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物 | 纪连彬:幻化的水墨王国
2022-01-17 10:01:59 王丽静
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凝云造梦•纪连彬水墨艺术展”,展出的50幅作品,是他近年来在中国水墨画艺术的思考和艺术实践中的体会,是他艺术实践的结晶。
纪连彬以往的作品以西藏题材为主体,描绘天地人的关系,体现人神同在天上,在平等的高度做一些实验,这次展出的作品以黑白为主,他净化了自己的水墨语言,让观者陶醉在一个虚无缥缈,自然幻化的水墨王国中。
六年前,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天地吉祥”纪连彬个展,是他现实主义西藏题材的一个小结。在这六年里,他根据“祥云”系列的创作思路不断进行完善,又推出此次“凝云造梦”系列。它是“天地吉祥”系列的延伸,同时也是这六年间的小结。
卓玛 135㎝×68㎝ 2021年
纪连彬坚持新水墨的现代实验,既保持全球化的开放视野,又植根中国本土的传统资源,探索中国本土的现代性艺术水墨之路。
雪域高原的朝圣之旅,开启了纪连彬的现代水墨之路。他到西藏采风写生,没有停留在西藏表面现象的描绘中,而是深入藏族同胞的精神世界,深入藏传佛教文化的神秘内核,把藏传佛教文化的宇宙生命崇拜观念与老庄哲学的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性思想结合起来,同时释放自己心灵深处的自由想象、浪漫梦幻和真挚情感,创作超现实的水墨作品。他的“祥云”系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色彩斑斓,造型奇特,祥云围绕着圣山,圣山幻化为人物。
鹰笛 96cm×177cm 2021年
纪连彬的“凝云造梦”系列,从斑斓的色彩转变为黑白灰水墨,这种纯水墨画更显单纯、高雅和神秘,富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独特的审美韵味。
纪连彬称他的作品是心灵的幻化,他的幻化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把人、山、水、云、动物、植物等融合在一起,衍化生命意蕴。而且他的造型有浮雕式的立体感,这些都为当代中国新水墨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意的启示,为当代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艺坛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
艺术家 纪连彬
做“白日梦”的少年
纪连彬1960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生活在电车街12号大院,那是个带天井的“圈楼”。大院里走出了一批画家,他就是其中一位。
纪连彬从小体弱多病,营养不良,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不够吃,两岁才会走路,经常半夜发高烧去医院。小时候的他不太爱说话,很安静,喜欢独自看云。看云联想,成了他的习惯。他经常陶醉在自我的想象中。
“黑龙江大平原一马平川,云从天边涌来,从头顶飘过,各种变化,慢慢消失在远方。”谈起小时候看云,纪连彬就特别兴奋。他小时候去松花江边看落日,云影洒落在江水中,交相辉映,色彩绚丽,给他的童年留下了美好深刻的映象。
沉浸在云中的纪连彬,幻变着内心的故事,历史人物、崇拜的英雄、孙悟空……不断置换着各种场景,形成了独有的幻想游戏。
山灵歌声 96cm×177cm 2021年
在纪连彬的记忆中,最早接触绘画是照着小人书画连环画人物,还有画朝鲜扑克。在他小学四年级时,哈尔滨儿童电影院办了一期美术班,让他第一次接触到石膏,他也是在此时开始学习绘画。
1969年,大院三楼搬来一位画家王纯信,他画的连环画《闪闪的红星》,曾被翻译成六国文字。纪连彬特别喜欢看他画画,夏天王纯信在院子里画速写,他就和院里的孩子一起跟着学。除了在院里画速写,他们还带着小包,夹着新闻纸,泡在火车站,每天都要画十几张速写。画画几乎占据了纪连彬少年时期的记忆。
飞翔 96㎝×177㎝ 2021年
1978年,纪连彬以文化课全国第一名,被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录取。四年大学生涯的写实训练,为他夯实绘画基础。1982年,纪连彬大学毕业,被分配至黑龙江省画院工作,从事绘画创作。八十年代末,纪连彬在中央美院进修。在北京的三年,赶上“85思潮”,他接触了很多新的观念——外国的艺术流派和哲学思想打开了他的视野,他开始改变自己的艺术观念并重新认知艺术、审视中国画。1989年,纪连彬在中央美院毕业的第一个展览,就得到了欧洲艺术家的好评,但他对自己的绘画语言不满足,继续在水墨的探索和实践中前行。
