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应金飞 | 雕塑中的“匠人精神”与“塑画同源”

2022-01-07 18:28:28 未知

drIMWbBZ8QrIEFJDVz8ned72t8xXdbiaFr94snL5.jpg

6dLzD8iUXGFK0SKPc6FI5FTOFHGUeodFNBOkKK1o.jpg

7EEalFtEf2rMLbZmXhsJlq5KmhAV75dkHK7qOjAT.jpg

"静谧的凝视:意大利当代雕塑艺术展"现场

为庆 祝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纪念两国半个世纪的友好外交关系,2022年1月"静谧的凝视:意大利当代雕塑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顺利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布鲁诺 •瓦尔波特( Bruno Walpoth)、沃尔特• 莫洛德( Walter Moroder)、马西米里安诺•佩菜蒂蒂( MassimilianoPelletti )、阿隆 •德梅茨 ( Aron Demetz)、赫尔曼 • 约瑟夫 • 伦加迪 ( Herman Josef Runggaldier)、彼得 •德梅茨 ( Peter Demetz )、威利 • 威基勒( willy Verginer ),格哈德•德梅茨 ( Gehard Demez) 等8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呈现了意大利当代艺术最独到和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意大利驻沪总领 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也表示,此次展览的举办是中国对意大利的艺术和文化一次诚挚的致敬。

bpopw8O1sQRB3b0Tf4LQHIXaykYFcY8GUXUJJ8f3.jpg

2JLpLJn9VfUYOIYEVOIz6FdCsNA2ZZVYTG4ECkRM.jpg

z99ZxuV6jf4064CGzmsjSknbr4cJ3OfYDSuwELyN.jpg

ZWRVHVkO0xTigTvMJWlBoNOEMDRbXnZCl2xzSjUd.jpg

"静谧的凝视:意大利当代雕塑艺术展"现场 作品局部

2018年,浙江美术馆举办了“沉默的情感——布鲁诺·瓦尔波特作品展”,这也是意大利雕塑家布鲁诺·瓦尔波特的亚洲首个个展。时隔三年,本次展览由雕塑家布鲁诺延伸至其所在地区,意大利的瓦尔加迪纳( Val Gardena)的多位艺术家,向我们展示了拉第尼亚文化的雕塑艺术现状。面对西方雕塑艺术发展脉络中审美风范的差异,此次与意大利当代雕塑艺术家的二度合作,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对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又有怎样的观点呢?

问:应馆长,作为一位创作领域广泛的艺术家,您对中西方雕塑艺术在发展中的异同有哪些看法?

应金飞:雕塑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漫长,从原始社会早期的小型陶像,再到装饰于日常器具上的人、兽头像,均以小型塑像为主。秦汉时期一般被认为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一个高峰,秦代雕塑古朴稚拙,先秦之前的雕塑语言以塑造为主,装饰性较强,较为抽象概括。秦代雕塑通过写实语言,更加适用于表达现世生活,理解也更为直观,诞生了众多纪念性雕像,大多题材为讴歌上层阶级的丰功伟绩以及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并且也为汉代雕塑开启了艺术创作的新生面。与此同时期的西方希腊化时期也留下了诸多经典,如《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米罗的维纳斯》《诸神与巨人之战》《拉奥孔群像雕塑》等作品。材料也涉及青铜、大理石、木质,并有部分使用象 牙、黄金与宝石进行装饰。

PMsm41Z9U9uhptPcN8Ei2GCJmLHEZQcrDzBRd2Ls.jpg

陶人头,商,作者不详,高约10cm,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馆

jltwkq1jmVlP9YnUaO6sYKs7iWEKHzv4fejcxvm9.jpg

《立马》(《马踏匈奴》),西汉,作者不详,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0PNX2RjosrFN4zohLgRENKbRcHoekdAYCYlN5McR.jpg

《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约公元前3世纪,作者不详,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VziqIl0X9OV34Qvk55U5XTcFk5cHej0HIqkqlNyi.jpg

