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知名摄影艺术家徐一恩带你进入湿版摄影创作异梦空间

2021-12-27 00:00:00 杜霖 

  湿版摄影,是现存最传统的影像拍摄方法之一了。起源于19世纪,在摄影领域算是非常古老的技术,操作过程简单来讲就是将涂布了火棉胶的玻璃或者金属板浸入硝酸银溶液,使其可感光,再将板材放入暗盒插入相机进行拍摄,然后进行显影、定影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暗房,且涉及多种化学药品,易燃、有毒,目前掌握此技术的人多为古法爱好者,在全世界范围数量极少,因此在民间已消失多年。 在中国摄影艺术家中,熟稔此项技术,并且仍然有作品产出的艺术家更是风毛菱角。此次,笔者特意联系上了一位摄影艺术界中以擅长湿版摄影技术的中国知名艺术家徐一恩,带领大家一同体验19世纪的古法摄影魅力。

9fGFzwWULoRcVZF7fJf2lmEc7KCgSU5RLZb6oNte.jpg

徐一恩作品《THE TREES》

  问: 一恩您好,请问您最初是如何开始你的摄影历程的?

  一恩: 小的时候,我妈妈给我买了很多少年画报之类的期刊,再后来家里又买了彩色电视机,我想我的视觉启蒙从那时候便开始了。人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带着各自的天赋,你找到了便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耕耘。最初我对视觉懵懵懂懂的感受就是电影,大概是看过《终结者》和《指环王》之后就确立了要做电影导演的理想,这也是促成我后来从事摄影创作的开端,沿着电影梦想的这条路走,我先后做过动画和演员,最终2010年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开始了我的摄影之旅。在拥有相机之前,我有一台当时算是很高级的索尼爱立信手机,带摄像头,那时候还没有苹果和安卓,也乏有社交平台,我便已经开始用手机拍照,还够不上摄影,但已经算是很先锋的样子。因为手机的便携性,相较于其他人我拍摄了更多的照片,这也算是我最初的历练,后来有了开心网,照片得以分享和传播,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这让我萌生了拥有一台相机的想法。

uUjuAdHniNQLdnKGqEJV00hOrGBhofQdL1BLGbGR.jpg

徐一恩作品《THE TOWER》

  问:我们久仰您的大名,尤其是听说您在湿版摄影领域非常突出,请问您现在专门从事湿版创作吗?为什么选择湿版?

  一恩:湿版摄影只是我摄影艺术探索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我并不局限于通过某一种特定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而是什么有利于表达自我想法,就选择什么方式。此外,我也更倾向于定位自己是一个摄影艺术家,而不只是摄影师,虽然目前我的主要表达手段是摄影,但如果我掌握了另一种方式,或者有某种方式更有利于我的表达,我也可能采用非摄影的手法,这没有限制。目前除了湿版我还进行大幅面影像作品的创作,已经在尝试突破摄影的边界,创造一些现实并不存在的景象。这也是我自己的学习和探索,是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你会看着我从稚嫩到成熟再到突破。

  我采用湿版的方式创作并非技术本身对我的吸引,而是湿版摄影放大了胶片创作的不确定性,它是摄影中最像绘画的技法,拍摄前的手工制作底片和后期的显影定影,给成像带来了更多变化空间,这本是胶片的魅力所在,湿版尤甚。湿版更像是手工和摄影的结合,在另一种层面上也拓展了摄影的边界,你对湿版技法的控制可以说是有别于摄影的一种艺术,加上最终呈现的影像,它更像是一个综合材料作品。当然,在湿版的创作过程中也充满乐趣,与其说湿版摄影让人沉醉,倒不如说是化学让人着迷。

G7wqka4wsex8kVxtNpFXcHNVobsQW3Z6cA2X2La1.jpg

徐一恩作品《三万》

  问:您最初是如何接触湿版摄影的?

  一恩:我第一次见到湿版摄影法是跟一个朋友去他的朋友那里学习观摩,在一个地下室的小房间里,堆满了化学药品和各种灯,还有一个自制摄影棚,非常杂乱。起初只是新鲜,觉得好玩,但很麻烦。我对技术什么的其实兴趣并不怎么大,看看也就过去了。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该用它做什么,没有方向就没有动机。所以那段时间我朋友在学习和琢磨的时候我都是在旁观望,并没有学习的意向。看得时间久了,我忽然有一天就顿悟到他们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避免这个问题我就能拍出我想要的东西。有了想法,就赶紧行动,我的湿版之旅从此开始。

zImPfxuEZIPxWdp0eJbg5XOByDwog7rkTHQPPtDs.jpg

徐一恩作品《广富林》

  问:湿版摄影的难点是什么?技术吗?

