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观察 | 白明 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窘境与机遇

2022-06-03 18:59:08 裴刚 

  中国的当代陶瓷,是独立于世界当代陶瓷系统之外的个案。——白明

  人们大概已经遗忘了上世纪80年代,彼时艺术青年可以坐、站30、40个小时到北京看“劳生伯个展”的痴狂。

  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近四十年间,当代艺术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系统,被社会普遍接纳认知。但最具悠久历史和大众基础、背景的当代陶瓷艺术,从社会整体的认知和艺术领域的推动看,都还远远不能与之相对应。

  “中国陶瓷界对陶瓷概念的界定理解非常复杂。但是回到当代陶艺的学术系统时,反而相对清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白明教授在长期的当代艺术实践,以及当代陶瓷创作、教学的过程中面对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以全球化的国际视野来观察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的状态。

  对当代陶瓷的现实境遇离不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的展开,相较于其他有陶瓷传统的国家也更为复杂。

  “自80年代以来,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至今的面貌,同样离不开西方美术史体系的介入。”白明从中国现当代艺术领域的发展中分析,没有哪个门类的艺术可以与陶瓷艺术比肩。陶瓷传统工艺与强韧的文化基因相结合,在短期内向当代转型,是中国现当代文化中的独特现象。

  白明更愿意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称之为“今日陶艺”。并从当代陶艺的教育、创作、收藏等三个维度观察。

  中国当代陶瓷现状的特征

  如果从世界范围普遍认定追随的一种审美方式和具备话语权的艺术门类来看,瓷艺术才是华夏文明的发明创造,并引领世界的审美,对待礼仪,它的这种技术的判断全是源自于中国制瓷文化史的支撑,也是文化和精神的皈依之处,不仅是华夏文明的传统,同时也是被世界接受的。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虽然也有从传统向当代的流变,但却是模糊的。18世纪随着西方制瓷工艺的成熟,2000年来一直处于制瓷中心的地位开始在消减,乃至被边缘化。中国陶瓷艺术对世界的影响慢慢的走向衰落。

yxlXorclJbOtMio30toolP1duW2vYMlp1wEGhY1e.jpg

艺术家 白明 工作照

  “自80年代以来,中国受到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后,各个院校的年轻教师和艺术家,快速的从陶瓷材料的文化源头推进与时代的关系,并且转向个人语言和审美的表达。”从而白明表示,这种推进并不是仅仅从传统、实用、唯美及精湛的技术所带来的一种审美价值。

  并且,在强韧厚重的陶瓷文化的消解下极端的个人主张快速的融入世界艺术。在高等教育普遍扩招的大背景下,产生院校高等教育的大量人群,颠覆了传统的陶瓷创作路径上的传承方式。如此才真正产生了将陶瓷材料作为创作核心门类的艺术家群体,形成的极为重要的主流创作方式的支持系统。

  “中国的当代陶瓷艺术与中国的高等教育关系紧密。”白明对比中西方艺术教育时,认为学院教育产生了以陶瓷材料为核心的表达个人情感、观念的创作群体。而不同于传统的实用器以工艺、技术为核心的群体。因此才有从传统审美的工艺技术为核心,转向表达观念为核心的陶瓷艺术创作。

wzsKf00XpMlcofCwxhNYNIcFJYWgxKfwg1qFRTox.JPG

《山水与时间》2017年4月,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醍昂——白明的国度”大型个展展出

  当代陶瓷现状的五大特征:

  首先,中西方对比之下,中国的特征就很明显了。整体的看,西方艺术家强调个人的观念语言表达,而中国艺术家普遍重视技术。中国当代陶艺群体在重视观念的基础上,也很重视技术。所以很多当代陶艺家作品有高超的技术水准,或者为了体现高超的技术,观念会有部分妥协。这是中国当代陶艺的特殊性之一。

  第二个特征,当代陶瓷艺术的职业创作队伍逐渐庞大。80年代以来,早期的当代陶瓷艺术家都是院校老师,或者画院、雕塑院的职业的艺术家。而现在很多学院毕业的年轻艺术家,已经是职业化了。

  第三个特征,中国陶艺家有两种趋势:他们的经济来源是制作有审美功能的实用器。以茶杯、茶碗这类有陶瓷工艺唯美实用性的器物,进入市场;另外一类是纯粹的个人艺术观念的呈现;以这两种方式,一方面生活,一方面表达艺术观念。

  第四个特征,中国的当代陶艺很重视装饰性,全世界也很少见。以我的观察,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范畴里,把装饰语言和材料的丰富性展现的如此丰富。

