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城市|景德镇:千年瓷都的文化新生
2022-03-10 09:13:27 陈耀杰
编者按: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如今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变化,越来越多国内外不同身份和行业的人们来到景德镇形成了“景漂”,人才的聚集和互动,带来的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这个城市;另外一方面,景德镇的城市人文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陶溪川文创街区、陶溪川大剧院、陶溪川美术馆、御窑博物馆、古窑博物馆、雕塑瓷厂以及三宝瓷谷等等,赋予了景德镇全新的城市形象,使得人们来到景德镇之后,不只有购物,还有了更多的去处,同时不仅仅白天,晚上也有了更多的文化选择。
还有在教育上,景德镇有了更为全面的发展,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研究院以及陶溪川美术馆,还有位于昌南西区的“八大美院”创作基地等等,为景德镇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持,更为重要的是“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的举办,这个国际性的陶瓷艺术平台,为景德镇带来全世界最为前沿的陶瓷艺术创作形式和学术理念,双年展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景德镇的当下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地方,正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在吸引世界的目光,重新回到曾经世界瓷都的位置。
从人和城市的改变开始
艺术家谢长敏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来到景德镇,刚来到景德镇,这个城市给他的印象是破旧和脏乱差,另外一方面是手工艺非常发达,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一些推板车拉瓷器的手工业者。
如今十四年过去了,景德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城市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还有一些新的人文景观在不断的建立,比如陶溪川文创街区、御窑博物馆、雕塑瓷厂以及三宝瓷谷等等,人文环境的改变,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景德镇,形成了“景漂”现象。
对于谢长敏来说,景德镇最吸引他的是陶瓷,在这里,他感受到了陶瓷带给自己的影响,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厚重的文化,让他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另外一方面,景德镇有很多的手工业者,艺术家来到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相应的工人来进行加工制作,谢长敏说自己刚来到景德镇的时候,由于对陶瓷材料还不是那么熟悉,就是通过和这些手工业者的合作创作了一批作品,此外,也会创作一些艺术衍生品,艺术家出创意和设计,代加工厂制作,也可以给这些手工业者和工厂带来很多的收益。
陶溪川文创街区
2019年,“时代新象”中国·景德镇公共雕塑国际大展初评在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举行,初评的前一天,批评家孙振华走在景德镇的街头,他看到很多国际友人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地人,这让他突然有种感觉,虽然景德镇这座城市的体量不算很大,但它的国际化程度很高。
“很多时候公共艺术落地一座城市,彰显的就是这座城市的心态,如果这是一座具有包容性,能够海纳百川的城市,希望全世界人都来参与城市建设的地方,那这座城市的未来是无法估量的。”孙振华讲到。
他表示,景德镇当下做的这些规划,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开放和包容性,所以一座城市的性格、文化上的诉求以及主张,远远超过树立一座景观的意义。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也讲到,景德镇之所以能够吸引那么多的国际国内,无论是大腕、普通的艺术家到这里来制作,是陶瓷材料工艺、材料技术,包括整体的环境改造在吸引着大批的人到这来。
御窑博物馆 ©朱锫建筑事务所
景德镇这些年为了打造一个对话世界的城市,就是要吸引更多世界优秀的艺术家运用这种技术、工艺来进行创作,它就是景德镇的一种宣传。景德镇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景德镇这些年国外的景漂国内的景漂落户在这,因为这里太美了,环境好空气好吃也好消费又低,谁不愿意到这来?