  一恩:技术从来都不是最难的,只要有公式、有材料、有财力,技术就只是创新问题。蒸汽机发明之前蒸汽就存在,制造材料也已出现,你只是还没有想通怎样去使用它而已,想通了立马也就成了。作为湿版摄影,技术已经存在了,基本上有个小手册,买齐材料,再加上练习,几天就能掌握,要说难点本质上还是摄影的难点,创意的难点。你看现有的一些湿版摄影师,作品放在一起基本很难分辨哪个是哪个拍的,因为技术上都不赖,但摄影上就不好说了,他们追求的更多是复古的味道,并没有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如何去提炼风格和表达自我,大家拍出来都很像也不足为奇。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爱好,没有什么难度,但如果加上“摄影”二字,那必然要有所追求,如果再加上“艺术”二字,那势必要有所成就,有别于他人,这才是最难的。

  一方面因为我个人不那么着迷于技术,另一方面也因为湿版技法我是自己琢磨的,没有高人指点,所以至今在技术层面都存在一些瑕疵,不过这也恰恰成为我湿版摄影的一个特色,甚至说是一个优点,我不会为技术所累,相反我的作品因为不完美而完美。

XSMr0pf0au2Qu3OyuEpd3aluSf1U95IgVMfz5vCz.jpg

徐一恩作品《野》

  问:请问您认为湿版摄影对文化的传承有什么重要意义? 它会失传吗?

  一恩:艺术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艺术的发展也是文化的发展,艺术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而湿版摄影作为一种工具来讲既能起到不一样的记录作用,也能丰富艺术的创作手段。当然科技发展到今天,数码摄影如此的普及以及社交平台的大行其道,湿版作为记录载体本身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相较而言它对于艺术创作领域来说显得意义更大一些,它承载了一种创作类型,既古法摄影,这也是湿版技法对文化的传承和贡献。

  如我刚才所说,它不仅没有过时,还得到了新生。配方还在,药品也都有,反正不是家族秘方传男不传女那种,我想应该不会失传,哈哈!哪怕是艺术摄影师不再采用它,还有很多古法爱好者会前仆后继。据我所知很多湿版摄影师在接触湿版之前甚至没有接触过摄影,纯粹因为喜欢这门手艺,对于他们来说,技术上的完美比创意还重要,艺术更不在他们涉猎的范围。

jsxD8GBkurrWrzWiQ5vaTfzO1rMINjoW1Pl62EEJ.jpg

徐一恩作品《闵》

  问:请问您能够有今天在领域内的成就,有哪些知名湿版摄影师对你产生过影响?

  一恩:基本上可以说没有,因为我的创作方向跟几乎所有的湿版摄影师都不同。我不追求复古影调,也很少使用老式器材,这差不多是市面上所有湿版摄影师的“标配”。所以至今为止没有哪个湿版摄影师的作品打动过我,倒是有很多不用湿版的摄影师对我影响很大,例如 Dan Winters和Andreas Gursky。非要列举一个的话,我早期很喜欢Sally Mann的作品,倒不是因为她的湿版作品,而是她拍的家庭照片,那些是用胶片拍摄的。

0VzZZCvBUfNWvDcHNUn5fbZ1lpfdzvMYAOuXhUbG.jpg

徐一恩作品《杨》

  问:读者们一定很想了解您在湿版创作时使用的工具,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一恩:湿版摄影法非常的繁杂,前期要配药,后期拍摄还需要场地或者车辆。简单来说,想要进行湿版创作,如果在室内一定要有个能供水的暗房,即使家里有多余的厕所可改也不合适,因为药品有毒,药水很脏,味道很大,你的家人一定不会同意,有孩子的话你自己也不会同意,所以租房成本不可忽视;如果你想进行室外拍摄,那就要有一辆大后备箱的汽车,至少能把你所有的设备和药品带出去,如果后备箱不能做移动暗房,那至少能放下一个足够大的折叠暗箱和一张折叠桌,这样的汽车显然也不便宜。如果前两者你都具备,那剩下的就相对简单了。首先你要有一台大画幅相机,从4x5英寸到20x24寸画幅甚至更大画幅不一而足,我还见过有人将厢式汽车改成一台相机拍摄湿版的,只要你能找到覆盖范围足够大的镜头!然后就是相机配套的器材例如三脚架、镜头、湿版片盒等等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要拍湿版要先掌握大画幅相机的拍摄方法,对于非摄影爱好者甚至哪怕是摄影爱好者这个门槛都是很高的,而且大画幅器材价格高昂,单这一项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剩下的则是制作湿版和显影停影的材料和工具,例如:各种配方、各种药品、相应尺寸的玻璃板或者铝板耗材、浸银箱、电子秤、水洗盘、安全灯、护目镜、防毒面具、大大小小的量杯、酒精灯、密度仪等等,太多无法逐一枚举,真的对湿版摄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相关书籍来研阅。

aNmzoRBT8OfqaiO0BJwDOLUPoRM8B8c4frFQzqMq.jpg

徐一恩作品《柚子》

  问: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一个特别的里程碑或者转折点,让您比任何时候都更上一层楼?