  第五个特征,中国传统的陶瓷产区遍布大江南北,这些年各个地方政府开始恢复传统窑系,有很多个几百年来没有中断过生产的窑系。这些为数众多的不同窑系,都有着几十万人的从业者队伍,这在世界范围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群体,所展现的材料、釉料的丰富性,技术的精湛、丰富性,在世界范围也是独一无二的。

  “可见庞大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者群体,以及作品材料、釉料如此丰富,并且技术如此的丰富精湛,与全国各地众多的窑口分不开,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在80年代的陶瓷创作中,曾一统天下的是氧化铁含量高的铁泥色。其中有宜兴的紫砂料,佛山的大缸粗料等等。最近几年,白瓷开始成为主流。无论是上釉的、不上釉的白色瓷泥,其他还包括青瓷系列的窑口,都体现了中国最精湛的瓷文化和族群意识。白明概括梳理了以艺术家个体创作建立起当代陶瓷艺术与时代的紧密关系。

8554dHSj1lgZkP2jNBLhIJPFj4kaEUUhaHOZaAK7.JPG

2017北京民生美术馆“醍昂—白明的国度”展览现场“坯粉之书”

8ZBUdJEgC0i12zoUdJ5fTdg29FYIQPa964zD9SUb.JPG

白明 《坯粉之书》装置(局部),“醍昂——白明的国度”展览现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作为时代记忆基因的重要途径

  “现在已经进入陶瓷艺术发展,非常好的时期。”白明希望建立从当代陶瓷艺术学术研究、博物馆收藏、画廊市场、拍卖市场、个人收藏的完整体系。把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作为保存时代基因记忆库来关注、推动。同时,也是对中国陶瓷也发展极为重要的一步。

  “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博物馆体系中,不仅是国家博物馆,还有伟大的个人收藏家的藏品共同形成。”在白明看来,当代陶瓷艺术市场最重要的一步,应该是建立以学术介入、引导,共同推动的拍卖收藏系统。并且,在他看来陶瓷艺术作为文明史中特殊的门类,是中国当代化进程和艺术家的提升,向着新空间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c8QQvII7z3gu4A2X6d9nkiLZDVrFhLYXqcyvKjXQ.jpg

2017葡萄牙MAAT博物馆“白·蓝”白明-里斯本展览现场《管锥篇》

AiGTUNiE593zx4eit2XAWCgGcr1PSYHV4bxzV4kF.jpg

2017葡萄牙MAAT博物馆“白·蓝”白明-里斯本展览现场 户外装置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特殊性

  上世纪90年代,白明作为抽象艺术家的身份,在国内被广受关注的时候,他感到“西方学术、市场对整个中国绘画的关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热烈。”但是,中国第一代第二代的现代陶艺家在与西方的交流里面所获得的尊重、理解、包容、鼓励,“是让我们觉得极为极为感动的文化艺术交流现象。”

  在横向的交流比较中,白明感受到“西方国家邀请我们的陶艺家,就像我们邀请西方的当代艺术大师。”他认为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当代艺术从艺术家个体独立的语言风格建立等等方面,还不具备国家文化的力量支撑,我们还在向西方当代艺术学习。

  “但我们的陶瓷艺术家所受到的尊崇和关注,形成了反差。”中国作为陶瓷大国,西方的艺术家、博物馆很关注持续1700多年领先西方的中国陶瓷艺术。这样伟大艺术传统,在当代所呈现的活力他们依然持续很关注。

  “并不是关注传统陶瓷产区对宋代、明代瓷器工艺的仿造。”白明回顾80年代至90年代一批更年轻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家李见深、吕品昌、白磊、罗小平、左正尧、刘正、陆斌等,加上白明自己的参与,在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备受尊重。

w1jpGZ63VxtnXtSi94wWCXiDJaOvBDJhgg3fddOY.jpg

法国瓦拉勒兹白明陶艺展览现场《参禅与形式》 2009年

  在创新中才得以延续千年的陶瓷文化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特殊性恰恰是建立在悠久的文化传统,精湛的技艺和我们的祖先向世界贡献出的历朝历代的不断创新的对器物美学的推进上。”西方在1700多年后才达到了符合中国陶瓷艺术的学术水准?白明深感无论从造型、工艺、材料、审美方式,以及对烧成的推进研究,中国陶瓷的艺术语言和科技水准都是领先世界的 。

