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视频 | “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美术教育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22-06-29 01:10:16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c7ca3f8ec4258be0eb3b69b349f0884f.jpg

丹青百廿,丹心铸魂。6月28日,作为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重要活动之一的“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美术教育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80d429cf26a62342973acda66aa2001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9a9b5cc0b37e34f1f8674c55851577a7.jpg

领导嘉宾 参观展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ae83d1f889ced0d332b9e03e88d90250.jpg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致辞

王成斌在致辞中表示,在南京师范大学众多学院中,美术学院是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其前身为李瑞清创设的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首次开设的新型高等艺术学科。百余年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师辈出、群星璀璨,涌现出了以徐悲鸿、陈之佛、吕斯百、傅抱石、黄显之、秦宣夫、杨建侯、徐明华、尉天池、吴为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家,为开创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做出了卓越贡献。此次展览全景式地勾勒了南师大美术学院百年历史脉络,集中呈现了学院各个历史时期的高光时刻,生动展示出南师美术人“根植人民、无愧时代”的艺术精神和文化自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3bee3f5ac96b8b5039e0b07a7807f872.jpg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吴为山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87届毕业生,他在致辞中表示,120年,南京师范大学见证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在西学东渐的激荡中,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追梦、逐梦的伟大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杰出贡献。要高度重视美育工作,美育对于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大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想像,南京师范大学的未来根深叶茂,在新时代的雨露阳光下一定会结出更多、更美的硕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458186266d8e11dae71173307fa6f3d3.jpg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致辞

徐宁在致辞中表示,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现代美术史和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百余年间虽几经变革,但美术教育传统始终代代赓续、继往开来,一大批艺术教育前辈高举美育大旗,共同开创了现代中国美术教育之路。本次展览以“笃学致美”为主题,是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新时代江苏美术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汇报和精彩展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15d73a1b9c25d96499d77b2f25f04788.jpg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南师美术教育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缩影,办学历史悠久,学术传统深厚,120年来名家辈出,名师云集,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了大批优秀美术人才,在美术创作和研究上成果斐然。这次展览以大量珍贵的文献史料和精彩的作品展示了南师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艺术贡献,为我们美术界、美术教育界的同仁了解南师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当代创新,为广大公众欣赏南师几代艺术名家的创作风采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4ee4302e5a3a51145fdfca46fbe3f10b.jpg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致辞

郑晓华在致辞中表示,南师大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我国艺术教育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同步。南师大的艺术教育探索、实践,是近代中国百年艺术教育发展的组成部分。此次展览名家大师云集,涉及领域广、时间跨度长、学术水平高,充分体现了南师大在我国艺术教育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影响。在书法领域,本次参展的学者、书法家,都积极投身书法学科建设,以出色的教学和创作实践,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705473092c277dcc749421e3c0b6dd60.jpg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朱之文致辞

朱之文在致辞中表示,展览既是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回顾,也是对一代代名家大师的崇高致敬。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的光辉历史,是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美术史、美术教育史的生动缩影,充分展现出我国美术教育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7df6d696b993c63e99b3a56df6c0169b.jpg

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国祥主持开幕式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陶勤,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资深教授鲁晓波,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尚洪波,党委常委、副校长缪建东,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崔欣伟,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谢建明,南师大校友会副会长、四方集团董事长陆军,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单位的专家代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14d1a5c7f009c1fcc0925dc5179d67cb.jpg

开幕式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aff269457a4b8e2a79b9f4978f7b944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b3999c456ce91ab9e622c4110f965876.jpg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分为“筑基创先”“立学深耕”“继往开来”“丹心铸魂”四个板块,通过240余件不同时期的精品力作和60余件珍贵的历史文献文物,梳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120年的历史脉络,呈现美术学院的历史沿革和艺术传承。展览不仅展示了那些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经典之作,而且汇集了南京师范大学离退休和在职教师的代表作品,凸显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美术教育、艺术创作、教学体系、社会责任和国际影响等各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彰显美育工作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

