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岭客”对“画”
2022-01-28 00:00:00 张大川
刘朴,本名刘国辉
1945年生于四川成都
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艺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与“西岭客”对“画”
品“西岭客”的写生画作,我叹服刘朴先生艺道积累结成的硕果。帧帧画幅还原出他的绘画追索和态度,笔笔心曲镌入了他的思想、情愫和境界,轻逸畅达、近乎宽容的笔意让他回归本真,尽享纯然之意境。正如林语堂言:“我读一个人的作品,绝不因有尽责的感觉,我只是读心悦诚服的东西。他们吸引我的力量在于他们的作风,或相近的观念。”
金风过处
锦官城外
蜀山灵秀图
舍南舍北皆春水
一个画家应有自然奔放的本心,笔控下的意与境、形与态、韵与势,应是绘者修为与精神的叩问,把理想视为当然,无须做伪。刘朴是一位纯粹、真情的人,从来作画就任性,不拉架势,不挥虚招,表露出来的东西达情、达理、达意、达趣,还参有一份禅意。我诚服其个性的笔趣,品其画,知其人,一种“启悟”自从心生。岁月更迭,这种感悟于我愈感实在、真切。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曰:“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所谓天地万物,凡欲收入图画,必要经过画者的感悟和笔下“匠心手作”的相融相汇,方使描绘的物象充满生机、富有意趣。刘朴在绘画上所倚重的,不仅仅是见景见物的直观体验,也富含了对自然山水的眷恋和对文化的顾盼。对物象他独有心知,并将这份心知回归精神、文化、思想与禅意的本源,依附虔诚的修行观回省自己的初衷,如实地反映出自己的人生心境和态度,正如“不二法门”。
松岭观云
乐山大佛图
宁河泛舟
大龙潭周年祭
作为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画家,刘朴亲历了文化匮乏的年代,虽文化断层,难觅传统精华,但他从未间断追艺探求。他们这代人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在绘画上经历了中西艺术的比较和传统文化承启的阶段。坚守“治学”是他们艺道的底线,此“学”非单纯地增长技能,而为“心治”“开悟”。虽曲折坎坷,困惑迷茫,精神却因艺术的加持丰满充盈,心境始终保持着恬静高逸。刘朴早年涉足过素描、油画、设计,平生最爱国画。20世纪80年代后,他立足于宋元以来中国经典绘画的研习,素日里品读国学诗文不辍,以深究前贤绘技妙法为兴事。长年的积累体悟,画作呈现出一种梦幻化、精神化、人格化的写意气象。
刘朴作画常盖一方印“西岭客”,似为名号,实则是行旅之意。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生时有客居异乡、异域,游历名山大川和域外国家的生活状态。写生系列《大宁河游记》《西岭客画记》《蓝色澳大利亚》《意大利组画》《瑞士记稿》《法国印象》《俄罗斯一游》《埃及游历》皆为“西岭客”的写生笔记。提及“写生”,这要看在什么层面上谈,就“山水写意”来讲,大凡怀古、畅神、骋游之意都“寄意其中”,不论是六长六要,还是三远三次第,大抵都落在林泉之意上,有了意,则目力穷尽而情脉不绝矣。山水画虽有“对景写生”一说,实则是写意抒怀,画山不是目见之山,而是写心中寄情之景,其自然物象的感悟和随性的画语都存留于画者的图式中。作画讲技艺,更讲意境,如过于的炫技,就成了技巧,一字之差,境界却大不同。刘朴写画有文人的情致,他将图式和意境有效地融合,画面形态丰富,笔语表达多样,细细品来足以窥见他超然的文人智慧,于景于情刘朴都是执着、坚定的追求者。
自然物象,经画家的直觉与视觉捕捉不尽相同,若能独具慧眼养得“心画”,定是画者内修禅悟所致。青山冷雨、树丛田舍,随他的笔墨褪尽了世尘的喧嚣,静谧的山野田园幻如梦境,是他自省自悟的写就,更是他承接、复新传统笔墨心性的完美呈现。明人《绘事微言》中指出“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又有“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我认为其“意”与“景”自然天成的融合是“西岭客”绘画艺术的特质,是游离于当下“展览潮”之外的一种特立独行。从世俗的角度看,是他不入潮的“独道端行”,从求道与审美的视角审视,反倒是他稚拙流慧、心系天道的人生见地,令人折服。凡有个性,有修为,有思想的画家必求此格。
我倘徉在“西岭客”笔意中的春山苍翠,夏林清幽,秋叶尽染,冬水深情,舒心又惬意,足矣!
文章转自公众号:大川艺品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