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视频 | 在韩建美术馆触摸“廿廿有遇 ”刘懋廿的旷野艺术
2022-01-17 14:14:37 未知
展览海报
展览现场
2022年1月15日,值此壬寅虎年迎春之际,由韩建美术馆主办,韩建美术馆馆长聂继军策划的“廿廿有遇 ”刘懋廿作品展,在韩建美术馆开幕。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刘懋廿100余件近10年艺术创作最为纯熟的艺术精品,以油画、综合材料绘画、纸上作品作为艺术主体,充分表达作者对艺术理想纯真的追求态度,展示当代艺术创作中对传统的呼应与作者那些弥足珍贵的人生沉淀。
研讨会现场
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
当天下午,在韩建美术馆举行了“廿廿有遇”刘懋廿近十年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艺术学院前院长牛宏宝主持,参与研讨会的学术嘉宾还有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长张晓凌;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历史与理论博士殷双喜;著名艺术评论家、北京大学学院教授、院长彭锋;艺术评论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岛子;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哲学家、批评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夏可君;博士、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杨光;著名画家、美国东西方艺术研究院院长朱伟;著名画家、清华美院吴冠中研究院研究员吴强;著名画家、原北方大学副院长、北方大学教授鞠洪深等在研讨会中发言,对刘懋廿的作品进行了深度分析解读,并肯定了此次展览的举办。
开幕式现场
展览开幕式由韩建美术馆馆长聂继军主持,研讨会的各位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艺术学院前院长牛宏宝;著名画家、清华美院吴冠中研究院研究员吴强;著名画家、原北方大学副院长、北方大学教授鞠洪深致辞,艺术家刘懋廿致答谢辞。
韩建美术馆学术顾问授任仪式
嘉宾合影
刘懋廿是西北走出的硬汉艺术家,在数十年的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寻找属于自我的艺术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观者行走在展厅中,如同走进了盲盒世界,根本猜不到刘懋廿下一幅作品会用怎样的材料创作,更猜不出这些材料来自何处,处处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旷野行走的艺术家
旷野是刘懋廿灵感的来源,也是他创造作品的基石。他长期行走在西藏、甘肃、青海、陕西、陕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吸收土地上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图像资源,以及材料。通过行走,全身心来感受人们的生活,将它们整合到画面上,这是一种基于身心的行走。
行走本身就刘懋廿最好的符号,他在田野和废弃的油井边完成创作。他在旷野中找到一些看起来废弃的材料,这恰恰是他艺术最根本的东西。他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体现了特有的生命价值,通过自我的生命体验来完成艺术创作。
展览现场
对于艺术家行为的考证,是对他进行艺术定位一个根本。艺术家应该走向生活,走向旷野,走向大地,创作出的作品才更有生命,更有价值。
刘懋廿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生命体验放入作品中,他在艺术之外的行为本身就是艺术一部分,是他艺术一个最重要的生命纬度。他对材料的掌握,以及对材料的感知,与他的生命体验合二为一。
展览现场
回到旷野,回到大地寻找野性材料,这个过程中是生命体验的过程。重新激活生命,重新回到生命最本真的状态,这才是刘懋廿回到旷野最根本的含义。
在材料和生命体验之上如何生成语言,是刘懋廿艺术成败的一个关键点。他在艺术史体系和原始生命体验之间,找到自己的定位,毫不掩饰的表达着自己最真切的生命体验。
展览现场
材料诱惑下的触摸
“可以触摸吗?”
