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约瑟夫·阿尔伯斯:探寻色彩的边界
2022-02-17 14:53:20 未知
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抽象画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设计师和教育家。他的艺术生涯将欧洲及美国的现代主义嫁接起来。
约瑟夫·阿尔伯斯在工作室, 1968年 摄影:Michel Desjardins
早年岁月:从包豪斯到黑山学院
1888年,阿尔伯斯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博特罗普的一个工匠家庭,后来学习成为一名教师。他从 1908 年到 1913 年在威斯特伐利亚小学任教,然后从 1913 年到 1915 年在柏林的 Konigliche Kuntschule 学习,获得了教授艺术的证书。从 1916 年到 1919 年,阿尔伯斯在德国埃森的职业艺术学校 Kunstgewerbeschule 担任版画家。在那里,他收到了他的第一个公共委托,为埃森的一座教堂设计彩色玻璃窗。
1919年,阿尔伯斯短暂求学于慕尼黑的皇家巴伐利亚美术学院,并在1920年入学著名的包豪斯学院。1922 年,阿尔伯斯作为彩色玻璃制造商加入教师队伍。到 1925 年,阿尔伯斯被提升为正教授。与瓦西里·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和保罗·克利 (Paul Klee)等其他 20 世纪杰出艺术家成为了同事。在教学期间,阿尔伯斯从事家具设计和彩色玻璃的工作,与克利在玻璃项目上合作多年。阿尔伯斯还在这儿遇到了自己的妻子安妮·弗莱施曼 (Anni Fleischmann) ,她是阿尔伯斯的学生,后来也成为了一位重要的艺术家。
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 《科尔多瓦外立面》,1957-1965年 梅森耐特纤维板上油彩 56.5 x 74.6 厘米
1933年,受纳粹打压,包豪斯学院被迫关闭,众多艺术家来到美国成立了黑山学院,建立了新的精神庇护所。阿尔伯斯亦是此时来到美国。也是从这时开始,他转向了对色彩的研究,并在学院开设了首个色彩教程。他自己作为职业艺术家的生涯也自此开启,并开始广泛地在美国展出作品。他对于色彩的理解和教学的理念,影响了几代的艺术家。在教授色彩的过程中,他完善了自己过去十年来在包豪斯教授的初级课程,强调对材料研究和反复试验的重视。与此同时, 在身为艺术家的实践中,阿尔伯斯将他为学生设置的色彩理解的研究方法和目标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 《向方形致敬》,1964年 梅森耐特纤维板上油彩 40.6 x 40.6 厘米
探寻色彩的边界
约瑟夫·阿尔伯斯曾有一番重要的陈述:“一个群体里的人说‘红色’,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群体里有多少个体,就有多少种关于红色的不同理解。”在他看来,色彩是没有边界的。
阿尔伯斯认为,在艺术创作的所有元素中,色彩是最具相关性、最难以捉摸、 最有延展性、最随情境转化而不断变化的,并且色彩关系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在 1940 年一次和学生的谈话中,阿尔伯斯说道:“某种色彩如何被使用、如何与其他色彩产生关联......是艺术中最具决定性的要素。”
1946 年底,在前往新墨西哥州和墨西哥的教职休假期间,阿尔伯斯准备专注于自己的绘画。对色彩进行如“严格节食般的绘画计划”——色彩也在此后三十年间成为了对他而言最重要的绘画元素。
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 《〈向方形致敬〉的习作》,1963年 梅森耐特纤维板上油彩 40.6 x 40.6 厘米
阿尔伯斯用一把调色刀“没日没夜”地作画,他会在选定的表面 (重质渗透性纸本或是复合板)上涂上纯色,这些纯色直接取自商业制造的颜料管中。“我现在最感兴趣的是色彩如何根据彼此的比例及数量而产生变化......绿色变成了蓝色、中性的灰色变成了 紫红色......深色变成浅色......不透明的颜色因为组合方式的不同而变得通透......(这)太令人兴奋 了。”