  “为什么中国产生了制瓷艺术传统,西方没有?为什么任何文化技术西方用两三百年就学到。但中国瓷器一出现,就让他们疯狂的迷恋、追随,甚至用了1700多年学习。”在白明看来,工业文明的科技无法理解中国瓷器完全以农业时代的智慧,就把泥土和火的工艺推到了极限。所以在这个点上不是简单的说我们把温度烧高了就成为瓷。而是整个华夏民族对待泥土和火的独特认识。往前推2000年,中国瓷的发明比今天的登月航天更具有激动人心的创造价值。

  在中国如此丰厚的陶瓷产区所诞生的众多窑口,之所以能够从当时划时代美学高度的兴起到没落,究其根本是创造力的衰败。而新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能够达到划时代的美学高度,离不开创新。

白明 瓷石之间·青白

7jYyY8LtBPxmfHUr7zq3SBpdFJihb5M3yn8tc6gz.jpg

白明 瓷石之间·青白(局部)

  “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自烧造青白瓷开始,在原材料、烧成上、装饰上、器型上不断的改进,不断发明新瓷,品类越来越丰富。”白明从景德镇的制瓷历史看到,宋代青白瓷出现,便获得帝王以年“景德”号命名的镇,可见青白瓷的创造性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件。之后高温颜色釉,釉下彩釉上粉彩等等不断出现,每隔50年、100年就有新的伟大创造。刷新大家对瓷的认知。

  “从单一配方到二元配方,高岭土的发现,青白釉的出现,不仅仅是北方的白瓷,南方的青瓷那么简单。”在白明看来青白瓷原料配方,高岭土的发现是中国成为制瓷大国的核心基础。此后青白瓷之后青花、釉里红相继问世,都是划时代的创造。不同的容器装饰集大成,然后分工极为精致精细。《天工开物》中制瓷的72道工艺,保存千年至今,景德镇基本如此。

  “但近一两百年间,衰落的症结在哪里?是原材料和工艺技术的衰落吗?显然不是。根本是创造性。”也正是中国陶瓷艺术作为独立于世界当代陶瓷系统之外的个案,具有不可拷贝性、边缘化的极为庞杂的系统。古代中国瓷器从商业、实用、礼仪等方面推至全球的极致。西方工业文明大规模生产玻璃、塑料、金属等等器物之后,陶瓷器物主导的实用功能就有了更多的替代品。因此陶瓷作为艺术载体在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下,而被广泛关注的独特艺术门类,成为艺术家宣泄情感,表达观念的载体。白明从回顾陶瓷文化史的进程、演化,以此关照陶瓷艺术向当代转化的必然条件和时机。

OO548lsWUurVuwOXe6F3XSgCcILmxdzEZwrjJfXk.JPG

白明 参禅形式与过程

  中国与西方对陶瓷当代性判断的差异

  “我们总是用西方的标准来判断现当代艺术。”2001年白明受邀在美国费城国际陶艺中心进驻两个月并随后受邀在美五个大学讲学,考察了美国的大学陶艺教育,他发现对方看待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理解角度跟国人有差异。

  2009年白明法国瓦勒蕾兹(Vallauris)举办了“白明雕塑作品展” 。展厅在原毕加索的陶瓷工作室附近,两个房间大概100多平米的小展厅。由于作品数量不够,临时从国内运了一些瓷瓶进入展厅。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人们对瓶子上的具有当代性的青花装饰尤其感兴趣。这也让他开始反省以往的认识。

  2010年国际陶艺学会 IAC 年会,由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参展的30多个展览中,其中亚洲唯一的个展, 是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瓷语东方—白明陶艺作品展”。白明回忆当时的情境:“大师级的人物全部出现在我的展场,我大学是读他们书长大的。而他们对我瓷器作品的装饰造型特别感兴趣。”

s3ff9Nbl3TKCkjb6FHjHQ0BwuXdq1qeESHyD754P.jpg

2020法国尼斯亚洲艺术博物馆“心手相应”白明绘画与陶瓷作品展

  中国艺术家习惯于西方艺术史、哲学的标准,把观念性、材料性、雕塑性强的陶瓷作品看做是当代性的,而把传统器物上的装饰纹样看做是装饰性的工艺美术。

  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器物设计装饰上的功能性,礼仪性以外,当代出现了个人化的艺术风格。器物不再为了礼仪和实用的功能,而是空间概念,器物内部中空部分却是中国哲学观里面的实体。

  “我们作为东方人,容器的空,才是重要的。”以这样的观念去创作时,白明认为器型的创造性、装饰性就和时代、个人的认知产生亲密的关系。形成个体艺术家的风格后,就会被看做中国的当代陶瓷艺术。从而创作状态更自由,不用总去思考作品是否当代,而是尊从个人的内心。另外中国几百万的陶瓷艺人对古代的模仿和重复,仅剩商业价值,已经失去了文化意义。