  一恩:有,2017年吧,不是个点,是一个时间段。这一年我忽然想通了很多东西,人也一瞬间成熟起来,我现在很多在展的作品也是那一段时间创作的,就好像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脉,真气源源不断,哈哈。其实,我明白这些进步并非偶然得来,而是经历时间的洗礼与沉淀之后,只是恰好到这个时候爆发而已。我曾经2013年-2014年两次奔赴西藏拍摄,沿途拍摄了大量的作品,现在回想有点像是集训,但我当初并没有赋予旅途什么任务,就是纯粹的一腔热情,也正是因为纯粹和没有既定的目的,反而让我得到了更多。自从有了相机之后也是没有停过的一直拍拍拍,无心积累了大量经验,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的我更能理解不论什么行业都要从枯燥的学徒干起了,学徒阶段实际上是最佳的积累实践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当然仅仅有积累还不够,还要不断学习,我记得2016-2017年听了大量的艺术课程,从古典到当代,从Botticelli到Basquiat,从村上隆到Cindy Sherman,从波普艺术到类型学摄影等等等等,我对整个艺术从历史到结构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该从何入手,如何逐渐形成自己风格,进而成为艺术大树上的一个分支,当然现在还是远远不够,生不息学不止。再就是2017年我第一次飞美国,见识了不一样的世界,看了很多展览,那次旅行对我触动也很大,回来以后开始思考,拍摄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也从这一年,我开始重拾英语,直至后来移居美国,这一年对我很重要,也是我的一个转折点。(我在2017年也拍摄了最多的湿版作品,感觉那一年自己真的是为今天的成功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UMW4rH315zA41qFMzcZdlEULSF4NuMU9cXqew3zu.jpg

徐一恩作品《杂》

  问:听了您的分享,我都觉得非常有感触,不知您对其他想成为职业艺术家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吗?

  一恩:我对他们的建议就是襟怀谦虚的心,一步一步往前迈进,永远不要知足,探索没有尽头,直到你死的那一刻。只要你坚持这一点,你一定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样子。要早点树立目标,起点高也不怕,哪怕你无法企及,也会无限接近,做到你能做到的最好,即使没有成功,你也会毫无怨言。艺术这条路从来就不容易,也不是博取名与利最好的方式,半途退出的大有人在,能坚持初心,走到最后的人就已经是成功者。当然艺术需要天赋,通过学习可以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判断,及时修订自己的计划,准确定位,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做好吃苦的准备,艺术是个不断投入却又无法短期取得收益的事业,要有耐心,也要着眼于实际,在创作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想尽办法养活自己和家人,不要出卖自己,更不要依附他人。有创造力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但也不要持才自傲,谦虚会让你学到更多东西,骄傲只会让真实的信息离你远去。不浮夸,不聒噪,不偏信,不炒作,不要在不该花时间的事情上浪费生命,毕竟想成功要趁早。这个时代太多诱惑,太多噪音,太多假话,要学会过滤,找出事实,做准确的判断,试错成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高。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我非常的荣幸可以和著名艺术家徐一恩有这样的对话,非常感谢一恩的分享。这让我本人都收益诸多,这不仅是一次关于湿版摄影的探讨,也是一次关于艺术家职业之路的探讨。也希望我们今天的内容能够给希望坚持职业摄影家,艺术家之路的朋友带来一些鼓励与启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摄影行业中的小众力量,并且能够给从19世纪就开始流传的湿版摄影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让这么有魔力有力量的艺术方式继续传承发扬!

  艺术家特别介绍:

  徐一恩,当代艺术摄影家,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现居美国洛杉矶。毕业后在上海参加工作,先后从事过动画制作和影视表演等行业。2010年开始摄影生涯,他擅长创作大幅面摄影艺术作品,先后参加过2018-2021年四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作品皆为主办方收藏。2017年和2021年分获IPA国际摄影大赛银奖。曾为《咔啪》《摄影之友》《旅游世界》等摄影及相关杂志撰写专栏多年。移居美国后,作品在 Artists Council,Las Laguna Gallery,Escondido Arts Partnership,Verum Ultimum Art Gallery 等画廊进行展出和出售。

VDNeHHwVNN33MOuxTxAS9USjdDQU16xcz3yVs0bC.jpg

​(徐一恩在拍摄创作中)

  作者介绍:

  杜霖,LIEM画廊联合创始人,艺术家,艺术评论人。LIEM画廊(上海)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画廊,以展示20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师和当代艺术家作品为主,如 Pierre Jeanneret,Charlotte Perriand,Jean Prouve, George Nakashima 和 Ettore Sottsass等等。

  (撰文:杜霖,供图:徐一恩)

(责任编辑:冯如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