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杨牧石个展“单面拼接”闪现广州:72次核酸中的拼接与打磨
2022-04-07 11:50:44 江静
2022年4月1日至6月26日,青年艺术家杨牧石个展“单面拼接”在广州K11艺术空间举行,展出163件几何体所拼接出的装置品,囊括了杨牧石从2016年至今的艺术创作。这是继麦勒画廊个展“逆向复原”开幕半个月之后,杨牧石开启的又一个全新展览。
艺术家杨牧石在现场导览
与传统的白盒子空间展出不同,此次展览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回顾性和前瞻性的先锋试验场。
展厅分为多个部分,由《无效生产》(2016)、《照明 1-10》(2018)、《原地消失》(2019)中的代表性作品以及最新作品《单面拼接》(2020-2022)组成。《向内 - 片》(2022) 、《向内 - 支》(2022)、《向内 - 条》(2022) 和 《向内 - 段》(2022) 是艺术家在广州 K11 展厅的特制装置。
“单面拼接”展览现场
杨牧石在自述中表示:“我在搭建一个初级,扁平,渺小,微不足道的形态。其中,有一个局部,是单面的,是将紧张与窒息、休止与错误、暂停与倒退、意外与死亡扭曲为一体的几何结构。”而这些介于雕塑、装置与建筑的去色几何体块,在复杂、喧嚣、大放异彩的商业空间里隔离出一组独立空间。这个纯粹的、有着巨大反差的“锋利的去色空间”,将杨牧石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实践推向极致。观众在现场可以清晰而强烈地观看、感知到,杨牧石对板材、老木料以及聚苯乙烯泡沫这些建材品的极端塑造。
《侵蚀》,2016
聚苯乙烯泡沫,腐蚀性液体,丙烯
尺寸可变
在知名策展人冯博一的策划理念下,展览主题“单面拼接”一分为二:“单面”指向杨牧石创作中的“透视策略”,即对现实、虚拟世界中的信息分析、截取、图像合成与提炼,仿如“单面思维”的现象切片;而“拼接”是杨牧石日常工作的一个标志性步骤,包含了对城市物质材料的观察与收集,强调着连接各类材料的试验,以及对形式的概括提炼,重新审视多元文化间的碰撞。展览“单面拼接”隐喻社会现状中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引发观众对“单向度”的思考。
“单面拼接”展览现场
杨牧石近年来沉迷于“无效生产”。在冯博一看来,杨牧石这种日复一日的极端行动所产生的消耗,以及近乎残酷的过程,使物质转化达到一种极限状态,也激发出一位年轻艺术家对身体、行动、时间、物质形态的爆发式表现。
“单面拼接”展览现场
杨牧石与K11的合作追溯到六年前。杨牧石进入K11 Art Foundation的艺术视野并持续受到关注,曾受邀在K11 Art Foundation孵化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艺术项目—当代艺术群展“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中呈现其先锋作品。主办方希望,观众通过观看展览唤醒对重塑生活多面态的思考,消解当代生活钝感,启发更多反同质化的美学创造。
在“单面拼接”开展之后,为筹备展览离开上海1个半月的杨牧石没能回到上海,在景德镇工作室落脚,并在第一时间回复了雅昌艺术网对于本次广州个展的相关问题。
Q: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
A:艺术家杨牧石
Q:与“逆向复原”展览相比,此次展览从展览规模、展览形式和展览空间布置上有哪些不同?
A:“逆向复原”来源于某天晚上我做的一个梦,梦到自己降临于几十年前,玩儿了一把“时空的穿越”。展览由8组作品构成,集合了2019年至2022年的创作。而“单面拼接”在商场空间内搭建出一组“寂静”、“纯净”与“美”的独立空间,同时对原本弧线状的,复杂的白盒子进行了“矫正”、“隔断”与“对比”。“单面拼接”由7组装置组成,聚焦的是2016年至2022年的创作,其中包括几件首次亮相的新作品。
《向内 — 段》,2022
白色霓虹灯管
尺寸可变
《向内— 片》,2022
墙板,油漆
305x636x18cm
Q:请介绍一下“单面拼接”展览中的新作品。
A:新作《向内》系列把无数个体、家庭里的悲伤故事进行了穿插,“死亡与生命”、“战争与和平”、“封闭与开放”,在向内收缩的、苍白的几何线段排列中,被重新审视。其中,在《向内-片》中,我将墙板裁切成大小不一的部件并重新拼接,其造型、比例以及构成关系来源于对军事武器、自然景观、城市建筑物图像的截取与提炼。《向内-段》,《向内-条》和《向内-支》则是用白色霓虹灯创作的,与展厅空间相关联的场地特制灯光装置。这三件作品来源于对人体身高、广告牌、心电图、经济指数图的叠置与扭曲。
《单面拼接》,2020-2022
地板木,围墙护栏,工具把手,档案架,门,木梯,叉车卡盘,工作台,墙板
400x570x800cm
在《单面拼接》作品中,我将个人收集的地板木、围墙护栏、工具把手、档案架、门、木梯,叉车卡盘、工作台、墙板裁切成大小不一的部件。随之在对称、错位、叠置、平面化、挤压、拉长、锐化和喷漆的处理中重新塑造出九件介于雕塑、装置与建筑间的物体。其造型、比例以及构成关系来源于对社区、景区、公共艺术、商场、写字楼图像的截取与提炼。最终,通过单体间的位置关系分配来对空间进行切割、封闭与拦截。当日常生活中的废弃工具被肆意拆解与组合,并强加特定的形式时,隔离与交流、封闭与开放、死亡与生命、倒退与进步,成为当代社会中的遗迹,被拼接。
Q:请您分享一下,一直沉迷于“无效工作方法”的缘由。
A:每当我进入车间,去执行那些反复推敲的方案时,我便会忘记我生活中的事、物和人。我沉醉于这种“错误”的工作方法,执迷于将各种动作、形式、材料进行毫无原则和道理的搅拌。
《照明 1-10》,2018
白色霓虹灯管,铁皮,真石漆
尺寸可变
Q:在疫情期间于两个城市先后推出不同个展,实属不易。对您个人来说,有何收获?
A:2022年2月初,我以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逆向复原”和“原地消失”的工作室创作部分。为了创作理念的完整呈现,我做了72次核酸,在7个城市做了不同的创作,并在不同的火车站与飞机场“弹窗”后流浪街头。由于此次的装置、雕塑与展示空间紧密相关,所以我必须得去现场布展。而为了在北京和广州布展,我需要一个健康绿码。对于一个平头百姓的我来说,这是奢侈的,亦是来之不易的。2022年2月底,我提前离开了上海的家,去不同的廉价旅社住了一个半月。在无数健康保证书的签名、反复核酸、疫区运输问题、布展突发问题、疫情加剧里,我度过了惊悚的一个半月。
如今,两个“千疮百孔”的个展在苦难中打磨完成。可令人悲伤的是,家人与朋友仍被关在家里,并生活在复查、抢菜和严控中。仍然无法回家的我,继续流浪街头,并以持续的艺术实践作为对自由的呼唤、作为祝福,直待解封。
Q:祝您早日回家!
(文中展览现场和作品图片,来自于展览机构和艺术家本人,特此鸣谢)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