  所以白明谈到当代陶瓷艺术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并不仅仅是体现技术意义,也不是体现对过去审美模式的追随,更主要的是强调——艺术发展历史中的转折性。

fm1gvGnye8qfEmFSCmx6D9dvaMowBdG27P3GHabO.jpg

《墟·卷轴》2019年11月16日。白明在比利时举办个展“白明——大地和鸣”

3LFkhElDjpU8VyqXcZImNwuwkUxTChQV3M4Y9DDh.jpg

《墟·缠与裂》2019年11月16日。白明在比利时举办个展“白明——大地和鸣”

  处境尴尬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

  “从2010年以来,我已经受欧美重要的权威博物馆邀请,做了7次个人作品展。”这些非商业的展览,由博物馆所在国主办方出资。中国当代陶瓷备受重视,却常常被误解。瑞士阿里亚纳博物馆(Musee Ariana)作为全欧洲最重要的陶瓷博物馆,收藏了白明的一系列的作品。大英博物馆收藏了白明的三件作品,而且陈列展出。在白明的交流实践中,发现西方的艺术圈,博物馆学术研究的学者,比想象的要宽容得多。而国内对当代陶瓷的态度,反而是偏颇的。

  从传统的角度,当代陶瓷艺术是西方的现代艺术,不能体现传统的高超技术。当代艺术圈子又认为中国的陶瓷艺术比较而言又缺少批判和颠覆性,属于工艺的范畴。因此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现状,处境尴尬。

cYzTxRZ5fEdGyUS3WT7KDC3zWJAbuKA69NHhF4sA.jpg

2014  巴黎 赛努奇博物馆“白明——绘画与陶瓷”《红颜铄金》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新势力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近20年的成长历程中,身处尴尬处境的中的青年陶瓷艺术家们成长迅速,且创作势头有力。40岁至50岁之间的一批艺术家,首先具有成熟的艺术观,形成成熟的个人艺术风格。并受到良好的学院教育,有非常扎实的工艺和技术能力。但白明发现这些青年艺术家没有停滞在模仿和重复传统。而是以赋予材料、工艺、技巧以文化的特征,形成个人的创作语言的面貌。

  “他们用釉色烧成来提醒中国与世界文明史的渊源和成就。”打破传统固有的审美模式,并建立个人面对时代、材料、工艺的独特认知。新一代当代陶瓷艺术家的出现,基本建立了陶瓷作为系统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当代文明史和艺术史上的价值。

lMDmg4S8rcPdTVZib5Bou9BWxHwuUYczB3LhuzNE.jpg

大英博物馆收藏作品《生生不息》

  文化差异的独特性是“最了不起的财富”

  西方造型系统与中国陶瓷艺术的文化传统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在白明看来恰恰是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家“最了不起的财富”。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家的独特性,在于没有深陷产区的工艺、技术窠臼,而无法自拔。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学中,白明把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惑作为艺术创作中了不起的机遇。学生面对强大的陶瓷传统和西方造型艺术逻辑时会产生困惑。

  “如果没有两种文化的差异,就不会有两种文化差生的空间。”因此恰恰是这样交融的文化环境下,才会造就既不同于西方现代、当代艺术,也不同于中国传统艺术这样的一批艺术家。

  因此白明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会鼓励他们不断的去找差异和独特性。艺术家需要思考和观念,但不要迷失在思考和追问中。创作时思考就变得没有意义了。艺术家的直觉表达和感性的认识,依靠内心的表达,才是作品的灵魂。

  白明对学生提出两个要求:思考的时候理性一些,创作的时候更倾向感性;第二,把自己觉得困惑的,当做自己的强项。因为越觉得困惑,越说明独特,才会有自由的表达。你越不能自拔,就越有动力,说明这个问题越严重,所以反而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cEI9D0sRTbTWhGJOGzRwoFnw8j1s9vzHO0JjsXQL.jpg

