
其实我们身边的东西,身边的人和事,也许更当代、更现代、更直接。身边最熟视无睹的东西也许就是你创作的源泉,我感觉越平凡的人,你能画出来那种不平凡的东西,才是一个好画家。
也许当我六七十岁的时候,我就是这种生活状态。在画画工作之余,也得融入进去。你不可能是阳春白雪,你要接地气。你在六七十岁的时候,人家在那里做一些东西,你也挺感兴趣,哪怕你画画累的时候你下去走走,融入在里面,我感觉这才叫生活。生活不一定是高大上的,生活感觉越朴实越真。
平淡最见得真情。我是个艺术家,我就要做我自己最本质的事情,尽量抛弃一些媚俗、讨好的东西,身边的百姓就是我最好的创作源泉。
雅昌艺术网:所以您的绘画当中,更多呈现的是一些身边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雷波:我所画的“芸芸众生百态”中的人物都是我儿时的朋友。理发的是儿时一直帮我剪的,我这次回去画的时候,他是在路边上支了个小摊在那儿剪头发。我离开家乡几十年,人家一份工作还这么坚守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天天在那儿干的时候,我就感觉挺伟大的,值得我敬佩。
我们油画人也必须要坚守,坚守你对绘画最早的执着和热爱。你对绘画的爱,让你前行。如果最后归为零,我无怨无悔。我做过,我尝试过,人生精不精彩无所谓,平平淡淡也许才是我内心的写照。
雷波 迹-18 雷波 30cm×40cm
艺术探索
雅昌艺术网:您之前画的风景画居多,现在画人物画,为什么要进行这样转变呢?
雷波:我以前画风景画,风景中带几个人物也画过很多。这次就想表现自己生活的一种状态。很多朋友们老了,七八十岁了,一起聚起来在那儿聊聊天,唠唠家常,我感觉他们很快活。
我喜欢中国人的目识心记、心中造景。我想从那找出一些正真的中国人对风景的感悟。我画风景画是在找一个心灵的安顿,但是作为一个画家,不能一辈子总是风景,要不断地往前走。
雅昌艺术网:在这条路上探索的过程当中,是不是遇到了许多困难?
雷波:困难是肯定的。你画完一张画在干还没干的时候,感觉特满意,当一干的时候你就会崩溃。我每当画一个系列,前面五六张是非常难的,改来改去。我希望画完几十遍以后还能回到最初的感觉,但是那是不可能的,也达不到。
一根线条,你画了无数遍的时候,才能感觉出它的厚重,它留下了你作画过程的一个痕迹,也许是十几二十几遍的线,不同的密密麻麻的穿插在里面。画画不能着急,要一遍一遍地慢慢去做。
中国画中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几根线条就让你感觉人在天上飞,这正是中国文化的高明之处。你要不断的尝试着把油画和中国文化如何结合起来,的确不容易。
雷波 迹-37 雷波 30cm×40cm
雅昌艺术网:您怎么会想到用“迹”来作为此次展览的名称?
雷波:刚才说话到现在也是过去式,也是自己生活的一个痕迹。不管片言碎语所留下的、昨天的、刚才的,也是生活的一个痕迹。我想记录一些自己发生的事情。从古到今,我去临摹也是“迹”一个过程,我画中所表现的人物也是一个过程,刚才也是个过程。
我只是按照自己所想去做,做一个画画人真正要做的事,不是个性,也不是风格,是如何去自觉构建中国油画体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个课题。
雷波 迹-36 雷波 30cm×40cm
雅昌艺术网:那您如何看待北京画院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
雷波:我认为画院的这种教学方法也挺好的。要因人施教,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风格,有自己所思所想所画,对社会、对整个艺术的一种判断力。艺术像玉一样需要打磨,需要雕琢。要多看书、多学习、多画、多想、多思考,没有捷径。
雅昌艺术网:我们这套纪录片的名字叫“技与道”,您怎么看待“技”与“道”之间的关系?
雷波:“技”就是你所学、所用的一个东西;“道”我认为是你对艺术真正去感悟的,是一个综合修养,是提升你“技”本质的东西。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技与道,更提倡的是真正的道行,如何把它做的更好。“技”的一些东西是可以达得到的,但是“道”这是需要一辈子来修行的。
雷波 迹-38 雷波 30cm×40cm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