同时,景德镇这一届政府用心思了,景德镇的道路交通都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吸引了很多重要的大学,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基地都落户在这里,对于景德镇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新的血液、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注入景德镇。
艺术家刘建华从小在景德镇长大,14岁进雕塑瓷厂工作,他说那时的景德镇不像现在这么时尚和开放,交流也没有这么多,没有形成像今天这样集群的方式,景德镇对他来说挺神秘的,它一直有很多东西让你去感受和发现,你不知道今天之后它能让你获得什么。
后来做艺术以后,他越来越觉得陶瓷材料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有很多你可以去表达的东西,对材料的理解也在深化,在他看来,景德镇当下的发展是一种立体空间的概念,大家来到这里,新的人文景观,让人们有东西可看,而不仅仅是买东西;技术资源可以支撑大家的创作,这就使得人们可以留下来。
城市变好了,环境变好了,来的人就多了,不仅白天有地方去,晚上也有地方去,很多年轻人在这里扎根,这是城市生命力的根本,他们的到来,在利用景德镇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这种互动至关重要。
艺术教育与双年展
在教育资源上,景德镇近些年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研究院以及陶溪川美术馆落户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此后举办了众多的艺术展览和活动,为景德镇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此外还有昌南新区的“艺美产业园”项目,吸引全国八大美院在景德镇设立创作基地,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在今年举办了“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将景德镇的艺术教育以及国际影响力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吕品昌既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同时也是“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他讲到,一个好的展览本身就是一个好老师、好课堂。在国际上,在日本有美浓国际陶艺展、韩国有京畿道世界陶艺双年展、美国有NCECA教育年会等,这些展览、活动除了让本国的同行、高校的学生看到、了解到世界陶瓷艺术发展的情况,也让主办方的城市人民特别中小学生有了一个近距离感受世界优秀艺术家、大师的作品机会。
他曾两次担任韩国京畿道世界陶艺展的评委,深深体会到展览的教育功能。所以这次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设立了“当代陶瓷艺术教育发展趋势”论坛,邀请世界上有代表性的院校教授学者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共同研讨陶瓷教育未来面对的挑战和应对的措施。同时,利用主办双年展的契机由陶瓷大学、国际陶艺学会、美国Alfred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国际陶瓷教育联盟,不同国家的大学每年轮值主办,彼此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共享优良的教育资源。
“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作品《画像系列》 张琨 / 中国 瓷,尺寸可变
“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作品《春风如约》 于超 / 中国 瓷,1280x720cm
在双年展期间,还邀请了国内各个瓷区有特种工艺技能的大师、非遗传承人、陶艺家在陶瓷大学驻场表演一周,向学生和在景的陶瓷工作者及爱好者展示优秀的传统工艺和技法,让学生有个大师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这次双年展还邀请许多在陶瓷艺术、文化等上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的讲座和对话活动也将分布在景德镇各个文化、文创单位。
吕品昌说,景德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陶瓷文化传承的城市,从事陶瓷行业和手工艺者众多 ,具有得天独厚的陶瓷文化生态,在景德镇搭建国际化陶瓷艺术交流平台,既有利于国际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的陶瓷文化交流,了解和吸收各国之间优秀的陶瓷文化传统,对中国、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对陶瓷大学的人才培养以及对国际的陶瓷文化交流都是好事。
“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作品《天象四神系列》 郅敏 / 中国 瓷+综合材料,670x160x220cm
“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作品 金色之名 作者 / 耿雪 国别 / 中国 尺寸 / 170×140×58cm 材质 / 综合材料
景德镇今天的发展又新又古老,人类学家方李莉说,景德镇的新是因为接触了很多新文化,不同国家的艺术家来到这里,全国各地不同艺术院校的学生到这里,这些人点燃了景德镇古老的热情,历史资源,外来文化的刺激,产生了今天的景德镇。古,是因为景德镇以前很传统,我们不认为这个传统是好的,以前的传统丢的差不多,当新的东西来临时,我们才发现是新的力量刺激促使我们重新发现发现自我,景德镇的历史那么灿烂。