《拉奥孔群像雕塑》,约公元前3世纪,阿基桑德罗斯等,现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

我国的古代传统雕塑艺术,诸如青州、邺城等地出土的塑像,可以看到它们是处于意象层面的,几乎就是简单直立的塑造。或者从另外角度来讲,工匠只是将平面上的塑造进行空间化的处理。中国的古代雕塑大多服务于宗教,所以着重在于正面展示。所以我曾说过中国的传统雕塑是“二维”的,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雕塑不属于三维空间,而是中国传统雕塑的观念着重在于正面体现。而西方从古希腊时期起,便开始追求人体的美感。我们可以看到那时诞生了诸如《掷铁饼者》这样优秀的作品。古希腊人追崇精确的人体解剖与运动规律。从毕达哥拉斯开始,对于世界的理性探索开始推动着他们的科学发展。这一点与中西方文化基因的差异有关,中国哲学的完成是通过东方式的想象,比如《山海经》中,中国古人会将理解不了的问题用想象去处理。所以这种文化基因上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艺术的不同之处。比如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油画很早就开始使用写实的手法,对空间结构进行科学的测量与分析。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重在表意,宋画虽然已经达到了高度写实,还是它依然是将光影简化处理,中国古代艺术家力求表现他所认为的,最本质的东西。那么这就决定了中西方雕塑发展的不同走向。

问:对于中西方雕塑发展的不同走向,您认为其背后有哪些文化差异?

应金飞:其实早在西汉时期,我们就可以从石刻艺术中看到,当时的艺术形式被如此推崇,在于它的一半属于自然造化,一半属于人工雕刻。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由这种观念所影响的创作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但是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雕塑写实功能来看,那时的中国艺术家的水平几乎是特别弱的。因为他无法完成特别具有空间感,或者说是特别写实的东西,中国的古代雕塑都是将概念化的东西包含在里面。比如我看过的一件唐代雕塑作品,大致看上去很像古希腊雕塑,它的肌肉塑造都是高度写实的,但是可以看到在其胸口的位置,却有一块不属于解剖学中该存在的器官。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加入了他所相信的一些东西,所以中国古代艺术的写生和我们今天并不是一个概念。

而西方从欧洲古典时期,希腊雕塑家通过对数学与解剖学的熟练使用,逐渐取代早期的“几何”风格,更加突出人体的活力与美的崇高,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将其概括为“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 表达了希腊艺术的最高理想,也就是将自然与创造完美结合成“完善的美”。而后古罗马时期在希腊时期理想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塑造。而后文艺复兴时期,借助对与数学、解剖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恢复了古典时期艺术形式与主题中对于人文主义的推崇。以多纳泰罗为代表,五世纪后半期意大利的雕塑艺术的特点是对新的表现形式的狂热探索,这些形式受到古典主义的启发,并结合意大利古代传统艺术风格,这些时期活跃在佛罗伦萨的艺术大师们的艺术表现,作品讲述“故事”并通过人物的造型、动作和神态来表达人类情感。古典主义雕塑的这些“表现性”和其他艺术的复兴,多纳泰罗证明这些模型不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艺术人物主题,还可以应用于宗教神圣主题。

我曾经去过意大利,看到古希腊人留下的雕塑,无论是从它的背部还是任何一个角度看上去都是无比的精准。而中国古代雕塑的背部几乎没有塑造,基本是垂直下来仅仅拥有一个概念形态。我们可以看到诸如青州、邺城等地的石刻,他们在审美体系上是趋于完美的。那时的宗教造像也拥有一套法则,如《造像量度经》。但是我们要承认,那时的宗教雕塑并不是完全写实的,其中一点是在于工匠基本不具备解剖基础,另外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中国东方哲学的背景下,雕塑艺术所需要的是一种意象的、模糊的,属于膜拜的距离。

问:您在展览画册的前言中曾提到“塑画同源”的概念,对于雕塑与绘画二者的关系,您是怎样理解的?