第一版块:“筑基创先——从创立至中央大学时期”(1902-1949)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5faa14b468b735f36442d64d3c475a84.jpg

展览现场

这一版块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重要历史阶段。1906年,李瑞清在主持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期间,开设图画手工科,这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两江师范学堂停办后至1914年,蔡元培在原址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恢复图画手工科,后改办工艺专修科,聘李叔同、萧俊贤、汪采白、吕凤子、吴溉亭等开展教学。1923年,南高师与东南大学合并,工艺专修科改办为江苏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27年,在蔡元培主导下,江苏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和第四师范艺术科毕业班并入第四中山大学,改称艺术教育专修科,吕凤子主持科务。徐悲鸿先生于1928年应国立中央大学之聘,任艺术专修科教授,后来担任主任之职,开始了他在中央大学长达18年之久的美术教育生涯。继徐悲鸿先生之后长期主持中央大学艺术科(系)工作的是著名油画家吕斯百先生。他从1938年先后任代理主任、正式主任,直至1948年陈之佛接替该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25302dd85706f6c199123856ba8e157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b42dcc032b9df5db5608711acdc25b5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1ab0f2c64efb103e686b09cd66bbf1df.jpg

展览现场

在第一版块的展厅里,我们可以看到萧俊贤、李瑞清、高剑父、李毅士、吕凤子、颜文樑、韩天眷、徐悲鸿、陈之佛、黄君璧、张大千、傅抱石、潘玉良、蒋兆和、吕斯百、庞薰琹、吴作人、宋步云、李瑞年、孙宗慰、艾中信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101efb4d75b0827c57d0d9f1b160fc4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c380efac673895f986fc4158ce493f6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975d5a0676a2dab553ca770e1132e74d.jpg

展览现场

徐悲鸿《致黄显之》书信,吴作人《致秦宣夫》书信,陈之佛与艺术系诸位同仁及学生合影照,傅抱石编著的《石涛上人年谱》、编译的《基本图案学》,吕斯百1961年画展《前言》手稿、黄显之1934年参加法国春季沙龙的《画展证书》、《国立中央大学聘书》、《国立南京大学教师证》、《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证》、《国立南京大学校徽》以及油画工具材料等共30余件,秦宣夫的《巴黎回忆》手稿、《西洋绘画史讲义》手稿、《评吕斯百》手稿、编辑《辞海》聘书及获奖证书等13件文物史料也在这一部分展出。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陆军先生还提供了徐悲鸿等前辈的罕见手稿史料,一并也展陈其中。这些资料全方位展现了我院先辈们开创现代中国美术教育之路的伟大壮举。

第二版块:“立学深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1949-197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3cd9ebd686868fcbe08f02016394bf12.jpg

展览现场

这一版块主要围绕新中国成立以后,南师美院的几个关键节点展开。1949年4月,中央大学改为南京大学,黄显之先生担任艺术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艺术系改办为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和音乐系,黄显之为美术系主任。1956年陈之佛担任美术系主任,两年后奉调南京艺术学院为副院长,系主任由吕斯百先生接任。傅抱石先生随中央大学迁到南京,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担任中国画和中国美术史教学,1957年筹建江苏省中国画院并任院长。秦宣夫先生1973年担任美术系主任至1983年,他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和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从教50多年,广受学生和同事尊敬。著名画家杨建侯、蒋荪生、谭勇、黄纯尧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长期在南京师范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d36a4749f16fe6b75dd2965ad0ac371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70a6476e03b35d2d7cd0f70f2217dab4.jpg

展览现场

分布在第二版块的艺术作品有:李剑晨、傅抱石、黄显之、秦宣夫、谢稚柳、杨建侯、张安治、余钟志、陆地、谭勇、卢是、闵叔骞、杨云龙、宋文治、杜重划、伍霖生、徐明华、范保文、尉天池等艺术家的优秀艺术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70a6476e03b35d2d7cd0f70f2217dab4.jpg