纪连彬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即便现在已经被大众认可,他也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停滞不前,仍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断完善自己,不断突破,不断前行,整合艺术想法,面对未来。
丝路 200cm×200cm 2021年
西藏寻梦之旅
纪连彬接触西藏题材较早。1989年,中央美院毕业的纪连彬,相约朋友前往青海和甘肃的藏区。踏入西藏的那一刻,纪连彬就被西藏雄伟的大自然,藏民沧桑的形象,牦牛的耐力所吸引。高原提供着一种特殊生活环境——大自然冷酷,生活环境艰辛,但是那里的人很豪迈,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处处体现着生命力的顽强。
圣山 177cm×96cm 2021年
纪连彬曾说:“在日渐矫饰的城市里,欲望的膨胀、机械的胜利、带来了精神的扭曲和异化。压抑、孤独、冷漠是城市的影子。在轰隆隆的机器噪声中,都市已经没有诗意,思想与心中的激情撞击混凝土冰冷的墙面,撞击反弹为怒吼,冲上云端化为灿烂。都市物质制造幸福的假象,自然的歌声逐渐离我们远去。鸟儿习惯了囚笼,忘记了飞行,浓烟掩盖了彩虹,天雨变为洗涤城市的眼泪,冬雪已不凝结玉白,洗涤弄脏的云朵还一个睛朗的天空。逃避城市、回归自然的绿色梦想正是都市群落的精神渴望和心灵慰藉。”
纪连彬外出采风写生
西藏则让纪连彬找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找到了符合他心境的语言和生命立场,让纪连彬忽略了物质,忽略了现实社会中的嘈杂,成为他创作的精神家园,人神天地之间的关系,变成他作品的主要传达。
纪连彬笔下的西藏与别人不同,他注重精神的表达,借用西藏题材表现自己对艺术对生活的理解,作品消解了物象的形,摆脱了叙事性,升华到了精神层面的需要,体现了他对生活、对人、对艺术本体的认识。
穿梭在云和梦中
天地间,“云”彰显着生命。它也象征着时间的流动,伴随着纪连彬走过无数岁月。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变化,纪连彬对云的执着丝毫没有改变,云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一部分。
“云”第一次走入纪连彬的作品是在1986年,26岁的他与发小合作的军事历史题材作品《岁月深处的队列》,参加了全军美展。云在纪连彬的作品中一待就是三十多年,成为他作品中一个标志性符号。
云栖之地 96cm×177cm 2021年
云也是气,“凝云”也是凝气。云在不停变化,慢慢消散,纪连彬享受着这种变化,通过“凝云”将它凝固下来,变成了作品。
“凝云造梦”系列,从云的虚拟空间到梦的虚拟空间,以虚对虚,是虚的幻化。纪连彬的作品追求梦境,“梦”代表着理想与追求,虽是一个虚像,但“造梦”是真实的,是各种感受的综合体,通过梦境、虚幻、云的不确定性来解读人生和现实。
梦海 68cm×137cm 2021年
在今天,虚拟空间已成为我们生活、阅读、感知世界的一个方式。纪连彬将云的流动性与梦的虚拟性相结合,尊从内心选择,自由放松的创作。
“凝云造梦”系列,是近些年来他对中国画的思考,对中国画的转型,尤其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转型的一个阶段性回顾。
自然生命的幻化
纪连彬是人物画家,以前的作品都是以人物为主体,人山同体,人神同体,突出宗教与人的关系,但是在“凝云造梦”系列中,人则是作为天地间万物、自然生灵的一部分,出现在作品中。
人作为纪连彬画中的符号之一,可以在画里画外自由进出。他注重各种因素的调动和组织,人与自然在他的作品中自由地呼吸,自然地活着。
《云行万里》将人变成自然中很小的部分,以自然山水地貌的形式为主体,来表现人神。
胡杨——生命之舞之一 120cm×230cm 2021年
胡杨——生命之舞之二 120cm×230cm 2021年
《胡杨——生命之舞》是人与树的幻化呈现,是胡杨精神的展示,是生命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的抗争、生命坚守的一种信念表达。
北方生灵之一 123㎝×123㎝ 2021年
北方生灵之二 90㎝×96㎝ 2021年
《北方生灵》从传统题材中走出来,以原野为背景,展示了动物的本性和原始的面貌,仍以生命为主题。