应金飞: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在我看来“塑画”其实也是同源的,其中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现在的民间雕塑其实重点在于东方思维方式的介入,它并不是在维度上开始建立的形态。比如像东阳木雕、或者说是今天匠人的石刻,他们主要还是从一个平面开始介入,并不最先从空间塑造的角度来思考,这是中国古代雕塑所留下的传统。整体看来,中国雕塑的在空间上的发展,是从近现代中国对国外艺术方法的引进,比如苏派的艺术风格。而西方雕塑其实也有它的绘画性,比如正面律的应用,又或者是古埃及上彩雕塑《涅菲尔蒂尔王后像》中对于雕塑和绘画的结合。中国古代对于雕塑和绘画的结合更为常见,比如云冈石窟。现当代雕塑艺术家其实也是非常在意其作品的表面肌理,这样其实是绘画性观念的体现。艺术家的绘画或者雕塑,在其作品表面留下的偶然性的痕迹,这其实也是一种绘画性的体现。现在我们的很多雕塑作品大多数时候是由工匠完成,作品的细节其实并不是由艺术家本人完成,一件作品的产生过程是脱节的,艺术家本身并不会去控制表面的东西。

问:您曾说过,在本次展览所邀请到的几位意大利艺术家身上普遍存在着宝贵的“匠人精神”,那么您怎样看待手艺与传承的关系?

应金飞:布鲁诺对于木材材质的把控,是具有一种工匠精神的在里面的,他在放艺术家的身份之前的是一位木材专家。西方雕塑的发展,是从宗教到独立创作最后在学院背景下进行研究。而中国的雕塑传统,则是从工艺发展而来,规范化成为一套标准体系。但中国传统与现代之间是有所断裂的,新文化时期,在西风东渐的趋势中,中国传统雕塑并没有大量被研究和保护。新文化运动崇尚民主与科学,但却在多个节点伤害了传统的保留,即使有文人山水花鸟的保留,但中国画整体也走向现实主义。在文化逆转下,中国艺术开始强调写实和表现力。而这个时候西方却从写实发展到指向精神概念等非写实的各种风格流派。目前我国雕塑创作以主题性作品较多,大多属于公共艺术的范围,在雕塑的艺术层面来看并不具有较强的丰富性。而布鲁诺所体现的,是工匠对与传统的继承,在作品中融入了一种触动与共情,也体现了艺术家丰富的艺术思维与审美能力。目前中国木雕艺术需要更好地提升,研究型的雕塑发声较少,这当然也是艺术市场的自然选择。中西方对传统继承的发展与对手艺的尊重拥有各自发展的体系。在罗丹的时代,雕塑艺术重视手上功夫,艺术家带着身体的体验触摸物质。而后苏派纪念碑式雕塑艺术的发展开始远离手艺,大量依靠雕塑刀完成创作,创作也缺失了人性的温度。

wSN7a5I3fHl2KweSejfm6FlSvnBbSgUHVvdTPIas.jpg

布鲁诺 •瓦尔波特( Bruno Walpoth)作品局部细节

YEP4AgYwV3UWmMr4199yfiX5xqlFNAGR5B6TWFqK.jpg

阿隆 •德梅茨 ( Aron Demetz) 作品局部细节

问:对于此次"静谧的凝视:意大利当代雕塑展",您认为对观众来说可以拥有哪些全新的收获?

应金飞:我们可以看到,在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形式与情感始终是艺术家所关注的重点,而对于观众来说,对于雕塑作品的欣赏与绘画不同,雕塑艺术的物质形态会更为强烈。关于雕塑,黑格尔有其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雕塑代表了艺术的一种理想形态:在雕塑中,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两者之间达到了平衡与相互融合。对于雕塑作品的理解,很多时候要追溯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雕塑材料的丰富运用与如何在空间中展示的思考,雕塑作品的答案往往就藏于艺术家的工作室中。所以在此次展览中,我们也试图通过参展艺术家视频讲解与传统雕塑工作室创作场景还原等互动形式,将观众对于一件雕塑艺术品的诞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体验,相信通过此次展览,可以重新构建大众对于雕塑艺术的印象。

qOUUigJEOgcIyW5fNpxePqvJRUiOjjkdtAbp5nqA.jpg

主办单位(按展出时间顺序):浙江美术馆 武汉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支持单位:意大利驻上海总领 事馆 

协办单位:北京尔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总策划:应金飞 陈勇劲 王绍强

展览策划:舒文靖 李向阳

展览日期:2022/1/7-2022/2/20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4/5/6号展厅

受访者:应金飞 浙江美术馆馆长

采访整理:孙梓钧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摄影:徐伟杰 刘坤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