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墨与泼彩丨 张大千泼彩的探索【下】
2021-12-31 10:11:31 未知
张大千泼彩的探索
"我们一直要提倡向传统学习,那么张大千先生他一直是在深入到传统之后,终于自己悟出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式,也形成了他的风格,那么他的创新也就成为了我们今天的传统,我们要向他学习,这传统是在不断地创新之后积累成为好的留下来了,成为了新的传统,让后人去学习。
张大千作品
张大千作品
马先生呢,我相信他具备这个能力,他好学习,肯钻研,而且不断的去突破自己。现在他心态很沉稳,他没有急于去创作自己的风格,如果创不好走回去还只是一种面貌而已,他在大量的积累,现在还在积累阶段,他从张大千的画法来积累传统,就等于是借鉴了张大千学习传统的方法,之后你会进步的更快,也是我们今后的期待,老师们的期待,你自己怎样去做才能不辜负老师们的期待呢?"
马啸天作品
马啸天作品
"刚才我们讲过了张大千先生在1959年以前一直在临摹学习古人,那我今年也是59岁了,我在这之前也一直在临摹学习古人,学习大千先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未来如果要想继承大千风格,又想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绘画技法,那我认为破墨泼彩到真是一个可以让大家共同探讨的方向。什么原因呢?首先这个破墨泼彩,包括大千先生本人,他没办法再造第二张。因为这样会有一个先天性的条件限制。比如说您今天看我这幅画好,你说马老师我要订一幅一模一样来一张,您给多少钱我也画不出来,因为它这里面有很多是不可控的。但也有可控的,比如说构图、水和墨的处理,技法的使用,这都是可控的,包括近景的树和房子可控。但水和墨和颜色的演绎变化过程是不可控的。
作品局部图
作品局部图
所以任何破墨泼彩作品,你想再造一幅一模一样的是不可能的。未来我应该还会在这条路上去走,当然了说到传统笔墨的东西和大千先生的东西我也不会放弃,那种风格有那种风格的乐趣,说白了就是,你要想看扎实的笔墨的东西,你还得看那种风格的东西,但是你要想看技法比较新一点,审美的形式变化多端一点,对色彩的处理更加美妙,和我们现实生活和场景与自然界风光更加接近的时候,还是要从这个方面去多做文章,未来我还会用这种技法把我自己所见到的名山大川,用我的理解来画出来。当然了,大千先生有一个很神奇的、经典的、最后的收官之作。当年雷先生跟我说,他在台北看到那张画说:"啸天,你看到那张画时能先给他跪下。"我不知道黄馆长您看过这张画没有,太厉害了,他从来没去过庐山,这收官之作就画了那么大的一幅画,十几米长,11米长。"
"这张画是在图片上、电视上很火。"
"所以,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他自己画《庐山图》的这种实践,我认为我们也可以把我们见到的东西和这种技法去结合、整合。当然一定要注意在未来的学习和创作过程当中,不要去扮演一个记录影像,记录场景的画人,毫无意义。
张大千·《庐山图》
张大千的绝笔作品《庐山图》工作照
今天科技这么发达,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么多影像采集工具,你要记录这些东西不需要艺术,但用这种技法,用这种破墨泼彩,再加上传统的笔墨功力去整合,来处理一些我们现在在今天能看到的名山大川,再结合刚才我们说过的"可以观、可以居、可以游",结合构图和审美标准,再加上我们讲的最深的意境和书卷气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这几个大的范围整合在一起,应用于创作过程,应该是非常好的一条路。"
"破墨和泼彩它往往是不可控,因为它需要你随机生发,随时根据墨和水及各方面的融合情况随机去引导,破开它原来的状态,所以它会产生一种很奇异的朦胧美。这样的美,在雷先生的审美观点上,您认为这种美的价值有多大?"
"它的价值就在于,刚才马先生说的那种不确定性。它可以随时的出现一种更奇妙的画图。就是你心中所想的,可能画出来比你心中所想的还美,是一种不确定的变化性,所以,这也是泼彩能够吸引大千先生去创作,吸引后人去学习的主要一点。所以,我还是希望马先生在今后创造出更多的好的作品。"
"谢谢。"
"泼彩已经把笔触、线条全部隐含在混沌之中,大千先生追求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要把这种看得见的隐藏到看不见里,把更多的空间留给我们欣赏者去体会。从艺术风格来讲,当然欣赏笔触、线条也是一种美,但欣赏这种大气的,朦胧的色彩时给你留下的也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动。从艺术角度上,刚才两位老师也都说过,我们从技法上去探索仅仅是一个方面,那么更多的是一种抒发,一种情感的注入,所以在这个方面中,可能泼彩更能让艺术家释放。"
马啸天作品
"自由的幅度更大一些。"
"没有太多的拘束在小的笔触结构上,更多的是一种释放宣泄。"
"破墨泼彩,对培养一个画家的大格局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非常大的帮助。你看,比如说我在画《巨然晴峰图》的时候,那一笔一丝不苟的认真,丝毫都不能差,全神贯注。
马啸天作品
当然我们要画破墨和泼彩的时候就会非常放松,大可不必全神贯注,因为什么呢?当初水和墨附着到纸上,你看的时候挺好,但它干了以后跟湿的时候效果完全没毛关系了,所以你一看不够,还是要再次加工,再次加墨,再次加水,再次加色,都有需求,有不同的需求。另外这种意向处理的手段,形成的结果就是一个烟云供养的结果。这种烟云供养抒发胸中意气,加上我们传统文化的积累,诗词歌赋的积累和名山大川的这种自然实景的结合,非常适合画人选这种技法,可以避免那些僵化的传统构图,僵化的处理手段,因为这种方法它有最大的自由度。还有一点,就是比如说不小心把(画面)上面弄出了问题,一块颜色或一块墨或某一笔。中国传统书画是不能改的,但是破墨泼彩是可以用很厚的一层重墨盖上,再破、再泼彩,再破、再染。那像这幅作品,前前后后的颜色,我记得大概有10遍左右,所以这种技法从创作的角度和技法的应用角度,我认为这种技法还可以更大范围的推广。"
"是从物理上是没有厚度,但从视觉上面特别有厚度。今天陆老师也说了画的一个"气",还有雷先生说了一个"势",气势可能就是传统中国文人画说的,是文人内心的一个修养,但当代的时代精神可能会更张扬一点,更讲究气势一点,应该也是我们新文人画的一种风格吧,谢谢。"
傅申先生评张大千先生说:我钦佩他在书画上的努力才气和成就,也很喜欢他大部分的作品,在很多方面我认为他是中国画史上难得的大家,他当然也是二十世纪最有成就的画家之一。尤其作为一个研究古书画史及鉴别工作的人来说,张大千是一个最理想的研究对象,因为他是历代画家中对传统绘画研习最深和了解最广并且是最好的画家,因此他的作品与绘画史最富有关联。在他的作品中,不但有他个人的画史,也有中国绘画的历史。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