展览现场

同时还有杨建侯的《人物画课徒稿》五张、与宋文治和林散之等人合影照片三张、电子版《教学文稿》一份,谭勇的《石头皴法示范画》四张、《风景小画》一张、《工笔人物小画一张》、《90华诞画展电视片》,陆地撰写的《关于油画民族化的讨论》和《艺术概论》、《煤矿版画》一套六张、《解放专题版画》一套四张,蒋荪生的《艺用人体解剖》讲义、《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图画专修科教学方案》、《美术系概况》、《华东地区美术教育调查报告》、《教学大纲》、《选课表》、《新生日记》及《蒋荪生毕业证书》、《蒋荪生聘书》和证件、照片若干、《水彩画》九幅,刘稼祥的《素描画》九幅、《马赛战士像》一套,黄纯尧著《中国美术史》油印本,宋征殷著《外国美术史》上下册油印本等文献资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998ebaa256c2608f41b7e2ba01d1c74f.jpg

展览现场

通过欣赏、阅读此部分内容,观众可以进一步了解我院在此阶段取得的丰硕的教学成果和社会影响,以及在诸位前辈的引领感召下,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逐渐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风气,使美术教育教学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在全国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个版块:“继往开来——改革开放至今”(1978-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cfc4bb867dfba52742f0fd08e646eee6.jpg

展览现场

此版块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977年,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在江苏最早恢复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于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著名画家、美术史家秦宣夫先生这时已经年过古稀,仍然不辞辛劳担任美术系主任,积极有效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教学秩序。美术系分设中国画、素描、彩色画、应用美术和美术史论5个教研室,并于1980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美术教育研究机构——美术教育研究室,并创办以普通美术教育为主旨的理论刊物《美术教育通讯》,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美术教育》季刊,使美术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美术教育研究中心。1983年以后,先后由徐明华、范保文、尉天池、章文熙和范扬担任系主任。1999年美术系改为美术学院,先后由范扬、李向伟、刘赦担任院长,现任院长为封加樑。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1999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并创办《美术史与观念史》集刊。2007年,设立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获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设立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设立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美术学获批第三批江苏省优势学科项目工程,美术学专业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评为A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3f3cf652cfe602bf2e2b509392afbf7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4d4592f3df853eb45158b11c49d7fbc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90ea430e0ea3105904908e1f8d02893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3084bd8992b96c974a0cadd15317ba8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8b5c72329cc17b3897eebdf5a660e7a5.jpg

展览现场

目前,美术学院设有7个系、8个研究所、5个实验室和3个中心、1个教研室,分别为中国画系、西画系、书法系、史论系、视觉传达系、环境设计系、跨媒体艺术系、美术教育研究所、徐悲鸿研究所、美术学研究所、雕塑艺术研究所、陶瓷艺术研究所、影像文化研究所、设计艺术研究所、书画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摄影与媒体艺术实验室、动画实验室、陶瓷艺术实验室、雕塑实验室、玩具实验室,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继续教育中心、美术教育教研室,在校本科生878名,硕、博士研究生537名。美术学院拥有优美的教学环境与完备的教学设施,在仙林校区有四幢教学楼,一个1000平方米的独立美术馆,图书资料室现有中、外文书籍20万余册,各类期刊210余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86073a7600ae4e9f75ab12f27074241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dd6e20218a542568b83a57c3043f207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7f9e126a562ebd8a4fa629b4f10aa56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9bfb88ea7b5d7d72c26e1a95557a134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c547b371c680232a54fb16d4d8f55ae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cf6c102aacfe782b75b95c1fcb580717.jpg

展览现场

因此第三版块主要展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院老一辈教授、在职教师和校友的艺术作品与学术著作,以体现南师美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往开来、勇攀高峰的创作与教学历程。同时展出的还有摄影、陶艺、漆画、动画、景观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学科的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9e647180d23ed8d3be9547811b873e2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4ea378122ff6e709737d32180a376af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6f73000678df4ad522f8fea5b9734b7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ff8d139987380556c3ff9c79ee3f6035.jpg

