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量最高的它,是今年“世界最美的书”
2022-03-18 15:21:30 未知
如果给你一张白纸,你会怎么画水?直线?曲线?波浪线?中国绘画史上,描绘山水的画家不胜枚举。当中尤以南宋画家马远笔下的“水”最为气象万千。他对水的观察细致入微,无论是微风中波光粼粼的湖面,还是暴雨中的惊涛骇浪,站在他的画前,你都能感受到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滑动查看马远的《洞庭风细》《层波叠浪》
如果说,马远的画面是线条流动的古典美学,那么画家王牧羽的作品便是墨色延展出的当代艺术。王牧羽是一位“与水有缘”的传统画家,他利用水在宣纸上自然晕化而形成的痕迹,营造“以水为水”的画面,呈现马远的“水”。
王牧羽,山东籍水墨画家,从2015年开始对水图进行探索,逐渐建立起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系统。
而精准把控水墨的浓淡干湿并非易事,王牧羽在一笔一笔的推进中,历经两年时间才驾轻就熟。在新水墨蓬勃发展的时代,几十种结构鲜明和性格迥异的“牧羽式”水纹水法,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观看方式。
从上至下:《秋色》《六君子》《倪瓒的安处斋图》
“水利万物而不争”,王牧羽对笔墨的探索从未停止。今天,小雅君推荐的这本《水:王牧羽作品集》,便全面呈现了王牧羽的水法语言和对文本图像的深度思考。
以水入画并不容易,而做一本内容全是“水”的艺术书籍也不简单。翻开书,映入眼帘的便是经折装的设计,它让整本书被无限拉长,纸张产生的起伏如水平面一般优美。
相得益彰的设计和内容,使得本书不仅斩获2021ADC铜立方奖、2021“最美的书”奖,如今,更是代表中国夺得了2022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
究竟这本备受各国评委青睐的“水之书”有何魅力?本期【一本·诞生】专题,我们特别邀请了设计师曲闵民、蒋茜和项目负责人魏文杰,一起揭晓《水:王牧羽作品集》的诞生始末,在一笔一墨中,与水结缘。
《水:王牧羽作品集》
作者:王牧羽
设计师:曲闵民、蒋茜
出版: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印制: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对话设计师
Designer Qu Minmin Jiang Qian
1. 是在何种契机下,两位老师决定为《水:王牧羽作品集》这本书做设计?
起初艺术家王牧羽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做了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展览,策展人与我们沟通,想看看能否把这组作品做成一本有趣的书,我们答应了--于是有了这本书。
《水-王牧羽作品展》展览现场-《水岸组画》2019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2. 设计这本书之前,对艺术家王牧羽有什么了解吗? 之前看过宋代马远的《水图》卷,很喜欢。王牧羽的创作灵感也来源于马远,并对其进行了再读与重构,所有的作品只绘水纹部分,其他的山石树木屋宇舟人,都以留白方式呈现,这很有趣。
我们与艺术家在前期沟通了很多,但对于设计结果,大家都没有太多的预设,很开放。在观念一致的前提下,彼此了解并信任是做好一本书的前提。 3. 请谈谈这本书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上,我们尽可能地呼应艺术家对于作品的思考。我们希望整本书给读者呈现出一种干净、纯粹的状态。所以书籍封面设计上选用了很典雅的青绿色,绿色函套边缘模切的波浪如同平静的水纹,静静地等待被翻阅。
函套本身近乎空白,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太低调,但比起刺激读者的眼球,我们更关注的是作品传递的信息与作品呈现出合力,从而达到空间叙事的目的。
函套里包裹的绿色纸张隐约印有线条组成的中文“水”字
层层打开,作品信息和绘画作品被分成两册,互不干扰,让内容变得更纯粹。尽管每个页面的布局不同,但经折装的页面一旦展开,就呈现出流水的画面。不同的水面仿佛连接在一起,但不仅是水面相连,这本书完全展开,书页的长度和厚度形成了海面的起伏,有一种流动感。
左:作品信息别册 右:作品集
4. 从获得书籍素材资料,到完成设计,这个过程花费了多长时间?当中的设计难点是? 可能有接近一年的时间,但设计稿其实很快就已经完成了,主要是工艺的问题,这本书看似并不复杂,却对装帧、印刷有着很高的要求。说到这儿,还是要感谢雅昌的付出。 5. 最后,恭喜两位老师获得“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有什么想要和读者分享的感想吗? 分享一句话吧!英国画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对话项目负责人
Project Director Wei Wenjie
1.如果书籍的制作难度等级分为十级,您觉得《水:王牧羽作品集》这本书的难度在几级?
八级。如果把这本书单独拆分来看,每一道工序的难度都不是很高,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难度就升级了。
2.设计师对这本书的印制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当你第一眼看这本书,或许会觉得平平无奇,但仔细翻阅,会发现其实设计师花了很多心思。他们对这本书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舒服”。不管是翻阅过程中纸张的柔软度,还是画作里水的波纹肌理,都力求完美。
另外,设计师对工艺细节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比如有些工艺的误差在1mm之内,虽然属于正常误差范围,但他会要求控制在0.5mm之内。最终,经过多次磨合,设计师十分满意印刷的最终成品。
3.从拿到设计材料开始,到完成印制,总共花费了多长时间?
11个月,从最开始设计师输出想法和概念,到最后的成型,起码打样了六、七次吧。
4.这本书的印制难点是?最后怎样克服的?
我觉得最大的难点就是「灰平衡」。整本书是关于“水”这一题材的,画作色调主要以灰色表现为主,有些偏暖色,有些偏冷,如果想要整体协调,需要对灰度的进行区分和把控。
我们从两方面着手解决,在前期调试阶段,画家提供了作品原作,以此来做参考对比。前后大概调色四五次,并且上机测试了两次,最后才确定色调;在印刷阶段,雅昌师傅则严格按照三方确认的数码样进行制作,精准把控色彩的还原。
除此之外,实现经折装的装帧方式也有一定难度。由于制作书籍是在冬天,胶水干的特别慢,再加上胶水量较大的因素,便出现了书芯拱起、书口不平整的问题。雅昌师傅反复试了各种工艺,最后采取了丝网刮胶的方式,把胶水涂的特别薄,特别均匀,才达到最终压合的效果。
还有书匣天头的开胶问题。一般来说,我们会采用热溶胶的方式进行粘合,但由于纸比较厚,粘贴不够牢固。雅昌便去市场上找了很多种黏性高、实操性强的胶水,并且改良了刷胶方法,最后圆满完成了整个印制任务。
编辑:tutu图片:雅昌数码摄影组*部分图片由设计师提供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