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化传道士水墨写意开拓者
2022-01-05 09:41:00 刘书明
シルクロード文化の伝導師水墨画の開拓者
--读画家张录成画册有感
--画家張録成さんの画集に感銘
第一次看到张录成先生的画册,心灵像被电击一样的感觉,一种莫名的冲动难以抑制,瞬间将我的思绪带进了那遥远又亲切的丝路奇域,走进了张先生的丝路写意绘画的世界。
张录成先生出生于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甘肃省酒泉。他自幼就喜好书法艺术,家乡的丝路文化遗产则为其日后献身艺术提供了丰沃的营养。成年后,深入新疆内陆生活长达三十载,荒无人际的戈壁滩,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萦回在天际的牧歌,成群的牛马、骆驼,成了他的精神支柱,生活的伙伴。大自然原始的生态扩大了他的视野,赋予了他聪睿敏思。那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只有大自然的宁静玄远。他如饥似渴,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为绘画积攒下丰富的素材,为创作打好了坚实的奠基。同时,他涉足广泛,在哲学、美学中追根溯源,在多元文化中探幽问道,文学、艺术、哲学、历史、文化,无一不是其涉猎对象。从唐代的边塞诗到草原石刻;从阿勒泰岩画到敦煌壁画;从黄河、长江到塞北、江南,祖国山河遍布他的足迹。
他将自己的艺术生命与丝路文化紧紧相系,一丝不苟地研究丝路文化数十载,最终厚积薄发,形成了幽寂玄远、玉宇悲壮、横扫苍穹的独特丝路写意画风,并得到美术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及评价,被誉为“在传统绘画笔墨语言、绘画境界、绘画美学三个方面有突破的画家”。
龙马精神,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精神。中国历史上画马者不胜枚举,名家辈出。他们笔下的马,或立或卧,有的骨骼清奇,如铜筋铁骨;有的雄健壮美,仿佛天外来客。但前人的马无论写实还是画意,都没有万马奔腾的宏阔场景。张录成画马,而且大都是群马,看他的《汗血印象》《天马行空》《霸主》《草原精灵》《云卷云舒》《雪山神骏》《春潮》等等,无一不是万马奔腾之印象。他的《万马奔腾》图,更是盛誉当世,他笔下的马桀骜俊勇,风云叱咤,狂野不驯,疾风放蹄。如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万马齐奔,蹄声轰隆、嘶鸣袭耳,雷霆闪电之势历历在目。高度浓缩的造型、奔放洒脱的笔墨线条和具有现代主义的形式构成,使每一幅画面带给人无尽的遐想。可以说,这些马早已不是自然之马,更不是古人之马,而是一种思想之马、精神之马、时代之马。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绝非一日之功,它首先需要画家走进几千年的民族文化艺术殿堂,潜心修为,像一个“苦力”那样用汗水浸透一砖一瓦,用勤奋与执着铺就一条走进去的道路。同时,还需要艺术家深入生活,用生活之源养育出艺术之花。正如张录成先生所讲的那样,中国画表现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它不是照搬生活,而是作者对生活感受的主观表现,也就是写意。这个意,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人的思想与境界中来,反映了作者思想修养的高低,学识面的大小。画的是修养、学识和境界。
丝绸之路是中国汉唐之际甚至更早的时期,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与贸易的重要交通要道,是中国文化与古印度文化、两河流域文化乃至欧洲文化融合与交汇的重要通道。在我们看到的敦煌壁画、飞天人物、唐代乐舞,以及出土于陕西、甘肃、四川一带的大量汉墓壁画中,都能得到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张录成生于甘肃,长于新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与他聪慧的天赋,使他的血液中就流淌着浓厚的敦煌文化血脉。敦煌、凉州、玉门关、古楼兰、大漠胡杨、汗血宝马、草原黄牛,这些自然意象,积淀在他的血脉之中,成为他画笔下的文化意象。张录成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耕耘丝路文化,追求大开大合、热烈奔放、激情澎湃的精神图式,热情地表现一种悲怆、顽强、坚毅、勃发、崛起的美学意境。可以说,他是丝路写意画的开拓者,也是丝路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张录成先生的丝路艺术创作使我联想到了诸多以丝路为主题创作的先哲,中国的张大千,日本的平山郁夫,他们为了丝路文化,为了敦煌艺术,跋涉千山万水,长期滞留丝路。平山先生更是远度重洋,不远万里来到当时人烟稀少,荒凉偏僻的丝路敦煌。呕心沥血,创出了前人未达之路,给人类留下了众多的艺术瑰宝。长期以来,丝路艺术家前赴后继,层出不穷,但能留给我享受艺术空间的人确实屈指可数。艺术家的出现是时代升华的体现,是人类精神孕育的硕果,可遇而不可求。张录成先生就是在时代的召唤之下,应运而生。
张录成先生与同时代的当代中国画创作者一道,他们共同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既要传承中华传统文脉,同时也要反映新的时代审美要求,为传统中国画寻找到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生存方式。傅抱石先生曾提出“时代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指出了笔墨与时代的关系。但传统中国画艺术精神中的完善与充实,艺术形式的全面与多样,已使新的创作成为历史的极限,所以很多现代画家更多的还是在技法层面上的努力。中国画的改观已是显而易见,中国画的变革更是历史的必然。画家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对物像简单意义上的写形,而是把自己对艺术、生活、情感、文化的理解吸收和共融,在与自然山川的对话中,在精神与精神的交流和冲突中,领略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体会中国画笔墨的创造性发挥,既不丢掉传统笔墨精神的传承性,又能够感受到时代气息的生命力。在张录成先生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时代的使命感,他对丝路文化的敬畏,对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追求与渴望,对绘画创作的无止进取精神,承古而不囿古,大胆而出新意的独创,形成了极尽自然之大美的全新艺术天地。
我与丝路也是缘分极深,多年前曾到兰州、酒泉、敦煌、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进行学术考察,对丝路文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当看到张录成先生的作品时,就情不自禁地充满了倾慕与想望。十分期盼着能看到张先生更多的时代杰作,期待着他创作出更多描绘丝路文化的作品。想先生正当壮年得志,艺术炉火纯青,相信会将毕生奉献于丝路文化,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丝路文化传道士。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刘书明
2020年7月19日写于东京
(责任编辑:冯如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