展览现场

第四版块“丹心铸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9c79a7eaabd37150845c672c00c68ea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8ea4288cec46af578a99b4512bf410d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50c360daf2f40a6fcbfccc587105470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b18e5d84b50d6c10814291daa77626d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ef5e67cf39a14a3b0d69e7b00cfd7e3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2eeaba619dcca56f44a0e56a581b470f.jpg

展览现场

这里将重点展陈120年以来,从南师美院走向世界的七位大师级艺术家的创作。徐悲鸿、陈之佛、傅抱石、吕斯百、秦宣夫、徐明华、吴为山,他们以各自的艺术语言在油画、中国画、雕塑等领域不懈探索,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相信以上大师作品的集中呈现,必将进一步升华此次展览规格和档次,让观众领略南师美院百廿历程中闪耀的明星魅力。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1、2、4、6、7、8、9、10号展厅,将展出至7月6日(周一闭馆)。

部分作品展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50b78a0d15eeaf95108240b83c6d2e19.jpg

陈之佛(1896-1962)和平之春169.3 x 86cm纸本设色年代不详©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6d5a9a4ae8a37f1f3aee12655f10985d.jpg

范保文(1935-2009)五指山麓 122 x 122cm 纸本设色 200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b34302cfa38f442cf98bac5a6de92796.jpg

封加樑(b1966)江南印象系列之五 120 x 16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28226cac45e56139640cd88bb6c6fe27.jpg

傅抱石(1904-1965)待细把江山图画100 x 111.5cm纸本水墨1961年©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aa07ceac9c66436bcdc434e974fbbf00.jpg

李瑞清(1867-1920)佛像98.7 x 51.4cm纸本设色1918年©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cf48d19abb81cad58cca2c5c57678073.jpg

卢是(1918-1992)春光好 122 x 69.1cm 纸本设色 1960年©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c8746f40d1f0c821733c227e488d7af1.jpg

吕斯百(1905-1973)兰州握桥60.5 x 79.8cm布面油画1952年©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be73bbedf927ae1351a4f274cadf47c8.jpg

闵叔骞(1919-2010)北京火车站25 x 36cm布面油画1960年©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4a97a6d55c38d712327834cfcb5b619e.jpg

秦宣夫(1906-1998) 鱼城 布面油画1944年 35×44cm©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390908869168ab19f7133fbc289d2627.jpg

时卫平(1956)极地科考.雪龙号驶进北冰洋 200 x 40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5e0b942559f1649126868334eb71fd6b.jpg

谭勇(1918-2019)百鸟朝凤 210 x 380cm 纸本设色 199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d3ab81c31a6bffbc389c11873f50af82.jpg

尉天池(b1936)草书 180 x 97cm 书法 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6164710dd87dca00ddb65430ae367b3c.jpg

吴为山(b1962)迥立向苍苍——徐悲鸿 53 x 61 x 175cm 铸铜雕塑 2006年©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103f8e96f4c01c87e86c2503c7f0a522.jpg

徐悲鸿(1895-1953)马102 x 55cm纸本设色1936年©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36398efe83ea674403b9cc0209463100.jpg

徐明华(b1932)镜前 95 x 70cm 布面油画 1959年©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facf57f4045b06e5b5ab672c366416b0.jpg

杨建侯(1910-1993)清奇古怪105 x 81cm纸本196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67dfbe5587ffae027efd096f4eac7544.jpg

杨云龙(1919-1992)火车站36 x 40cm纸本水彩1964年©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637c853944f884778965d6360f5803c4.jpg

张大千(1899-1983)松荫观瀑80.8 x 39.5cm纸本设色1944年©中国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990b87e784908ea4cbadbcb0719f4971.jpg

马士达(1943-2012)隶书对联 180 × 50 × 2cm 书法 2007年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