这是展览现场上问到最多的问题,人们都想伸手去触摸感受一下刘懋廿作品中的材料,对他使用的材料充满了好奇。在得到艺术家允许的条件下,观者开始伸手触碰这些不寻常的材料。
有一件作品使用了咖啡渣,引发了观者嗅觉的好奇。“太有趣了!我常喝咖啡都没看出来。”这是一位观众不经发出的感叹。
展览现场
目前,全世界呈现着一种全球本土性的特色,在全球性和本土性两者之间进行混合。每位艺术家的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中西比例的调配不一样,呈现出的面貌和个性不同。拓展材料成为艺术家进行创新的一个路径,他们给材料注入了更深刻的精神内涵。
在刘懋廿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土、皮革、毡子、干化的桃子、莲蓬、墙皮、破旧衣服、报纸、信封,木屑,荞麦皮、草……等各种材料,让你有上手触摸的冲动。
展览现场
刘懋廿作品中的综合材料,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材料,带有西北黄土高原的特色,保留了一种乡土美术或是民间美术的审美趣味。他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和视觉构成的逻辑,在乡土性与现代性之间做了一个特别巧妙的平衡处理,让两种矛盾的观念和谐共处,让它们在一种新的方式下,展现出一种新的组合,具有传统绘画所没有的触觉,这是综合材料给我们的一种诱惑,超越了视觉,向着多感官发展。
刘懋廿将中国乡土美术、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美术和观念主义美术三者合二为一,显示了艺术的一种混杂性,也显示了当今国际艺术的一个总的倾向——全球地方主义特色。
展览现场
艺术是观念的载体,艺术作品是观念的容器。我们不能为了材料而材料,要结合这个时代,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来给综合材料输入更深的内涵,这样的作品才更有长久的价值。
刘懋廿作品中的触摸诱惑,让我们在触摸的同时,能够感知作品背后一些隐秘的力量。在他看来,我们身边的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价值,都可以成艺术作品。万物皆有生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展览现场
画自己想画的东西
刘懋廿是走到体制外的艺术家,有自己的特点,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他由艺术史下探到生活,下探到底层,创作的作品具有很多阐释的可能性。他用底层材料,反映底层的深处,展示了他对底层生命的感悟。
展览现场
刘懋廿说:“对我个人来说绘画能疗伤,这不是个人病态的情感,是一个更大的范畴。基于我对文化的理解,对爱和信仰的理解,画画应该是个轻松的过程,是个很纯粹很简单的事,你能够很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就行了。只要脑子里有图案就画出来。艺术的中心意义应该是爱,爱能够融化所有的情绪。”
艺术家的思考就是他的生命,行走在旷野中的刘懋廿,不断寻找信息,不断思考,靠本能来创作。他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平常艺术家对于画布的认知,在材料和信息量上是多维度的,是有空间的。
展览现场
每创作一幅作品,刘懋廿都是关照自己内心,没有刻意为材料而材料,而是寻找能触动他的东西,万物皆被用。
正如刘懋廿所说:“只要内心有创造的欲望就可以尽情的表达。绘画艺术从来都没有因为‘戒律’的存在而显得单薄无力。只有喜欢不喜欢,没有应该不应该,这才是艺术的真正魅力。”
艺术家 刘懋廿
1965年出生于陕西黄陵县
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同年分配至延安大学任教
2007年至今居住北京
2015年今日美术馆个展(那山),同年11月上海浦东美术馆(连展那山)
2016年威海经发区美术馆(刘懋廿油画个展)
2017年陕西省图书美术馆(地衣)
2018年陕西华中星辉美术馆(那水)
2018年人民大学美术馆(刘懋廿架上语言研究个展前言)
“廿廿有遇 ”刘懋廿作品展
展出时间:2022年1月15日至2022年3月25日
主办单位:韩建美术馆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阳光北大街101号院1号楼韩建大厦3层
部分作品展示:
《爱莲》,100x80cm,综合材料,2021
《拜》,100x80cm,油画,2021
《拌》,60x90cm,纸上作品,2019
《曾经说》,45x56cm,综合材料,2020
《古格》,100x80cm,油画,2021
《古栈》,100x80cm,综合材料,2021
《活字移》,144x78.5cm,纸上作品,2019
《记忆碎片》,100x195cm,综合材料,2019
《犁痕过》,78x142cm,综合材料,2019
《弥生》,200x100cm,纸上作品,2019
《暖床》,88x180cm,毛毡作品,2020
《水》,80x100cm,综合材料,2021
《折》,56x80cm,纸上作品,2020
《哲学底座》,187x87cm,毛毡作品,2020
《自由树》,149x76cm,纸上作品,2019
《彩色鱼》,50x40cm,油画,2018
《场》,60x50cm,油画,2017.6
《灰象》,80x60cm,油画,2020
《海尚》,60x80cm,油画,2017
《浮生》,80x100cm,油画, 2021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