对阿尔伯斯来说,色彩发挥着与鲜活的生命体类同的作用。他说,他想“让我的色彩呼吸”。对于那些在理想情况下“睁开双眼观看”的观众而言,色彩是生动活跃的。他曾宣告说:色彩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在艺术家完成绘画实验之后,自己在画面中发挥魔力。
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 《向方形致敬》,1969年 梅森耐特纤维板上油彩 40.6 x 40.6 厘米
“原色”
阿尔伯斯视“原色”为色彩的理想形式:色彩的身份是一种主观的现象,而且取决于个体的观看者。他认为,一幅红色的绘画从来不只是一幅红色绘画,他会在一件《向方形致敬》的作品中采用三四种不同的红色,并反复地使用各种红色一遍遍地实践,以此来证明这一点。从来没有“原色”的红,也没有原色的蓝或黄。
观看阿尔伯斯的绘画,都是由大小不同、色彩不一的方块在画面中叠加、重组而成。通常,他把三四个方形单元以尺寸逐渐变小的方式迭放在一起,使通常略嫌呆板、普通的方形得到了拟人化的处理,然后通过几个方形重心的渐次下沉,来打破形态的对称性。在这样的形式中,他探究了色彩组合发挥作用的微妙之处。他希望自己的观众能够真切地使用双眼并做好投入时间的准备,去观看呈现在眼前的视觉性的愉悦、争辩及谜团。色彩和视觉的运行机制或许深深地植根于物理学中,但真切的观看会超越理性,并直抵阿尔伯斯称之为“物理事实与心理效应间的差异”的意识——那是难以言表而无法预 测的,所有元素汇聚于一幅绘画中,神秘、魔幻地达自崇高之地。
2021年1月18日,卓纳画廊(香港)呈现了艺术家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 1888–1976)的作品展“原色”。此次展览是阿尔伯斯作品在大中华区的首次个展。由约瑟夫与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的首席策展人布兰达·丹尼罗威茨(Brenda Danilowitz)策划,《原色》聚焦于红、黄、蓝、黑等原色是如何为阿尔伯斯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的色彩可能性。
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向方形致敬》,1970年,梅森耐特纤维板上油彩,40.6 x 40.6 厘米
展览呈现了阿尔伯斯创作于1930年代的早期作品——正值他和安妮·阿尔伯斯移居北卡罗来纳州的转折时期,他们在著名的黑山学院创立了艺术系——一直延伸到他在1976年去世前不久的创作。展览中的不少画作出自阿尔伯斯最为知名的《向方形致敬》系列,这些作品的构图基于一组呈嵌套状排布的正方形,使阿尔伯斯得以充分试验无尽的色彩组合及其感知效果。
展览还呈现了阿尔伯斯《变体/粘土》系列中的作品,创作灵感来自艺术家前往拉丁美洲的游历,此外也包括了一组罕见的以高音谱号为视觉主题进行描绘的早期绘画,以及另外几幅由多边形和其他几何形态构成的重要绘画和习作,它们共同展现了阿尔伯斯的创作在形式和色彩探索方面的广度。
(文中部分文字引用:布兰达·丹尼罗威茨《原色》)
展览: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原色”(Primary Colors)
展览日期
2022年1月18日-3月5日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六 11:00-19:00
画廊地址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5-6楼
《阿尔伯斯与莫兰迪:永不终结》展览现场 卓纳纽约,2021年
关于艺术家:
自2016年5月开始,约瑟夫与安妮·阿尔伯斯基金由卓纳画廊独家代理。阿尔伯斯的作品在画廊的首展《灰色进阶、灰色体量、灰色阶梯》于2016年举办于纽约;2017年,画廊的伦敦空间为其举办了个展《向上的阳光》;2019年,纽约空间举办了《音速阿尔伯斯》。2021年举办于纽约的画廊展览《阿尔伯斯与莫兰迪:永不终结》探索了阿尔伯斯与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两人作品之间在视觉和形式上的相似与反差。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