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圆桌|种子计划:北京时代美术馆线上新玩法

2022-05-27 22:26:29 陈耀杰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如果有一天有了超能力,可以“种啥得啥”,你最想种的是什么?

疫情期间,北京时代美术馆发起了一个线上活动:“种啥得啥”无限脑洞创意作品有奖征集大赛!

帮助网友们开了这个脑洞。

缺啥种啥,种啥得啥。

在这个活动中,有人种下了“成为隔离生活刚需的纸巾”;

有人种下了“酵母”;

有人,因为脱发的烦恼,“种”下自己的头发;

还有人,种下了所有人的心声,希望疫情早日消散,重回生活正轨。

9xn6Izbb2OV3sx5ykNpmT8OAJiW1cw4nkmvErqFv.gif

毛天一种下了成为隔离生活刚需的纸巾

DW9mzywLa0OnRASwrTcoZecuh08QPvZOnD6jWL7M.jpg

vHYX2pPV6wxVbiL4hRthpEg7tWFX7WPyEA6dcAdk.png

如果有脱发的烦恼,可以试试舒珊“种”下自己的头发

这项活动是北京时代美术馆发起的,着眼于扶持青年艺术家的实验性艺术项目“种子计划”的一部分。“种子计划”挖掘发现世界范围内具有创新思维与当代艺术视野的青年艺术家,致力于为他们搭建艺术成果交流展示的平台,助力其成长,为新兴艺术家群体营造良好的成长孵化环境,提供多元的作品展示平台。

未来一段时间,北京时代美术馆将携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各种云上互动的形式,一同对自然与城市、社会与情绪、存在与幻象进行反思。在沉淀与自我探寻中,静候破土而出、春暖花开的时节。让艺术在云上自由翱翔,乘着信心之风,让希望的种子四处飘散,落在你我心中。

北京时代美术馆的初衷:让势单力薄的嫩芽推开土壤,拥有明媚的阳光和辽阔的大地。

PkqcBb056nLT5136W7VPhI6XKxSX768klG1vfc8z.png

张瀚铎教你如何种酵母

已经举办的活动,比如“种子计划云展览”、“种啥得啥有奖征集大赛”、“你说我画—艺术家chandoso现场创作直播活动”,都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互动性,将公众与美术馆和艺术家三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效的链接,这在以往的线上活动中是比较少见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公众与美术馆或者艺术家与美术馆的关系中进行互动,而“种子计划”打破了这种二元的关系,将艺术家与公众连接起来,艺术家、美术馆、公众之间形成一种多元的关系。因此,北京时代美术馆为我们当下的线上活动举办提供了新的“玩法”,这种有益的探索会引发怎样的连锁效应,还有待观察,正如“种子计划”讲到的,这是一个实验的平台,种下一颗种子,期待开花结果的那天。

“种子计划”:一个针对青年艺术家的艺术扶持计划

48nnvwYJPBvLu9EKqgrIkw6EUP93ytm2hyLXPLcZ.jpg

CuYrmxF4V5ga7d0F49V4CrvVbkHMLt9Mt9vEs0LZ.jpg

简单点

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递进的情绪请省略

你又不是演员

别设计那些情节

这是艺术家胡靖《总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系列作品)封面的话。

艺术家胡靖参展作品是一些小装置,他做作品有个习惯,作品的观念和主题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经过生活一段时间的沉淀(生活中的一些事儿或者一些东西反馈)之后才创作。“有点儿像种子的感觉,种子是发芽的根基,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就像一颗种子,通过一个小现象逐渐地发展出来一个作品。”

他的作品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反馈形成了一种小形象,或者一种小现象。比如此次参展的系列作品中,有一件作品是一个钟表,里面有夜店的感觉,胡靖自己开过酒吧,每天晚上看着一帮人在酒吧里面蹦,感觉每个人都像是一个演员,在同一个场合、环境下,变成一种不断炫耀的疯狂状态。作品中有一个霓红灯,上面写着“crazy”(疯狂),里面所有的人都是特别木的感觉,其实每个人在一定场合下都是在做一种表演。这也是为什么封面他用了薛之歉《演员》的歌词。