所以景德镇现在一方面看到新的展览出现,另一方面保护在加强,很多的遗址在重修。这次双年展让她感到很震撼,因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景德镇每年都会举办陶瓷博览会,但是市政府跟陶瓷学院有点脱节,陶瓷学院自身在发展,景德镇自身在发展,这次陶瓷大学跟政府和城市联通起来,这个很重要。
这次展览规模大,新东西多,作品跟以前完全不一样,材料上丰富,技法也丰富,表现形式也丰富。不再是印象中的瓶瓶罐罐,变成了装置,这次展览年轻人很多,她说自己基本上都不认识,景德镇陶艺届她还是很熟悉的,但是这次看到了无数个不认识的年轻人。
所以这样的展览,对景德镇当地来讲有刺激,景德镇现在又翻过一页,景德镇有几个阶段,计划经济的日用瓷阶段,艺术瓷,大师瓷,现在的景漂瓷,而这次展览让人们看到,当下的创作既有自我又有现代,因为只有有自我的现代才可以跟同样是现代的国家去对话。
“这次最重要的是大家开始找到自我,在现代里面找到自我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在现代里面很容易迷失自我,也很容易看不起自我,所以现在大家通过文化自觉达到一种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很重要阶段,景德镇这次展览我觉得应该是一次事件。”方李莉说
“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作品 《汉风·列传系列》 黄山 / 中国 瓷+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潘奕霏主要负责“艺美产业园”项目的运营,这个项目大家习惯称呼为“八大美院”,正式运营更名为:中国艺术名校创联基地(简称:CFAC美院基地),是由国内多所著名艺术高校共同成立的创新联合基地。是一个集教学、学术交流、艺术创作、产教融合以及研发等多功能的综合园区,旨在共同把景德镇打造成一个世界性的艺术交流合作中心与文化艺术圣地。
该基地由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七所独立建制的专业美术院校分别设立创作基地,景德镇学院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创新”教席&青白瓷博物馆及运营中心等单栋建筑组成。美院基地位于景德镇市昌南新区名坊园内,是昌南新区国瓷小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3亿元。目前,园区建设已进入尾声,已经进入试运营调试阶段,筹4月正式揭牌运营。
景德镇艺美产业园八大美院项目
潘奕霏讲到,这个项目的本质是人才引进培养项目,通过基地引导专业院校的学生来到景德镇创作,了解接触陶瓷材料,将他们的创新理念融入到陶瓷设计或创作中,为景德镇带了新的活力,为陶瓷产业带来更多的人才储备。毕竟“人才才是未来”。
创意集市与陶瓷产业
你能想象在景德镇陶溪川摆半年摊可以赚辆劳斯莱斯,做直播半年可以买辆法拉利吗?景德镇柴窑的一个杯子可以卖到20万,虽然这些都是有点极端的个例,但从侧面反映出了景德镇正在重新复兴。
在景德镇,如今陶溪川文创市集、雕塑瓷厂的乐天市集,给手工业者和艺术家以及设计师、院校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平台,同时直播的兴起也重塑了售卖逻辑,在景德镇有很多职业直播,他们本身不生产,直接去到陶瓷工厂拿东西就行,直播做得好就专门做直播,好多直播不光在景德镇,上海、杭州都有,分散在全国各地。
陶溪川文创市集
在市集上买东西的时候,摊主往往会强调说是柴窑手工的,只要与此沾边就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在与出租车司机的聊天中,司机说真正柴窑的东西需要抢,一般人根本就买不到,很多时候一整窑的东西就被包了,就是因为稀缺,因为柴烧需要景德镇当地的松树,并且因为环保也不可能进行大量的柴烧。
购买人群比较多样,有的是作为礼品,有的是作为收藏,有的因个人需求购买等等,产品非常多样,瓷板画、花瓶、雕塑、壁画、茶具、茶宠、花插、香器、糖缸、文具、把件、首饰、摆件,这个里面分不同年龄结构,对不同产品的需求不同而定。景德镇陶瓷销售主要是网络平台,有官网,自媒体。
这样的创作群体、销售群体和购买群体以及产品的生产,也在重构景德镇的社会结构。
困境:建设一个健全的艺术生态
当然,景德镇看似欣欣向荣,也不是没有问题,吕品昌讲到,景德镇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年轻人和景德镇的群体,比方说美术家群体陶艺家群体还是有点隔阂,很多时候本地的艺术家创作还是过于传统的表达方式,真正新的东西没有呈现出来,还是在做一些比较保守的复制前人的东西。
还有就是景漂现象没有真正融入到景德镇的陶瓷创新文化里面去。景漂在这里做的东西,国外人做的东西没有在这里得到呈现,基本上都是拿到外地展示。
潘奕霏也讲到,景德镇因为产地优势,一直是艺术家最喜爱的创作地,很多艺术家来到只是创作作品,几乎都不在景德镇展示,本土的艺术机构更多还是以代理工艺作品(大师瓷)为主。
以陶瓷为材料和媒介从事创作的当代艺术家有很多,但在景德镇确实很少看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或者展览,很多艺术家来到这里创作之后,将作品带到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进行展览展示,在外面看来如果不说是在景德镇创作的,很难与景德镇产生联系,这可能是景德镇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媒体人马承妹讲到,景德镇的人文景观虽然很多,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功能没有得到发挥与更好的利用,有些在设置上有重复,没有很好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可以互动的机制,更为重要的是本地艺术媒体非常缺乏,也缺专业的艺术经纪人、画廊,对于一个健全的艺术生态来说,这显然是不健康的。
结语:可以看到的是景德镇的环境原来越好,艺术的氛围也在变得越来越好,有众多国内外艺术家以及景漂的助力,有政策的支持,有市场,有教育,最为关键的是人们对未来有信心,景德镇的人员结构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期待未来与景德镇的交集越来越多,也期待景德镇重回世界瓷都的位置。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