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在梦开始的地方生根开花

2022-06-02 11:37:32 未知

  美术馆是我一个久远的梦,一个透过艺术媒介,探寻真理、探寻道路、探寻生命的梦。真理永恒。但是我们似乎在人类历史的一次又一次的“进化”中,丢失了真理,忘记了源头。所以我想透过艺术的媒介穿越回历史的岔路口,寻找那条我们未曾踏进的路径。

A8nE1dOHex5WlIAuCC46eguPm2vzQ3AwHbyBJdPe.png

嘉德·宥爱艺术中心庭院一隅

pJNehBOhnvyqbgJ48t5FqyRMazlvRwEBr0IZmiCY.png

嘉德·宥爱艺术中心展厅一隅

  我一直带着这个梦前往世界各地的美术馆看展。开始的时候对艺术的关注点更多停留于作品本身,至多也是遵循艺术史的脉络去寻找作品之间的逻辑关系。但这种观看很有局限。当我试图寻找艺术作品背后的人类文明进程时,蓦然发现,被造的人类,竟然借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科学主义的推波助澜,逐步走向一个个大写“自我”。而身处艺术史里的艺术家也在科学革命的冲击下或随波逐流或另辟蹊径,试图建立独立于科学的“艺术王国”,凭着各自“独一无二”的姿态,逐渐喊出“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的着名口号。艺术也从对客观现实的表达与呈现,一步步走向流派林立、寻求艺术自身形式规律的现代主义,直至进入后现代主义,盛行反传统、去标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先锋艺术。一位作家“一地鸡毛”的描绘,似乎是对后现代主义极为形象的概括。

Z77oLH9cdJRvdkyxv9K0lAPa0IUlhiF0E8VYuXdI.png

毛焰《自画像》(泰康保险集团收藏)

1989,49.5×44cm,布面油画

2HfszQwQiqKSJlNByxBHnjDspBuNqYIoa3fYtzID.png

海波《友谊》

1999,40×119cm,彩色照片

XSRdSoF0pdMJpqixy5yihN44BlP49COnhxPGIxOl.png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全家福》(泰康保险集团收藏)1995,100×130cm,布面油画

V2oXoohvGkFAIKzwBNhyy32gkvPGlOOfT5vlJlLc.png

张大力《拆·紫禁城》

1998,95x67cm,彩扩照片

  客观而言,中国当代艺术不可能像西方艺术史那般再以线性的方式从现代主义开始有序推进,而只能围绕艺术家当下的个体经验与其生存处境的关系展开。但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得中国当代艺术能够以鲜明的文化差异视角参与全球当代艺术的进程,并成为西方当代艺术在东方文化场域里的一块实践场与延伸地。然而,无论西方还是中国,无论怎样的文化脉络和社会变迁路径,都没有改变当代艺术局限于文化语境的前提,更不要说把当代艺术认知提升至生命层面。其实,艺术史中不断变化的艺术风格不过是文化冲突或融合的产物。而当代艺术所呈现的内容也大多偏向于社会公共性话题的个人化表达。由此带来的结果却是文化多元与个体主义交融产生的价值纷争与虚无主义。当代艺术早期崇尚的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内核则在不断的文化冲突中荡然无存。文化语境中的当代艺术所追求的价值共识,越来越像勉强拼凑起来的天真童话。而今,突如其来的疫情、猝不及防的俄乌战争,将把人类文明带向新的拐点。面对海市蜃楼的童话,我们不得不承认,艺术只有与永恒真理相关,才能找到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对艺术的认知解读,从文化语境转到生命层面去思考,或许会是当代艺术重获新生的出路。我以为,美术馆的责任不是为任何艺术作品背书,而应当建立自身独立的研究系统,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视角重新审视艺术史的逻辑和结论,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不奢望多么成熟但至少要做出探索和努力。当然,美术馆话语系统的建立非个体独自能完成,它应该是广泛意义上的“你”和“我”互相支持,共同感知无限超我的精神诉求,并用人类终极关怀的眼光审视周边世界的过程。所以嘉德·宥爱艺术中心(Ui ART Center)有三层含义:首先,大写的“U(你)”和小写的“i(我)”是宥爱艺术中心的底色,它既体现了我们与造物主之间垂直与从属的关系,也表明了我们在自然与社会的平行关系中,谦卑、虚己、服务他人的态度。因为我们相信,生命在当下处境之外,还有永恒的意义。我们每个人只有在满足他人需要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只有通过关系的联结,才能在永恒的盼望中把具体生命处境中的苦难转化为喜乐和信心。第二,Ui也代表着感知无限(Understanding infinity)的寓意。每个人都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对立统一,人只有从无限性的角度看待现实、看待人生、看待世界,在“有限”当中看到“无限”,才有可能具备“审美”的眼光,也才有望追求自己的“精神出路”。而艺术既是连接你和我的桥梁,也是你和我携手探索无限的通道。第三,美是艺术最狭义也是最纯粹的概念,审美则是人类洞悉痛苦并且回报以爱的生命过程。“宥爱”是Ui ART的音译。“宥”具有宽宏大量、为人和善、心胸开阔的寓意,爱是美学最高境界。嘉德·宥爱艺术中心期许每一位到访的客人都能以包容的心态,用眼睛看到艺术形式的美,用头脑认知到艺术内容的善,更能够用心灵感知到艺术观念的真。具备真正的“审美”能力。