Vmtr8yZaD1QJU5MTH0jxH9ZAJHAnRbYGq1Lec2wB.jpg

YJfJmWS83O0y2Cghr9sI75s68nM1fCKPtA99Sz26.jpg

是向它妥协还是被启发

个体视角是被淹没还是升华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性

艺术家张瀚铎也是参展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是一件影像,创作于三亚后海村,影像的部分用了很多海的元素,因为海是抽象的,它总是在变化,当然是从不同角度,比如,从头到尾用了很多海洋的声音。

这件作品的制作方式跟种子相关,它是一个讨论个体在互联网世界里的遗产问题。我们作为一个个体,视角在本人离开了之后,这个世界是怎么记录的,在人类历史上可能是伟大思想,用书籍的方式记录,用艺术的方式记录,有各种方式。现在我们可以归纳成用互联网来记录,所以他讨论的是互联网记忆的问题。

当然,艺术家也在思考,互联网时代什么是真正的遗产。在影片的最后,艺术家录了一段影像,是他自己游到了海中央有暗流的石头上,之前那里出过事故,还好艺术家安全的游到了,还爬上了石头,看到日出。

张瀚铎说,那个时刻他自己的体会,是无法传达的,也无法被保留的,过去就过去了。种子是什么?可能就是根据他在互联网上一发散,种子长出来,长成了这个作品了。而这件作品也恰好呼应了“种子计划”第一期的主题——“此刻,我们生活的世界”,一种从现实走向互联网的生活。

在“种子计划”第一期活动中,特邀知名艺术家吴少英领携多位青年艺术家以艺术创作的方式作出回应,将艺术种子撒向云端,用他们的作品搭起一座心灵温室。

与我们常见的线上展览不同,此次展览就像是开盲盒一样,绿色的封面,上面有一段文字,点开之后是艺术家的作品。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互动方式。

7j7m8U2wmWBhbRgoXLpP8atg1XI88MxQ36xue3RU.gif

FIdrL9WZGiY70qRl8vnpuY15l8vGZDzLXn1AlFmt.jpg

北京时代美术馆“种子计划” x chandoso

种子计划是北京时代美术馆今年推出的,一个针对青年艺术家的艺术扶持计划。北京时代美术馆的执行副馆长刘威威讲到,这一计划针对青年文化,或者新锐青年艺术家,不定期做有关艺术家的迷你展。

“迷你展是因为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第一具有很强的实验性,第二不像成熟艺术家那样的是系列性的,但他们仍然需要有表达的空间和机会。”

所以北京时代美术馆把艺术商店大概200平米的空间改造了一下,打造一个完全免费的区域,用于展示“种子计划”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刘威威表示,原计划在4月底5月初的时候,在美术馆进行首期展示,主题为“在艺术中绽放”。由于疫情,就将线下活动变为了线上,但“种子计划”的初衷没有变,仍然去关注青年文化,关注青年的实验艺术家,特别是关注一些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采用更多艺术手法和手段尝试类作品。

“种子计划”策展的主题,选取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期的“种子计划”在疫情的大背景下诞生,刘威威谈到,美术馆团队坚持轻展览和策划,主题“此刻,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真实记录,可能是疫情期间一些突发奇想,一件事对艺术家的触动,把它记录下来,那就是当时当刻的生活,没有经过太多粉饰。

gWcRQtqVlca5T1QLfwWidYHEtevrtrEBeaFaXOiY.png

北京时代美术馆的执行副馆长刘威威

“北京时代美术馆已经14年了,对美术馆的观众来说,14年的陪伴真的不短,就好像陪伴了你很长时间的人,在疫情期间大家多多少少有些沮丧,这时候能给到他们一些精神上的东西,这是美术馆做线上艺术展的初衷,如果能通过“种子计划”这几期的活动,获得哪怕一点点精神上,艺术上的满足,对美术馆来说这个主题就是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种子计划”希望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给艺术家一些希望。这段时间,很多艺术家还在坚持创作,但是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有机会展示,美术馆有这个能力,在平台上让艺术家的作品能够有能量的传递。美术馆是一个平台,做这件事,一方面是针对我们的观众,另一方面针对我们的艺术家。

总的来说,‘种子计划’有一个核心关键词是青年文化,种子,顾名思义,就是种下一个希望,它会发芽,而我们的方向和目标是让 “种子计划”长成参天大树。”刘威威说。

线上:艺术的新现场?