《秋水》是一幅人体作品,画中人体依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去掉了大众认为的柔美和艳丽,没有肉体本身诱惑,这种美从自然中生发出来,又回归自然。
画室 282cm×200cm 2021年
《画室》画了一种幻象,这种幻象是纪连彬独有的,是他主观潜意识里发生的。他在阅读天地人的过程中,唤起了一种综合的感觉,这种感觉潜藏在他内心深处,当它外溢时,在无意识中顺应自然的选择和表达。
纪连彬从写实艺术画面中,从时间、地点、人物的惯性思维中走出来,把自己放在虚拟的空间中,自由跨越时间和空间,云游在现实和梦想中。
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改革开放40年来,艺术家对世界艺术的认知,对中西艺术的比较,各有各的想法和思考的角度。纪连彬也从未停止思考和尝试,在反复实验和积淀下,才有了此次“凝云造梦”系列创作的爆发。他以单纯的艺术表现手法净化自己水墨语言的同时,也表达了他艺术创作的立场和态度。
在纪连彬看来,作为当代人,生活在当下,就应该是当代。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该区别于西方,应该创作自己的当代水墨,掌握自己水墨的话语权。水墨是被西方重视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与世界平行对话的一种艺术方式。中国水墨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方式,当代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超越性的继承,创造性的阐释。
鹿林 68cm×135cm 2021年
从“天地吉祥” 的彩色世界,到“凝云造梦”的黑白水墨,纪连彬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他回归绘画本身,重新认识传统,向艺术的当代性转变,在绘画语言上做了大胆实践。
水墨中所蕴含的张力是隐形的,是谦虚温和的。纪连彬的水墨具有普世性,他用古老的笔墨传达现代精神,是全世界都能读懂和认可的。
纪连彬在创作中
纪连彬的作品不但将山水、花鸟、人物变为一体,还借鉴了雕塑艺术、版画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不设门槛,将各种艺术形式打通。创作时,他先布局布气,让水墨在纸面上互相渗透和冲撞,形成一种抽象的自然形态,诞生新形象,这些形象会唤起他的想象力,通过他自身的审美习惯和对艺术的理解,在不确定性中整体把握调动画面。
纪连彬尊重自然的选择,尊重自然所建立的形象,将这些形象融入自己的判断,助力自然,重新选择,谨慎摆放自己的位置,在幻化中让它自然呈现。释放自然的同时,水墨会自然生发,它所突出的是一种更大的格局以及异世界的显现。
纪连彬像魔术师一样,将感性直觉放在第一层,理性放在第二层。他提倡幻化的绘画语言,在潜意识中体现着云的幻变——画面是幻象的布局,从虚入实,最后再入虚。在黑白水墨中进行幻化,在语言、形、结构的走向上,选择着抽象和意向变幻。
太空 135cm×68cm 2021年
“灰色调中散步”也是连彬作品中一个最重要的体现。“灰”是中庸的,是包容的,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他作品中的灰调子丰富饱满,温厚温润,不激不烈、不完全消失,在慢慢蠕动,慢慢浸染,展示着水墨语言的多样性。
从纪连彬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艺术创作脉络不断的演进。他回归自身,净化水墨语言,通过对生活的认知,对传统学术的梳理,完成自省、突破、自我挑战。
几十年的创作探索,纪连彬越来越注重中国画语言本身对传统的再认识,理性分析传统与时代的关系,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力和传统的关系。在纪连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精神的表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回归本体 回到原点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怎样通过原生态的语言打破传统的界限?这曾经一度让纪连彬感到绝望和困惑。在他看来,写实人物并不是具有难度的事情,真正的难度是对人的认识。如何让人产生联想?艺术家怎样选取所要表现对象的切入点?这才是人物画家应该思考的。纪连彬认为,只要艺术家能够坚守自己,回归本体,找到一种最简单的方式,也许是任何科技无法替代的。