lhA9YcQmmcdIMP71SkXgE7EtoZK3NOPPZlcO3stF.png

王庆松《毒蜘蛛》

2005,94x100cm,有色打印

wMXm0g6dPZkQKA3Kn8D9JbyW8IMA2qFqMFzCOU5k.png

达明安·赫斯特《旋转的星空》

2002,40.5x50.5cm,有色打印

40dMpXnAfvhnDUdzlrxY58YaS7VdZhZJBYxV3TIJ.jpg

路哥底母《万物有时》(常设作品)

2022,800×538×325cm,装置(钢、铝、光线)

  嘉德·宥爱艺术中心确立了三个关键词:艺术、环境与健康,试图通过艺术联接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使得生命得以疗愈、健康可以回归,环境得到修复,豕分蛇断的自然与社会系统能够重新建立,从生命层面去寻求艺术的最大可能性。因为相比文化视角,生命的概念更加处境化,也更具有永恒意义。我们不断追问的“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更是一个生命问题,与每一位艺术创作者的生存处境和终极追求有关,也与每一位走进美术馆的观众内心深处的生命困惑相关。我们相信,中国乃至世界当代艺术史中一定潜藏着一条生命艺术的道路。而从文化转向生命,是一个当代艺术方向的价值判断。嘉德·宥爱艺术中心作为一家有使命感的艺术机构,将是串联你我的生命体验馆。我们希望在年度当代艺术系列展中,用十年的时间来梳理当代艺术的生命转向。每一年的当代艺术展,都从生命视角拟定展览主题,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和邀请艺术家创作和展出,通过展览呈现独特的生命艺术体验。我们的展览既呈现我们研究团队探索和研究的路径和阶段性成果,也会是对艺术、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生命问题的积极回应。“‘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是嘉德·宥爱艺术中心提交的第一份“作业”。

Gw0PgKLjOz0RMAp4dbA4AwkfZ8nq0lKEGpiqebQB.png

付小桐《细胞》2015,205x162cm,手工宣纸

lCSGBFXCme4jRd4ew9fzdcYm6p7SNfAEZAUiB251.png

嘉德·宥爱艺术中心庭院一隅

  毋须讳言,我们所处的物理环境也是有生命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命综合体,一草一木总关情。为此,嘉德·宥爱艺术中心的景观设计特意加入了中国古典文学元素,赋予环境更多的诗学意境。对于每一位观者,我们都怀着真诚的期待,希望与你一同走进天地日月,重述万物温情,把每一个朴素的日子都过成生命良辰,这也是嘉德·宥爱艺术(Ui ART Center)的另一层深意。疫情当前,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接触,但嘉德·宥爱艺术中心愿与每一位来访者成为生命意义上的朋友,共同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QR6sW8PQW0g77LKvsOVxaiUxTP5g81aYxkLaaaV1.jpg

​  进入小程序,预约购票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宋立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