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被“孤立”的美育?
2021-12-24 13:44:55 邹萍
“正因为它是个短板,才值得我们用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研究讨论。”
东钱湖教育论坛主席、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如是说。
东钱湖教育论坛主席、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
他提及的“短板”,是“美育”。
相对多数人只有一腔孤勇热忱,龙永图已清醒认知到教育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身处其中的美育不能被孤立地研究,须和德智体劳进行一体化讨论。
因此,面对“双减”政策落地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发布,大众热议美育已入“黄金时代”的现状,我们更需谨慎。
毕竟,疫情时代将长期同存,盛景已临与内卷加深正让美育遭遇前所未有之复杂夹击。
破局之道
对此,龙永图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是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即在美育中大力提倡强烈的人文关怀,使受教育者对人的生存发展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其次是强调以追求幸福生活为目的之价值观。美育一定要培育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价值观,这其中“珍爱”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也包含别人的生命。“在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向前,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这是美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深刻共鸣:“毫无疑问,美育是综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艺术的多样性。”2015年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首次明确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催化作用。伊琳娜·博科娃在八年任期内便大力倡导这一主题:“只有通过人文和艺术,我们才能理解和了解其他人的历史和文化,只有通过人文和艺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挑战,只有通过人文和艺术,我们才能理解和接受文化多样性作为一种力量而不是威胁,正是通过人文和艺术,我们才能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培养新的全球公民意识。”现在,世界正在寻求和平与发展的新道路,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潜力应得到更多释放。“为了所有人的利益,艺术教育是释放这一潜力的关键之一。”她相信,美育对促进更好理解艺术与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将产生深远影响。
希腊前教育部长、东钱湖教育论坛联合主席乔治·帕潘德里欧
深谙教育领域多年的乔治·帕潘德里欧则将“美学”最首要之义理解为清醒、感受现实、明朗万物:“因此,美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帮助我们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之中经由感官学会认识自己、理解世界。”他亦提醒,美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不断发现的过程,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更促使我们拥抱“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人工智能、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反复出现的健康危机等问题是我们的当下与未来。美育赋予我们的能力和意义在这变化无常、充满无数新挑战的时代更加不可或缺。”
爱美是人类天性,凡是天性中所固有的必须趁适当时机去培养,否则像花草不及时下种、及时培植一样,就会凋残萎谢。(《大美人生:朱光潜随笔》所言)
只是当下,相对“忽略”,如今的我们或许更需重视“引导”。
无墙之界
近期,以“面向未来,向美而行”为主题的第二届东钱湖教育论坛(线上)盛大举行。其以“美育”为关键词,聚焦美育生态,期翼打造“无围墙”的社会美育大课堂。
希腊前教育部长、东钱湖教育论坛联合主席乔治·帕潘德里欧,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技能司司长和教育政策特别顾问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周海宏,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第六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尹少淳,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等40余位来自科研、医疗、教育、文化、商业、媒体、演艺、体育、环卫等不同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聚焦“美”各抒己见,阐述观点和思想,分享案例和经验。
论坛还发布了《深化美育的倡议》,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在解读倡议书时指出,新形势下的深化美育工作,要围绕传播美育思想、拓展美育途径、改进美育方式展开,把美育放在与其他各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尊重美育规律进行美育、打破时空界限开展美育、涵养美育精神、重视美育的个性化、深化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全社会都来关心美育、以审美的态度拥抱生活是深化美育的广泛共识。东钱湖教育论坛创始人、华茂集团总裁徐立勋由此希望,各领域美育智慧能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形成“美育共同体”,让更多美的种子“落地生根”。
多方合力,即全民受益。故此番破圈之呼,对迅速崛起奔向物质和精神双富裕时代的中国而言,尤具深意。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如何形成这个自信、这种力量?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用这种文化的美塑造代代接班人的精神和爱美向善的根。”在中国文联副主席许江看来,美育是每个知识人拥有全面感受力和文化心灵的重要素质,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教育和传播的重要部分,“今天,数不清的新事物,数不清的亮眼的东西,数不清创造的空间,从个人生活和创造性的工作都需要我们有良好的美育基础,都需要我们以强烈的社会意识来认识美的问题,来提出美的觉醒,进而从衣食住行赏玩的全方位掀起社会生活的变革追求文化质量的优化,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美的理解和追求化在生活中,化在日用和无尽的交流中汇成新时代充满质感和温度的文化风尚。”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倡导全社会多方面形成美育氛围:“美育应当是超功利的,不是为升学和考试而去设的一门课程。它应当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在世界影响力,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这样我们的美育发展就会营造一个健康宽广的大道。”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尹少淳同样强调需充分运用社会文化及艺术资源:“美育要调动各种感官,视觉之与美术,听觉之与音乐,动觉之与舞蹈,综合感觉之与影视。因此,除利用好校外资源,还需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如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增加感官刺激的幅度、强度及新奇性。同时,还要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自己的艺术场馆。”
百年前,蔡元培奔走疾呼,弘扬“美育救国”之教育理想。百年间,中国美术学院持续揭开中国美术教育的新篇章。2020年,国内首个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落地东钱湖畔。2021年,首届“华茂美堉奖”揭晓,全山石与阿尔瓦罗·西扎,两位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获奖者普及美育使命之时,亦持续助推美育发展新进程。
毫无疑问,中国的美育故事已大步迈入全民共建新时代。
并肩同行,方能合力破局。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