从实体走向线上,虽然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但是北京时代美术馆却呈现出了一种新气象,关于线上活动如何做?这样一种互动形式艺术家们又是如何看待的?

张瀚铎从影像的角度来探讨,影像本身要求观众把自己给交出去,把你的控制权交给我,自己坐在椅子上往后一躺,你的感官是被影像本身完全带动的,这种单纯的被动的观影体验和主动的互动之间,半个世纪之前就一直在讨论,怎么融合这两部分,可能游戏性是一个出路。在推文里要求观众点一下,把盲盒打开,才能看到作品本身,最开始的计划只是一个引子,观众点的这一下已经从被动变成主动,是主动地去探索,而探索的这个过程就给艺术品的展示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是线上才有的东西,如果在线下,就是在美术馆里走过路过,坐下看或者不坐下看而已,这是挺好的一个设计。

6rJczf2jBeaFZcmYpxgbCVxWUuHx4dHdlpl7Dvp8.png

青年艺术家张瀚铎

艺术家胡靖则分享到,“装置作品特别讲究此时此地,必须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用特定的材料才能体现出特定的意义。这种作品线下展示更合适,在某个固定的场合下,特定时间段的情绪表达更有趣,体验感会更好。今年我被动性的参加了威尼斯第一届元宇宙展,对我的触动挺大。

比如很多装置作品,可以违反物理在空中飘起来,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是线上才能够提供的体验。”

刘威威表示,“种子计划”也是北京时代美术馆在线上展览和互动形式方法上做的一次小尝试,实验性意义很强,并不是要把它做成一个成熟的展览内容。她相信随着“种子计划”一期、二期、三期落地,这个项目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新艺术形式、艺术潮流、艺术思潮的兴起,更多的是先锋艺术家或者是实验艺术家往前先走一步,才慢慢成为一个群体的情感共鸣,这股艺术思潮就形成了。”刘威威说。

因此,疫情是一个动因,即便没有疫情这件事情,数字科技或者说技术、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创作形式的影响也是不可逆的,它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青年艺术生存状态:需要的是什么?

当下的青年艺术推广扶持平台很多,尤其是元宇宙、NFT平台起来之后,似乎艺术家的机会更多了,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对于青年艺术家们来说,需要的是什么?

7gJigvE1kQBklqj3ZA0pP09HUOAINvLl1HDGEurv.jpg

青年艺术家胡靖

艺术家胡靖分享到,现在展览展示的平台挺多,尤其是疫情之后线上展览展示方式也变多了,相对于传统实体艺术空间,几乎谁都可以弄个平台展示一下,门槛越来越低。平台很多,但是特别专业和愿意把这个事做好的平台不是很多。

作为青年艺术家,胡靖讲到,自己比较需要的是把作品做好,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和新兴技术很好地吻合在一起,能给参观者更好的体验,把自己做好,做丰富才是最重要的。

艺术家张瀚铎讲到,自己需要展示机会。因为他的创作不多产,因此创作出一件作品就希望它能多展。

结语:就像刘威威馆长讲到的,北京时代美术馆的“种子计划”是一个互相激发的过程,不是单向计划。美术馆还有公众在表达的过程中,给艺术家一个话题,艺术家会给出反馈,根据艺术家的反馈又会有新的反馈,这是一个叠加的过程。

接下来北京时代美术馆还会策划一些话题,比如能不能通过网上投票的方法,邀请美术馆的一个观众进行网络对谈,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非常在意艺术作品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的体验和反馈是非常直接的,这种碰撞本身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艺术家是表达,观众看到艺术也是一种表达。

正如“种子计划”的初衷,种下一颗种子,我们期待它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能够带我们们更多地惊喜,带给艺术无限的可能。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