荷 68cm×55cm 2021年
纪连彬回归单纯的水墨,在水与墨的晕染和幻变中寻找到了不被科技所取缔的艺术语言,让它成为了思想情感一体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纪连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可爱的“小精灵”和“小怪兽”,在水墨幻化的黑白世界中,我们感受到了偶然的机缘和它的不确定性,以及多变性。
疫情当下,纪连彬重新思考生命,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共同命运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威胁,在病毒面前生命非常脆弱,充满了不确定性。“凝云造梦”系列,回归黑白水墨,是他对生命的一种感悟,也是疫情之下内心忧虑与压抑的表达。
登顶 520Ⅹ200㎝ 2021年
纪连彬的作品结天地之气,融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将毛笔、宣纸、水、墨生发变化成文化的载体,是中国观念和中国思想的传承。他回到原点考虑中国传统文化文脉的问题,回到单纯的黑白水墨中,在黑白中感受墨的“五色”,在共同文化的认知下,从单元,变成多元,试图唤起共鸣。他的作品有原点,但没答案,将多面空间留给每个观者。
传统文化根脉延续
从学院走出来的纪连彬,有着扎实的写实造型基础,这让他受益终身,也成了一件难题。如何在写实的创作中求变,是纪连彬一直在探索的事情。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85思潮”后,人们更清楚地认知世界和了解世界,对艺术的体验和审美需求走向了多元化,可以自由选择,各取所需,写实不再是艺术家表达自己的单一渠径。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画的“变”比较滞后,它的历史较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难突破。纪连彬也在不停思考着,没有传统笔墨是不是中国画?不用宣纸和毛笔是不是中国画?中国画的创新有没有底线……
中国画的材料笔墨语言载体与精神既有关系,又有变化,但文脉是不变的。纪连彬把握住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根脉,在语言方法样式上大踏步前行。
我们的生活方式虽已世界化,但仍要追寻本民族文化。纪连彬重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对于艺术形成的根脉,寻找艺术渊源。
游 60cm×135cm 2021年
纪连彬在研究传统的基础上,也在研究了现实主义创作,研究写实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语言。为了让艺术创作在丰富多彩的现实面前不显得那么苍白,他多层面理解生活,作品也不只是停留在表象中,不被画种束缚,打破了传统认知中的界线,通过活跃的思想进入思考,用新的角度来看待传统,发扬传统。
在推动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文化相互包容,各民族各文明之间相互借鉴吸取营养。作为当代艺术家的纪连彬,正视现实,全方位审视和对比了解中西方艺术,梳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状态,大胆创新和跨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
雪漫兴安 310cm×192cm 2021年
结语
当代社会丰富多彩,更能够唤起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在新文化、新媒体等领域的冲击下,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代表,中国文化的代表,它应该是大众的,是先进的。
纪连彬不断发现自己,大胆创新探索,站在新角度,重新梳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探索艺术与文化根脉的关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放眼看世界。他用大格局的胸怀,大胆借鉴和实践,创作出了中国本土艺术上的当代艺术。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