白明 当代陶瓷作品 《苇风吟

  5000万可以收藏整个中国现当代陶瓷艺术史

  “西方对陶瓷艺术的收藏已经成体系了,可以是现代陶瓷艺术史和当代陶瓷艺术史的博物馆,既系统又有高度。”白明的作品收藏,国内外的大收藏家皆有。他感到陶瓷艺术在西方世界,是与当代艺术放在差不多的地位,从未缺席过,但是也从来没成为过主流。中国对陶瓷艺术的收藏习惯,核心主流之一是传统的古董陶瓷收藏。但是作为市场主流,价格又高,真假又难辨。

lJM5efZL6iDEIY9TCXCfBX0okdhrW4ZNHs3Pwzjz.jpg

白明 器-形式与过程 高18-24cm 2004年

  当代艺术不局限与材料媒介,因此传统的漆器、陶瓷、玻璃等等的创作都开始向当代转化。因此收藏当代艺术的部分群体,也逐渐在关注当代陶瓷的收藏。

  “热爱陶瓷艺术的收藏家中,有从收藏晚清瓷向当代陶瓷逐渐转的。”白明注意到这样的收藏群体重视传统工艺的标准,较为中庸、宽容的介入当代陶瓷的收藏中。

  白明对收藏者的建议,“我认为当代陶瓷是极为值得关注的,并极有潜力的门类。”

  因为无论怎样的古董收藏,少则是几百万、上千万,多则上亿。历史中珍稀的重器,几个亿也不未必能收得到。但用几个亿收藏当代陶瓷,就可以成为世界陶瓷艺术史上的集大成者。就文化价值而言,收藏当代陶瓷,在历史中现在是窗口期,很短时间就会关闭。

  “5,000万就可以收藏整个中国现当代陶瓷艺术史。”白明特别希望有经济能力的藏家能够系统的收藏充实,这个时期的中国当代陶瓷价值相对在低谷。对比而言,收藏成本最低,收获最大,而且系统最强的一个艺术门类。

  “当代陶瓷艺术的作品,几乎没有天价。”当代陶瓷艺术家有高等教育的背景,有个人的情感表达,独特的创作语言,真正的当代陶瓷创作大都是孤品。

  白明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藏家进入市场收藏,是极为有意义的。市场的介入、收藏、研究和保护,甚至是鼓励都很重要,否则这个时代重要的艺术门类,很有可能会支离破碎,以后再去研究会非常困难,不利于陶瓷艺术的发展。

白明 青春的生机 瓷 2008-2011年

  人性对“追求永恒”的向往

  白明从近几年很多重要的当代艺术家都在关注陶瓷,进行当代陶瓷的创作的现象,谈起艺术史中米罗、夏加尔、毕加索等等大师对陶瓷的迷恋。

  “陶瓷艺术作为有温度的艺术品,进入陈设环境时,很容易与环境相融合。”这样的特点在白明开来其核心在于上接地球诞生的源头,下接未来的永恒。

  “收藏陶瓷符合人性对“追求永恒”的向往。”白明就收藏陶瓷艺术的文化意义而言,人类的文明史离不开火、泥土,是与陶瓷共同成长的。世界上还有哪有一种艺术门类使用的材料,和地球起源接近的年龄?陶瓷是最古老的,星云大爆炸是火,是热量,是生命力。陶瓷材料的稳定性,决定了永恒存在的特性。

白明 当代陶瓷作品《线游茶墨》

  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窘境与机遇

  从陶瓷的永恒性、文化价值、市场价值几方面,呈现出对当代陶瓷的学术梳理到展陈体系,以及交流、讨论等等系统性的推动都还远远不能与当代陶瓷应有价值相匹配。

  中国当代艺术的近四十年间,社会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和宽容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共识,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市场体系。白明回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美术馆举办“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为了见到传说中的原作,路远的坐着、站着30、40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北京,就是为了看一眼原作,今天90后的青年很难理解如此痴狂的行为。罗伯特·劳森伯格个展与彼时渴望了解世界的中国艺术家相遇,又与随后的“’85美术新潮”的运动不谋而合。影响了中国艺术家对现代艺术的认识,及之后的当代艺术发展。

白明 当代陶瓷作品《山水与时间-城窟》

  “但当代陶瓷所面临的窘境,是越深入进去,越容易被情感带走,造成逻辑模糊。”白明认为这是整个中国的收藏界、评论界、艺术界的一个大问题。当代陶瓷面对从产区到国家博物馆强大、完整的传统陶瓷生产、展出、解读、传播体系时,即便初心是对当代陶瓷,也会出现情感战胜理性判断的问题。也反观出推动当代陶瓷艺术各个环节的诸多问题。

  “拿宋瓷来讲,流传千年,其中的富含时间、历史、见证文明和艺术史的附加价值。”白明深感中国的当代陶瓷艺术边缘化的窘境,与群体的文化情感、惯性相关。

  当代陶瓷艺术的历史机遇与现实窘境并存。白明说:“也因有如此伟大的传统,在世界范围的艺术交流中,人们才会更加关注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即便在陶瓷艺术中有微小的改变和风格的建立,都比向西方艺术史借鉴学习的其它中国当代艺术都更容易受到关注,在博物馆系统更被重视。”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